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康股份張興海:小康不是代工廠,也不做代工廠
近日,小康股份召開了投資者交流會,再次對「賽力斯是華為代工廠」、「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停產」等傳聞予以否認。
關於小康是不是代工廠的問題,小康股份張興海表示:「小康不是代工廠,也不做代工廠」。
根據小康股份與華為簽訂的戰略協議和聯合業務合作協議以及相關約定,雙方為長期合作夥伴,各自發揮優勢互補,開創了聯合業務、深度跨界合作的新模式,雙方將圍繞技術、渠道、產品三大產業核心展開。渠道方面,華為具有強大的線上數字營銷能力,同時在核心商圈擁有海量的線下門店資源,讓用戶便捷觸達更多元的體驗場景。銷售方面,門店採取「先體驗再購買」的體驗式營銷模式,同時,遍布全國的賽力斯數百家用戶中心,讓規模交付體驗更具品質感。
在車輛生產製造到用戶用車全價值鏈中,賽力斯負責研發、製造、交付、服務以及創造全生命周期的愉悅用車體驗,華為則深度參與產品定義、品控及渠道銷售,雙方的合作分工明確、長期合作關系穩定,並非傳聞中所說的「代工廠」。
交流會還提及,華為智選SF5 和問界 M5 均為賽力斯旗下產品,兩款車型產品定位、價格定位、市場定位均不同,用戶可以根據購車需求,自由選購下單。賽力斯也將持續推出新車型,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交流會同時強調,賽力斯華為智選SF5不會停產,並根據市場狀況及用戶需求,合理推進的生產、交付和服務工作,賽力斯將秉承對用戶負責到底的原則,為新老用戶提供更為舒適便捷的出行體驗。
B. 小康股份回應與華為關系及未來規劃
12月31日,針對近日「賽力斯是華為造車代工廠」的傳聞,小康股份予以否認並回應稱:
小康股份旗下賽力斯是華為的長期合作關系夥伴,並非是代工廠。從AITO問界M5生產製造到用戶用車全價值鏈中,賽力斯負責研發、製造、交付、服務以及創造全生命周期的愉悅用車體驗。華為則深度參與產品定義、品控及渠道銷售。問界M5將在華為渠道以智選車身份銷售,這是華為幫車企「造好車、賣好車」的實踐。
AITO是小康股份旗下賽力斯的全新高端智慧汽車品牌,而問界M5是AITO品牌的首款車型,兼具卓越的性能以及超長的續航,同時,還率先搭載華為全新的HarmonyOS智能座艙,提供更為智慧的出行解決方案。
AITO品牌融合了賽力斯與華為最先進技術與最優質資源。賽力斯是國內率先掌握核心三電技術和電驅增程技術的品牌,並擁有工業4.0標准建設的智能工廠及全球一流供應鏈生態夥伴,打造了精品研發、精品製造、精品質量、精品供應鏈以及精品服務在內的五大精品平台。華為作為全球科技創新引領者,掌握ICT、智慧出行等領域的前沿技術,擁有豐富的終端渠道,可以為消費者帶來多元化、場景化的選擇。
小康股份賽力斯與華為是長期合作關系,彼此賦能,雙方將圍繞技術、渠道、產品三大產業核心展開合作。未來不排除在新技術、新產品和新領域的合作。華為助力下的AITO品牌在產品布局上規劃清晰,將於2022年發布中大型豪華SUV, 而2023年的新車型也在有序准備之中。
C. 12月小康股份有解禁股上市嗎
小康股份(601127)將於2021年12月28日解禁5636.89萬股,占總股本比例4.14%,解禁比例一般,解禁股類型是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
2 小康股份 2021-12-28 2608.70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3 小康股份 2021-12-28 1086.96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4 小康股份 2021-12-28 434.78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5 小康股份 2021-12-28 293.41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6 小康股份 2021-12-28 256.52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7 小康股份 2021-12-28 217.39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8 小康股份 2021-12-28 217.39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9 小康股份 2021-12-28 173.91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10 小康股份 2021-12-28 173.91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11 小康股份 2021-12-28 173.91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12 小康股份 2021-12-28 2608.70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13 小康股份 2021-12-28 1086.96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14 小康股份 2021-12-28 434.78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15 小康股份 2021-12-28 293.41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16 小康股份 2021-12-28 256.52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17 小康股份 2021-12-28 217.39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18 小康股份 2021-12-28 217.39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19 小康股份 2021-12-28 173.91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20 小康股份 2021-12-28 173.91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21 小康股份 2021-12-28 173.91萬 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D. 小康股份再融資是利好還是利空
利空。據了解,因全球經濟及資本市場情況的變化,公司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暫緩去年11月推出的H股發行上市的進程;同時,擬在A股市場定增募資不超過71.3億元,投向於「電動化車型開發及產品平台技術升級項目」、「工廠智能化升級與電驅產線建設項目」、「用戶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小康股份再融資是利空。
E. 小康股份還會漲嗎
會。
小康股份盤中快速上漲,5分鍾內漲幅超過2%,截至9點50分,報40.22元,成交1.17億元,換手率0.29%。
【拓展資料】
小康股份,全稱為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業務包括汽車整車及發動機、零部件。
業務板塊中知名度最高的是東風小康,主銷面向低線城市和農村市場的MPV和貨車。乘用車品牌東風風光主營低價SUV,從2020年9月開始由演員劉濤擔任首席用戶官。
小康股份1月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 2020 年度業績虧損,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8億元到-13.8億元。
查看過往數據,小康股份曾經的高光時刻停留在了2017年。這一年,小康股份汽車整車和發動機呈現產銷兩旺之勢,實現汽車銷量40.42萬輛,發動機產量57.3萬台,凈利潤達到7.25億元,同比增長41.14%。
隨後,受傳統汽車行業增速下行及競爭壓力影響,公司SUV和其他車型銷量都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導致銷售收入下降。同時,因公司智能電動汽車投入增加財務費用,導致2018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減少。2018年,凈利潤0.95億元,扣非凈利潤-1.52億;2019年繼續下滑,凈利潤0.67億元,扣非凈利潤達到-8.84億。
合作華為能否幫助小康股份扭轉頹勢,這個問題暫時還沒有先例。整個汽車市場處於大變革時代,新角色、新勢力輪番上場,傳統勢力也開始調整轉型,最終誰能站穩腳跟,有待時間的檢驗。
在一眾華為概念股中,小康股份無疑是與華為綁定最深的一家。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銷售公司總經理張正源4月19日在2021上海車展表示,小康是目前和華為合作得最快最多的車企。
早在2019年初,小康股份就已經與華為舉行了全面合作簽約儀式,表示將深入推動新能源汽車領域合作,在工業互聯網、ICT基礎設施、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
F. 小康股票為啥跌這么厲害
小康股份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是小康汽車的研發中心在美國,這個問題很嚴重,後期不確定的壞因素太多了!
二是小康股份的股東們太缺錢了,限售期一到,肯定會瘋狂減持
【拓展資料】
小康股份大跌7.8%,兩天累計跌幅17%,市值蒸發170多億,按5.8萬股民計算,相當於人均虧損30萬。
小康股份主營乘用車、商用車、動力總成及其他汽車零部件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
今年初,小康股份因與華為合作,股價一飛沖天,由百億市值最高漲至千億市值。
不過,小康股份的業績並沒有多大的改觀。今年前三季度,小康股份營收114億元,同比增長24.11%;歸母凈利為虧損10.98億元,同比下滑49.34%。
12月23日,華為與賽力斯聯合打造的AITO問界M5正式發布,這款汽車的生產就來自於小康股份旗下的金康賽力斯,定位為中型豪華電動增程SUV,補貼後預售價最低為25萬。
在AITO品牌及問界M5車型身上,隨處可見的是源自華為的DNA,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部系統上,而小康相當於代工。
這款車型的發布之後,小康股份的股價沒有出現上漲,反而出現連續下跌。
事實上,賽力斯與華為合作已久。早在2019年初,華為就與小康股份舉行了全面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在工業互聯網、ICT基礎設施、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
今年上海車展期間,賽力斯與華為聯合發布了首款量產車型賽力斯華為智選SF5,華為還在旗下門店開賣。借著華為的「光環」,一時間,賽力斯收獲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股價大漲,市值一度飆升至超千億元。
當時媒體報道,SF5僅兩天訂單量就突破了3000輛,一周訂單量超過6000輛。但事實上,賽力斯SF5的銷量卻不容樂觀,今年11月的銷量為2205輛,今年全年的累計銷量僅為5551輛,月均500輛,有些「慘淡」。有媒體報道稱,經銷商對售賣華為汽車的意願並不強烈。
G. 小康股份否認賽力斯是華為造車代工廠 AITO第二款車明年發布
易車訊 針對賽力斯是華為造車代工廠的傳聞,小康股份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小康股份旗下賽力斯是華為的長期合作夥伴,並非代工廠。雙方將圍繞技術、渠道、產品三大產業核心展開合作,未來不排除在新技術、新產品和新領域方面進行合作。」
小康股份相關人士補充道:「最新發布的AITO問界M5的生產製造到用戶用車全價值鏈,賽力斯負責研發、製造、交付、服務以及創造全生命周期的用車體驗,華為則深度參與產品定義、品控及渠道銷售。AITO問界M5將在華為渠道以智選車身份銷售,這是華為幫車企造好車、賣好車的實踐。」
H. 寧德時代9支股票年賺38.9億元,這一成績在業內屬於什麼水平
中國儲能電池經銷商寧德時代(300750.SZ)因一度總市值超萬億得到「寧王」頭銜,而對那樣一家領域大牌明星級公司,它的項目投資帳簿也一直遭受關心。4月22日,寧德時代公布了《關於公司2021年度證券與衍生品交易情況的專項說明》,在其中公布了2021年股市投資名冊和盈利狀況。依據該公示內容,寧德時代在2021年擁有9支個股,年之內總計盈利做到38.9億人民幣。
而天華超凈發展於抗靜電潔凈技術性商品,後面慢慢進到醫療設備、鋰電池原材料業務流程。2018年,該公司與寧德時代等企業一同注資基本建設天宜鋰業,合理布局氫氧化鋰跑道。寧德時代2021年購買該上市公司1.2億人民幣個股,期限內盈利為2.7億人民幣,得到方法為「公開增發」。
在鋰電池材料緊缺的大題材下,天華超凈銷售業績及股票價格大幅度拉漲。前不久天華超凈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增,該企業預估匯報期限內純利潤最大1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率近10倍,凈利潤增長率同比增長率預估超過13倍。但從股票價格行情看,該企業自上年9月迄今從137元不斷滑掉。4月25日,天華超凈盤里創60日最低,收盤報50元。
華聯新材的主要經營的業務則為鋰電池原材料產品研發、生產製造及市場銷售,關鍵設備為鈷酸鋰電池、復合型三元、驅動力三元及高錳多晶體系列產品原材料。寧德時代初期購買為0.77億人民幣,期內盈利做到2.5億人民幣,持倉由來為「戰略配售」。華聯新材先前一直是寧德時代的頭頂部經銷商,而寧德時代也是華聯新材的大顧客。依據該公司的業績預增,其將在2021年完成實現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