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技巧 » 公司ipo股票是哪來的
擴展閱讀
以8開頭的股票代碼 2025-08-02 21:34:24
展鵬科技股票走勢 2025-08-02 20:54:22

公司ipo股票是哪來的

發布時間: 2022-05-04 10:18:07

❶ 公司上市後其流通股份怎麼來的其原來股權結構如何變化

當公司上市後,公司為了保證國有企業的本質企業性質不發生變化,即保證他上市仍為國有或集體控股,就有公司流通股非流通股的劃分,國有企業上市以後,上市融資的那個部分股份都是流通股。
拓展資料
在A股上市,企業一般都是增發25%的股份,比如原來有1億股份,那麼上市後就發行3333.33萬股,總共就是1.3333億股,這個就是增發的股份,也就是公眾股份,也就是可用於打新的股份數量,那麼原來的股東的持股比例會同比例稀釋,比如題主的情況,持股比例會從20%下降到15%。上市的本質是增資擴股,資金當然是進入公司的賬戶,只有公司原來的股東減持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的資金是可以進入個人股東賬戶的。A股一般都是有禁售期的,這個期限結束後,那麼原來的股東就可以減持變現。股份的金額性,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劃分為股份,每一股的金額相等,即股份是一定價值的反映,並可以用貨幣加以度量;股份的平等性,即同種類的每一股份應當具有同等權利;股份的不可分性,即股份是公司資本最基本的構成單位,每個股份不可再分股,股份的可轉讓性,即股東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轉讓。如《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l年內不得轉讓。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此外,《公司法》允許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股份的分派是指公司根據發起人和(或)其他股份認購人認購股份的情況,將股份按照一定分派方法分配給認購人。如果認購的總額超過發行的總額,還應根據一定的原則確定分派的方式。繳付股款和股份分派是同一活動的兩個方面。在股份分派以後,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名稱記載在股東名冊上.

❷ 什麼是原始股,ipo

美股研究社提醒,原始股簡單來說就是還未上市的公司的股份,即在一級市場上購買的還未上市交易,簡單說就是沒有進入二級市場流通的股票。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
IPO,全稱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即首次公開募股,指一家企業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將其股份向公眾出售,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通常,在申請IPO之前,企業需要先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在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

❸ 股市中的IPO是什麼意思

IPO是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的簡稱,是指一家企業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首次公開發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據相應證監會出具的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經紀商或做市商進行銷售。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有限責任公司在申請IPO之前,應先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3)公司ipo股票是哪來的擴展閱讀:

就估值模型而言,不同的行業屬性、成長性、財務特性決定了上市公司適用不同的估值模型。較為常用的估值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收益折現法與類比法。所謂收益折現法,就是通過合理的方式估計出上市公司未來的經營狀況,並選擇恰當的貼現率與貼現模型,計算出上市公司價值,如最常用的股利折現模型(DDM)、現金流貼現(DCF)模型等。貼現模型並不復雜,關鍵在於如何確定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和折現率,而這正是體現承銷商的專業價值所在。

所謂類比法,就是通過選擇同類上市公司的一些比率,如最常用的市盈率(P/E即股價/每股收益)、市凈率(P/B即股價/每股凈資產),再結合新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如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來確定上市公司價值,一般都採用預測的指標。

優劣:

好處:募集資金,吸引投資者;增強流通性;提高知名度和員工認同感;回報個人和風險投資;利於完善企業制度,便於管理。

壞處:審計成本增加,公司必須符合SEC規定。募股上市後,上市公司影響加大路演和定價時易於被券商炒作;失去對公司的控制,風投等容易獲利退場。

關於首次公開募股:

經過深入、反復的研究、評議和討論之後,一家私人持股公司最終決定加入公眾持股公司的行列,接下來它必須為首次公開募股做充分的准備工作。首次公開募股就發生在一家公司首次公開上市的那一天。在那一時刻,管理層決定將其股票推向市場,允許投資者像買賣百事可樂或者微軟公司的股票一樣自由地買賣它的股票。公開上市並不總能確保公司在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20世紀90年代許多原先秉持買入並持有策略的投資者都變成了首次公開募股的忠實擁躉,新上市的公司在其股票公開交易的第一天都會宣傳說:投資於自己的股票,你將能獲得三倍的收益。

❹ 股市ipo是什麼意思啊

1、股市中所說的IPO即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是指一家企業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首次公開發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

2、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據相應證監會出具的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經紀商或做市商進行銷售。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有限責任公司在申請IPO之前,應先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3、另外一種獲得在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允許私人公司將它們的股份向公眾銷售。

4、這些股份被認為是「自由交易」的,從而使得這家企業達到在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的要求條件。 大多數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對上市公司在擁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數量的股東人數方面有著硬性規定。

(4)公司ipo股票是哪來的擴展閱讀:

海外IPO

2010年11月4日,在2010年企業海外IPO出現井噴之後,下半年起,中國概念股在海外卻頻頻遭遇破發、停牌。3日,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企業家們海外IPO的激情仍不會退卻,這一時期的冷淡只是暫時現象。但企業海外上市必須做好足的上市前准備、准備好合理的外架構,藉助專業中介機構的力量,採用靈活的方式合理運用國際資本市場來壯大自身。

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中國企業海外IPO融資案例為71起,融資金額140.12億美元,相當於2010年全年總量的47.97%、27.62%。而在8月-10月三個月中,赴美IPO的成功案例只有土豆網一家,中國概念股海外IPO似乎提前入冬。

中國企業海外上市雖然面臨著19號文、安全審查原則等新的挑戰和VIE模式的存亡威脅,但在各方的努力下,通過充足的上市前准備和合理的海外架構,不論是運用信託網還是個人身份的轉換,未來上市仍將會有通道可走。「中國的民營企業要尋求進一步的發展,要走出國門,利用國際資本市場來壯大自己,中間有許多看得見和看不見的障礙,光靠企業自身是很難完全解決的,需要投資人和專業的中介機構的共同努力。」

此外,專家還就企業海外上市前的架構搭建、公司重組、外管報備、上市方式選擇以及市前信託的意義、結構、設立要求等利得財富以及為上市而進行個人身份轉換(移民)等問題進行探討,並具體介紹了中國內地企業在香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要求、流程和可能遇到的問題等

IPO對股市具有四大影響。

1、強化了股市的融資色彩。雖說不能實現融資的股市不是一個健全的市場,但是對長期以來過分重視融資的市場而言,就應該區別對待。據統計,近10年A股市場的融資是現金分紅的1.76倍。盡管近兩年市場通過IPO融資的數額出現了下滑的趨勢,但是再融資的現象卻持續升溫。

2、打擊了股民的投資信心。股市必向下!隨著利空政策的陸續推出,股民的持股信心也必下降。

3、扭曲了價值投資的本質。IPO重啟難免會牽涉到不少的問題,如股票的「三高現象」、部分企業力求上市而出現造假的行為等等。假設一家企業上市前的PE值約15倍,而未來三年公司的凈利潤會以30%的增速增長。也就是說,股民以15倍左右的PE長期持有,未來仍可取得不錯的收益率。

然而,該股上市後就得到了熱炒,PE值飆升至50倍的水平,嚴重透支了企業的增長預期。這時,股民選擇買入並長期持有,虧損的概率相當大。因此,在缺乏嚴格監管的前提下,IPO重啟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價值投資的本質。

4、助長了利益輸送等關鍵問題。談及此點,我們很容易聯想到IPO的四大輔助機構,分別是證券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IPO咨詢機構。從細分工作來看,證券公司主要負責證券發行承銷工作、對公開發行募集文件進行核查,並出具保薦意見等;

❺ 什麼是IPO上市公司怎麼發行股票的

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也稱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首次公開募股是指企業透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向投資者增發股票,以期募集用於企業發展資金的過程。老虎證券股票學院介紹,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據向相應證券會出具的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經紀商或做市商進行銷售。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

❻ 原始股,新股,ipo,到底怎麼區分怎麼理解

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是指一家企業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首次公開發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ipo可以理解成新股。
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新股屬於上市之後。兩者的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原始股相比新股價格要便宜很多。
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通過上市獲取幾倍甚至百倍的高額回報,很多成功人士就是從中得到第一桶金的。通過分紅取得比銀行利息高得多的回報。
2016年新股申購條件:
1、新股申購預先繳款改為中簽後再繳款新股申購預先繳款改為中簽後再繳款。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按照持有股票的市值進行配售,而且不用預繳款,相當於持有流通市值的股民都有機會申購新股,但是中簽率會更低。
2、三次中簽不繳款挨罰調整後的規則,增加了「投資者連續12個月累計3次中簽後不繳款,6個月內不能參與打新」的懲戒性措施。
3、低風險高收益一去不復返。新政規定,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小盤股發行,取消詢價環節,由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定價,新股發行完全市場化定價,這意味著即使中簽新股,完全有破發可能,新股無風險12%收益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了。

❼ 上市公司的股票最初來自哪裡

打個很簡單的比喻
王老三有頭牛,是跟張老四合夥買的,用來耕田,耕田的收入大家按照出資多少分配
王老三佔7成,張老四佔3成
現在有一個問題,這頭牛可以耕10畝地,但他們只有2畝地耕種,嚴重浪費了牛的勞力
於是他們公開募集資金買地,請中間人對牛的價值進行評估,最後得出牛占總資本的60%,這次募集的資金佔40%,折算成股票共100股,其中的40股按照每股10塊(評估價也是發行價)任何人都可以來認購,這部分股份屬於可流通股份,可在村子裡的交易所里進行交易,而那60股屬於限制流通股,需要一個期限,比如是2年或者3年才可以到交易所交易,這樣就構成了一個股票發行募集資金的IPO過程,王老三等人通過發行股票上市,手裡的60股(王42,張18)老值錢了,因為他們是通過牛折算成股票的,除了買牛的錢以及喂養需要的錢,其他不用出錢,股票上市交易後,拿到的錢去買地,然後耕種,得到的收入按照佔股比例分紅,這是正常經營,其實不用那麼麻煩,上市股價從10塊迅速漲到100塊、200塊甚至最高到500塊,然後2年期限到了,當時的股價是300元/股,王老三和張老四把手裡的股票都賣出,牛也不要了,躺著數錢就是了,這就是中國大多數上市公司IPO的造福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