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技巧 » 購入S公司股票40000
擴展閱讀
北京財視科技推薦股票 2025-07-27 06:40:45
極致蛋糕股票代碼 2025-07-27 06:33:04

購入S公司股票40000

發布時間: 2022-05-11 18:31:28

㈠ 求會計分錄

第二步就寫錯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初始計量為歷史成本原則,但是後續計量為公允價值計量,所以第二步公允價值變動是8.5X40000-323000=17000 剩下的幾步也就都錯啦.
2.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7000
貸: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7000
3.借:銀行存款 90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250
貸: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80750
-公允價值變動 4250
投資收益 9250
因為第3問是以原有股票數額的1/4賣出,所以1/4的資本公積與公允價值變動抵消了。成本也由於賣出1/4而減少。
4.在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減值損失進行計量時,相關賬戶只有資產減值損失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並沒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所以正確的分錄為:
借: 資產減值損失 263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275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50250
263000為期末公允價值(只有債券才能叫攤余成本,股票不叫攤余成本)=323000-1.5X40000

如果還有問題的話可以參照09年注會書的42-44和51頁,寫的很詳細,或者問我也可以~~~

㈡ 中級財務會計習題解答~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323000
貸:其他貨幣資金 323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7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7000
借:其他貨幣資金 900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80750
-公允價值變動 4250
投資收益 5000
借:資產減值損失 210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275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22750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5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5000

㈢ 兩年前以40000元投資購入X股票,兩年以後以46000元賣出。請計算年收益為多少

首先,對目前的推薦答案,實在不敢苟同;回答如此牛頭不對馬嘴也能被選為推薦答案?
再來,有網友以單利計算的答案,個人表示不太贊同。
更合理的考慮,個人覺得應該是用復利來計算。
設年收益率為x
則 40000*(1+x)^2=46000
解得x=7.24%
從貨幣的時間價值來看,用復利表示,該筆資金可以以此年收益率穩定地增長,考慮了利息的利息(即再投資問題);而單利則忽略了在投資的問題。

希望這個答案對你有幫助。

㈣ 王叔叔購買40000元的股票,繳納印花稅80元印花稅的稅率是多少

呵呵,老大,的確是你錯了哈,犯了個低級錯誤。80/40000=0.002=0.2%
0.002後面你怎麼直接加了百分號了啊?

㈤ 交易性金融資產出售時的成本是按第一次買進的成本嗎

交易性金融資產概念:交易性金融資產主要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的金融資產。例如,企業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入的股票、債券、基金等,就屬於交易性金融資產。 。 交易性投資包括:短期債券投資、短期股票投資和短期其他投資。為了核算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取得、收取現金股利或利息、處置等業務,企業應當設置
「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投資收益」
「應收股利」
「應收利息」 等科目
1、入賬成本:
以公允價值購入交易性金融資產,其入賬成本就是該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購買價格。
2、交易費用:
我國會計准則規定將發生的交易費用直接作為投資費用處理。
交易費用包括:
支付給代理機構、咨詢公司、券商等的手續費和傭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債券溢價、折價、融資費用、內部管理成本及其他與交易不直接相關的費用。
3、企業取得金融資產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當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記入「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科目不構成金融資產的初始入賬金額。購買成本與其賬面價值、交易費用之間的關系是: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購買成本=該交易性金融資產入賬成本(購買時的公允價值+作為投資費用列支的交易費用
【例】華峰公司2月10日從A股票市場購入S公司股票3 000股,每股購買價格10元,另支付交易手續費及印花稅等計230元,款項以存入證券公司投資款支付。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S公司股票——成本 30 000
投資收益 230
貸: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30 230

㈥ 某證卷公司2014年5月以每股20元的價格購進40000股股票,當年11股30元的價格賣出100

廣義說如上4類16種;
狹義說就是專指上證綜合指數,其樣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從總體上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
上證指數」全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是國內外普遍採用的反映上海股市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
上證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於1991年7月15日公開發布,上證提數以"點"為單位,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數定為100點。
隨著上海股票市場的不斷發展,於1992年2月21日,增設上證A股指數與上證B股指數,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勢。1993年6月1日,又增設了上證分類指數,即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業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業類指數、以反映不同行業股票的各自走勢。
至此,上證指數已發展成為包括綜合股價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分類指數在內的股價指數系列。

㈦ 企業於2009年3月31日購入A公司股票40000股,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A公司已於3月20日宣告分派現金股利(至3

=48000-(0.2*40000)=40000

㈧ 編制華豐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業務的相關會計分錄。

(1)2.10購入時: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30000
投資收益 230
貸:銀行存款 30230
2.20收到股利:借:銀行存款 3000
貸:投資收益 3000
(2)7.1宣告:借:應收股利6000
貸:投資收益6000
7.15收到:借:銀行存款6000
貸:應收股利6000
(3)收盤價為每股8元時: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6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6000
收盤價為每股11元時: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3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000
(4)(未考慮12.31收盤價)
次年3月以每股6元價格售出時:借:銀行存款18000
投資收益12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30000
次年3月以每股12元價格售出時:借:銀行存款36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30000
投資收益6000

㈨ 1)2009年4月1日,用銀行存款購入A上市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的股票4 000股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1)2009年4月1日,用銀行存款購入A上市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的股票4 000股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每股買入價為20元,其中0.5元為宣告但尚未分派的現金股利。另支付相關稅費360元.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4000*(20-0.5)=78000
投資收益260
應收股利4000*0.5=2000
貸:銀行存款(4000*20+360)=80360
(2)2009年4月18日,收到A公司分派的現金股利2 000元。
借:銀行存款 2000
貸:應收股利 2000
(3)2009年4月30日,股票的公允價值為每股20元。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4000*【20-(20-0.5)】=2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00
(4)2009年5月30日,股票的公允價值為每股21元。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000*【21-(20-0.5】=6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6000
(5)2010年2月3日,出售持有的A公司股票,實得價款90 000元。
借:銀行存款 9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78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000+6000=8000
投資收益 4000
同時,按原記入「公允價值變動」科目的金額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000+6000=8000
貸:投資收益 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