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回購並注銷本公司的股票,要沖減「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能不能沖減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企業回購並注銷本公司的股票,要沖減「資本公積—股本溢價」,不能沖減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兩者有本質區別。
1、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核算的內容與資本公積-股本溢價明顯不同,不能相互交叉。
其他資本公積,是指除資本溢價(股本溢價),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准備,股權投資准備,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關聯交易差價等各項來源形成的資本公積以外,因其他來源或原因形成的資本公積,其中主要是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它是由特定資產的計價變動而形成的,當特定資產處置時,其他資本公積也應一並處置。
因此,其他資本公積不得用於直接轉增資本(或股本)。
2、資本公積—股本溢價是前期發行時發生的溢價,收購時產生的差價,應沖回。
股本溢價是資本公積一種,而資本公積是指投資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於投資者、並且投入金額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金。
㈡ 回購股票時候沖減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留存收益這些是怎麼個沖法如果回購股票與股本的差額是1000萬,
對的,順序就是先沖減資本公積,不夠沖減的情況下,就沖減留存收益,要是資本公積一開始沒有, 當然沖減留存收益了
㈢ 銀行存款回購公司股票100萬股並注銷 每股回購價格是2元,每股面值1元 編制會計分錄
1、以銀行存款回購公司股票時,先按回購價格記入「庫存股」科目
借:庫存股 200萬
貸:銀行存款 200萬
2、注銷股本時
借:股本 100萬(面值)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00萬(差額)
貸:庫存股 200萬(回購價格)
若資本公積不夠沖減的,應依次沖減盈餘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等科目。
㈣ 回購股票一般怎麼處理
股份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盈餘所得的積累資金或債務融資,以一定的價格購回本公司已經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將其作為庫藏股或進行注銷。通過減資來收縮股本,以提升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調整股本結構。
㈤ 關於公司回購個人股份的處理
股份回購
的
賬務處理
股份回購是指股份公司由於
資本過剩
、改變
股權結構
或企業發生重大虧損而需要減少資本時,按一定的程序購回發行或流通在外的本公司股份。我國的會計准則對股份回購引起的會計問題沒有具體的規定,因而使得各股份公司對此處理不一。
由於
股票發行價格
與面值不一定相同,因而收回股票的價格也可能與發行價格不同。「股本」科目是按股票的面值登記的,收購本企業股票時,亦應按面值注銷股本。超出面值付出的價格,目前有四種不同的處理方法:
一、主張依次沖減
資本公積
、盈親公積、
未分配利潤
。理由是
資本業務
是公司的核心業務,在股份回購時,應該按照核心的項目依次沖減。同時,考慮到公司在發行股票時,溢價部分已記入資本公積賬戶,因此,首先沖減資本公積賬戶。特別是如果公司回購股份的目的不是為了注銷,而是准備將來再次發行或流通,則這部分回購的股份再次發行時的溢價部分也要記入資本公積科目。
二、主張全部沖減未分配利潤。理由是股份回購決策是企業
未來的發展
戰略,根據配比的原則,應該由未來的業務經營活動負擔相應的成本,而不應該由當前所有的股東承擔其後果。因此,主張尚未沖減的余額應全部沖減未分配利潤,由那些對公司未來充滿信心的股東承擔股份回購的溢價部分。
三、主張按比例沖減相關權益科目。理由是
所有者權益
項目重要性是一致的,性質是相同的,沒有先後的順序可言,應該按同等比例沖減。
四、主張按贖回的股份占
總股本
的比例沖減資本公積、
盈餘公積
,不足部分全部沖減未分配利潤。此法兼顧了配比和
同股同權
的原則,因此,也深得筆者的青睞。理由有三:
(一)注銷的股份與留存的股份性質一樣,應該與留存的股份平等地享有公司的凈資產,按照比例沖減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如果採用其他方法,則意味著人為地將不同的權益項目加以區分或排序。
(二)公司作出股份回購決策體現了未來的發展戰略,理應由未來的業務經營活動負擔相應的成本,達到
經濟決策
與經濟後果匹配的效果。因此,尚未沖減的余額應全部沖減未分配利潤,由那些對公司未來充滿信心的股東承擔股份回購的溢價部分。
(三)
股票回購
決策一經作出,在現有的條件下通常會提高每股的盈利水平,並提高
凈資產收益率
,進而提高股價,使未來的股東享有更高的市場回報。這部分超額回報與股票回購的溢價部分應該有一個配比的關系。對此影響未來的決策承擔經濟後果是可以理解的。
㈥ 「股份有限公司用回購本公司股票方式減資的按股票面值和注銷股數計算的股票面值總額沖減股本」什麼意思
按照我們國家的要求股票發行計價時只能按每股1元*發行數量來確定股本的總額,現在公司要減資,如果要通過市場回購股票的方式減資,也只能是按股票的面值1元*注銷數量來沖減股本。注意:為什麼用注銷數量而不用回購數量。回購的數量如果公司不注銷公司的股本仍然不會減少,所以要有注銷的數量。比如公司回購了10000股其中6000股用於員工激勵4000股注銷,則該公司股本只減少了4000而不是回購的10000,其他6000獎勵給員工,員工繼續持有公司股票。
㈦ 回購公司股票會計分錄怎麼寫
回購股票的會計處理:
(1)回購本公司股票時:
借:庫存股(實際支付的金額);
貸:銀行存款;
(2)注銷庫存股時:
借:股本(注銷股票的面值總額);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差額先沖股本溢價);
盈餘公積(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盈餘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股本溢價和盈餘公積仍不足部分);
貸:庫存股(注銷庫存股的賬面余額);
回購價格低於回購股票的面值總額時:
借:股本(注銷股票的面值總額)貸:庫存股(注銷庫存股的賬面余額);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差額)。
【拓展資料】
會計分錄亦稱「記賬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賬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在登記賬戶前,通過記賬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濟業務的歸類情況,有利於保證賬戶記錄的正確和便於事後檢查。每項會計分錄主要包括記賬符號,有關賬戶名稱、摘要和金額。會計分錄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簡單分錄也稱「單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和另一個賬戶的貸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亦稱「多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與幾個賬戶的貸方,或者以一個賬戶的貸方與幾個賬戶的借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的種類包括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其中簡單分錄即一借一貸的分錄;復合分錄則是一借多貸分錄、多借一貸以及多借多貸分錄。
需要指出的是,為了保持賬戶對應關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經濟業務合並在一起,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㈧ 公司回購股權如何處理
公司回購完股票後的處理:
1、股票回購後,一般都是以庫存的方式存在,因不屬於資產,不會體現出股利分配和表決權,沒有任何的資產清算權利;
2、還可以通過沖減公司的未分配利潤來注銷,這是公司採取股票溢價回購的方式,在減少未分配利潤。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
(一)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並且符合本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
(二)公司合並、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
(三)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
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㈨ 回購股票沖減公積
比如,某上市公司原股本5億股,後以平均7元的價格回購本公司股票1億股,動用資金7億元,那麼,這公司的銀行存款就要減少7億元,同時,回購的股票應視為投資者資本金的退還,所以要沖減股本,按面值計1億元,同時,6億元是公司回購股份超出面值多付出的部分要沖減資本公積金(上述為簡單計算未考慮其他復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