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世界范圍內,證券交易所的組織形式以哪種為主具體一些
會員大會。
證券交易所設委員大會、理事會和專門委員會。會員大會為證券交易所的最高權力機構,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員大會的職權主要有:制定證券交易所章程;選舉和罷免理事;審議、通過理事會、總經理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證券交易所財務預算、決算報告;決定證券交易所的其他重大事項。
會員包括股票經紀人、證券自營商及專業會員。股票經紀人主要指傭金經紀人,即專門替客戶買賣股票並收取傭金的經紀人。交易所規定只有會員才能進入大廳進行股票交易。因此,非會員投資者若想在交易所買賣股票,就必須通過經紀人。
(1)股票交易所公司制擴展閱讀
證券交易所本身並不買賣證券,也不決定證券價格,而是為證券交易提供一定的場所和設施,配備必要的管理和服務人員,並對證券交易進行周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管理,為證券交易順利進行提供一個穩定、公開、高效的市場。
我國《證券法》規定,證券交易所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實施自律管理的法人。
B. 會員制交易所和公司制交易所的優缺點
答:會員制交易所的優點:相對來說不是把經濟利益作為企業的第一目標。而是怎麼把交易所平台做大做強為第一目標。
會員制交易所的缺點:規矩比較多,效率比較低下。交易所規模擴容比較慢。
公司制交易所的優點:相對會員制來說股東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的第一目標。
公司制交易所的缺點:有時會為了股東的利益而損害其他交易商的利益。
一、會員制證券交易所
會員制證券交易所是由證券公司依法自願設立的、旨在提供證券集中交易服務的非營利法人。國際上許多著名證券交易所,都曾採取會員制組織形式。我國原來頒布的《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會員制是我國證券交易所的唯一組織形式。原《證券法》將證券交易所確定為非營利法人,但參照經監管機構批準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組織章程,我國證券交易所都採取會員制組織形式。
二、公司制交易所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是證券交易所的一種組織類型。由投資者組織起來的股份有限公司性質的證券交易所。該種證券交易所只提供場地、設備、人員等,在政府主管機構的管理與監督下,吸收各類證券商在集中的交易市場內自由地買賣並集中交割,收取發行公司的「上市費」,並抽取證券成交的「經手費」,但不參與本所上市證券的買賣。這種公司制的交易所,自負盈虧,實際上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私人公司。作為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本身的股票,一般不上市進行公開交易。如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所之一的倫敦證券交易所屬於股份有限公司組織。股東多為交易所成員,每一股東擁有的股票不得超過200股。證券交易所的另一組織類型是會員制,如紐約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均屬於會員制證券交易所。
C.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特點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一般是按照《公司法》和《證券交易法》的規定設立的,具有如下特點:
1、證券交易所是獨立的法律主體,雖然證券交易所可以由證券商投資興辦,但在法律上與證券商的地位相互獨立。
2、證券交易所是獨立的經濟實體,它只為證券商從事證券交易活動提供所需的物質條件和服務,證券交易所的職員不參與具體的證券交易活動。
3、證券交易所有權向證券發行公司索取證券上市費,並向證券商收取證券成交的其他費用,具體收費比例按照證券交易所的規定執行,亦可以採取合同方式約定。
D. 香港證券交易所組織形式
證券交易所的組織形式大致可分為:公司制和會員制。公司制的證券交易所是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組織並以盈利為目的的法人團體。會員制的證券交易所是一個由會員自願組成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社會法人團體。
證券交易所與每個投資者都息息相關,不管是作為公司在此上市融資、發行債券,還是投資者買賣股票都需要證券交易所作為橋梁。不同的證券交易所的組織形式會有所不同,這也會影響到證交所的經營服務模式。
拓展資料:證券交易所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1. 公司制,公司制的證券交易所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主要由銀行和證券公司組成,而且券商的負擔會比較重。這種類型的交易所按照公司章程進行運營,在有些時候會為了傭金收益認為製造證券投機機會,擾亂市場。
2. 會員制,會員制的證券交易所並不以營利為目的,它的會員主要是證券公司,取得會員資格的券商才能在交易所進行交易。會員制的證券交易所特別強調會員的自律管理,會員承擔的責任僅僅以繳納的會費為限,而且費用也比較低。同樣的,當券商和股民發生糾紛時,交易所也不承擔責任。
我國的兩大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都是採取的會員制,性質是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會員制的事業法人,這是與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程度相適應的。而相對的,香港證券交易所則是一家公司制的證券交易所,並已經上市。
證券交易所有哪些組織形式?
1. 會員制證券交易所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 證券交易所的會員由證券公司等證券商組成,只有取得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之後,證券商才能在證券交易所參加交易。 會員制證券交易所強調自治自律,自我管理,會員向證券交易所承擔的責任僅以繳納會費為限。 由於會員制證券交易所不以營利為目的,因此收取的費用較低,證券商和投資者的負擔相應地也較輕。 在發生交易糾紛時,證券交易所不負賠償責任,由會員和買賣雙方自己解決。
2.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是由銀行、證券公司等作為股東組成,其組織結構和有關的權利義務等法律關系均以公司法的規定為准。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以營利為目的,證券商的負擔較重,而且因其主要收入來自成交額傭金,為增加證券交易所自身的利益可能會人為製造證券投機行為,或者推波助瀾,擾亂證券市場。
E. 全國的證券交易所,有哪些屬於公司制的那些屬於會員制的。
(1)證券交易所的組織形式
世界各國證券交易所的組織形式大致可分為兩類:
①公司制證券交易所。是由銀行、證券公司、投資信託機構及各類公民營公司等共同投資入股建立起來的公司法人。公司制證券交易所對在本所內的證券交易員有擔保責任,通常設有賠償基金,或向國庫交納營業保證金,以賠償因該所成員違約而遭受損失的投資者。目前,世界上實行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有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阿根廷、智利、哥倫比亞以及瑞士的日內瓦證券交易所、美國的紐約交易所等。
②會員制證券交易所。是以會員協會形式成立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主要由證券商組成。只有會員及享有特許權的經紀人才有資格在交易所中進行證券交易,會員對證券交易所的責任僅以其交納的會費為限。會員制證券交易所通常也都是法人,屬於社團法人,但也有一些會員制證券交易所不是法人組織。法人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可包括法人和自然人會員兩種,而非法人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僅限於自然人。目前,美國、歐洲大多數國家以及巴西、泰國、印度尼西亞、南非等國的證券交易所均實行會員制。
(2)證券交易所的管理體制
世界上證券交易所的管理體制主要有三種做法:
①注冊制。注冊制以美國為代表。美國證券交易法規定,除交易量過少,經證券交易委員會豁免的以外,有相當交易量的全國性證券交易所需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經批准後方能經營。經批准注冊後的證券交易所必須服從證券交易委員會的領導、檢查和監督。
②特許制或許可制。特許制以日本為代表。日本的證券交易法規定,設立證券交易所需經大藏省特許,特許後經復查,不符合條件者可以根據一定理由撤銷其特許。大藏省對證券交易所的規章制度有核批權,若認為不當有權令其修改。
許可制由於有主管機關把關,可防止管理不善、缺乏競爭力的證券交易所開業,並防止證券交易所數量過多,因此世界各國大多實行此制度。
③認可制。認可制的代表是英國。經認可的證券交易所在業務經營上較為自由。英國的認可制情況較特殊,屬於事後追認性質,實行的國家也很少。
(3)證券交易所的交易辦法
各國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的辦法主要有:
①唱名交易制。唱名交易制是較古老的一種交易類型,是指在交易時間內,當證券交易所職員按順序每隔一段時間唱出一種或一組證券的名稱時,交易所會員方可對之競價買賣,其他證券則不得買賣。其優點是:可克服分散交易的弊端,實現集中交易,買賣雙方可聚集在一起進行雙邊競價,有利於證券價格的公平、合理,以及證券供求的平衡。其缺點在於每種證券的交易時間過短,無法實現各種證券的全天候連續交易。特別是對於上市證券種類 較多的證券交易所來說,每種證券有的只能交易幾分鍾。這種交易方法只適用於上市證券種類較少、較清淡的證券交易所。
②交易站交易制。交易站交易制屬於連續交易制,是指證券交易所劃分成若干交易站(TRADINGPOST)、每個交易站交易若幹上市證券。由於一個交易站內證券種類較少,而且較為集中,可進行連續交易。
③電腦交易制。電腦交易制是現代證券交易方法的標志和趨向,是指由經紀人把證券交易所的電腦主機按順序自動配對成交。這種方法迅速、准確、公平、集中,且為無紙化交易打下了基礎,因此各國證券交易所紛紛採用。
④拍賣和標購。以上三種交易方法都屬於公開競價法,買賣雙方都有眾多的競爭者。在拍賣中,賣者只有一個,買者有很多競爭者。拍賣和標購通常是在大批交易中使用。
F. 會員制證券交易所和公司制證券交易所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會員制證券交易所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由會員自治自律、互相約束,參與經營的會員可以參加股票交易中的股票買賣與交割的交易所。目前,世界上許多著名的證券交易所都採取會員制證券交易所形式。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是證券交易所的一種組織類型。由投資者組織起來的股份有限公司性質的證券交易所。該種證券交易所只提供場地、設備、人員等,在政府主管機構的管理與監督下,吸收各類證券商在集中的交易市場內自由地買賣並集中交割。
收取發行公司的「上市費」,並抽取證券成交的「經手費」,但不參與本所上市證券的買賣。這種公司制的交易所,自負盈虧,實際上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私人公司。
2.特點不同
證券交易所的特點在於證券交易所的決策機構是會員大會(股東大會)及理事會(董事會)。其中,會員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決定證券交易所基本方針;理事會是由理事長及理事若干名組成的協議機構,制訂為執行會員大會決定的基本方針所必需的具體方法,制訂各種規章制度。
證券公司特點則是大多為國有控股企業,資產的贈與必須滿足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相關規定;大多為非上市公司,股份流通受限制,沒有市場價格,但又有上市的規劃,能夠滿足上市公司的有關規定。因此,股票期權和員工持股的方式更適合我國證券公司。
3.職責不同
證券交易所應當為組織公平的集中交易提供保障,公布證券交易即時行情,並按交易日製作證券市場行情表,予以公布。
證券公司的主要職責是設計籌劃改制企業的股票上市,主要工作包括:參與企業改制方案設計和制定,對擬發股票的改制企業進行上市輔導,草擬、匯總和報送發行上市的所有申報材料。
G. 我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均實行什麼制
會員制的證券交易所並不以營利為目的,它的會員主要是證券公司,取得會員資格的券商才能在交易所進行交易,會員制的證券交易所特別強調會員的自律管理,會員承擔的責任僅僅以繳納的會費為限,而且費用也比較低,同樣的,當券商和股民發生糾紛時,交易所也不承擔責任。會員制證券交易所的傭金和上市費用較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放置上市股票的場外交易。但是,由於經營交易所的會員本身就是股票交易的參加者,因而在股票交易中難免出現交易的不公正性。同時,因為參與交易的買賣方只限於證券交易所的會員,新會員的加入一般要經過原_嵩鋇囊恢巒猓餼托緯閃艘恢質率瞪系穆⒍希煥諤峁┓裰柿亢徒檔褪輾馴曜肌
拓展資料
一、會員制證券交易所的概述
會員制證券交易所因其在組織形式上不同於公司制證券交易所,故在組織結構上也有別於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由於會員制證券交易所的成員並非投資者或股東,其最高權力機關通常稱為會員大會而非股東大會,證券交易所的執行機構則稱為理事會而非董事會,理事會的職責主要有:決定政策,並由總經理負責編制預算,送請成員大會審定,維持會員紀律,對違反規章的會員給予罰款,停止營業與除名處分,批准新會員進入,核定新股票上市,決定如何將上市股票分配到交易廳專櫃。
二、會員制和公司制的區別
1、投資者的歸屬不同:會員制證券交易所的成員權歸屬在交易所開展交易活動的會員,證券商既是證券交易所的投資人,也是證券交易所的實際使用人;而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成員權不一定歸屬在交易所開展交易活動的會員,因此證券商不一定對證券交易所享有成員權。
2、最高決策機構的表決機制不同:會員制證券交易所的最高決策機構是會員大會,實行一人一票的表決原則,而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最高決策機構是股東大會,實行一股一票而非一人一票的表決原則。
3、資本儲備要求不同:會員制證券交易所本身雖能夠取得收費收入,但會員不期待將取得的收入分配於廣大會員,因此會員制證券交易所的資本儲備率較高,而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股東期待證券交易所將其取得收入分配於廣大股東。
5、交易風險不同:在會員制證券交易所開展證券交易時產生的法律後果由證券買賣雙方承受,證券交易所不對此負擔保責任,證券交易所風險較低,投資者風險較高,而公司制證券交易所對其場內進行的證券交易行為負有擔保責任,證券交易所的風險較高,投資者風險較低。
H. 證券交易所有哪些組織形式
在我國有四個證券交易所:
①上海證券交易所
②深圳證券交易所,
③香港交易所,
④台灣證券交易所。
證券交易所組織形式:會員制、公司制種。
會員制組織形式的證券交易所,在法律上又分為法人與非法人會員制交易所兩種。
具有法人地位的證券交易所為非盈利性質的組織。非法人的證券交易所由各證券商自願結組成,類似協會的性質,加人證券交易所的單位或經紀人即為其會員。
會員制組織形式的證券交易所不以盈利為目的,會員單位共同負擔交易所的費用。這類證券交易所只允許具有會員身份證券商的經紀人進人交易現場,參加各種證券買賣,是必不可少的證券交易所組織形式。
會員制證券交易所的優點:
會員制證券交易所由會員一單位共同經營,會員單位採取自我管理,嚴格執行法規、紀律,抑制不法行為謀取私利,保護公眾利益,會員單位在交易所內交易的傭金及交易費用等一般比較低,能夠有效地吸引大量證券買賣在交易所內進行,相應地減少了許多場外交易,黑市交易。
會員制證券交易所的缺點:
會員單位參與證券買實,相互之間謀合聯手交易,就很難避免一些在法律范疇內的不公平性;會員單位在證券交易中,容易形成壟斷性,影晌公平競爭的環境。
公司制交易所是由投資者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由公司提供交易場地、設施及相應管理服務人員,在政府及其他主管機關的管理和監督下,吸引各類證券商或經紀人進行證券交易。
交易所則收取證券成交的手續費,是要特別注意注意的證券交易所組織形式。
會員制與公司制交易所的本質區別是:公司制證券交易所是以盈利為目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而會員制交易所則是非盈利性質的。經營證券交易所的公司不得參與本所證券買賣。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最高權力機關為股東大會。由股東大會選任董事組成董事會,並在股東中選聘其經營監察人,隨時監督檢查公司業務及財務狀況,以保護全體股東權益。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主要優點是:公司本身不直接參與證券買賣,而且任何股東及其職員都不能擔任交易所的中介人員。這樣,可使交易所在證券買賣中保持中立地位,有效地保持證券交易的公正性,是非常重要的證券交易所組織形式。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缺點: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盈利性質決定了其主要目的是盡可能多地抽取傭金,而在其場內交易的雙方經紀人或證券商都想盡量減少付出傭金。這種對立可能會人為地造成證券投機或者在買賣中搞虛假行為,擾亂證券市場的公正交易,也可能私下議定成交,進行場外交易。
目前,我國成立的證券交易所有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其組織機構均為會員制性質的,並且都是非盈利性質的事業法人。其宗旨是不斷完善證券交易制度,加強證券市場的有效管理,促進我國證券事業的發展,同時維護國家、企業和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發展服務。
網易問吧金融專家、國家職業高級黃金投資分析師--張堯浠
I.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詳情
從股票交易實踐可以看出,這種證券交易所要收取發行公司的上市費與證券成交的傭金,其主要收入來自買賣成交額的一定比例。而且,經營這種交易所的人員不能參與證券買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交易的公平。
由於證券交易所是以向證券商提供服務為主要業務的經濟實體,故此組織結構與股份公司極其類似,通常都必須設有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董事長和總經理等機構。同時,因為證券交易所的特殊業務要求,其機構設置也要反映證券交易活動的實際需要,常設有業務部、財務部、仲裁部、研究部和文秘部,分別提供與證券交易有關的各環節服務。
其中,股東大會是證券交易所的最高決策機構,主要確定證券交易所的長期發展規劃,決定董事會人選以及其他有關重大事宜。董事會是證券交易所的常設機構,其主要職責是審定重要業務和財務方針,擬定預決算及盈餘分派計劃,核定證券商名單,核定收取費用的數額,核議證券交易人員的資格並辦理有關登記手續,審定向股東大會提出的議案和各項報告,高級職員的選聘和解聘,以及決定其他依照證券交易所章程應予決定的事項。監事及其所組成的監事會,是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的常設監督機構,其主要職責是監督董事會執行股東大會決議,具體包括審查年度決算報告,監督證券交易所業務,檢查交易活動所涉及賬目等。經理機構包括總經理,是由董事會聘請產生的、負責證券交易所日常業務活動的機構,直接對董事會負責。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組織結構,如下圖所示: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
J. 我國證券交易所有哪些組織形式
證券交易所的組織形式有兩種,一種是會員制,一種是公司制。
會員制證券交易所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證券交易所的會員由證券公司等證券商組成,只有取得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之後,證券商才能在證券交易所參加交易。會員制證券交易所強調自治自律,自我管理,會員向證券交易所承擔的責任僅以繳納會費為限。由於會員制證券交易所不以營利為目的,因此收取的費用較低,證券商和投資者的負擔相應地也較輕。在發生交易糾紛時,證券交易所不負賠償責任,由會員和買賣雙方自己解決。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是由銀行、證券公司等作為股東組成,其組織結構和有關的權利義務等法律關系均以公司法的規定為准。公司制證券交易所以營利為目的,證券商的負擔較重,而且因其主要收入來自成交額傭金,為增加證券交易所自身的利益可能會人為製造證券投機行為,或者推波助瀾,擾亂證券市場。
從我國證券市場尚處於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為保證證券市場健康、穩健發展,依照國務院批准發布的《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第三條的規定,目前我國的證券交易所是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會員制的事業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