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技巧 » 邁爾股份股票
擴展閱讀
羅普特科技股票 2025-07-13 16:28:05
滬市代碼股票代碼 2025-07-13 16:07:20
高通股票代碼大全 2025-07-13 15:58:09

邁爾股份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5-24 23:12:43

1. 美國雷曼兄弟銀行在什麼倒閉的

2008年9月15號凌晨,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 信貸危機所致 擁有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在美國抵押貸款債券業務上連續40年獨占鰲頭。但在信貸危機沖擊下,公司持有的巨量與住房抵押貸款相關的「毒葯資產」在短時間內價值暴跌,將公司活活壓垮。 面臨公司破產的凄涼前景,雷曼兄弟公司在曼哈頓紐約時報廣場附近第七大道的總部門口08年9月14日夜間人來人往,不少公司員工攜帶著紙盒子、大手袋、行李袋甚至拉桿箱走出大樓,更有一些人低聲哭泣,相互擁抱道別。大樓對面,各電視台的直播車排成一排。 美國金融危機升級 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美英金融機構兩天來發生了一系列「地震」。英國巴克萊銀行14號宣布,撤出對雷曼兄弟公司的競購行動。當地時間今天凌晨,擁有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 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考克斯以及來自花旗集團、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公司等的高層連續三天雲集位於曼哈頓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部,研究如何拯救面臨破產的雷曼兄弟公司,以阻止信貸危機進一步惡化。但財長保爾森反對動用政府資金來解決雷曼的財務危機,會議沒有取得成果。 受此影響,與會的英國第三大銀行巴克萊銀行宣布,由於美國政府不願提供財政支持,決定退出拯救計劃。當地時間2008年9月15號凌晨,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 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將對美國金融市場產生明顯沖擊。有人預測,美國金融市場可能迎來「黑色星期一」。 雷曼破產申請顯示負債6130億美元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周一上午提交的破產申請顯示其目前負債超過6000億美元。 該行現有總計6130億美元的負債,而其總資產為6390億美元。 該行向紐約南區聯邦破產法院提交的申請顯示其有超過10萬個債權人,其中最大的是花旗集團(C)和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BK),後者是雷曼大約1380億美元的高級債券的契約受託人。 Bank of New York還被列為第二和第三大債權人,對120億美元的高級債務和50億美元的初級次順位債務擁有索償權。 這份破產申請還顯示,AXA、ClearBridge Advisors和Fidelity Investments的母公司FMR是雷曼最大的3個股東。 編輯本段雷曼兄弟公司158年歷程1850: 來自於德國巴伐利亞的移民亨利?雷曼、埃馬努爾?雷曼和邁爾?雷曼三兄弟在亞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創辦了這家公司,從事大宗商品交易業務 1858:紐約辦事處開業 1870:雷曼兄弟公司協助創辦了紐約棉花交易所,這是商品期貨交易方面的第一次嘗試 1887: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贏得了交易席位 1889:第一次承銷股票發售 1905:管理第一宗日本政府債券發售交易 1923:承銷1.5億美元的日本政府債券,為關東大地震的繕後事宜籌集資金 1929:雷曼公司創立,該公司為一家著名的封閉式投資公司 1949:雷曼公司建立了十大非凡投資價值股票名單 1964:協助東京進入美國和歐洲美元市場為馬來西亞和菲律賓政府發行第一筆美元債券 1970:香港辦事處開業 1971:為亞洲開發銀行承銷第一筆美元債券 1973:設立東京和新加坡辦事處提名為印度尼西亞政府顧問 1975:收購Abraham& Co.投資銀行 1984: 雷曼兄弟公司的投資銀行家和交易員之間的爭斗導致該公司被出售給了Shearson公司。 1986:在倫敦證券交易所贏得交易席位 1988:在東京證券交易所贏得交易席位 1989:曼谷辦事處開業 1990: Shearson Lehman Hutton重新啟用了雷曼兄弟這一公司名稱。同年雷曼兄弟漢城辦事處開業 1993: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 將Shearson分拆出去,獲得獨立的雷曼公司再次以雷曼兄弟的名字著稱於世。同年雷曼兄弟北京辦事處開業為中國建設銀行承銷債券,開創中國公司海外債券私募發行的先河為中國財政部承銷發行海外首筆美元龍債 1994:該公司以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的名稱在紐約證交所上市。同年雷曼兄弟被聘任為華能國際電力首次紐約股票上市的主承銷商,經辦中國公司最早在海外的首筆大額融資(六億兩千五百萬美元) 1995:台北辦事處開業 1997:承銷中國開發銀行的揚基債券發行,這是中國政策性銀行的首次美元債券發行 1998:雷曼兄弟公司被收入標准普爾500指數雅加達辦事處開業 1999:與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建立戰略聯盟,為零售股民提供投資與調研服務與東京–三菱銀行就日本並購事宜建立聯盟 2000:墨爾本辦事處開業,並與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銀行集團(「ANZ」)建立了戰略聯盟,雷曼兄弟公司成立150周年紀念 2001:雷曼兄弟公司被收入標准普爾100指數 2003:收購Neuberger Berman,確立公司在財富和資產管理產業的領導地位;歐洲總部遷址於Canary Wharf 的25銀行街;收購The Crossroads Group,從而拓展了公司的私人證券基金投資管理業務;穆迪公司提高了公司長期信用等級為A1,LBI經紀交易商信用等級為Aa3. 2004:亞洲總部遷址於東京Ropponqi山;參與了世界上前五起中的兩起並購重組交易:Cingular Wireless重組AT&T Wireless業務和Sprint重組Nextel Communications;參與執行美國公共事業歷史上最大一單資本市場交易,為太平洋電力提供金融服務;為Belgacom SA執行年度全球最大IPO;公司財報創下歷史紀錄,包括凈利潤,每股收益,股息增加33%;公司投資管理部門管理資產上升至創紀錄的USD137 billion. 2005:基於分散化的收入來源和強勁的風險管理,標准譜爾把公司長期高級債務等級從A調至A+;公司管理資產增至創紀錄的USD175 billion;因卓越表現榮膺歐洲貨幣雜志「最佳投資銀行」;印度孟買分公司開業. 2006:各業務單元和業務區域連續三年創紀錄營收;在BARRON的美國和加拿大受調查的年度最大500公司執行力排名第一;倫敦股票交易所交易量排名第一;顧問年度三大全球並購重組交易:AT&T重組BellSouth,Gaz de France重組Suez, 安達信抵制安然收購請求;倫敦商業學校的雷曼女性業務中心開業. 2007:榮膺財富雜志最受羨慕證券公司第一名;各業務單元連續第四年贏收;作為金融顧問,參與有史以來最大的對金融研究機構的並購重組:皇家蘇格蘭銀行,桑坦德銀行和富通銀行組成的財團對ABN AMRO價值USD98 billion的重組交易;雷曼兄弟全球金融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在Spelman 大學創立,是美國歷史上黑人大學排名第一的研究所;氣候變化委員會創立. 2008:受累於美國次級債危機,雷曼兄弟公司負債6230億美元,報歷史最大虧損,9月15號雷曼兄弟宣布將依據以重建為前提的美國聯邦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但破產的為母公司,旗下的經紀業務和投資銀行部門均不在破產之列.

2. 誰能幫我翻譯下這段

對各向同性,為棒系統向列相變的經典理論,如分子是由翁薩格在古典開發於1949年出版的論文。
翁薩格介紹了取向分布函數的概念,並審議了平均場模型,其中棒桿相互作用的排除體積效應建模。
使用非常簡單的審判職能,翁薩格能夠預測的各向同性,向列型過渡的定性特徵。

以下昂薩格,邁爾和紹佩建議略加修改的相互作用勢,現已成為邁爾-紹佩潛力眾所周知的。
人們普遍認為是物理學界的平均場模型
與邁爾,紹佩定性為昂薩格的原模型相同的功能潛力的股票,但邁爾,索普的潛力是非常容易的處理分析的,因為它是順利的。因此,一直是傳統液晶理論使用邁爾-紹佩分析目的的潛力。這可以看到幾乎每一個標準的書籍液晶理論,如德熱納,Chandradekhar等書

翁薩格含蓄地假定,他的模型的極小的軸對稱。這已在軟凝聚態物理學forklore。
然而,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高度非從數學的角度微不足道的說法。
由於許多一流的數學家,包括尼倫伯格的努力,
Brezis,等等,我們現在知道如何證明了偏微分方程的一大類解決方案的徑向對稱。但是,證明了Onsager模型軸對稱仍然是非常困難的,至少有兩個原因:
第一,我們缺乏證明軸對稱的方法,即使是證明輻射對稱或平移不變性的方法。
第二個是,Onsager模型的局域,除了是非線性的。

3. 有限責任公司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時其每股凈資產等於原始股價嗎

有限責任公司如果改為股份制有限公司的話,它的每股凈資產等於延時股的股價,這也是正常的,都是特別原始的股價。

1858年,世界又重新發現了邁爾,他從精神病院出來以後,被瑞士巴塞爾自然科學院授為榮譽博士。晚年的邁爾也可以說是苦盡甘來,在晚年他先後獲得了英國皇家學會的科普利獎章,還獲得了蒂賓根大學的榮譽哲學博士、巴伐利亞和義大利都令科學院院士的稱號。1878年3月20日邁爾在海爾布逝世。1842年3月,邁爾寫了一篇短文《關於無機界的力的看法》寄給了《葯劑學和化學編年史》的主編、德國化學家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李比希立即答應使用這篇文章。機械的熱功當量在這篇文章中得到第一次說明。文中說:「人們發現,一重物從大約365米高處下落所做的功,相當於把同重量的水從0℃升到1℃所需的熱量。」他的文章發表於1842年5月。邁爾是最早進行熱功當量實驗的學者,在1842年,他用一匹馬拉機械裝置去攪拌鍋中的紙漿,比較了馬所做的功與紙漿的溫升,給出了熱功當量的數值。他的實驗比起後來焦耳的實驗來,顯得粗糙,但是他深深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大意義,並且最早表述了能量守恆定律。他在1842年底給友人的信中說:「我主觀認為,表明我的定律的絕對真理性的是這種相反的證明:即一個在科學上得到普遍公認的定理:永動機的設計在理論上是絕對不可能的(這就是說,即使人們不考慮力學上的困難,比方說摩擦等等,人們也不可能成功地由思想上設計出來)。而我的斷言可以全部被視為從這種不能原則中得出的純結論。

4. 羅斯柴爾德家族和杜邦家族相比 誰牛13

羅斯柴爾德家族
概述
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地球上最為神秘的古老家族,一個隱藏在這個世界陰暗面的控制者,一個控制了這個星球近兩個世紀經濟命脈的強大家族!或許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它是陌生的,因為在大眾傳媒時代,人們的目光或許只會關注到類似「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摩根家族」這些聲明顯赫的名字上。而二十世紀二戰前的美國,曾經有一句經典的話形容當時美國的情況「民主黨是屬於摩根家族的,而共和黨是屬於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實在這句話後面還應該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經是屬於羅斯柴爾德的!」
簡介
羅斯柴爾德家族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它發跡於19世紀初,其創始人是梅耶·A·鮑爾(Mayer Amschel Bauer)。他和他的5個兒子即「羅氏五虎」先後在法蘭克福、倫敦、巴黎、維也納、那不勒斯等歐洲著名城市開設銀行。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國。鼎盛時期,他們翻雲覆雨的力量使歐洲的王公貴族也甘拜下風。時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黃金市場也是由他們所控制。其第四代居伊·羅斯柴爾德,是世界著名的銀行家,他的經歷與家族的命運一起跌宕起伏。 梅耶?羅斯柴爾德原名邁爾?阿姆謝爾?鮑爾(Mayer Amschel Bauer),後將姓改為羅特席爾德(德語意為紅色盾牌)。 他的五個兒子分別是: 阿姆斯洛 Amschel Mayer Rothschild (1773~1855年) —— 法蘭克福 所羅門 Salomon Mayer Rothschild (1774~1855年) ——維也納 內森 Nathan Mayer Rothschild (1777~1836年) —— 倫敦 卡爾 Calmann Mayer Rothschild (1788~1855年) —— 那不勒斯 詹姆斯 James Mayer Rothschild (1792~1868年) —— 巴黎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家訓:「金錢一旦作響,壞話隨之戛然而止。」「只要你們團結一致,你們就所向無敵;你們分手的那天,將是你們失去繁榮的開始。」「要堅持家族的和諧。」 在19世紀的歐洲羅斯柴爾德幾乎成了金錢和財富的代名詞。這個家族建立的金融帝國影響了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歷史的發展。
梅耶·羅斯柴爾德
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法蘭克福城默默無聞地度過了兩個多世紀,直到18世紀才開始發跡。使這個古老的家庭開始興旺發達的,是梅耶·羅斯柴爾德(1744~1812年)。 梅耶自小就很聰明,因此他父母把他送到猶太宗教學校學習,希望他長大後當一名拉比。但梅耶對此沒有多大興趣,當他父母去世後,他便棄學經商,走進了生意場。當時,他20歲,開始做買賣古董和古錢幣的生意,同時也兼兌換錢幣。由於他的精明能幹,並依靠當地有權勢的威廉伯爵,生意越做越興旺。後來,他不僅經營棉製品、煙酒,並開始從事銀行業,20多年之後便成為法蘭克福城的首富。 如果羅斯柴爾德家族一直在法蘭克福經營,其影響僅限於德國。然而,目光遠大的梅耶·羅斯柴爾德讓他的5個兒子走出法蘭克福,走出德國,分散到歐洲各地。 羅斯柴爾德家族最早向國外發展的是梅耶的三兒子內森。他於1804年隻身來到英國倫敦,開始時做一些棉布生意。當時歐洲正值拿破崙戰爭,一些德國貴族流亡到了英國,其中包括法蘭克福的威廉伯爵。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威廉伯爵委託內森購買了大批英國的債券,內森便借機自己也做起了債券和股票生意。內森憑借自己的精明和才幹,不久便發了財,成為倫敦金融證券界的巨頭。後來,他又不失時機向英國政府提供巨額軍費,與倫敦軍政要人建立了密切的聯系。 內森在英國的成功,鼓勵了老羅斯柴爾德。為了方便英國與歐洲大陸的金融和貿易往來,他又在1811年把最小的兒子詹姆斯派到法國,在巴黎站穩了腳跟。幾年後,老二所羅門、老四卡爾又分別在奧地利的維也納和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了羅斯柴爾德家族銀行的分行。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由老梅耶·羅斯柴爾德與大兒子阿姆歇爾坐鎮老家法蘭克福,其他幾個兒子分布在倫敦、巴黎、維也納和那不勒斯的金融和商業帝國。 羅斯柴爾德兄弟經營技巧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利用他們分布在歐洲各國的分支獲取政治、經濟情報,迅速互相溝通。這樣,他們往往能迅速了解各地的政治經濟動向,推選採取行動,出奇制勝。 例如,當1814年拿破崙與歐洲聯軍對抗時,戰局變化無常,英國的證券交易因此很不景氣。後來,戰事發生逆轉,拿破崙兵敗滑鐵盧,倫敦的內森在英國政府得知這一消息之前便預先得到情報。他乘倫敦債券價格尚未上漲之際,大批吃進,結果大大地賺了一筆。一個世紀之後,倫敦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又比日本駐英國的使館早兩天獲得日本海軍全殲俄國艦隊的消息。由於羅氏家庭消息靈通,被人們稱為「無所不知的羅斯柴爾德」。 為了保密,他們有自己專門的信使,彼此用密碼進行聯系。例如,老羅斯柴爾德的代號是「阿諾迪」,稱威廉伯爵為「戈德斯坦」,把在英國的投資稱為「鱈魚干」。數年之後,當羅斯柴爾德家族擴展到美洲後,他們仍用這種方法保持歐美之間的聯系。當美國內戰即將結束時,倫敦的列昂內爾(內森之子,1808~1879年)收到他的代理人從美洲發來的一份電報,內稱:「夏勒姆先生將至」。夏勒姆(Sholem)是意第緒語「和平」的譯音。羅斯柴爾德家族內部的信息傳遞系統迅速又可靠,以至於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有時也寧願用羅家的信使來傳遞她的信件,而不用英國的外交郵袋。 到19世紀中葉,一個龐大的羅斯柴爾德金融帝國在歐洲形成。每當有戰爭,他們便向各國政府提供軍事貸款,戰後又為戰敗國提供賠款。他們在各地開辦銀行,從事證券,股票交易和保險業務投資工商業、鐵路和通訊業,後又發展到鋼鐵、煤炭、石油等行業,其影響滲透到歐美及殖民地經濟生活的各個角落。 羅斯柴爾德家族對歐洲歷史的影響,從它幫助英國政府購買蘇伊士運河一事中便可見一斑。1875年一個星期天的晚上,列昂內爾在他倫敦的宅邸中宴請英國首相狄斯累利(他也是猶太人出身)。席間,列昂內爾突然收到一份來自法國羅斯柴爾德分行的電報,說埃及國王因缺少資金,打算把他掌握的17.7萬股蘇伊士運河股票買給法國政府,但對法國提出的價格不滿意,表示願以400萬英鎊的價格賣給其他國家。狄斯累利第二天立即召開內閣會議,大家一致同意英國買下這批股票。然而,當時由於國會休會,無法籌集這筆資金。於是,列昂內爾果斷地作出決定,由羅斯柴爾德銀行倫敦分行向英國政府提供400萬英鎊,搶先買下了這批股票。此舉使英國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帶來了巨大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利益。列昂內爾·羅斯柴爾德也因此一夜之間成為舉國上下敬仰的英雄。 盡管羅斯柴爾德家族擁有巨大的財富,並躋身歐美上流社會,但他們始終堅持著猶太人的傳統、維護猶太人利益看得比做生意和賺錢更重要。羅氏家庭大多數人堅持族內通婚,這個家族下屬的公司企業都按猶太教安息日的規矩,在星期六估算,不做任何生意。1820年,內森宣布不同任何一個拒絕給猶太人公民權的德國城市做生意。1850年,當卡爾借錢給羅馬教皇時,向梵蒂岡提出要求拆除羅馬的猶太隔都。19世紀倫敦的羅斯柴爾德銀行宣布不向俄國沙皇貸款,因為沙皇政府迫害和虐待俄國猶太人。 列昂內爾1858年成為英國下議院議員。他不願以基督教徒的方式,而要求猶太教方式用手按《希伯來聖經》,頭上戴猶太帽子舉行宣誓。上議院的貴族開始表示反對,但後來同意了,這在以基督教為國教的英國實在是不同尋常的,是長期受歧視的猶太人的一個勝利。27年後,列昂內爾的兒子內森尼爾成為英國第一位猶裔貴族和上議院議員,他同樣也是用他父親的猶太方式宣誓的。 羅氏家庭還積極參加猶太人的各種活動,向猶太社團捐助了多筆慈善金。這個家族與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也有不解之緣。它在法國的成員愛德蒙男爵(1845~ 1934年)20世紀初向巴勒斯坦的早期猶太移民提供了約600萬美元的資金,幫助移民們購買土地和生產設備,定居生存。倫敦的沃爾特(1868~1937年)曾任英國猶太復國主義主席。正是他,與猶太復國主義領導人魏茲曼一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英國積極活動,終於使英國政府以外交大臣貝爾福致沃爾特·羅斯柴爾德勛爵一封信的形式,發表了著名的《貝爾福宣言》,最後導致了以色列國的建立。 總之,羅氏家庭是一個典型的猶太家族周圍。利奧波德·列昂內爾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概可以反映和代表這個家族所有成員的思想:「我有兩大榮譽:第一,我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一員;第二,我是一個猶太人」。 羅斯柴爾德家族在國際舞台上活躍了二百多年,對歐洲和世界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個家族的名聲之大,大概只有20世紀美國的肯尼迪家族能夠與之相比。人們對這個家族的成功活動也有種種評說,有人把它看作是猶太人智慧、財富、影響以及慈善事業的象徵,也有人把它作為猶太人企業用金錢征服世界的一個活樣板。 羅斯柴爾德家族靠做古錢幣生意和發戰爭財而暴發,後主要投資於金融行業。羅斯柴爾德家族有五個兒子,分別控制了倫敦、巴黎、維也納、那不勒斯、法蘭克福、紐約和柏林,他們成為歐洲金融市場呼風喚雨和左右政局的最大力量。倫敦的羅斯柴爾德在1833年不列顛帝國廢除奴隸制以後,曾拿出2000萬英鎊用以補償奴隸主的損失;1854年,他們還為英國在克里米亞同俄國的戰爭提供了1600萬英鎊的貸款;1871年,他們又拿出了一億英鎊為法國向普魯士支付普法戰爭的賠款;他們還控制了整個歐洲的鐵路,所有法國給俄國的貸款,都是由該家族提供的;在美國內戰期間,他們已成為聯邦財政的主要財源。 他們以獨特的猶太行為處世方式,在異國的大地上大放光彩,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富翁。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興起,充分體現了猶太人的營財之道和民族特性。在200多年的輝煌歷程中,家族始終保持著不竭的創造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其家族雖然支脈龐大,但卻一直保持著一種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力量。 在反猶浪潮滔滔洶涌的環境之下,他們運用智慧,沉著迎戰,化險為夷;特別是在同希特勒的較量中,他們更是憑借財富和非凡的談判智慧,令納粹頭子也算盤盡失,無可奈何。他們一方面以拒絕向反猶國家貸款來抵制反猶國家,另一方面給猶太人的慈善事業甚至猶太復國主義事業以巨大的幫助。被全世界猶太人贊頌為「真正的大憲章」的《貝爾福宣言》,是以英國外交部致羅斯柴爾德家族英國支脈的納撤尼爾·邁耶·羅斯柴爾德勛爵的形式發表的。 羅斯柴爾德家族不但是經濟世界中的金融舵手,而且在猶太民族的整體生活中,也是當之無愧的「紅盾牌」(羅斯柴爾德乃德語「Rothschild」,意為「紅色之盾」)。
羅斯柴爾德家族史大事件
1780s:梅耶·羅斯柴爾德(amschel mayer rothschild )成為威廉王子的金融代理人,奠定了家族財產的基礎。 1800s:梅耶·羅斯柴爾德的兒子們憑著出色的金融敏銳性,在歐洲范圍內成功建立了金融機構,期間羅斯柴爾德的資金幫助打敗了法國皇帝拿破崙。 1820s:拿破崙戰爭結束後,作為許多歐洲政府的債權人,羅斯柴爾德的權力不斷擴大。 1850s:羅斯柴爾德的第三代繼續管理著家族財富,同時也成為礦業上的一個巨頭。 1940s:維也納公司被納粹黨人所接管。然而,這個家族還是保留了大部分財產和權力。 1980s:由於法國的社會主義政府國有化了它們的巴黎公司並進行了重新命名,這個家族遭受了一個很大的衰退。但是大衛·羅斯柴爾德決定以三名員工,一百萬美元在法國東山再起。
梅耶:「紅盾」家族開創者
羅斯柴爾德家族紅盾如遇到了諸如貴族、領主、大金融家等具有巨大潛在利益的人物,他就甘願做出巨大犧牲與之打交道。等雙方建立起無法動搖的深厚關系後,再從這類強權者身上獲得更大的利益。 這個家族從16世紀起定居於德國法蘭克福的猶太區。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法蘭克福城默默無聞地度過了兩個多世紀,直到18世紀才開始發跡。使這個古老的家庭開始興旺發達的,是梅爾·羅斯柴爾德。 梅爾生於1743年,長大後前往漢諾威銀行學習金融實務。20歲時,他返回法蘭克福,從事古董買賣。不知出於何種目的,梅爾總是在自己的店門口放置一個紅色的盾牌,於是,周圍人漸漸就稱這個家族為「紅盾」。「紅盾」翻譯成德文就是:羅斯柴爾德。 當時,歐洲各國的王公貴族們普遍雅好收藏古錢幣。梅爾於是親自編輯《古錢手冊》,並附上詳細的解說,然後郵寄給各地的王公貴族們。目的很簡單,希望自己的店能夠成為皇家指定店,這樣生意就能獲得暴利。大部分的信件都石沉大海,但梅爾的投寄行動依然不停。終於,黑森公爵同意了他的要求。 一直等候這一機會的梅爾,以近乎贈送的價格,不惜血本地向黑森公爵賣出了他收藏的珍貴古代徽章和錢幣。同時,梅爾還極力幫助公爵收集古幣,並經常為他介紹一些能夠使其獲得數倍利潤的顧客,不遺餘力地幫公爵賺錢。 這種把金錢、心血和精力徹底投注於某特定人物的做法,日後便成為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一種基本戰略。如若遇到了諸如貴族、領主、大金融家等具有巨大潛在利益的人物,他們就甘願做出巨大的犧牲與之打交道,為之提供情報,獻上熱忱的服務,等雙方建立起無法動搖的深厚關系之後,再從這類強權者身上獲得更大的利益。 黑森公爵是當時歐洲的巨富之一,擁有2億美元的身家,他所做的生意是販賣軍隊。黑森最大的顧客就是英國,因為當時英國需要大量的軍隊去控制北美的殖民 地。當黑森公爵為逃避拿破崙的攻擊,不得不離開法蘭克福前往丹麥的時候,留下300萬英鎊交給梅爾保存,這筆錢本來是英國政府支付給黑森部隊的錢,卻被黑森私自截流了並轉給了梅爾。就是這筆巨款,令「紅盾」家族一躍成為當時歐洲第一個國際銀行家。 拿破崙在第一次失敗後,梅爾早已將那300萬英鎊,連同利息以及利息的利息統統交還給了黑森公爵。這無疑給當時已經聲名顯赫的「紅盾」家族,又做了一次效果極佳的品牌廣告宣傳——我們的家族是多麼有信譽呀! 更令人稱奇的是,梅爾經過不懈努力,逐漸建立起了一個橫跨全歐洲、而且只屬於本家族專用的情報傳遞網。正是這個高效率的情報通訊網,造就了「紅盾」二代傳人在滑鐵盧戰役期間,充分利用信息優勢而大發橫財的傳奇故事。 為了保密,他們有自己專門的信使,彼此用密碼進行聯系。例如,梅爾的代號是「阿諾迪」,稱黑森伯爵為「戈德斯坦」,把在英國的投資稱為「鱈魚干」。數年之後,當羅斯柴爾德家族將勢力擴展到美洲後,他們仍用這種方法保持歐美之間的聯系。當美國內戰即將結束時,倫敦的列昂內爾收到他的代理人從美洲發來的一份電報,內稱:「夏勒姆先生將至」。夏勒姆的意思是「和平」。 羅斯柴爾德家族內部的信息傳遞系統迅速又可靠,以至於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有時也寧願用羅家的信使來傳遞她的信件,而不用英國的外交郵袋。
納坦:虎父無犬子
如果一般人聽到消息後,肯定會大量買進國債,別人也會跟著買,大家都能賺錢。納坦卻充分利用幾個鍾頭的時間差和別人對他的依附心理,先拋後買,幾乎使所有人都上了當,只讓自己賺得大錢。 梅耶有5個兒子,他們幾乎全部繼承了自己父親諸多優秀的品質,五兄弟分散在歐洲的主要國家: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和奧地利。而且,五兄弟之間還保持著頻繁的聯絡,這也成為維系羅斯柴爾德家族繁榮和安定的命脈所在。 五兄弟中最頂尖的高手要屬三兄弟納坦,他的勢力范圍在英國。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和聯軍在比利時的滑鐵盧進行決戰,這場戰役的結果,在當時還無人能做出准確的預測。誰如果事先知道了這個結果,誰就能用他的情報賺上一大筆錢。因為誰要是知道英國國王依然有支付能力,那麼,英國國債的行情就會猛漲。更為重要的是,當時英國國債的價格已經被壓得很低。原因是:投機家們普遍估計,英國國家銀行有可能面臨破產的危險。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情報組織中有人率先知道了法國戰敗的消息,他們立即從荷蘭的鹿特丹港乘坐快船,渡過多弗爾海峽到達英國,立刻將消息交到納坦手中。納坦接到消息後只瞄了一眼標題,就立刻登上馬車趕往倫敦。他得到的消息,比英國政府還早了幾個小時。這位年輕的銀行家,在倫敦交易所中有自己固定的席位,他在以前的股票買賣中,經常依著一根柱子,人們就把這根柱子叫做「羅斯柴爾德之柱」,而納坦的臉色就是當時股市交易的晴雨表。 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人們更加關注納坦的臉色和他的一舉一動。因為前一天的滑鐵盧戰役最終結果,不僅影響著英法兩國的命運,還決定著兩國股市價格的漲跌—如果英國獲勝,英國的國債將會暴漲;如果法國獲勝,英國的國債必定下跌。人們都在等著這場戰役最終結果的消息,誰的消息靈通,誰就可以先於別人做出行動—買或者賣,從而獲得暴利。 正當人們焦急萬分等待消息的時候,納坦坐在自己固定的那個席位上,開始拋售債券。這一舉動,立刻傳遍了整個倫敦交易所,人們都在竊竊私語:納坦拋了,英國人肯定戰敗了,我們也開始拋吧!於是,人們都在跟風納坦拚命拋售手裡的英國債券,甚至已經顧不上考慮拋售價格的高低了。這種恐慌性的大拋盤,致使英國債券價格進一步暴跌。 直到英國債券價格跌到谷底時,納坦悄悄給自己的幾個代理人使了一個眼色,代理人馬上紛紛買進已經跌入谷底的債券,跟風拋售的人們此刻全部傻了眼,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就在這時,傳來了英軍大獲全勝的捷報,英國的國債價格也開始直線上漲。納坦就在這幾個小時之內,獲利幾百萬英鎊。這是一個多麼大的數字——當時,10萬英鎊就可以修築一條鐵路了。
列昂內爾:「第三代」續寫輝煌

5. 什麼樣的K線形態股票的可以買入股票的

當股票出現以下K線形態時可以買入股票:
一、「多方炮」。此K線組合上呈現兩陽夾一陰的形態,還有以此演變出來的一種三陽夾二陰的圖形,戲稱為疊疊多方炮。
1、第一根放量的陽線要具有突破性的意義;
2、第二根出現的陰線,成交量必須急速的萎縮,而股價不可以再回到被突破的均線或壓力線之下,說明突破的有效性,陽線後走出陰線只是一次良性的洗盤;
3、第三根陽線的收盤價,理應高於第一根陽線的收盤價,而且後一根陽線比前一根陽線又有溫和的放量,但也不能放出巨量。

二、「出水芙蓉」。此K線形態也是一根大陽線,但是這根大陽線上穿三條均線,使均線呈現多頭排列形態,後勢極端看漲。三條均線指5日10日20日,這是一個中期或波段式的上漲行情,縮量回調是買進時機。
1、K線實體要大,尾盤分時不能有急跌;
2、長陽上穿3條均線;
3、若有過倍巨量則長陽後有回調。

三、「雙底」。它是當價格在某時段內連續兩次下跌至相約低點時而形成的走勢圖形。當出現雙重底時,通常是反映在向下移動的市況由熊市轉為牛市。
1、在第二個底部形成時,成交量經常較少,而上破頸線之時成交量必須迅速放大;
2、突破之後常常有回抽,在頸線附近自然止跌回升,從而確認往上突破有效;
3、第一個低點與第二個低點之間,時間跨度應不少於一個月。

簡單概述,具體的可參閱下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一下,同時結合個模擬盤去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實在把握不準的話可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操作,這樣還是蠻靠譜的,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6. 雷曼兄弟的歷史

美國雷曼兄弟公司--全球性多元化的投資銀行,《商業周刊》評出的2000年最佳投資銀行,整體調研實力高居《機構投資者》排名榜首,《國際融資評論》授予的2002年度最佳投行

簡介

雷曼兄弟公司是為全球公司、機構、政府和投資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務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通過其由設於全球48座城市之辦事處組成的一個緊密連接的網路積極地參與全球資本市場,這一網路由設於紐約的世界總部和設於倫敦、東京和香港的地區總部統籌管理。雷曼兄弟公司自1850年創立以來,已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了創造新穎產品、探索最新融資方式、提供最佳優質服務的良好聲譽。這一聲譽來源於公司傑出的員工及其熱誠的客戶服務。公司目前的雇員人數為12,343人,員工持股比例達到30%。雷曼兄弟公司不斷擴展國際業務,2002年公司收入的37%產生於美國之外。

雷曼兄弟公司雄厚的財務實力支持其在所從事的業務領域的領導地位,並且是全球最具實力的股票和債券承銷和交易商之一。同時,公司還擔任全球多家跨國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財務顧問,並擁有多名業界公認的國際最佳分析師。

雷曼兄弟公司的業務能力受到廣泛認可,擁有包括眾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戶群,如阿爾卡特、美國在線時代華納、戴爾、富士、IBM、英特爾、美國強生、樂金電子、默沙東醫葯、摩托羅拉、NEC、百事、菲力普莫里斯、殼牌石油、住友銀行、及沃爾瑪等。

歷史最悠久的投資銀行:150年的光輝歷程

1850:雷曼兄弟公司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成立

1858:紐約辦事處開業

1870:雷曼兄弟公司協助創辦了紐約棉花交易所,這是商品期貨交易方面的第一次嘗試

1887: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贏得了交易席位

1889:第一次承銷股票發售

1905:管理第一宗日本政府債券發售交易

1923:承銷1.5億美元的日本政府債券,為關東大地震的繕後事宜籌集資金

1929:雷曼公司創立,該公司為一家著名的封閉式投資公司

1949:我公司建立了十大非凡投資價值股票名單

1964:協助東京進入美國和歐洲美元市場為馬來西亞和菲律賓政府發行第一筆美元債券

1970:香港辦事處開業

1971:為亞洲開發銀行承銷第一筆美元債券

1973:設立東京和新加坡辦事處提名為印度尼西亞政府顧問

1975:收購Abraham & Co.投資銀行

1986:在倫敦證券交易所贏得交易席位

1988:在東京證券交易所贏得交易席位

1989:曼谷辦事處開業

1990:漢城辦事處開業

1993:北京辦事處開業為中國建設銀行承銷債券,開創中國公司海外債券私募發行的先河為中國財政部承銷發行海外首筆美元龍債

1994:聘任為華能國際電力首次紐約股票上市的主承銷商,經辦中國公司最早在海外的首筆大額融資(六億兩千五百萬美元)

1995:台北辦事處開業

1997:承銷中國開發銀行的揚基債券發行,這是中國政策性銀行的首次美元債券發行

1998:雷曼兄弟公司被收入標准普爾500指數雅加達辦事處開業

1999:與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建立戰略聯盟,為零售股民提供投資與調研服務與東京–三菱銀行就日本並購事宜建立聯盟

2000:墨爾本辦事處開業,並與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銀行集團(「ANZ」)建立了戰略聯盟雷曼兄弟公司成立150周年紀念

2001:雷曼兄弟公司被收入標准普爾100指數
參考資料:http://post..com/f?kz=25934771

7. 什麼是新經濟股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出現了二次大戰後罕見的持續性的高速度增長。在信息技術部門的帶領下,美國自1991年4月份以來,經濟增長幅度達到了4%,而失業率卻從6%降到了4%,通脹率也在不斷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計在內的話,美國1999年的消費品通脹率只有1.9%,增幅為34年來的最小伍。這種經濟現象就被人們表述為「新經濟」。美國《商業周刊》1996年底的一篇文章認為,美國目前這種「新經濟」,其主要動力是信息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浪潮。

美國的「新經濟」具有許多不同於以往的新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5個方面:
(1)經濟持續增長

從1991年4月開始復甦至今,美國經濟已持續增長了120多個月,遠遠超出戰後美國經濟平均連續增長50個月的期限, 成為戰後美國第3個最長的經濟增長期人自美國經濟率先走出9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以來,美國經濟的年均增長率超過日本、德國等主要競爭對手,從而扭轉了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在七八十年代落後於日本、德國的局面,使美國在全球經濟的實力相對有所回升。

(2)就業人數不斷增加,失業率穩步下降

伴隨著8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以裁員為其主要內容之一的「企業重組」,美國結構性失業日益突出,就業形勢急劇惡化。美國失業率在1991年上升到6.7%,1992年就業形勢仍繼續惡化,全年失業率高達7.4%,失業人數多達900多萬人。 從1993年開始,美國就業狀況開始改善,失業率穩步下降,1998年12月降到了4.3%,這是美國30年來的最低水平。

(3)物價增幅保持在較低水平,政府過去長期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得以消除

消費物價指數從1992年降至3O後, 至今未見反彈,1998年僅為1%。國內生產總值的緊縮價格指數從1990年的4.3%逐步降至1993年以來的2%,1997年第4季度,該指數僅增長了1.5%,全年則為1.8%,是1965年以來的最低點。

(4)出口貿易增長勢頭強勁

近10年來,美國勞動生產率的顯著提高和勞動力成本優勢增強了美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1991一1994年間,美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一共增長了近12個百分點,超過了日本和西歐國家的增幅。在美國勞動生產率較快提高的同時,其單位勞動成本在90年代卻增長緩慢,結果,美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從而使美國得以在90年代初期相繼在半導體和小汽車等領域重新奪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5)聯邦財政赤字逐年減少

由於柯林頓政府採取了強有力的增稅減支政策,美國聯邦財政赤字由1992年的2892億美元逐步減少到1996年的1168億美元,聯邦財政赤字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4.93%下降到1996年的3%以下。1997年美國實際聯邦財政赤字僅為226億美元。1998年2月,美國國會最終通過了柯林頓政府提出的財政預算平衡方案,力爭到1999年消除聯邦財政赤字,而實際上,美國聯邦政府在1998年度就已實現了728億美元的財政盈餘。

不僅美國如此,西歐經濟也呈現出類似的跡象。長期以來,增長停滯、勞動力使用受限以及難以操縱的政府預算一直困擾著歐洲。令人欣喜的是,如今這里開始展現經濟活力。多年的經濟發展停滯之後,由11國組成的歐元區的增長率1999年超過3%。失業曾是困擾著歐洲大陸的一大社會問題,如今其失業率也降至10%以下。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其私營部門創造的就業機會也達到30年來的最佳水平。從赫爾辛基到里斯本,各地的公司都在新信息技術方面進行大力投資。

因此,設在法蘭克福的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托馬斯·邁爾斷定:『毫無疑問,新經濟正在歐元區形成。」他說,知識主導型企業快速增長、電信等市場全面取消管制就明確地表明了這一點。「它應該像美國那樣提高資本和勞動生產力。」他補充說,「關鍵是,新經濟能否在歐洲站穩腳跟,增長是否有足夠後勁,像美國那樣引發投資熱潮。」巴黎的咨詢專家聖艾蒂安估計,如果形成投資熱,新經濟將迅速壯大,並將取而代之「舊世界」,歐洲有希望迎來新的繁榮年代。

「新經濟」在亞洲也露出曙光。雖然兩三年前,東亞與東南亞各國與地區普遍地爆發了金融危機,但是現在已經從危機中擺脫了出來。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無不對新經濟充滿了樂觀的希冀。在兩年多的危機之後,大公司的經理人和決策者們都急切地期待著信息技術的擴展、網際網路的發展和全球化的商務行為能帶來巨大的回報。許多董事會上最令人激動的話題就是集個人電腦、智能電話和電子商務為一體的三合一及其對本地區的生產力和消費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沒有人會認為這些國家的經濟能在一夜之間脫胎換骨,但是,亞洲也享有後來者的優勢,那就是只需從美國引進那證明行之有效的新經濟模式,從而大大推動經濟的持續發展。

總之,新經濟源於美國,但新經濟的浪潮已經席捲著全球。

新經濟究竟是什麼

彷彿春潮一般,在對世紀的第一個春天到來之時,幾乎全世界的經濟界人士和企業共同把目光投入到這種經濟現象中:發源於美國的新經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被如此多的人們關注與研究,本身就已證明了新經濟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新經濟到底是什麼?它是否像潮水一般驚濤駭浪地涌來,又悄無聲息地撤去?它是否如泡沫一樣,剎那時充斥視野,轉瞬間又灰飛煙滅?新經濟的出現說明著什麼?意味著什麼?揭示著什麼?人們在探討、在猜測、在尋找答案。

1.新經濟的內涵與實質

關於新經濟內涵與實質的探討,目前是眾說紛紜,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最早宣傳「新經濟」思想的美國《商業周刊》,在界定這個名詞時說:「『新經濟』並不意味著通貨膨脹已經死亡了,也不意味著我們將不會有另一次衰退,或經濟周期業已消滅;更不意味著股票市場必將擺脫自我調整而永遠上升,就像(神話中所說的)豆梗將直上雲天。自然,它也不意味著亞洲金融風波不會影響美國」,
「談『新經濟』時我們的意思是指這幾年已經出現的兩種趨勢,第一種趨勢是經濟的全球化,第二種趨勢是信息技術革命。」

關於「新經濟」的涵義,目前有很多爭議,有的學者認為,科學地詮釋「新經濟」關鍵在於要抓住美國經濟正在從傳統經濟——工業經濟向一種新型經濟——知識經濟轉變之中。因為,當前經濟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和轉型。因而與傳統經濟相聯系的經濟現象、經濟特徵、經濟概念和經濟理論必然發生變化。美國的「新經濟」已經開始表現出知識經濟的典型特徵,主要體現為信息技術革命對經濟的巨大貢獻
和發展上的可持續性。

有的學者認為,所謂「新經濟」,實質上就是知識經濟,而知識經濟,是指區別於以前的以傳統工業為支柱產業、以自然資源為主要依託的新型經濟。這種新型經濟以高技術產業為支柱,以智力資源為主要依託。

也有的學者認為,美國「新經濟」的涵義有待深入探討,首先,「新經濟」既然是依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革命形成的,那麼,這是現階段美國獨有的一種經濟現象,還是發達國家都會逐漸形成的國際經濟現象呢?其次,美國的「新經濟」是在一段時間內存在的現象,還是長期穩定存在的現象?一旦發生經濟增長滯緩,通貨膨脹加劇或失業率大幅上升,「新經濟」是否會隨之消失?再次,就經濟全球化和經濟開放程度來說,英國、法國都不亞於美國,為什麼美國的失業率較低,而
英國、法國失業率較高呢?為什麼美國形成了「新經濟」,而英國、法國沒有形成「新經濟」呢?以上這些問題如不在理論上解釋清楚,「新經濟」的真正內涵還是難以揭示的。

還有一些經濟學家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對「新經濟」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美國經濟生活中出現的一些變化是由暫時因素促成的,並未出現根本性的、動力性的變化,經濟周期仍會反復出現。

曾兩次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首位走上哈佛講壇的中國著名企業家、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認為:所謂新經濟,就應是以數碼知識、網路技術為基礎,以創新為核心,由新科技所驅動、可持續發展的經濟。

著名經濟學家樊綱則認為:「新經濟」事實上被人們在不同的場合賦予著不同的涵義。最初,新經濟是用來指美國經濟在近幾年所表現出的一種狀態:在科技進步和全球化的基礎上長期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這使傳統上描述失業與通脹反向相關關系的所謂「菲利浦斯曲線」不再適用(因此是「新」經濟)。但是後來,隨著「網路股」的飆升,國內外的許多人正在許多場合把以信息、網路業為代表的所謂「新科技產業」或「科技板塊」稱為「新經濟」,而把其他所謂的「傳統產業」
稱為「舊經濟」。

綜合以上各家所言,我們可以達成這樣的共識:所謂新經濟,主要是以美國經濟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經濟為基礎所產生的概念,即那種持續高增長、低通脹、科技進步快、經濟效率高、全球配置資源的一種經濟狀態。

新經濟雖然是以美國近十年來經濟發展狀況為基礎而引申出來的一個全新的概念,但其賴以依存和發展的兩塊基石:信息領域的技術革命所帶來的全球信息化以及導致各國的經濟邊界日益弱化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其作用及影響早已遠遠超出了美國的國界,因此,新經濟已並非是美國經濟的專利,其深遠影響及發展趨勢有可能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流形態和運行模式。

新經濟之所以「新」,源於推動其產生與發展的原動力——信息、技術革命所具有的全新的革命意義。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術革命不同,信息技術革命改變的不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雖然其影響所及必然導致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率的提高,但它是通過改變人類信息的傳輸、儲存方式來實現的。長久以來,在低下的勞動生產力的掩飾下,信息的不充分對於人類經濟活動的制約作用被忽略了,自工業革命以來的數次技術革命,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產力,信息瓶頸也逐漸拓展擴寬,
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卡爾·波普爾以超前的眼光,最先將信息從現實世界中分離出來,作為與物質和意識並列的世界構成的第三要素,這從哲學的高度證實了,信息技術革命所具有的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是人類信息的傳輸與儲存方式的革命,也對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的組織方式提出了創新的要求,電子商務、信息高速公路,這些信息時代的產物,正在全方位地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今天,信息時代剛剛來臨,信息技術革命對人類的影響也才剛剛露出端倪,新經濟剛剛露出曙光。一個更新、更美、更快的信息世界不久的將來必會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因此,可以這樣認為,新經濟的實質,就是信息化與全球化,新經濟的核心是高科技創新及由此帶動的一系列其它領域的創新。促成新經濟出現的現實環境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技術革命的推進,新經濟的發展,必然導致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新經濟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創新型經濟。

參考資料:http://www.iwep.org.cn/chinese/mingzhu/jjxjj/jjxjj.html

8. 雷曼兄弟名稱的由來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NYSE:LEH)於1850年創辦,是一家國際性金融機構及投資銀行,業務包括證券、債券、市場研究、證券交易業務、投資管理、私募基金及私人銀行服務。亦是美國國庫債券的主要交易商。主要子公司包括Lehman Brothers Inc、Neuberger Berman Inc.、Aurora Loan Services, Inc.、SIB Mortgage Corporation、Lehman Brothers Bank、First Heights Bank及Crossroads Group.。環球總部設於美國紐約市,地區總部則位於倫敦及東京,在世界各地亦設有辦事處。雷曼兄弟被美國《財富雜志》選為財富500強公司之一。為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2008年)。

歷史

[編輯] 1850年-1969年,雷曼家族掌控時期
亨利·雷曼(Henry Lehman)為賣牛商人之子,1844年23歲的亨利從德國巴伐利亞州的Rimpar市移民到美國,定居在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在那裡開了一家名為「H. Lehman」的干貨商店。1847年,因伊曼紐爾·雷曼(Emanuel Lehman)到來,商號更名為「H. Lehman and Bro」。當1850年家中最小的弟弟邁爾·雷曼(Mayer Lehman)也到此地候,商號再次變更,定名為「Lehman Brothers」。

19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部地區,棉花是最重要的農產品之一。利用棉花的高市場價值,三兄弟開始定期接受由客戶付款的原棉貿易,最終開始棉花的二次商業貿易。幾年之間這項業務的增長成為他們經營的主力項目。在1855年,亨利因罹患黃熱病而過世後,另外兩兄弟繼續從事農產品期貨生意和經紀商業務。

1858年因眾多因素,棉花貿易中心由美國南方轉移到紐約。雷曼在紐約市曼哈頓區自由大街119號開設第一家分支機構的辦事處,當年32歲的伊曼紐爾負責辦事處業務。1862年遭逢美國內戰,因此公司和一個名為約翰·杜爾的棉商合並,組建了雷曼杜爾公司(Lehman, Durr & Co.)。

在內戰結束後,公司為阿拉巴馬州提供財務支持以協助重建。公司總部最終也搬到1870年創建紐約棉花交易所的紐約市。1884年伊曼紐爾設置了公司理事會,公司還在新興市場從事鐵路債券業務並進軍金融咨詢業務。

早在1883年,雷曼已成為咖啡交易所成員之一,到了1887年公司還加入紐約證券交易所。1899年,則開始首筆公開招股生意,為國際蒸汽泵公司招募優先股和普通股。

盡管提供國際蒸汽,但一直到1906年,公司才從一個貿易商真正轉變成為證券發行公司。同一年在菲利普·雷曼的掌管下,雷曼公司與高盛公司合作,將西爾斯·羅巴克公司雨通用雪茄公司上市。

隨後的二十年間,差不多有上百家新公司的上市都由雷曼兄弟協助,其中多次都和高盛公司合作。這些公司中有:F.W. Woolworth Company、May Department Stores Company、Gimbel Brothers, Inc.、R.H. Macy & Company、The Studebaker Corporation、the B.F. Goodrich Co. 以及 Endicott Johnson Corporation。

菲利普·雷曼於1925年退休,由他兒子羅伯特·雷曼(昵稱「波比」)接手擔任公司領導。波比領導期間,公司在股票市場復甦時由側重於風險資本而度過了資本危機大蕭條。1928年,公司搬到現在鼎鼎有名的威廉一街。

雷曼兄弟公司是傳統的家族生意。但在1924年,約翰·M·漢考克以首位非家庭成員身份加入雷曼兄弟公司,接著在1927年門羅·C·古特曼和保羅·馬祖爾也相繼加盟。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雷曼兄弟簽署了第一電視製造商杜蒙的首次公開招股,並為美國廣播公司(RCA)提供資金協助。它也為快速增長的石油工業提供金融協助,其中包括了哈利伯頓公司(Halliburton)和科麥奇公司(Kerr-McGee)。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雷曼兄弟簽署了數字設備公司的首次公開上市(IPO)。稍後,它又協助了康柏公司上市。羅伯特·雷曼於1969年去世,當時已經沒有雷曼家族任何一位成員在公司任職。羅伯特死給公司留下了領導真空,加之當時經濟不景,把公司帶進困難期。1973年,貝爾豪威爾公司主席和首席執行官皮特·彼得森受聘挽救公司。

[編輯] 1970年-2001 擴張及成熟期
1970年:香港辦事處開業
1971年:為亞洲開發銀行承銷第一筆美元債券
1973年:設立東京和新加坡辦事處,提名為印度尼西亞政府顧問
1975年:收購Abraham&Co.投資銀行
1984年:被美國運通公司收購,並與Shearson公司合並
1986年:在倫敦證券交易所贏得交易席位
1988年:在東京證券交易所贏得交易席位
1989年:泰國曼谷辦事處開業
1990年:韓國首爾辦事處開業
1993年:與 Shearson 公司分立、北京辦事處開業,為中國建設銀行承銷債券,創中國公司海外債券私募發行的先河,為中國財政部承銷發行海外首筆美元龍債
1994年:聘任為華能國際電力首次在紐約股票上市的主承銷商,經辦中國公司最早在海外的首筆大額融資(六億兩千五百萬美元)
1995年:台北辦事處開業
1997年:承銷中國開發銀行的揚基債券發行,這是中國政策性銀行的首次美元債券發行
1998年:雷曼兄弟公司被收入「標准普爾500指數」,同一年雅加達辦事處開業
1999年:與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建立戰略聯盟,為零售股民提供投資與調研服務,與東京三菱銀行就並購事宜建立聯盟
2000年:墨爾本辦事處開業,並與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銀行集團(ANZ)建立戰略聯盟,也是雷曼兄弟公司成立150周年紀念
2001年:被收入標准普爾100指數;成為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的一員

[編輯] 2008年-破產

雷曼兄弟總部附近聚集了媒體報道(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產消息,早在2008年7月份就已經傳開。中國財經專家潘大在7月2日撰文指出雷曼兄弟必將破產,成為全球成功預言雷曼兄弟破產的第一人[2]。

雷曼兄弟公司於2008年9月15日正式依美國破產法第11章所規定之程序申請破產(即所謂破產保護)。因此曾在全球金融界叱吒風雲的雷曼兄弟倒閉,並因6130億美元的債務紀錄,創下美國史上最大金額的破產案。

2008年9月22日,日資的野村證券宣布收購雷曼兄弟在亞洲區包括日本、澳大利亞和香港的業務,但沒有公布收購價,市場傳聞指收購價為2.25億美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3/Lehman_Brothers_Times_Square_by_David_Shankbone.jpg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位於時代廣場的總部

9. 有關於當年多特蒙德俱樂部股票上市後虧損的一系列的相關資料和信息嗎

2003年
8月27日,多特蒙德俱樂部上市股票狂瀉16%!原因是該俱樂部球隊當天的比賽中被比利時聯賽冠軍布魯日隊4比2點球擊敗,從而無緣冠軍杯賽。

對多特蒙德俱樂部來說,這是一次近乎災難性的打擊。有專家估計,該俱樂部因此至少損失一千五百萬歐元左右。

股票狂瀉當日,俱樂部主席尼鮑姆、總經理邁爾、體育經理措克以及主教練薩默爾十分難堪地聚在一起,商討對策。尼鮑姆強調要理智對待當前形勢,因為俱樂部在最近三年中的總投資已經超過一億歐元。

邁爾則相當明確:「一千二百萬歐元左右的損失必須通過縮減費用來抵沖。削減球員工資迫不得已。」29日下午1點,球員們被召集到俱樂部自己的賓館,要求對放棄20%的工資收入進行表態。這在四十年德甲歷史上還是頭一招。

2004年。
多特蒙德俱樂部准備增發975萬股俱樂部股票,每股股票的價格為2.5歐元,這樣他們就能融資約2500萬歐元。但這筆資金估計也是被扔進了無底洞,一位俱樂部內部人士悲觀地說,照此下去,破產只是時間問題。

多特蒙德是唯一一家上市的德甲俱樂部,股市也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資金來源。但俱樂部股票價格一直在下降,幾天前甚至跌落至四年來的最低點———從最初的11歐元跌至了2.3歐元。

俱樂部主席尼鮑姆現在已經別無選擇。今年6月他剛剛從Bodensee Bankhaus貸了900萬歐元,仍然無法緩解危機,現在只好通過增發股票的辦法來獲取資金以求脫困。他的這種做法並沒有得到什麼支持,來自各方的批評讓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現在還有一種說法,波恩的一家持有15%多特蒙德股份的出版機構「Norman Rentrop」將會拋售手中所有的多特蒙德股票,而他們在去年還曾信誓旦旦地表示絕對不願意出售多特蒙德的股票。這對尼鮑姆來說絕對不是個好消息。

多特蒙德在賽季前曾經有著雄偉的目標,但是賽季的進行卻遠不如預計,成績的上下起伏已經令許多人失去了信心,除了他們的球迷之外,還有俱樂部的投資人。在冠軍杯主場一球負於米蘭的第二天,多特蒙德俱樂部的股票已經跌到了3.1歐元的低點。而在周五這支股票第一次跌破3歐元。

經理邁耶對於這樣的危機還顯得很平靜,他表示:「很遺憾,我們只是輸掉了一場冠軍杯小組賽,而進入8強的機會仍然相當大。只要我們能在12月31日之前證明我們的收入情況良好,就肯定可以看到股票的回升。」

盡管邁耶很有信心,但是多特蒙德的股票事實上處於危險區域。自從2000年10月股票以11歐元的價格發行上市以來,就一直處於下行趨勢,盡管他們在上賽季取得冠軍,也僅僅短暫刺激了股市。

這幾乎是所有上市俱樂部的問題。這種情況是世界范圍內的,多特蒙德的榜樣:世界上最富有的曼聯隊在過去一年中股票也縮水了30%,並且在2002年走勢不佳。負責承銷多特蒙德股票的WGZ銀行項目經理蘇米希解釋說:「多特蒙德現在有大約6000萬歐元的市值。但是我們手中有4000萬歐元的現金和價值大約1億4000萬歐元的球員隊伍,這才是俱樂部的真正價值。我們正在爭取體育場的所有權,如果能夠成功,那麼股票價值最少應該翻兩番。」

此外:
http://sports.tom.com/3583/20031224-237105.html
http://sports.sohu.com/27/35/news212703527.shtml
http://news.sportscn.com/c/850/850079.htm

坦白的講,我是從網上找的。有很多。樓主不妨去搜一下。

10. 上海有哪些大的德國企業,要全面的,謝謝!

安聯保險、巴斯夫、拜爾、康明、蒂森克虜伯、西門子、凱士比、漢莎航空……

其他如下(包括中小企業):
上海雅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日本(德國)萊茵技術監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辦事處
上海聯德國際咨詢有限公司
德國P.卡普奈克聲響和振動技術有限公司上海辦事處
亞海德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沃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禾德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德國捷高機械工程(香港)有限公司上海辦事處
銘德國際公司上海辦事處
德國建築陶瓷有限公司上海辦事處
上海百納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德國美名格-艾羅有限公司代表處
(德國)旭普林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德國許瓦茲大葯廠上海代表處
德國特勞伯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毅懋企業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思百吉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勝利航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斯來福臨機床製造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庫康尼進出口貿易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A.I.C.汽車及工業部件貿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迪芬巴赫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威圖工廠魯道夫洛兩合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羅蘭德.梅紡織機械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旭普林工程股份公司
德國阿斯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弗里德.克虜伯股份公司赫施.克虜伯上海代表處
德國飛達臣-思路彭(香港)有限公司上海辦事處
德國沃維克音樂器材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英特格拉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王納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福萊特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歐司朗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哈其德公司上海辦事處
德國伊斯貝特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馬泰通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班德國際工程集團公司
德國朗格爾國際電梯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舒樂達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科隆再保險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大眾造船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ZF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摩澤電器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華寶紡織機械(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路茨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歐博邁亞設計咨詢有限公司駐上海代表處
德國好順啤酒釀造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迪地爾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ROM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申克過濾器製造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海曼中國商務開發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薩姆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凱撒國際貿易展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施邁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彼得.科瓦思尼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赫斯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扶高(貝克)紡織機械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阿迪達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亨威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Z+G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M&C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六洲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蓋澤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MAZ微電子技術應用中心漢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上海國際(歐洲)集團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明茲兄弟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百興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力希特威制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歐瑞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格林策巴赫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哈威液壓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科隆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辛帕斯貿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斯泰德潔具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可娜蒂貿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香港德國寶得(中國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曼內斯曼.薩克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LT照明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法.布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HPP國際建築設計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CTC計算機培訓與咨詢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裕寶銀行上海代表處
德國歐區愛化工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雷法耐火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MD建築控股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美國巴德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能源系統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隆德齒輪箱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嘉特納公司
德國西格里碳素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格瀾德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德國蒂森貿易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沙士基達貿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東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高斯勒熱陶瓷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虹霓機械製造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曼弗雷德--尼曼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商業銀行上海分行
德國克魯格國際通商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吉徠·吉爾西本有限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施樂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ROM公司
德國曼內斯曼德馬格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海福樂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威斯汀弗姆有限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BBCOM寬頻通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艾倫巴赫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貝恩特博士合夥咨詢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阿斯格拉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KME聯合裝配設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陶瓷化學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香港德國貝朗醫療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GEA維甘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胡培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明德國際倉儲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辦事處
德國卡爾·福瑞德芮施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坦艾爾森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嘉士達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C.F.F.纖維素集團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瑪雅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M&M空運服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格林菲爾德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德國GWT環球稱量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OVG東歐銷售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漢堡州立銀行上海代表處
德國博格壓縮機奧拓博格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吉達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美國彼思德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上海國際貿易公司(漢堡)上海代表處
德國比勒&奧伯內德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格寧集團全球再保險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易可思工程設計服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羅勃特海爾曼貨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艾斯特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依比克國際合作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克諾斯邦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廣播協會上海記者站(ARD)
德國酒店預訂服務羅伯特·拉格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賜來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安度實計量泵及設備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博泰保利安控股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愛爾博電子醫療儀器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瑞克麥斯輪船公司上海辦事處
德國寶鋼歐洲貿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紐利福特新電子技術電控製造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采博計算機應用及企業咨詢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杜爾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法合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戴特萊夫·馮·阿朋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亞洲辦事處
德國百利加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AFT自動化輸送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漢特曼機械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奧克托普斯工業設備裝備備件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南方化學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巴馬格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曼吉世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嘉特納公司(承包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大廈帷幕牆工程)
德國費爾第南德·小比爾辛特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德滬地鐵集團上海代表處
德國杜克普愛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貝克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旭普林工程股份公司(福維克項目)
德國科德寶無紡布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門禁智能化控制系統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纜普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禪臣洋行上海代表處
德國醫葯創新中心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EAC-歐亞咨詢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奧登道夫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曼·胡默爾濾清器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卡爾·博瑞德父子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申克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阿蓋爾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博普-羅依特安全與調節閥門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康樂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SBH電氣工程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裕寶聯合銀行上海代表處
德國巴登-符騰堡州銀行上海代表處
德國希爾勒工業兩合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曦樂股份有限公司和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雷茲互感器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賽茨申克過濾系統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恩德斯+豪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赫爾穆特·林格曼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奧爾夫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康迪泰克控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瑪莎裝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NMF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約瑟夫·嘉特納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賀爾碧格傳動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第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L&S通訊系統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康斯坦普有限及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羅伯茲-邁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富樂斯多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卡格魯斯國際貨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愛力信有限責任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綁扎件有限責任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美施威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德瑞科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麥克斯·威索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喬特波氣體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默克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米勒夥伴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希明馳企業兩合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菲利普霍爾茲曼股份公司(上海勃林格殷格翰張江葯廠工程)
德國奧特系統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王納芬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MIB建築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柔迪雅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艾·弗里德里希·弗蘭德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蘇德克裝飾紙印刷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利恆熱工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安東斯坦尼克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赫茨與塞爾克歐洲果香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福樂偉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德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賽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科尼希&鮑爾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萊茵機針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美最時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施瓦茨印刷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ZERO塗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夏特裝飾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碩士學位工程師W.本德爾有限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達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庫普克.沃夫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保赫曼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西派克西貝格有限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陸洲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漢莎航空公司上海辦事處
德國歐立旺國際展覽設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貝泰克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西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ICO國際合作代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米勒·萬家頓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SIS國際貨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大富紡織品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DSI管道配件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高斯勒流體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韋米勒包裝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蒂森曼內斯曼貿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扎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莫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妥思兄弟責任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畢克化學(亞太)私人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漢斯格雅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佩特塗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德馬吉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先達傳動吉爾希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東方貿易服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伊萊克賽斯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威樂水泵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科德寶貿易參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意韋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施樂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阿爾斯通電力鍋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樂可工程技術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美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紙業澳沽斯特·科勒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本特勒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科比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克朗茲-體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博特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樂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耐馳儀器製造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休斯微技術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費森尤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蓋米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霍梅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中央合作銀行上海代表處
德國漢姆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吉塞特軟體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瑪尼亞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尼霍夫機器製造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赫克力斯軋輥加工機器製造廠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聚力格哈特·溫克勒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德普蘭工業探傷系統及安裝設計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溫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ITH荷曼工業技術設計有限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西爾斯凈化系統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萊茵工程貿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威泰克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久保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巴伐利亞州商業總會上海代表處
德國漢茲凱德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依格多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吉瑪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美習展覽中心服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維特熱力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福伊特驅動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易電科技咨詢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連恩舍過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卡特彼勒柴油機有限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門富士紡織機械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漢文·愛立信有限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維漢姆博爾豪夫控股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保爾·特樂斯特機械製造廠上海代表處
德國威凱金屬粉末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奧爾托項目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賽多利斯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巴德杜本冷擠壓機械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貝爾芬格伯格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坎斯公司(宏力半導體製造)
德國好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ADVA光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恩欣格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遠東投資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威卡AW有限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赫爾曼梵迪亞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羅德與施瓦茨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塔爾·陸福特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愛思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納博熱工業爐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杜拉維特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冶金國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符騰堡金屬製品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德鎳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洛德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德國SMS西馬克·德馬格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蘇達明再生資源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STNATLAS船舶電子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坎斯公司(飛利浦電子元件(上海)公司潔凈室改造工程)
德國MTPC化工產品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樂士德工具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AIT奧森亨達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北寧銷售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騰高紡織機械零配件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BTG國際運輸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西門子工業建築咨詢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優尼泰樂貿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貝克吉利尼化學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德固薩組織構造系統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康圖醫葯進出口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哈蒙羅特米勒考特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艾伯特基金會上海協調項目辦公室
德國愛孚礦棉天花板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德高國際運輸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太瑩壓電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迪羅機械繫統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貝吉合特鋼集團上海代表處
德國威達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貝塔斯曼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依哈格工業工程及發展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溫德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歐迪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雅瑞閥門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迪爾齒科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斯德克塑料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美劑樂沃斯堡牛奶房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威爾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勇克機器製造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菲利斯秀樂照片和特種紙有限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特西諾采裝飾紙有限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達比罐箱物流運輸(德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彩馬德國農產業市場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遠緣商展咨詢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DHP建築設計事務所上海代表處
德國奧托福工程德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阿萊電影技術企業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威博系統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BST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倍福電氣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科維士軋輥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美天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莎哈利本化學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斯迪亞哈瑪德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漢莎福萊克斯液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樂易電子兩合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MAN商用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優萊博實驗室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百達律師事務所上海代表處
德國奧托博克高合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跨運空服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貝克爾船舶系統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雄克有限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博客製冷設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布廷恩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普樂福尼克·迪特布希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IMS測量系統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柯福樂有限責任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特斯卡測試系統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聖汐中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歐科照明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柯爾納制葯設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奈特摩網路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慮石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德維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DBW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舒特銷售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伯樂蒂森焊接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永恆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約瑟夫舒爾特-烏法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皮爾磁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邁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gmp國際有限責任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SBA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庫拉圖進出口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科羅西慕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魏氏磨聯合金剛砂及機械製造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國意韋卡包裝事業群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意韋克包裝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歐凱特雷德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萊歇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海思亞包裝機械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奧托埃格霍夫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ICM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亞馬遜那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IVA工業爐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碧彩兩合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博德寶櫥櫃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保利卡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特萊富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威琅電氣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榮利國際運輸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依科視朗國際射線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新帕泰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優室傢具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凱樂空氣凈化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德國貝康木業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亞洲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亞細亞貿易服務貝好德·必斯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全碩醫葯貿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瀚輝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葛萊娜第一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伯勒精密軋機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寶拓技術組織系統規劃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柏林泛諾美納商展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法爾獅高壓水射流清洗設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英屬曼恩島維他蘭德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空鵬德意志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韋米勒包裝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特西諾采裝飾紙有限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洛伊熱工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福士科控股(德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菲利斯秀樂照片和特種紙有限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德瑞科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GEHR塑料工業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貝克曼化學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弗宏雷德人力資源咨詢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托馬斯電磁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埃瑟有限責任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美國倍合德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LTU航空公司上海辦事處
德國科維軟體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東方貿易服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巴伐利亞州商業總會上海代表處
德國艾爾特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貝托特·哈默機械製造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Dr.O.K.Wack化工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馮·阿登納真空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SIS國際貨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DSI管道配件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曼.富樂斯多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蔡斯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約瑟中心物流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博科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聖維莎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西派克有限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漢莎航空公司上海辦事處
德國漢斯格雅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塞納景觀設計事務所上海代表處
德國科維士軋輥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畢克-加特納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寶飛螺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W.A.S.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恩格勒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格勞德食品出口和參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弗蘭茨·臻蒂絲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安德里茨過濾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波龍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美天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優典化工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得力風根無線電通訊系統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普樂福尼克·迪特布希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皮爾磁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胡貝爾自動化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克勞斯馬克咨詢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時尚服裝國際貿易-銷售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伊格寶恆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蘇威制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亨邑德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德國克勞斯庫恩鑄鋼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漢莎貨運航空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歐之路(遠東)船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快而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克勞斯庫恩鑄鋼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漢莎貨運航空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歐之路(遠東)船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快而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上海磊德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德國海西福格成型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沃特羅富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西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萊默建築材料技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莎哈利本化學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大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CGEC中德經濟中心-中德經濟合作有限...
德國MSI摩托服務國際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艾默帕應用測量技術過程自動化有限公司上...
德國艾優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德羅亞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蒂森克虜伯曼內克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杜拉格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機器人智能型周邊設備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馬克視覺媒體設計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美凱威奇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莎斯特兩合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世博樂工業防腐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斯迪亞哈瑪德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斯尼文特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天策咨詢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通益制葯有限責任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萬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唯寶股份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英力士苯酚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GIF工業研究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信德國際酒店訂房中心(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德國德萊康回轉支承製造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普世電源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貝塔斯曼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梅克斯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諾賽德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邦泰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萊茵化學萊腦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先達傳動吉爾希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依科視朗國際射線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科安賜壓縮機配件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迪爾齒科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英特夏特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磁懸浮高速列車國際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英特普萊特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德爾肯微塗層防腐蝕系統兩合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巴伐利亞州銀行上海分行
德國派斯塔閥門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克林高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殼力勃勃兩合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漢斯昆騰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海德爾全球實業開發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SBA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坎斯公司(承包宏力半導體製造)
德國漢斯昆騰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海德爾全球實業開發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SBA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ASS機械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德國烏爾曼包裝系統公司上海代表處

參考:
上海德國公司名錄
http://hi..com/scrap304/blog/item/c0353b46f35adf086a63e521.html

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