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成功發射齊魯一號等9顆商業衛星,發射成功都有哪些意義
2021年4月27日上午11:20,中國成功地發送三個主要的衛星,齊魯一號、齊魯四號、佛山一號衛星 到預先定好的軌道使用長征6運載火箭從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任務還攜帶了六顆衛星,包括中國安國通1號、天啟星座09星、起源太空NEO-1衛星、泰景二號01星、金紫荊一號衛星、靈鵲一號D02衛星主要為山東的土地,提供遙感服務城市建設,農業、林業、能源、防災減災等行業。佛山1號衛星主要進行衛星平台與集成設計、超輕型相機設計、高解析度成像技術驗證。
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是中國新一代小型液體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空間技術研究院設計和開發。它的設計載荷可達1噸,在70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上運行,可以從一顆恆星發射到多顆恆星並搭載。長征6號運載火箭具有運載能力適中、整流空間大、運載周期短、配套專用的特點,已成功完成5次發射。
2. 太空垃圾如何變廢為寶
研究團隊將原本的火箭末子級改造成成本極低的科學實驗和通信平台,實現了太空垃圾「變廢為寶」。
中國風雲三號04星(FY-3D)由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據悉,在以往各國每一次火箭發射後,隨著一級火箭、二級火箭以及整流罩的脫落並返回地面,末子級火箭會隨著它的有效載荷一同進入軌道,並長期在太空中占據寶貴的軌道資源,對在軌空間飛行器造成安全威脅,是目前體量最大的太空垃圾,也是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困擾,由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微納系統中心、上海智能電子與系統研究院、復旦大學電磁波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宇航系統研究所和下屬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經過長達兩年多時間的聯合攻關,對常規微納衛星功能模塊高度集成化與晶元化,硬體資源可重構和智能化設計,使其重量降至30克以內,整機結構重量降低到1.1千克。
據介紹,本次發射,復旦大學與航天八院雙方研究人員巧妙地安裝了多組這種晶元系統,建成了首個末子級留軌智能應用平台,開展天基物聯網實驗。研究團隊介紹,在火箭發射任務相對頻繁的當下,這種方法具有發射周期短、在軌數量多、載荷成本低等眾多優勢,對構建未來多軌道天基信息網路具有重要的價值。
3. 我國成功發射資源一號02D衛星,為什麼說「印度人民哭暈在摩托車上」
2019年9月12日11時26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一號02D衛星(又稱5米光學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資源一號02D衛星(5米光學衛星)是我國空間基礎設施規劃中的重要型號,衛星入軌後,可有效獲取大幅寬多光譜及高光譜數據,並與後續系列衛星組網,將為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監理工作提供穩定的數據保障,同時兼顧防災減災、環境保護、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應急管理等相關領域應用需求。
此外,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北京師范大學的京師一號衛星和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的金牛座納星。兩顆衛星設計壽命均為1年。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和資源一號02D衛星(5米光學衛星)、京師一號衛星,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10次航天飛行。
對於印度人哭暈在摩托車上這一說法,著實有些誇張,印度雖熱科技發展速度慢,這也和他們的經濟水平有著重要的關系。
4. 我國成功發射資源一號02D衛星意味著什麼
2019年9月12日11時26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一號02D衛星(又稱5米光學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資源一號02D衛星(5米光學衛星)是我國空間基礎設施規劃中的重要型號,衛星入軌後,可有效獲取大幅寬多光譜及高光譜數據,並與後續系列衛星組網,將為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監理工作提供穩定的數據保障,同時兼顧防災減災、環境保護、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應急管理等相關領域應用需求。
此外,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北京師范大學的京師一號衛星和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的金牛座納星。兩顆衛星設計壽命均為1年。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和資源一號02D衛星(5米光學衛星)、京師一號衛星,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10次航天飛行。
5. 中國資源三號03星什麼時候發射成功的
7月25日11時1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任務搭載發射了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天啟星座一零星。
資源三號03星是一顆高解析度立體測繪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生產,將在軌與資源三號02星組網運行,主要用於獲取高解析度立體影像和多光譜數據,將為地理國情監測、國土資源調查、防災減災、農業水利、生態環境、城市規劃建設等領域提供應用服務。
搭載發射的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是一顆空間科學探測衛星,將在軌驗證X射線能段上的超大視場聚焦成像技術,對X射線能段上的暗物質信號進行深度探測;天啟星座一零星是一顆數據採集衛星,將在軌提供商業數據採集傳輸服務。兩顆衛星均由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生產。
這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1次飛行。
(5)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三維立體應用再添數據支撐
資源三號03星運行於505千米的太陽同步回歸軌道,具備多角度立體觀測和激光高程式控制制點測量能力,將進一步提升我國1:50000比例尺測圖及更大比例尺地理信息更新能力。
與常規的光學衛星相比,除可提供數字正射影像、數字表面模型等標准測繪產品之外,資源三號03星的突出優勢在於三相機立體觀測和激光測高儀獲取高程式控制制點,直接生成三維立體影像,可為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地理國情監測、耕地保護、地質災害防治等提供高精度數據產品。
比如,在耕地管理工作中,通過資源三號03星,不僅能知道這塊地在哪兒、有多大,還能知道這塊地是不是坡耕地,坡度是多少;用於地質災害體的調查監測,不但能提供災害體地質地理特徵,還能定量估算災害體體積等關鍵參數。
資源三號03星組網運行後,重訪周期將從3天縮短到1天,獲取效率及應急監測能力將更強。該衛星將顯著提升自然資源立體調查能力,還可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水利、應急管理、生態環境等相關領域。
6. 穀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是哪裡研製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2020年11月7日15時12分,一枚叫做穀神星一號的運載火箭成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這是穀神星火箭的首飛,首飛即成功,這對於我國航天科研技術人員來說是極大的鼓舞,此次穀神星運載火箭還搭載了天啟星座十一星,並將這些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一直以來國人對於我國運載火箭的印象還停留在長征系列,對於穀神星這枚運載火箭還是很陌生的,其實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是北京星河動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一款小型固體商業運載火箭,可滿足近地軌道微小型衛星發射需求。此次發射成功的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是一枚四級固體運載火箭,其中,第一二三級為固體發動機,四級採用了先進的液體上面級。整個運載火箭的尺寸為直徑1.4m,全長19m,這是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第四次發射民用運載火箭,也是第二次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從這我們可以看出我國民營航空企業在火箭製造方面取得了驚人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民營商用火箭承載著特殊的任務。北京星河動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國民營企業火箭研究與製造的頭部企業,已經完成了首輪2億元的融資,未來該公司還將在成都市的空天產業園區建設火箭研發和製造的基地,總投資預計達到了15億元,得益於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民營航空航天企業也在近幾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火箭製造和發射是一個殘酷的過程,不是成功就是失敗,沒有中間地帶可以迴旋,所以也給很多創業者帶來了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