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技巧 » 上市公司聯合莊家炒自己股票虧損
擴展閱讀
北京財視科技推薦股票 2025-07-27 06:40:45
極致蛋糕股票代碼 2025-07-27 06:33:04

上市公司聯合莊家炒自己股票虧損

發布時間: 2022-05-11 19:17:59

㈠ 股票買了之後不炒,會有什麼回報

假如買了股票之後不管它行情跌漲,最終該股民能有四種可能:
1.暴賺。連年分紅送股,加上股價上漲。
2.不賺。股票上漲、下跌又回到原位。
3.暴虧。股票跌倒慘不忍睹的地步。
4.血本無歸。公司連續虧損被摘牌,三板市場賣不掉。
所以股民買股票不是看上了效益好的公司年底能有分紅,僅僅為了在股市裡投機。
上市公司的業績再好與其股票的股價跌漲沒有什麼關系,比如說*ST股票,連年虧損已到了即將摘牌的地步,但今年的ST股票也漲到很高的位置,就是證明。
莊家和上市公司有聯手也有不聯手的,但聯手更好,可以把公司信息按莊家的企圖公布,配合股價的上漲或下跌,不聯手的你也能理解,假如你是上市公司管證劵的,看到莊家成千上萬的賺,沒有一定數量的好處,你是不會告訴他們什麼內部情況的,比如說業績等,但這並不影響莊家的炒作。
上市公司發行股票是一個莊家或幾個莊家來聯合炒做的,其利益共享。為示公正,上市公司不能炒作自己的股票,而由國家指定的機構(莊家)來炒作,沒有被指定的莊家炒作稱為操縱股價,是要受到查處的,還要判刑。假如你有幾億資金,是不能隨意進入股市炒股的,否則你就是違法。

㈡ 在股市中莊家是怎樣和上市公司搞好關系的

你應該明白的啊~擁有共同的利益。

㈢ 股票炒作莊家坐莊,請問高人這些都是怎麼回事啊 謝謝謝謝

現在的炒法我不太清楚,過去庄股的炒法一般是這樣。庄和去和上市公司溝通,相約分成多少或一次性給上市公司多少錢來請上市公司進行配合,如果達成協議,那麼莊家開始收集籌碼(也就是買入一定股票)同時,上市公司配合出利空消息,等收集完畢,莊家開始拉高,到一定程度之後,上市公司開始出利好消息,包括但不限於業績大增,你想問的主要是上市公司怎麼會突然業績大增是吧?其實很多方法可以的,如賣出不立即結賬,而是控制在某個時間段內集中結賬,或用會計手段可以調節報告期內的業績等。當然分紅送股類的消息就更是上市控股者說了算的了。這樣你就明白了吧,不是莊家調研出哪個公司會獲利大增,而是他們可以操縱上市公司的消息和報告。就算這個公司爛到會計手段也不能獲利大增,那麼他們也會出小道消息傳公司將會怎麼怎麼樣,但上市公司不立即澄清或含糊其詞配合莊家炒作。

㈣ 聯合坐莊一隻股票,有什麼意義和優缺點呢

一則“聯合坐莊一隻股票,有什麼意義和優缺點呢? ”的問題,最近是受到了高度的關注,我來說下我的了解。聯合坐莊,聽說也有散戶聯盟專業的坐莊。但是我認為散戶聯盟是一個不太容易構建,且不夠嚴謹的一個東西。而莊家聯盟呢,則這個確實是比較正常的,因為資金量不夠。但是,因為現在管理嚴格,傳統的控股價的莊家已經比較少了。下面說說詳細情況。

一.散戶聯盟

之前確實是有聽說過什麼散戶聯合坐莊這種東西,理論上也確實是有實現的可能性的。但是,據我了解,絕大部分的聯合散戶坐莊的東西,都是割散戶韭菜的騙局居多。他們會在前面讓散戶聯盟的資金去跟著買,一起賺錢。到最後組織方就會讓散戶聯盟把價格打上去,然後自己出貨,讓散戶聯盟的人接盤。這樣的操作也是比較絕的,那這個散戶聯盟接下來肯定就是虧損的概率最大了。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㈤ 拿下神秘光環 認識莊家

消息-是指針對某一股票的各種信息,包括小道消息、上市公司公告和公開媒體上的報道采訪等。

莊家-指投入資金炒作某個股票的資金集團或個人或證券機構。

做莊-指以獲利為目的的對某個股票買入賣出的整個過程。

庄股-指正在被莊家做莊炒作的一類股票。

獨庄股-指某一個股票只有一個大量持股的莊家。

多庄股-指某一個股票有一個以上的大量持股的莊家。

強庄和惡庄-指操作方式與眾不同風格鮮明的莊家。

長庄和短庄-指莊家對某一個股票持有時間的長短,一般沒有嚴格的時間段劃分標准,習慣上將做莊一年以上的稱為長庄。

大庄和小庄-指莊家在炒作時對某一個股票投入的資金量的大小,小庄也指和莊家有協議的跟庄盤。

建倉-指莊家在較低的價格範圍內持續買入同一種股票。

拉高-指莊家連續提高價格買入已經大量持有的股票。

派發-指莊家連續賣出持有的股票,也稱為撤庄。

震倉-是指莊家有意識地使自己持有的股票的價格上升或下跌。

誰是莊家

市場中經常聽到的莊家一般包括以下幾類:

1、大的證券公司多是單獨做莊或與其要炒作的上市公司聯合做莊。這類莊家資金實力雄厚,且可利用上市公司的真假信息進行炒作; 2、上市公司自己炒自己的股票,如深圳發展銀行一九九六年即動用自己的數億資金將自己公司的股票炒高了幾倍;

3、 幾家上市公司聯合相互炒作對方公司的股票,然後盈利分成;

4、國有大企業單獨做莊,並提供資金或信息讓其相關的企業,如附屬的服務公司,或其親戚朋友當大的跟庄者,一起鬨抬股價,在達到目標價位時,通知相關企業或個人先出貨,這樣做莊者與其相關人員均可獲利。如出貨不順利,國有大企業莊家寧可自己受困,也要讓這些相關企業和個人先出貨盈利。因即使莊主的貨出不去,壓的是國家的錢,而盈利的則是與公司高級管理層相關的個人。

讀懂莊家

莊家的敵人不是散戶,散戶是莊家的衣食父母。莊家坐莊之後,要想全身而退,就要把坐莊的股票圖形做得非常好看,公司的前景描繪得極為誘人,於是廣大散戶趨之若鶩,然後莊家功成身退,把這些好看的圖形和誘人的前景悉數送給芸芸眾散戶去享受,自己則另謀發展去了。反之,如果莊家不能引誘散戶跟進,將股價做高之後,成本不斷增加,莫說全身而退,恐怕求全屍而退都不可能,只有以失敗告終。

莊家的本領是以豐厚的資金為第一基礎。有了這么多的錢,就可以作怪。魯鹼化工在公布虧損的中期報告之前,莊家忽然奮力撥高股價,僅用一周的時間,就把股價從15元多直掀到21元之高!令眾散戶對其中期業績產生了美麗的想像,於是奮不顧身地跟進。結果,公司忽然出了一個公告稱:該公司股價異動,但業績較差,也無其它應公布而未公布的事項,提請廣大投資者注意風險。要命的是,在此之前,這種提示公告早已成了莊家與上市公司連手做莊慣用的手法。幾乎每隻股票在炒作的中途,都要用這種公告來震倉,把不堅定分子清除出去,莊家輕裝上陣,全力拉抬。於是,許多散戶在公告後都做了慣性理解,認為必有重組在後!於是紛紛追高或逢低接盤。結果,這次居然例外:中期業績果然不佳,居然扭贏為虧!重組也不見動靜---原來公司的公告破天荒地成了大實話。莊家利用散戶的逆反心理,溜之乎也。股價也從21元直摔到13元多,把眾接盤散戶套得臉色變紫!

在凶惡的莊家面前,就要看散戶的定性和功力了。

定性就是要沉穩地對待股價走勢,功力就是敏銳的洞察力。像ST粵海發,從10元多一直炒到近30元,一路穩健上揚,風雨無阻。說明莊家志在長遠。果然,中期業績從去年的嚴重虧損忽然變成贏利高達0.5677元,一躍成為滬深兩地少有的績優股---重組大見成效。這樣的股票,從走勢中可以發現莊家的決心和毅力。而像ST農商社,在10元至12元多的高位做出一個標準的M頭,便預示莊家想走人,中報果然令人寒心:公司已資不低債,該股於是應聲連續跌停,如今股價已腰斬了一半。

要跟好庄,只要打開K線圖,一個個地去尋找,總可以找到堅定的莊家的蹤影,也總可以發現莊家拉高出貨的痕跡。不斷研究莊家,進而讀懂莊家,便可最終戰勝莊家。

做莊准備

在大陸股市賺錢,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做莊或做莊家相關人。有些上市公司股票,在大環境(如經濟增長、利率)與其實際業績均無大變化的情況下,在短期內(一二個月或三四個月)會漲二、三倍或者跌四、五倍。何故?莊家之為也。其手法是,對敲,自買自賣。在拉抬時,不斷少賣多買;在打壓時,不斷多賣少買。接近拉抬目標價位,手中已擁有大量股票時,就逐步出貨。同樣,在打壓價位時,開始逐步進貨。莊家通過這兩種手法的交替使用,達到快速盈利的目的。這里必須提前准備的是: 1、准備對敲帳戶。為了使這種違反證券紀律的行為不致被發現,莊家要擁有數十個乃至一二百個戶頭(在大陸個人是憑身份證到當地證券登記公司辦理深、滬股市的帳戶)。若以公司戶頭或某一個人的戶頭,這樣對敲拉抬打壓,很容易暴露。所以,預先必須准備多個戶頭。個人身份證一般是在農村購買,購買一個身份證約五十元即可得(因農民補辦一個身份僅需十元,何況身份證對農村老人本身沒有什麼用處,因此,有一批專門收購販賣農村老人身份證的掮客)。這樣,莊家的股市操盤手可以憑借自己擁有的多個不同帳戶進行對敲,使證券管理部門難以發現。

2、選擇炒作品種。莊家建倉時對個股價位選擇的一個基本原則是:至少有50%以上的上升空間才會進入原來的密集成交區,以便進退自如。另外,資金的性質和大小決定其選股的目標。投資性資金一般把上市公司的業績和成長性放在首位,追求安全性,炒作題材為次,如投資基金和一些證券機構的壓倉貨。而對於那些沖著內幕消息而來的集團性資金而言,根本不存在選股的問題,他們是有備而來,更關心的是如何建倉。 3、准備做莊資金。依據選定股票的類型(上市股票量的大小及市價)及擬做莊的時限籌集相應的資金。如某股票上市量為一千萬股,現市價為十元,一般能控制三四成,即有三、四千萬元就可。大的證券公司自有資金雄厚,且往往與商業銀行是關聯的。(許多證券公司原來就是銀行辦的,現名義上雖已分離,但實際上關系密切,銀行借款是較容易的),所以,大的證券公司往往能同時做許多股票的莊家,有些工商企業用自有或銀行的貸款,也能做些股票的莊家,有些外資(主要是港台的個人資金)以購買大陸個人身份證的辦法或為大陸的私營企業主,也能做一些股票的莊家。大陸現上市股票約上千家,其中較活躍的股票,多是以莊家為後盾的。舉一個例子,筆者教過的一個研究生,後在一家上市公司(鄉鎮企業)任證券部經理,平常老闆給他一千萬元炒股,他做副莊家(一般主莊家要找幾個副莊家,這一點在後面談)。有次,因某公司將出賣土地給港商,即當年業績會有大的變化,老闆向銀行借得一億元的三個月短期貸款。此經理用此一億元,又找了二、三個副莊家,共約一億五千萬元,將這家公司的股價炒高一倍半,扣除貸款利息、證券交易稅與交易費,在兩個半月內,實賺八千萬元,老闆即獎證券部四百萬元,這位經理個人分得二百萬元。

4、利用上市公司年報、特別是中期報表(中期報表無須會計事務所審核)盈利的升降,來拉抬或打壓股價。與上市公司聯手的莊家,若手上持有大量股票,則將報表利潤提高,使之大大高於預期,以便拉高出貨;若莊家擬做這家公司的股票,手上持股又少,則壓低報表利潤,使之大大低於預期,以便壓低吸籌。因許多上市公司只是某個大公司的子公司,它可通過內部資產的調整,或大公司內部貨品交易價格的高低調整,達到上市公司盈利高低的變化。如上海鋼運公司一九九六年虧損,一九九七年一月到十月亦然,但到十二月份突然每股盈利三毛多。其變化並非鋼運公司業績變化,而是母公司將賺錢的子公司劃入,而將屬於鋼運公司的另一賠錢的公司劃出,這一所謂資產重組,使之股價大漲。 5、利用各種證券報刊,傳遞真假信息,編造各種並購及盈利預測造市。

㈥ 上市公司為什麼允許莊家操縱本公司的股票

我給你用最短的話說明白 全是大白話阿

莊家 就是有很多這個股票的
因為它的手裡的股票數目巨大 據個例子 為了方便理解 例子的很多數據不正確也不現實
一個公司一共發行100股 這個莊家 就拿了70股
當這個莊家賣出了10股 雖然相對於一共的不是很多 但是與散戶的30股相比 就很多了 因為賣出的太多 所以股價跌了(和咱們買米買面買肉差不多 東西多了 就便宜 少了就貴) 這個時候散戶見股價跌了 以為繼續跌 慌忙賠錢賣出 這個時候 莊家 又低價買入 如果量大 股價又長了 這個時候 莊家又賣出 所以他掙錢了 所以說 莊稼能控制股價

我說的只是個最簡單的道理 其實根本沒有那麼簡單 一旦莊家掌握了太多的股票 他也很不容易出手 需要好長時間 不是一天兩天能賣完的 當然 也不是一天兩天能買來了 所以 他就弄了很多假象 來迷惑散戶 如果不成 那他賠的就不是一點半點了

㈦ 辛巴聯合股票莊家操盤起步股份,幾萬股東被埋,是否有人在暗箱操作

起步股份收獲第四個漲停板,最新報價15.38元,總市值72.59億元。加上此前三個交易日的強勢漲停,股價累計漲幅約為46.4%,市值增加約23億元。股價上漲的原因來自一則股權擬轉讓公告,即辛選投資入股,這家公司背後的老闆就是有著「快手一哥」之稱的辛巴。

當外界都在關注起步股份有多少漲停板之際,尺度用戶「A股打假」放出猛料,質疑起步股份漲停背後另有秘密,其中還涉及私募冠軍。據「A股打假」爆料稱,起步股份的高層跟快手直播帶貨達人辛巴進行接觸,辛巴開口要起步股份10%的股份,不過辛巴實質上是不會給股權轉讓款的,而是實質性免費送給辛巴,按照當時約定,超過4.2億。

網紅經濟是以紅人的品味和眼光為主導的,不少網路的紅人粉絲都是不少的,所以像是直播帶貨的話也是很常見的了,另外這網紅經濟概念股走強,網紅經濟概念股是有不少的,就有利歐股份盤中漲停了,我們一起來看看!

網紅經濟概念股如何

今天你又被「帶貨」了嗎?隨著網紅經濟的發展,大家對於網紅經濟也是越來越關注的。據最新的消息了解到,網紅經濟概念股走強了,利歐股份、引力傳媒漲停,星期六8天7板,中廣天擇、芒果超媒等跟漲。國金證券認為,網紅經濟的興起是消費升級的必然,推動傳統模式積極轉型。

㈧ 請問:是不是每隻股票都有庄那麼上市公司和庄是同一身份嗎

一支股票確實只有一個莊家,但是這個莊家可能是變化的莊家。
1.就目前的股市來看,資金量大的就是莊家,一支股票裡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主力,他們往往抱團,但是卻存在相互競爭的關系。
2.哪個主力的資金量最大,就可以演化成為莊家,因此,一支股票是可能存在兩個甚至多個主力搶庄的現象,但是莊家和上市公司不是同一個身份。

㈨ 上市公司是如何利用股票炒作圈錢的

市場結構為上市公司過度「圈錢」提供了方便

股票市場結構本身決定了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場群體中處於強勢群體的角色,這就為上市公司過度「圈錢」行為提供了有利條件。雖然融資者解決資金需求的渠道很多,如銀行借款或債權融資等,但股票融資的非償還性及低成本性使其具有了無比巨大的優越性,融資者首選的方案自然是股票融資;當然融資者通過股票融資時必須要將自己企業的發展前景(具體來看就是融資將要投入的所謂項目)描繪得很好,這樣才能吸引投資者心甘情願地將自己口袋的鈔票拿出來,相反投資者在利益預期的促動下,雖然可以通過不同方式了解融資者的真實面貌,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及精力、識知等條件限制永遠不可能對融資者情況全部摸清。從這個角度看,股票市場結構本身就決定了融資者群體即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群體之間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換言之融資者群體在股票市場中是處於優越地位的強勢群體地位,而投資者群體無疑是弱勢群體。用當代美國社會學科爾曼的話來說就是融資者結構群體與投資者結構群體是兩個不同層次的「結構分布」。上市公司作假造假是證券市場上一個普遍存在的難以根治的頑症,被發現的表現為再融資失敗,而未被發現或未引起市場公憤的可能就太多了。

由此可見,在股票市場上融資者群體和投資者群體「結構分布」本身就不平等關系,賦予給上市公司的優越地位,為其能夠在市場上過度「圈錢」提供了方便。

我國上市公司產生的特殊背景為過度「圈錢」提供了土壤

我國股票市場的產生是改革開放後管理層採取漸進式市場經濟模式為導向的大背景下產生的,其產生的基礎存在著制度性的先天缺陷。對於這一點理論界、學術界早已經進行了闡述,筆者這里主要從社會背景去揭示這個問題。

過度「圈錢」行為實際上是舊體制下國有企業「投資飢渴症」行為的延續。計劃經濟體制導致的軟預算約束形成的企業「投資飢渴症」是不爭的事實。我國上市公司大多數是從國有企業改制而來,軟預算約束在沒有得到徹底改進的情況下,過度「圈錢」行為也就難免,而且關鍵是在我國傳統的官本位及地方政府保護主義的影響下,企業原有的「投資飢渴症」意識並沒有因為增加幾個社會股東而削弱。今年股票發行方式由計劃審批制向核准制轉變,最近又公布了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使用規定等措施,這些都是有利於遏制上市公司「圈錢」飢渴症行為的。

我國社會全面轉型的大背景為一些上市公司過度「圈錢」提供了借口。我國目前正處在加速實現現代化和社會全面轉型時期,企業要做大、做強既是管理層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夢寐以求的,因此上市公司對資金需求也特別大。應當說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以海爾為首的一些傑出的上市公司通過股票市場「圈錢」已經取得了做大、做強的目的,雖然這種企業寥寥無幾,大多數企業只知道「圈錢」,但從這個角度看,上市公司「圈錢」行為本身並不是壞事。問題是「圈錢」後不幹正事,或者說「圈錢」後將資金存入銀行吃利息或用來搞所謂的「資本運作」(至於以此搞腐敗也並不少見),即上市公司沒有把圈得資金投入到實質經濟中,這種行為無論是首發上市公司還是再次融資的上市公司都可以稱為過度「圈錢」行為。這也許是衡量上市公司「圈錢」行為是否為過度的一個標准。相當多的上市公司首發圈錢後沒有投入實質經濟項目中,使募集資金閑置多年應當引起管理層的高度重視,因為這是導致我國股票市場效率底下的一個重要原因,自然更是寶貴資源的白白浪費。

國內市場良好的二級市場背景也為上市公司過度「圈錢」奠定了較好的市場氛圍。上市公司「圈錢」如果沒有良好的二級市場市場背景也是不可能的。

由於我國股票市場的不成熟,人們對股票市場的認識也不象西方成熟市場那麼 「理性」,投資者介入市場基本以短差運作為主,他們並不十分關心上市公司每年的現金分紅,這也給上市公司只講索取、不講回報的過度融資「圈錢」營造了較好的市場氛圍。這里我們還是以較為關心股東利益、市場口碑較好的飛樂音響作為例子來分析。如果我們剔除市場主力運作等其它非公司因素,該公司上市10多年來非常慷慨地大比例轉送股本,也正是符合了二級市場運作的口味,因為市場需要這樣的分配方案,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飛樂音響這10多年來均以現金分紅,目前其股價復權還能是1150元以上嗎?!而且如果上市公司採取大比例現金分紅方案,往往被市場人士戴上「資本運作意識」不強的帽子(這些股票在市場上一般被喻為「 瘟股」),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近期海外上市的國內上市公司也紛紛到國內市場「圈錢」也不無國內二級市場高亢的情形有關(可以想像中國石化、華能電力在香港二級市場分別僅僅值1個、4個多港幣,而國內首次發行價則分別為4.22元和7.95元,傻瓜都會願意到國內融資)。因此對我國上市公司過度「圈錢」行為,我們不能僅僅關註上市公司,還要考慮投資者結構。換句話說,求富心切的二級市場氛圍助長了上市公司過度「圈錢」行為產生。

法規不健全

目前我國股票市場相關制度或規則不健全也為上市公司過度「圈錢」鑽到了空子。以上我們已經提到過我國股票市場產生的特殊歷史背景。這個背景實際上也就決定了我國股票市場制度及規則本身只能通過逐步發現問題來解決問題。目前不少市場人士認為我國股票市場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在於制度不全或者監管不嚴,譬如《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法規中部分內容雖然早已經跟不上形勢的發展,但修改速度太緩慢。應當說這些說法不無道理,然而從社會歷史角度看目前我國股票市場法律法規這種現狀也不應大驚小怪。要知道西方發達股票市場制度和規則目前來看是比較健全的,然而是經過多少年才努力才完善起來的。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發展我國股票市場的一個重要動因是為了國有企業改制(變形後有的就成了解困項目),所以制度與規則偏向融資者也是順理成章的(這里產權經濟學分析得是非常透的)。我國上市公司「一年盈、二年貧、三年虧」短期運作行為是司空見慣的,原因自然很多,但也確與一些企業借國有企業改制為借口而從市場上大撈一把的情形有關。一些企業集團通過下屬公司上市後圈錢將上市公司作為「提款機」最令市場深惡痛絕。一些上市公司「圈錢」後大變臉,更能揭示這里的奧秘。1993年上市的一家江蘇上市公司後上市後在97年前雖然給投資者也灑過一些香水,但在1998年借國企解困三年攻堅戰以紡織業為突破口前提下不知如何搞到了增發的額度,增發後便出現虧損,原因很簡單,因為增發所募集的巨額資金被其大股東挪走不知干什麼去了。

㈩ 股市中莊家說要聯合散戶坐莊,這是什麼意思

股市中莊家聯合,散戶坐莊,這種情況只有出現在遭受金融狙擊手做空或做多的這種情況才會碰到,然後還不見得是真的消息。因為這種股市上的戰爭根本就不是我們普通散戶可以接觸得到的,我們也完全沒有任何這方面的信息來源。

有一種特殊的情況,莊家有可能會聯合散戶坐莊,就是遭受到了大的金融狙擊手做空或者做多的這種情況。比如說國外著名的渾水公司。把這個公司的股票做高或者做低,然後賺取這個差價,那些大的金融公司,他們本身能夠動用的資金都是上千億的,甚至說更多的,因為這公司股票市值是1,000億,你就用1,000億,你就想撬動這個資金市場嗎?你得拿更多的錢來撬動他們,成功了大賺一筆,他們失敗了,那就被套進去,就是虧錢,你是這個公司的持有者,你肯定不希望自己的股票被這么做吧,所以你需要找一些朋友,散戶的力量有時候也是可以利用的,只不過散戶非常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