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們買的股票怎麼知道他們公司是怎麼操作的 他天天做假賬可以嗎 比如蘇寧電器是怎麼衡量他是10元的股票
作為散戶,視野本來就不夠,如果刻意利用基本面炒股,成功的概率要小於技術面。信不信看你自己。
Ⅱ 假如你買了某企業的股票,你該如何知道該企業的經營情況
買入企業股票前就必須徹底弄明白這個企業的各種情況。一般是查找公司已經發布的各種報告(年報、季報、股東大會報告及董事會報告等)為主。如果有可能可直接去公司調查,這是一般散戶做不到的。另外就是在網站上找各種公司有關的信息,包括公司高管與投資者的互動信息。總之,在信息化時代自己多多想辦法吧。祝你好運。
Ⅲ 對於公司內部董事大量購買自己本公司股票怎麼看
上市公司高管包括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我們簡稱董監高,這部分人對於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較為了解,所以市場上資金較為關注公司高管持股的變動情況,如果高管大量買入本公司股票代表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如果高管出現大幅度賣出股票的情況,可能代表將來的業績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我們可以要注意後期的風險。
由於董事屬於公司的高管,如果其大量購買股票存在什麼意義呢,我們該如何看待。在分析之前我們參考最近市場的一個案例,最近道恩股份接收到管理層監管函,原因是公司獨立董事配偶在3月10日買入150多萬的股份,買入之後公司股票出現了連續兩日跌停,並未出現賺錢的情況,但仍舊受到監管層的監管,具體參考下圖事實:
通過以上四種情況分析,我們得知高管大量買入自己公司的股票存在很多因素,但我個人覺得大家盡量選擇第三種類似,雖然股價長時間下跌後會造成公司股價被低估的狀況,但本身長時間的下跌代表該股較弱,雖然你高管願意大量購買本公司股份,但市場資金普遍不認可目前的位置屬於低位,而且高管買入股票後可以持有幾年時間,但很多我們投資者根本拿不了那麼長的時間。
再次我們也講到很多高管大量買入股票僅僅可能就是想給股價提振信心,或許並未出現被低估的狀態,後期再次下跌的概率較大。但如果個股本身在上漲過程中,公司高管還願意大量買入公司股票,代表後期公司發展的會越來越好,不然不會選擇在上漲過程中買入股票,他們也是真金白銀買入股票,也是自己的資金。但很多投資者說為了故意買入發布利好,誘導其他資金買入呢,但我上面也具體解釋過,由於目前監管越累越嚴,此類現象較少,我們目前可以完全忽略。
總結:所以我們在投資過程中對於趨勢較好的個股大家可以參考下高管的持股變化情況,特別是短期大量買入的情況,對於個股長時間下跌後出現高管買入的情況,我建議大家盡量不要去碰,本身個股趨勢較弱短期很難起來,高管可以持有幾年,我們不會。再次個股趨勢較弱大概率會存在慣性的下跌,大部分資金被套,短期很難有資金選擇抄底給被套的解套。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Ⅳ 買了股票,如果公司退市怎麼辦
退市之後的處理情況又分為三種,一種是符合滬深主板市場規定的或者重組上市交易;另一種就是退回三板市場交易;還有一種最壞的可能就是破產。
符合滬深主板市場規定的或者重組,在規定一年時間內業績扭虧為盈,達到滬深主板業績報表的規定後,申請回歸繼續上市正常交易,或者是股票換代碼和名稱進行重組,繼續活躍在A股市場上。
Ⅳ 購買股票後如果公司倒閉了,會怎麼樣
1.開戶的證券公司破產:
所持有的股票是按照個人的 證券賬號記錄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有相應的證券交易風險監管制度進行控制,用於買賣股票的資金賬戶也由商業銀行存管。
故此在財產的安全性方面,不用擔心。但這段時間的股票買賣交易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證監會將盡快做出安排,由接管的證券公司提供服務。
2.持有其股票的上市公司破產:
破產清算時的嘗付順序是:首現是企業的破產費用,然後是企業拖欠的職工工資等,然後是拖欠 的國家稅金,然後才是對一般債權的清償。如果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現一個順序的債務,那麼後一個順序的債權就不能得到清償。如果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債務, 那麼按照債權的比例進行清償。
普通股股東是清償的最後一個.
但是如果公司能夠進行重組或者說有其它的公司來接手破產公司,那麼股票還在,只是改名了。一般的公司會重組,不會虧得一無所有的。但是ST類型的股票,就得注意其風險了,它存在退市的可能,風險很大。不過也可以到三板市場進行股份轉讓。
總之,上市公司破產後對於股民來說有兩種結果:
(1)壞結果:說得好聽點就是無限期被套,對於普通股民來說其實就是打水漂了。
(2)好結果:就是重組,然後借殼上市,實現烏雞變鳳凰,就像ST長運,重組後上市一個月漲十多倍。
Ⅵ 公司剛上市,請問之前買的公司內部股份怎麼操作
不用換啊,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內部買股份價格很便宜,只不過公司上市後一般不可以馬上就賣,需要過幾個月等到「部分限售股票解除禁止流通」即我們經常見到的「大小非解禁」,這樣你的股票就可以在二級股票市場賣出,換取現金了。
你之前5萬元了多少股票?比如1塊錢一股就是5萬股,解禁後賣出這5萬股,就是50000*8.98=44萬9千~~凈賺約40萬。
當然如果對你的公司前景非買常看好,可以繼續持有,說不定什麼時候股價到10塊錢,就值50萬了。當然也有可能跌..因此,建議你還是落袋為安好。
再說句題外話,一般股票「大小非解禁」的時候,通常是下跌的周期,所以我國股市吧,不好說。
Ⅶ 買股票時怎麼進行企業分析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股票市場是個高風險市場,有賺有賠,現在的A股市場有4000多家股票,從中選擇一個或幾個不錯的,難度不大但是有些股票已經,長的很高了,比如貴州茅台現在已經2000多塊錢了。大家公認的A股第一牛股,業績也好。品牌知名度也是酒類裡面第一。但這支股票,一年翻一倍,甚至幾倍,這幾年持續上漲已經漲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這個時候再買,應該比較擔心會買在一個相對高點。因為再好的股票也會有調整,貴州茅台第一次沖上800塊錢的時候,就開始調整,回到了500塊錢左右,回調幅度超過30%。
因此買一些市盈率相對比較低,業績也是有增長的股票,是比較理想的選擇,至少風險不是特別大吧?比如000950重葯控股,這支股票,市盈率只有十倍左右,業績已經預告,同比增長,公司規模以及行業,前景比較樂觀。凈資產值比較高,距離現在的股價非常近,幾年前有大資金增發的股票成本就在五塊九,比現在的股價要低,將近20個點,現在價位介入,相當於比機構的成本還要低。這是基本面分析比較好的。技術面也可以看出最近在調整過後出現了低位放量,說明有資金開始介入,向上的空間要遠大於向下的空間,只要穩穩的拿住。百分之20到30%的收益應該問題不大。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Ⅷ 怎麼理解「買了股票就成為了公司的股東,有權參加股東大會」
其實你的這個問題很好解決,我這樣跟你說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選擇主席,是一人一票嗎?
法律上,每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那麼選擇主席的時候,是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一起投票選擇的嗎?
不是這樣的,為什麼呢?
有人大代表幫助我們選擇,由人大代表代表我們,行使選舉權。
同樣的,對一家公司來說,每一個持有該公司股票的人都是股東,但不代表每個人都可以參加股東大會,如果每一個人都參加,少的公司股東也有過萬人,那麼開一次股東大會是不是都要找一個體育場大辦特辦,耗費人力物力,根本不劃算,所以就有了股東代表大會,以持股比例來衡量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