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市公司發行股票的股數,根據什麼定的
公司上市前,有個「輔導期」,規定有一個投資銀行(在中國稱「證券公司」)為其輔導,教他各方面該如何做才能獲批上市。要提出融資(發行股票)的必要性和投資回報的可行性。假如你說要投兩個項目共需5000萬元資金,加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1000萬元,共需融資6000萬元。將該數值減去「發行承銷費用」再除以擬定的股票發行價格(這些都是公司與輔導員——包銷者事先談妥的),就得到了應發多少股社會公眾股票了。
企業上市後,總股本=發起人股10000萬+社會公眾股
『貳』 公司有多個股權人,股權的比例是怎麼劃分的
首先是根據公司內部的股東人員機構,以及是否有在證券市場發行股票來決定;其次是按照股東持股的佔比或者數量來劃分股權;再者是上市公司有收購其它公司的股票,就需根據股東收購資金的出資比例來劃分股權。筆者認為主要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公司存在多個股權人的時候,具體的股權比例應該如何劃分。
一、根據公司內部的股東人員結構,以及是否有在證券市場發行股票來決定
首先對於有限責任公司而言,由於公司的股東人數在50人以內,所以在公司成立後需要結合各位股東的出資金額來合理分配股權。當然對於公司內部的高管階層也應該適當地分配一些公司的股份,以便激勵公司高層管理為公司作出更多的貢獻。所以對於這類形式的公司股權主要集中在公司的創始人和合夥人身上,剩餘的小比例股份需要看公司創始人對於高層管理的股權分配比例。當然對於股份有限公司而言,由於公司可以在上市之後自由發行公司股票,並且可以對外公開發行股票用於籌集公司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所以這時候公司的股權分配總是處於不確定的狀態,畢竟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資本都被發行為等額的市場股票用於籌集資金,所以需要看具體的股東人數和持股的具體佔比來決定股權的比例。
注意事項:對於公司的創始人和合夥人而言,需要結合自身公司的生產需求以及實際發展的方向來決定公司的成立類型。而後在公司成立前,如果創始人或者合夥人想要獲得更多的公司股權,然而自身的投入資金又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可以主動提供一些公司發展所需的技術、社會資源等來獲得更多的股權分配,當然需要提前擬好相應的股權分配合同文書以確保到各自的利益。
『叄』 上市公司發行股數怎樣確定
原有股本+ 募集資金/發行價
上市公司如何確定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依法應遵循以下幾點:
1 公開發行:發起人認購股本數額不少於擬發行股本總額的35%,認購數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向社會公眾發行部分不少於擬發行股本總額的25%;公司職工認購的股本數額不超過向社會公眾發行股本數額的10%。 其中並未規定 公司公開發行的總數量 這應該由公司根據公司規模和融資規模自行確定 報中國證監會審核批准
2 配股發行:(原有股東按比例認購配售股份) 一次配股發行股份總數,不得超過前一次發行並募足股份後普通股總數的30%。
『肆』 股票發行數量和價格是如何確定的
股票發行數量和價格確定方法如下:
一、股票發行價格確定方法
股票發行價格取決於公司股票的每股收益和市盈率,發行價格(P)等於每股收益(EPS)乘以市盈率(P/E)。事實 上,股票發行價格除與公司盈利能力相關之外,還受監管要 求、宏觀經濟、二級市場環境、本次發行數量、行業特點及競 爭格局、公司發展速度及潛力、投資者心理等多個因素影響。
發行人在計算發行市盈率時,可採用兩套計算方法:按發 行人經審計的最近會計年度經營業績計算;或按發行人最近一 期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基準日前12個月的經營業績計算。
按後者計算的,需由申報會計師出具審閱意見。實務中,監管部門比較關注發行定價的市盈率問題,會要求發行人嚴格控制發行市盈率。
上市公司股票的發行量由公司改為股份公司時的有形資產和無效資產供估值,按每股一元來確定,除此之外,股票發行數量還受以下因素影響:
1、公司原始股東願意出售的數量,比如原股東長期看好本企業,那麼發行的數量可能不會太多。
2、中國證監會批準的額度,主要是根據企業的融資目的和規模來確定發行數量。
3、市場的實際情況,包括一級市場上保薦人、主承銷商及承銷團的建議以及二級市場上股市的實際走勢,比如市場行情火爆,發行市盈率很高時,那麼就會選擇多發一些,多賺一些發行溢價,反之則少發一些或者乾脆放棄發行。
4、發起人認購股本數額不少於擬發行股本總額的35%,認購數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向社會公眾發行部分不少於擬發行股本總額的25%,比如,1億股本,其股票發行量在2500萬股以上;公司職工認購的股本數額不超過向社會公眾發行股本數額的10%。
『伍』 多少萬股是什麼意思 比如: 手上有10000股,這個10000是怎麼得來的 公司有100萬股又是什麼意思
每股就是指1股,「手上有10000股」就是1萬股。「怎麼得來的?」交易時間買進的,或原始股。
股票買賣是按100股為最低交易數量,與計算或持有多少股票不矛盾。「公司有100萬股」,就是有1000 000股份啊。股價乘以股份就是你的資產金額。
『陸』 股份到底是怎麼算的
前言:現在很多人都選擇轉到股票市場裡面去進行發展,但是其實有很多人都是剛剛進入到股票市場之中,對於股票的很多相關知識都是不太清楚的。那麼股份到底是怎麼進行計算的呢?
平時大家一定要把這些東西弄清楚,只有把這些東西搞清楚了,我們在公司經營的後期才不會發生那麼多矛盾,一旦發生的爭議也能夠盡快地把這些問題解決清楚。所以股份的結算其實就是根據公司的原始股份去進行計算的,只要了解了自己到底在公司里佔了多大的份額,就可以對自己的後期發展進行詳細的規劃。
『柒』 股票份數的計算方法
公司公開發行至少為1.25億股。
根據《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的第二章第五條:向社會公眾發行的部分不少於公司擬發的股本總額的25% 。所以:應該至少公開發行總額是1.25億元人民幣。該公司股份的總數為5億股,股本總額是5億元人民幣,一股是1元錢人民幣。所以:應該公開發行的股份至少是1.25億元乘以1元每股,得出1.25億股。
『捌』 一個公司的股票的股價和股數怎麼確定的
股票的股價和股份數,都是在公司上市之前確定的。
1、股份數量
確定的股份數,是根據公司需要有多少資產上市,確定了總的股本數。
2、股價
股價,是根據公司盈利情況,保證市盈率在本行業的合理區間。因為股價=每股年利潤÷市盈率。確定了總股本和市盈率,股價就定下來了。
3、最後定價
我國股票的發行制度,是一部分先發給機構,叫做網下發售;一部分是散戶申購,叫做網上申購。
網下申購,是機構買入,事先要就確定的股價征詢機構的意見。雙方敲定之後,就是最後的發行價格。
當然,所有這些程序,每一項都要報中國證監會批准,方可生效。
『玖』 一個公司的股票是固定的數量嗎
一,確定每個上市公司的股票數量是不同的!工商銀行擁有3490億股,而布萊特只有4058萬股。
1.股票的發行需要基於貴公司的資產。
2.公司需要流動股票。
二,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的股份數量不會改變,但它將在以下情況下改變:上市公司的股息分配。
1、當上市公司支付股息時,它將增加上市公司的股份數量。但是,根據股息,股票價格將相應減少。例如,上市公司的總股本是1000萬股,每10股均為5股。股息後,總股本將成為1500萬股。
2、額外發行股份是通過指定投資者(如主要股東或機構投資者)或所有投資者通過發布額外股份來籌集資金的融資方式。額外發行後,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將增加。
3、回購普遍是指直接在二級市場與自己的資金在二級市場購買自己股份的上市公司的運作。回購後,上市公司可能取消回購的股份,這將減少上市公司的總股本。
拓展資料;
1、 股票中的股份數量是固定的。融資金額和要發行的股份數量必須得到CSRC批准。未經CSRC批准,該公司無法列列。在上市之前,CSRC具有嚴格的評估標准,並注冊發行和融資的股份數目。
2、 如果沒有指定的股票數量,並且您可以根據需要發出盡可能多的股票,股票市場將混亂。如果有規則,他們將失去他們的功能!
3、否則簽發後的股份總數不會改變,除非公司以股息的形式發出額外股份或分配股份。在這種情況下,總數將相應增加。但是,它不是一個能夠發布額外股份的企業。它只能在批准後實現。
4、一般來說,公司的股份數量是固定的。只有與發出的股份總數一樣多的股票,所以數字是固定的
5、一般來說,公司股份的總金額是一定的數量(除增加和分配),每天總是與相關持有人。銷售和購買是平衡的,即買家購買賣方減少的股票數量,賣方的減少等於買方的增加。您以高價格購買的庫存價格高價格賣給您,您以低價格銷售的股票以低價格購買。
『拾』 公司 IPO 對管理層人員持股比例有什麼規定,股份具體如何定數量和價格
IPO前對管理層持股比例沒有規定,股票總數量累計不得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0%,按照PE價格或低於PE價格入股,具體如下:
一、關於管理層持股比例
IPO前對管理層持股比例沒有什麼規定,一般是直接或間接持股,期權和限制性股票做不了,有的話申報前要清理或者行權完畢。民營公司上市,給管理層的股權比例從0%到10%多都有。
1、管理層持股比例跟行業高度相關:對於人的需求越大的行業,持股比例會越高,看到管理層持股比例在10%以上的,大部分是和技術有關的公司。
2、另外管理層持股比例和老闆的性格高度相關:有的公司比如愛施德,股權授予范圍叫一個廣,比例也很不錯,而有的公司一股都沒有做。
3、據我觀察,絕大部分擬IPO民營公司的管理層持股比例在2%-10%之間。
二、股份數量
上市公司作股權激勵的標的股份數量是有規定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第十二條 :「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權激勵計劃所涉及的標的股票總數累計不得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0%。」
三、入股價格
如果是基於准備IPO做管理層持股,入股價格通常有幾種做法,可以作如下劃分:
1、和PE入股價格相同:如果有PE入股,在該時點,我們大致可以把PE的入股價格看作是公允價格。管理層持股如果是按照PE的價格入股,那麼大致可以看作沒有佔便宜也沒有吃太大虧,好處是節省了很多解釋工作,壞處是入股價格高——有時候甚至對於管理層沒有吸引力,不可操作。
2、低於PE入股價格:當管理層持股和PE入股價格時點相近,又比PE入股價格低的話,那麼處理上略有點麻煩,對於主板和中小板上市而言,一般要做「股份支付」處理,形成一筆僅僅存在於賬面,不影響現金流量不影響稅費,但公司賬面利潤的影響可能為公司滿足上市條件的影響。
對於創業板來說,目前應該還沒有要求作股份支付處理。沒有學習最近的窗口指導文件,不知道是不是更新了規定。
入股價格較低時又一般有兩種做法:
1、按照1元/每股入股。
2、按照每股凈資產入股。
前者不管是增資還是轉讓,大致可以看成最優惠的情況,但現在操作起來越來越少——在轉讓時可能會被稅務局強制調整視為按每股凈資產作價,作個稅的征繳;另外解釋股權轉讓公允性比較難。
按照每股凈資產入股,如果比PE入股時點早6個月以上,可以解釋為當期公允價格,避免股份支付之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