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技巧 » 上市公司造假股票索賠不請律師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買入和賣出時間 2025-08-06 14:39:36
中國建築股票牛 2025-08-06 13:56:23
航空科技股票有哪些 2025-08-06 13:49:11

上市公司造假股票索賠不請律師

發布時間: 2022-04-30 08:40:56

❶ 股民如何向上市公司索賠

從證券法角度,虛假陳述、內幕交易、操縱市場這三種違法行為都是可以索賠的。但在實踐中,操作最成功的、索賠頻率最多的是虛假陳述索賠。虛假陳述具體包括四種: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重大遺漏、不正當披露。投資者因上市公司虛增業績、虛假記載年報等違法違規行為誤導,自虛假陳述實施日至揭露日期間買進該只股票並造成虧損的,可通過律師團隊向法院提交索賠,主張投資差額損失、傭金、印花稅等。

❷ 股票索賠需不需要請律師,怎麼收費

股票索賠需要請律師,收費根據索賠金額來定。
具體情況如下:
1、律師費。獲賠前不收一分律師費,所有差旅費律師事務所承擔。律師費在您獲賠後再收取。律師費比例:根據索賠金額大小決定收費比例,金額大的收費比例會適當降低;2、索賠過程。法律分析評估—發起徵集—接受咨詢—指導取證—整理材料—立案繳費—法院溝通—庭前准備—管轄權異議—開庭—補充證據—開庭—判決(一審)—對方上訴—二審開庭。歷時:短則3個月,長則1.5年以上 ;
3、勝率及風險。我們並非對所有的信披違規處罰股票都會發起索賠,只會選取獲賠把握大、風險小的發起索賠。一支股票的索賠需要我們長期大量的人力、財力投入,在前期不收取任何費用的前提下,如果沒有獲勝的把握,律師一般不會輕易發起;
4、獲賠比例。由於賠償計算標準的專業性、股票走勢及買賣的復雜性,有時並非所有的投資損失都可獲賠,有時獲賠金額還會超過損失,每個股票、同一股票的不同投資者獲賠的比例也不盡相同,律師會根據您的交易記錄事先評估索賠金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第五十條 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股票上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已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三千萬元;
3、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四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百分之十以上;
4、公司最近三年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證券交易所可以規定高於前款規定的上市條件,並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第十六條 第十六條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三千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六千萬元;
2、累計債券余額不超過公司凈資產的百分之四十;
3、籌集的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4、債券的利率不超過國務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開發行公司債券籌集的資金,必須用於核準的用途,不得用於彌補虧損和非生產性支出。 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除應當符合第一款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符合本法關於公開發行股票的條件,並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

❸ 如何向造假上市公司索賠

一、極少部分造假公司會主動賠償,如欣泰造假案,興業證券主動成立先行賠付基金。但由於每個投資者買賣情況不同,賠償的金額較難確定。正因為此,大多數案件都是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賠償。
二、訴訟立案的前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2002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61次會議通過法釋[2003]2號),相關造假公司在受理證監會(或其他國家機關、司法機關)的處罰後,法院才立案。
三、訴訟方式:基於個案的多樣性、復雜性,根據法院的審判實踐,目前不適用於集團訴訟(美國多以集團訴訟方式進行),還是一人一案,但審理時可以合並審理。
四、相關證據。證券虛假陳述案件索賠並不復雜,如果投資者自己有精力去研究,也可自己做。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此類案件計算復雜,審理時間長,訴訟成本較高,律師批量代理可以分攤成本,效益較高。因此大部分案件還是由律師代理的。相關證據主要有:投資者證券交易記錄、中登公司或證券交易所股東卡或開戶卡,原被告相關身份證明,虛假陳述相關處罰通知書、公告,計算依據等。
五、訴訟時效:兩年,自行政處罰公告之日起計算。
六、法律依據:1、證券法;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2002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61次會議通過法釋[2003]2號);3、民法通則;4、最高院相關意見、通知等文件。

如有其他疑問,請詳細咨詢本律師。

❹ 由於上市公司造假導致的損失,股民能不能發起維權

上市公司造假,現在任何沒有這方面的條款來幫助投資者維護索賠,這就是我們中國股市缺陷,往往上市公司違法違規,就是投資者來背黑鍋。

遇上了這種事情,都是要靠自己主動去維護權益,先從媒體或者券商了解這個公司被證監判定違法違規,上市公司法人代表和大股東被罰頂格60萬,就基本上是定了上市公司違法違規的事實,然後我們就可以查尋專門為投資者維權的律師,如大智慧和同花順股票交易軟體都有代股民維權的業務,或者上網搜索股票維權的律師,或者當地有些律師事務所都有股票維權業務的,包括咨詢一下你開戶的證券部。

證監會

❺ 股票業績造假可否索賠

這種情況應該是可以索賠的,但是一個散戶自己找律師索賠,律師基本不願意代理,費用和時間成本也會很高。
一般都是律師發起索賠計劃,然後集合一堆散戶一起聯名索賠。最好是找到組織一起索賠。

❻ 上市公司發表虛假信息,股票虧了,怎樣維權

,因上市公司公告虛假信息,導致股民損失的,股民維權程序方法步驟:一要保存證據;二要告訴才處理;三要攜帶證據到法院起訴,待法院受理後開庭審理判決、賠償。

❼ 上市公司收到深交所監管函說明財務造假,但並沒有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股民可以索賠嗎

炒股損失,若是因上市公司違規導致的,可以依法索賠。索賠的方法:上市公司被證監會行政處罰,有行政處罰決定書,這是索賠的前置條件。炒股虧損是由上市公司虛假陳述引起的,有因果關系。意思就是,在虛假陳述期間買入的股票才可索賠。索賠的計算,最高人民法院有專門規定。如果讀不懂,可以找律師。例:中捷股份因虛假陳述,被股民索賠。中捷股份總共賠了1800多萬元。

❽ 股票如果出了問題,一般的索賠是怎麼運行的

如果證券市場能夠誠實、透明,披露的信息能夠及時、准確、正確,那麼你投資的股票就遭受了損失,這屬於你應該承擔的市場風險,你只能“認倒霉”。但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仍存在虛假利潤、重大遺漏、誤導性陳述等涉嫌虛假陳述的欺詐行為。投資者在上市公司證券虛假陳述期間買入相關股票,在虛假陳述披露後賣出或繼續持有股票,蒙受損失。那麼,損失不屬於正常的投資風險,而是屬於欺詐造成的損失,包括投資差額損失、傭金損失、印花稅損失和利息損失。這些都可以依法主張。

最後,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石。法治是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的保障。只有中小投資者具備依法維權意識,違法主體才能承擔高昂的違法成本,從而積極抵制資本市場上的違法行為。讓我們共同努力,挽回損失,為建設一個規范、透明、開放、充滿活力和彈性的資本市場作出貢獻。

❾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股民可以索賠嗎

法律分析:可以索賠,財務造假,指的是沒有按照「會計准則」做賬,都叫作假。造假就是做假證,假賬,假表等等,即只要你有一絲的憑證是你實際沒有發生的,就是造假。財務作假,投資者可通過法律途徑向審計所索賠,而相關審計人員的從業資格也可能會被取消,並處一定罰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並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一)不依法設置會計帳簿的;(二)私設會計帳簿的;(三)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四)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帳簿或者登記會計帳簿不符合規定的;(五)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六)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七)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帳本位幣的;(八)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九)未按照規定建立並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十)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定的。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會計人員有第一款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五年內不得從事會計工作。有關法律對第一款所列行為的處罰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辦理。

❿ 上市公司作假賬,股民能通過什麼手段進行維權

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最終破產倒閉以及股票退市而且無力賠償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投資者都是自認倒霉。可是凡事都有例外,這個例外就是財務造假的時間點。

如果造假發生在上市之前,公司是通過造假上市的,這就屬於欺詐上市的情形。



結論:

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時,證監會已經出具相關行政處罰認定書後,所有的受損投資者都可以向上市公司索賠,主要手段是訴訟

而當上市公司因財務造假,倒閉,股票退市無力賠償時,應由中介機構包括保薦人、承銷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進行賠償。如果保薦人已經設立賠償基金的,可以優先向他們索償;如果尚未設立賠償基金的,在確認責任的基礎之上可以直接提起訴訟來解決。

其實碰上這種事,大量投資者自己的態度就是自認倒霉,而上市公司的股東就是抓住大家這樣的心理——認為麻煩,認為自己打不贏官司,認為自己就是活該倒霉,從而放棄了自己的權利,請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有投資者遇到類似的情況可以私信給我,我會利用自己有限的影響力無償提供幫助,指引相關途徑並聯絡相關部門,希望大家投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