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技巧 » 公司股票被上交所退市風險
擴展閱讀
北京財視科技推薦股票 2025-07-27 06:40:45
極致蛋糕股票代碼 2025-07-27 06:33:04

公司股票被上交所退市風險

發布時間: 2022-05-11 23:48:20

⑴ 科創板股票是否有退市風險

科創板股票是存在退市風險的。
上交所也發布了關於科創板的退市細則。不僅對股票在成交量、收盤價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還新設了對於市值指標的考核。相對其他主板來說,科創板的退市制度是最嚴格的。直接取消了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機制,退市時間縮短為兩年,第一年不達標即ST,這也是為了避免『空心化」企業長期滯留和擾亂市場。像連續20個交易日股票市值均低於3億元的上市公司就會被上交所終止股票上市。還有,連續20個交易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的、連續20個交易日股東數量均低於400人的,也會被上交所終止股票上市。以及連續120個交易日實現的累計股票成交量低於200萬股的上市公司,同樣會被上交所終止股票上市。除此之外,如果企業如果出現了嚴重擾亂市場的行為,也是會被上交所退市的。而存在退市風險的股票也會被標註上「ST"的標記。
【拓展資料】
科創板個股被實行退市後,它和主板、創業板的個股退市規則基本一致,但是存在著幾個不同的地方。首先是科創板退市個股交易量低於一定的指標會退市,其次是科創板個股財務低於一定的指標也會被退市,最後也是比較重要的是科創板個股在某些信息披露、股本總額或者是股權分布發生變化的時候也會被退市。
科創板實施了較為市場化的退市機制,同時不再設退市整理期。就此,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退市是資本市場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科創板的退市制度與現有板塊的退市制度相比,更多地體現出市場化的特性,投資者尤其應當關注以下幾方面特徵:
首先,主板的退市主要看財務指標,科創企業不會因為單純的財務指標而退市,但如果科創企業是因缺少業務導致虧損,則可能會被退市。
其次,科創板企業退市引入了市場化指標,科創企業上市後連續20個交易日或一段時間市值低於一定標准,表明市場並不認可企業的投資價值,則也會被退市。
再者,科創板的退市程序更嚴格,現有主板市場的退市周期較長,科創板企業均為直接退市,不再設退市整理期,企業退市後要再上市還可通過上市注冊程序進行申請。

⑵ 上市公司退市了手上的股票怎麼辦

退市公司的「去向」大致分三類。
1、合並重組退市,通常是股票換代碼和名稱,繼續活躍在A股市場上。比如:寶鋼武鋼、南北車的合並,會按一定的比例置換成新的上市的股票,繼續在二級市場交易,這個不需要我們操作的,都是系統自己完成。
2、私有化而退市,股票被收購,退出歷史舞台。比如:金馬集團(000602)被神化國能集團要約收購,股票被摘牌。
3、其他原因退市(連年虧損、欺詐、信披違法等),股票轉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三板市場)掛牌轉讓。比如:因欺詐發行而被強制退市的欣泰電氣(300372),轉入三板市場,代碼變成了400067,名稱也改為欣泰3。退市過程中有三種可能,一種是重組後再重新回到主板(如濟南輕汽),另一種就是將來上三板,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破產,徹底沒有了。你的股票如果上了三板就可以去三板市交易,業績好的每周交易三次(一、三、五)業績差的每周交易一次(每周五)。如果還沒有上三板你要耐心等待。
4、退市,表示股票不在上交所交易了,但公司仍然可以正常經營。根據《公司法》規定,退市後公司股東仍享有對公司的知情權、投票權等股東權利,股東享有的權利不會改變。此外仍可在股轉系統進行轉讓。此外,因重大遺漏、財務造假等原因被強制退市,股民因此造成損失的,也可以從司法渠道向公司索賠。
拓展資料:
1、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2、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3、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⑶ 股票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會怎樣

具體措施是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標記,以區別於其它公司股票。在退市風險警示期間,股票報價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2003年4月2日和4月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關於對存在股票終止上市風險的公司加強退市風險警示等問題的通知〉,對存在股票終止上市風險的公司,對其股票交易實行「警示存在終止上市風險的特別處理」,簡稱「退市風險警示」。其目是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降低市場風險。

⑷ 上市公司出現哪些交易類的情形,上交所會對其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新《上市規則》,上市公司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
(一)在本所僅發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連續120個交易日通過本所交易系統實現的累計股票成交量低於500萬股,或者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人民幣1元;
(二)在本所僅發行B股股票的上市公司,連續120個交易日通過本所交易系統實現的累計股票成交量低於100萬股,或者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人民幣1元;
(三)在本所既發行A股股票又發行B股股票的上市公司,其A、B股股票的成交量或者收盤價同時觸及本條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的標准;
(四)上市公司股東數量連續20個交易日(不含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之日起20個交易日)每日均低於2000人;
(五)上市公司連續20個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
(六)本所認定的其他情形。

⑸ 上市公司出現哪些財務類的情形,上交所會對其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2020年12月修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以下簡稱新《上市規則》),上市公司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對其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一)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人民幣1億元,或追溯重述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人民幣1億元;
(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或追溯重述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值;
(三)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四)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表明公司已披露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導致該年度相關財務指標實際已觸及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
(五)本所認定的其他情形。

⑹ 公司被退市風險警示對股票是利空還是利好

重大利空

⑺ 股票退市風險警示多少天會退市

如果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的兩個月內,仍然未完成整改,公司股票將被暫停上市。如公司在股票被暫停上市兩個月內,仍然未完成整改或雖完成整改但未能在規定期限內提出恢復上市申請,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⑻ 科創板上市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是否會被冠以相關標識

與滬市主板公司一致,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以區別於其他股票。
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期間,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與上交所主板不同,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期間,不進入風險警示板交易,不適用風險警示板交易的相關規定。

⑼ 股票面臨退市風險怎麼辦

你好,退市有三種可能性,對投資者造成的影響不同:

一是在沒有違法的前提下,因為公司經營不善而發生的退市,且完全退出資本市場。A股公司因業績因素的退市標準是連續3年虧損就要暫停上市(暫時保留代碼和資格),如果之後6個月內仍繼續虧損就要面臨退市處理。上市公司退市前,股票的會歷經一個又一個的跌停板,這時候股票很難賣出去了,等退市完成,投資者已經損失了大部分的資金了。

二是上市公司還沒有完全退出資本市場,股票退後至老三板市場繼續交易。老三板市場流動性極差,大多數的股票一天也沒什麼交易量,投資者想通過老三板市場翻身基本上不可能。

三是因為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信息造假等原因發生的退市,這里投資者就可以向上市公司索要賠償了。

作為投資者,為了防止上市公司發生退市的風險,我們要積極關註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此外要盡量避免買入ST開頭的股票,此類開頭的股票一般都有終止上市的風險。隨著注冊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上市公司退市的風險也將進一步加劇,屆時我們要盡量的去選擇優質上市公司的股票。

⑽ 關於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告怎麼看

2012年,滬深交易所均出台的新的退市規則,並對風險警示等各方面的條件進行了調整,新機制對於ST類公司而言既是一個機會又是一大挑戰。
從歷史經驗看,ST類公司歷來都是年報公布時市場的投資熱點,這其中不僅有主業恢復正常所帶來的價值型機會,也有摘帽所帶來的交易型機會,更有潛在重大資產重組所帶來鳳凰涅磐的神話。
從2012年的市場表現看,ST和*ST股遠遠跑贏大盤及大部分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值得注意的是,*ST天成2012年以來至今累計漲幅49.9%,從公司的公告可以看出,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宜已經中國證監會核准,是典型的一隻涅磐重生的公司。公司已完成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全部事項。公司董事會擬更改公司名為盛和資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增添稀土相關業務。
同時,一些*ST上市公司通過自身努力,有望摘掉了公司虧損帽子。比如,2012今年以來漲幅第二的*ST銀河,預計公司2012年度凈利潤同比扭虧為盈,每股收益0.0343元至0.0400元,凈利潤2400萬元至2800萬元。
因此,從過去的經驗來看,ST類股票在一季度有著大幅的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雖然這種市場表現存在著不少的爭議,但確確實實的收益仍然吸引不少了資金面的參與。
進入到2013年,這種類似的情況已經開始有所體現了對於ST類公司而言,其未來的變化方向是驅動股價變化的背後邏輯。ST公司未來的變化無非有兩大方向:恢復正常和滑入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