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市場中怎樣關注一個公司的經營好壞
如果想徹底搞清一家上市公司的情況,你可以對它所在的行業進行研究,廣泛收集行業情報信息。對這個行業的經營模式和特點要熟悉。在此基礎上,你再對它上市以來的年報進行序列分析,對財務報表的各個項目都要研究,用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方法,這取決於你的財務分析能力。搞清楚公司的未來發展態勢,試著預估下一年的公司財務數據。能做到這一點,你對公司就熟了。上傳信息有假也瞞不過你的眼睛。沒有那麼便宜就能掙大錢的,股市裡也要艱苦的付出!
⑵ 分析公司股票時,如何通過財報了解公司經營狀況
01財報分析篇一、資產負債表。
1、流動資產與非流動資產。
① 流動資產:貨幣資金、金融資產、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預付款項、存貨、其它流動資產等。
② 非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可出售金融資產、股權投資、無形資產、商譽、待攤費用、其它非流動資產等。
2、滾動負債與非滾動負債。
① 滾動負債:短期借款、金融負債、應付票據與應付賬款、預收款項、職工薪酬、其他等。
② 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預計負債、遞延收益、其他非流動負債等。
③ 所有者權益: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
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
小結:資產負債表體現公司的負債水平、負債項目及財務狀況,是企業的實力和底牌,我們投資者主要看公司的資產負債機構和所有者權益。只要公司的負債合理,整體負債率不高,那就說明公司在負債方面沒有大的問題。(注意:因公司類型不同所以具體項目會有所不同)
⑶ 如何看上市公司的經營業務,
要了解一個公司個方面的情況,除了親自到公司蹲點了解情況外,還有個重要的途徑就是通過龐大的網路來了解了;
就目前的信息傳播來看,你只要知道一個公司的名字,就可以找到它的主營業務的,如果是一個上市公司那就發行了股票,按照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告硬性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定期和有重大事件是必須及時如實公告外,你還可以通過股票里的F10所公布的信息,通過這些你就可以大概了解這個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如何了;
另外,網路上有很多關於上市公司的新聞、題材、分析、評價資料可以查閱的,也為你較為全面地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情況提供了途徑。
⑷ 在股票里怎樣看一個公司的業績
按炒股軟體的F10裡面有公司的基本面介紹,包括公司一些基本資料,一般投資者可以關注每股凈資產、每股收益、每股公積金,總股本、流通股,現金流,公司行業等等
⑸ 購買股票後想要獲知持倉公司的經營狀況,要如何查詢
購買股票後想要獲得這持倉的公司的情況,我們可以通過多方面的渠道去查詢得到相應信息。但是我們能夠查詢到的都是沒有什麼內部消息的,就是官方讓你知道的想讓你知道的而已,只不過這些東西仍然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
平常也要關注一些這個公司所在行業的情況就是你要投資這個公司,你起碼得知道他公司主要的業務是什麼,他現在做的主要產品是什麼?這些產品主要面臨的難關是什麼?是說現在沒有關鍵技術的突破呢?還是說現在需要時間去鋪設產品的渠道,那不一樣的,也要及時關注公司有關的新聞,出現重大的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都會對公司的股價造成直接的影響。
⑹ 怎麼看一個股票的盈利狀況,看什麼指標
一個企業是盈利還是虧損應該看什麼指標
1、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指企業或組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後的盈餘數額,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盈虧總額。
營業利潤是一家公司在營業收入中扣除折扣、成本消耗及營業稅後的剩餘,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盈利,它與利潤總額間的關系為: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 投資凈收益
2、凈利潤
凈利潤(收益)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利潤。凈利潤的多寡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總額,其二就是所得稅費用。
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⑺ 如果想買一家公司的股票,如何去了解他的經營狀況
通常在股票代碼上按F10能查詢到基本信息,如果要詳細的。最好從網上搜索。
⑻ 怎樣從公司的經營狀況分析公司股票
最簡單的白話說就是 看每季度每月賺不賺錢 要是總賠錢 那股票能漲么 估計還得st行列站隊
記得採納啊
⑼ 假如你買了某企業的股票,你該如何知道該企業的經營情況
買入企業股票前就必須徹底弄明白這個企業的各種情況。一般是查找公司已經發布的各種報告(年報、季報、股東大會報告及董事會報告等)為主。如果有可能可直接去公司調查,這是一般散戶做不到的。另外就是在網站上找各種公司有關的信息,包括公司高管與投資者的互動信息。總之,在信息化時代自己多多想辦法吧。祝你好運。
⑽ 怎麼從公司財務報表中去看一個公司的經營狀況
財務分析是以會計核算和報表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採用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等經濟組織過去和現在有關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分配活動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增長能力狀況等進行分析與評價的經濟管理活動。
財務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種,主要包括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一)趨勢分析法
趨勢分析法又稱水平分析法,是將兩期或連續數期財務報告中相同指標進行對比,確定其增減變動的方向、數額和幅度,以說明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動趨勢的一種方法。
趨勢分析法的具體運用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1、重要財務指標的比較
它是將不同時期財務報告中的相同指標或比率進行比較,直接觀察其增減變動情況及變動幅度,考察其發展趨勢,預測其發展前景。
對不同時期財務指標的比較,可以有兩種方法:
(1)定基動態比率。它是以某一時期的數額為固定的基期數額而計算出來的動態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定基動態比率=分析期數額÷固定基期數額
(2)環比動態比率。它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數額為基期數額而計算出來的動態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環比動態比率=分析期數額÷前期數額
2、會計報表的比較
會計報表的比較是將連續數期的會計報表的金額並列起來,比較其相同指標的增減變動金額和幅度,據以判斷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發展變化的一種方法。
3、會計報表項目構成的比較
這是在會計報表比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是以會計報表中的某個總體指標作為100%,再計算出其各組成項目占該總體指標的百分比,從而來比較各個項目百分比的增減變動,以此來判斷有關財務活動的變化趨勢。
但在採用趨勢分析法時,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1)用於進行對比的各個時期的指標,在計算口徑上必須一致;
(2)剔除偶發性項目的影響,使作為分析的數據能反映正常的經營狀況;
(3)應用例外原則,應對某項有顯著變動的指標作重點分析,研究其產生的原因,以便採取對策,趨利避害。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財務報表中兩項相關數值的比率揭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一種分析方法。根據分析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比率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種:
1、構成比率。構成比率又稱結構比率,是某個經濟指標的各個組成部分與總體的比率,反映部分與總體的關系。其計算公式為:
構成比率=某個組成部分數額/總體數額
利用構成比率,可以考察總體中某個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以便協調各項財務活動。
2、效率比率。它是某項經濟活動中所費與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利用效率比率指標,可以進行得失比較,考察經營成果,評價經濟效益。
3、相關比率。它是根據經濟活動客觀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關系,以某個項目和與其有關但又不同的項目加以對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關經濟活動的相互關系。如流動比率。
比率分析法的優點是計算簡便,計算結果容易判斷,而且可以使某些指標在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進行比較,甚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行業間的差別進行比較。但採用這一方法時對比率指標的使用該注意以下幾點:
(1)對比項自的相關性。計算比率的子項和母項必須具有相關性,把不相關的項目進行對比是沒有意義的。
(2)對比口徑的一致性。計算比率的子項和母項必須在計算時間、范圍等方面保持口徑一致。
(3)衡量標準的科學性。運用比率分析,需要選用一定的標准與之對比,以便對企業的財務狀況作出評價。通常而言,科學合理的對比標准有:①預定目標,②歷史標准;③行業標准;④公認標准。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也稱因素替換法、連環替代法,它是用來確定幾個相互聯系的因素對分析對象一一綜合財務指標或經濟指標的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採用這種方法的出發點在於,當有若干因素對分析對象發生影響作用時,假定其他各個因素都無變化,順序確定每一個因素單獨變化所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