『壹』 可轉換公司債券會計處理
發行債券的入賬價值和應付債券的入賬價值不是一個意思。
下面內容供參考學習:
可轉換公司債券是指企業發行的債券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期間之後,按規定的比率或價格轉換為企業發行的股票的債券。作為一種新的融資方式,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對債券持有者和企業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現行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應在初始確認時,將相關負債和權益成份進行分拆,先對負債成份的未來現金流進行折現確認初始人賬金額,再按發行收入扣除負債成份初始入賬金額的差額確認權益成份的初始入賬金額。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者行使轉換權利,將其持有的債券轉換為股票,企業按股票面值和轉換的股數計作股本,債券賬面價值與股本之問的差額計作資本公積。本文擬舉例探討可轉換公司債券會計核算中的問題並提出了建議。
[例]甲公司為籌集資金,於20×5年1月1日以100萬元的價格發行3年期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每張面值為1000元、票面利率為5%,類似風險的不附轉換權的債券的市場利率是6%,每年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該公司規定,自發行日起算的一年後,債券持有者可將每張債券轉換為普通股250股,每股面值1元。甲公司相關的會計處理如下:
(1)負債部分的入賬價值=1000000×PA(6%,3)+1000000×5%×P/F(6%,3)=1000000×0,839619+50000×2,673012=839619+133650=973269元
權益部分的入賬價值=1000000-973269=26731元
借:銀行存款 10000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26731
貸: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 1000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6731
(2)20×5年12月31日,採用實際利率法計提利息和攤銷債券折溢價並支付利息:
應付利息=1000000×5%=50000(元)
實際利息=973269×6%=58396(元)
折價攤銷額=58396-50000=8396(元)
借:財務費用58396
貸:應付利息 500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8396
甲公司支付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50000
貸:銀行存款 50000
(3)20×6年1月1日,該債券的持有人將可轉換債券全部轉換為普通股股票。准則附錄規定,企業應按股票面值和轉換的股數計作股本。債券持有人行使轉換權時:
可轉換債券的攤余成本=973269+8396=981665(元)
轉換的股份數=1000×250=250000(股)
借: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 1000000
資本公積——他資本公積 26731
貸:股本 2500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18335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758396
如果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在甲公司支付利息前行使轉換權利,應按該債券面值和應付利息之和來計算權利人可以轉換的股份數。
『貳』 可轉換債券轉換的會計處理
債券100000元,全額實際轉換債券為一年。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100000
貸:銀行存款100000
2002年1月1日付息
借:銀行存款2850
財務費用-應交利息稅(5%)150
貸:投資收益3000
2002年1月1日以後,債券100000元*50%=50000;轉股價格為每股10元(股票面值為1元)。利率5% 50000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股票50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50000
2003年1月1日付息
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50000*0.03=1500
持有至到期投資-股票50000*0.05=2500
借:銀行存款3800
財務費用-應交利息稅(5%)200
貸:投資收益4000
2004年1月1日付本金和利息
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50000*0.03=1500
持有至到期投資-股票50000*0.05=2500
借:銀行存款3800
財務費用-應交利息稅(5%)200
貸:投資收益4000
本金:
借:銀行存款100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50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股票50000
如果股票價格有變動(發生以外損失)
借:銀行存款(實收金額)
投資收益(沖減差價)/營業外支出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債券50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50000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價值。企業委託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向其他單位貸出的款項,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類別和品種,分別「投資成本」、「溢折價」、「應計利息」進行明細核算。
三、持有至到期投資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應按取得該投資的公允價值與交易費用之和,借記本科目(投資成本、溢折價),貸記「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應交稅費」等科目。購入的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持有至到期投資,已到付息期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的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的金額,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溢折價)。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等持有至到期投資,在持有期間內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的金額,借記本科目(應計利息),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收到持有至到期投資按合同支付的利息時,借記「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貸記「應收利息」科目或本科目(應計利息)。收到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發放債券利息,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投資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資在持有期間按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定的折價攤銷額,借記本科目(溢折價),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溢價攤銷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資時,應按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投資成本、溢折價、應計利息),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二)企業根據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應在重分類日按該項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公允價值,借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借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科_________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投資成本、溢折價、應計利息),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根據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為採用成本或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應在重分類日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借記本科目等科目,貸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
『叄』 可轉換公司債券會計核算
此題主要考查實際利率法的核算,加上可轉債的特點,因此此處的回答假設樓主已經了解實際利率法核算。
以下分步驟解釋利息調整:
(1)2007年1月1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
賬面的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 應付債券面值 = 債券公允價值,因此
賬面的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 債券公允價值 - 應付債券面值 ,結果是負數,所以計借方。
(2)2007年12月31日確認利息費用時,
實際利率法的財務費用=176 656 400 * 9% = 15 899 076,與實際支付利息(即12 000 000)作為利息調整攤銷。
(3)2008年1月1日債券持有人行使轉換權時,100%轉換,
2008年1月1日時,利息調整賬戶還有借方余額:23 343 600-3 899 076=19,444,524,全部轉銷。
以上解答只針對利息調整,希望能幫到你。
『肆』 可轉換債券轉為普通股如何做會計分錄
借: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
貸:股本
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與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伍』 可轉換公司債券轉股時的會計分錄
不轉吧,那40%又沒有轉化成股票,哪來的股本溢價呢,剩下的可轉股還要繼續計算利息和攤余成本的
『陸』 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會計分錄的各明細科目的含義是什麼
1.發行一般債券。
無論是按面值發行,還是溢價發行或折價發行,均按債券面值計入「應付債券」科目的「面值科目,實際收到的款項與面值的差額,計入「利息調整」明細科目。
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債券——面值
借或貸: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2.
發行可轉換債券。
發行可轉換債券,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將其包含的負債成分和權益成分進行分拆,將負債成分確認為應付債券,將權益成分確認為資本公積。負債成分的初始確認金額是負債成分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權益成分的初始確認金額是發行價格總額扣除負債成分後的金額。直接上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
(負債成分)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權益成分)
借或貸:應付債券——可轉換債券(利息調整)(差額)
你好
『柒』 可轉換公司債與一般公司債的區別和詳細的會計分錄,原因越詳細越好
首先要說的是,地方置換券與地方自發自還地方債券一樣都是政府債券,發行是一樣的,但是用途不同。置換券只能用來償還地方政府到期的債務和利息,可能還有以前逾期的債務。地方政府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其通過融資平台在銀行獲得的貸款。如果是商業銀行自行購買債券,則是一種地方政府債務存量的調整。但到底是不是中國版qe呢?《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央行不得直接認購政府債券。好了,問題來了。萬一商業銀行不願意認購或者沒錢認購呢?中國人的曲線思維就發揮作用了。人民銀行可以通過psl或者再貸款給商業銀行讓其來認購債券。這跟qe就差不多了吧。而且,3月和6月財政部分別下達了1萬億元的置換額度,會不會逼升債券市場的收益率呢?這應該還是需要一定的流動性來支撐。
給你打個比方,個人理解,若有錯勿噴。舉例:我(商業銀行等債權人)去年貸款給你(地方政府)十塊錢,今年到期,本息共計12塊錢。可是由於你積極進取,為保gdp而投資巨大,碰巧今年你基礎收入降低(15年國內經濟吃緊,房地產市場不景氣,賣地收入與稅收減少),償付這12元本息很有壓力。怎麼辦呢?政府和銀行不都是國家的嘛,這手心是肉,手掌也是肉啊!也不能虧銀行吧。這時,你媽媽(央行,就是央媽,還有財政部)出面了(為了形象,在這只能說你媽媽出面了,勿怪)。媽媽根紅苗子正,位高權又重,你自然聽她的,而我也非常相信她。於是,一樁妥協折中交易誕生了:媽媽說大家都一家人,別傷了和氣,不如這樣,由你(地方政府)來發行個債券,利率低期限長,你自然非常樂意。而我呢,我可以接收這些債券來充抵你的債務,由於這些債券有地方政府信譽擔保,非常靠譜,可以交易可以抵押,流動性也比較高,總比成了不良貸款要好。還有一種方式呢,有人願意來購買這些債券。那我得到的就是現金。但是我肯定會損失一部分利息,比如只有11塊錢(實際中損失可能更多一些)。但是我總歸是收回來了,你(地方政府)要是耍賴不還錢,我也不能去告你吧!而且現在你(地方政府)身上還有一些逾期的債務呢。得,就這樣吧,反正我也算賺了。
大體的我就是這么理解的,有些細節地方沒有理解到位。
『捌』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會計分錄
發行:
1、如果認為轉換權有價值,並將此價值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2、不確認轉換權價值,而將全部發行收入作為發行債券所得。
債券轉換:
1、採用賬面價值法,將被轉換債券的賬面價值作為換發股票價值,不確認轉換損益。
2、在市價法下,換得股票的價值基礎是其市價或被轉換債券的市價中較可靠者,並確認轉換損益。采。
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應將收到的發行價格總額分拆為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
負債成份公允價值=10000×(P/S,8%,3)+10000×3%x(P/A,8%,3)=10000×0.7938+300×2.5771=7938+773.13=8711.13(萬元)。
權益成份公允價值=10000-8711.13=1288.87(萬元)。
可轉換性
可轉換性是可轉換債券的重要標志,債券持有人可以按約定的條件將債券轉換成股票。轉股權是投資者享有的、一般債券所沒有的選擇權。可轉換債券在發行時就明確約定,債券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
如果債券持有人不想轉換,則可以繼續持有債券,直到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場出售變現。如果持有人看好發債公司股票增值潛力,在寬限期之後可以行使轉換權,按照預定轉換價格將債券轉換成為股票,發債公司不得拒絕。正因為具有可轉換性,可轉換債券利率一般低於普通公司債券利率,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可以降低籌資成本。
『玖』 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和轉換的會計處理
發行:
1、如果認為轉換權有價值,並將此價值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2、不確認轉換權價值,而將全部發行收入作為發行債券所得。
債券轉換:
1、採用賬面價值法,將被轉換債券的賬面價值作為換發股票價值,不確認轉換損益。
2、在市價法下,換得股票的價值基礎是其市價或被轉換債券的市價中較可靠者,並確認轉換損益。采。
A公司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630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債券——利息調整6778.8
貸:應付債券——可轉換債券——面值 60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6778.8
B公司只買了40%的債券所以按40%部分做分錄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面值 24000
——損益調整1200
貸:銀行存款25200
(9)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為股票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根據《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
第二十六條
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在發行結束6個月後,持有人可以依據約定的條件隨時轉換股份。重點國有企業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在該企業改建為股份有限公司且其股票上市後,持有人可以依據約定的條件隨時轉換股份。
第十七條
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前1個月股票的平均價格為基準,上浮一定幅度作為轉股價格。重點國有企業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以擬發行股票的價格為基準,折扣一定比例作為轉股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