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某企業以面值發行普通股1000萬元,籌資費率為4%,第一年的股利率為12%,以後每年增長5%。則該
1、銀行借款成本= 年利息×(1-所得稅稅率)/籌資總額×(1-借款籌資費率)
銀行借款成本=10%×(1-25%)=7.5%
7.5%×1000/6000=1.25%
2、債券成本=年利息×(1-所得稅稅率)/債券籌資額×(1-債券籌資費率)
債券成本=12%×(1-25%)/(1-2%)=9.18%
9.18%×1500/6000=2.3%
3、普通股成本= 第1年股利/普通股金額×(1-普通股籌資費率)+年增長率
普通股成本=12%/(1-4%)+5%=17.5%
17.5%×3500/6000=10.21%
綜合資金成本=1.25%+2.3%+10.21%=13.76%
B. 財務管理的問題,尋求高手幫忙,萬分感謝
第一題:借款的資本成本=700*10%*(1-25%)/7000*(1-0.5%)=7.54%
第二題:普通股的資本成本=1000*10%/1600*(1-5%)+4%=10.58%
第三題:債券的資本成本2300*(1-3%)=2000*12%*(P/A,X%,8)+2000*(P/F,X%8),用插值法求出債券的稅前資本成本=9.83%,再求稅後資本成本=9.83%*0.75=7.37%
第四題差不多。
C. 2012年1月1日A公司購入甲公司於2011年1月1日發行的面值為1000萬元、期限為4年、票面利率為6%、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余額35-8.25=26.75萬
拓展資料
利率就表現形式來說,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利率是單位貨幣在單位時間內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經濟學家一直在致力於尋找一套能夠完全解釋利率結構和變化的理論。利率通常由國家的中央銀行控制,在美國由聯邦儲備委員會管理。至今,所有國家都把利率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當經濟過熱、通貨膨脹上升時,便提高利率、收緊信貸;當過熱的經濟和通貨膨脹得到控制時,便會把利率適當地調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經濟因素之一。利率是經濟學中一個重要的金融變數,幾乎所有的金融現象、金融資產均與利率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
當前,世界各國頻繁運用利率杠桿實施宏觀調控,利率政策已成為各國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求,進而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利率是調節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亦用以控制例如投資、通貨膨脹及失業率等,繼而影響經濟增長。合理的利率,對發揮社會信用和利率的經濟杠桿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蕭條時期,降低利息率,擴大貨幣供應,刺激經濟發展。在膨脹時期,提高利息率,減少貨幣供應,抑制經濟的惡性發展。所以,利率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利率的不同內涵
各個國家的利率有著不同的內涵。在中國,通常說的利率指的都是銀行利率,進一步更是指向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存貸款基準利率。在美國,則主要指的是債券市場利率,所謂美聯儲調整的基準利率,也並不是具有強制性的行政性的基準利率,而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後確定的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
之所以內涵不同差異很大,是因為兩國的基本國情和經濟制度有著根本差異。計劃經濟、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這些階段因為傳統的經濟和金融結構模式影響,命令性的指令性的行政規定直接有效、快速精準,再加上央行的市場化操作能力有限、經驗匱乏,基準利率才得以時至如今依舊成為社會的普遍利率判定標准。而美聯儲的市場化程度很高,其每一次的「聯邦基金利率」調整均為公開市場操作後得到的市場結果。
從廣義的角度講,利率並不局限於銀行利息本身,還包括債券市場,甚至還可以納入股票分紅,作為股息的另一種表述方式。事實上,在美國,直接融資的比例遠遠大於間接融資,企業債、金融債和股票公開上市交易是非常重要的融資手段,此時均可以用利率的概念來進行分析。
理解利率的不同內涵,有助於我們對於利率的金融概念有一個更加深化的認識,特別是其形成、變化和衍生都需要由市場來決定,這是非常關鍵的要素。
D. 某公司發行面值為1元的股票1000萬股
從題目中可以看出,公司是固定股利增長率政策。則普通股的資金成本可按下列公式測算:
普通股成本=第一年預期股利/【普通股籌資金額*(1-普通股的籌資費率)】*100%+股利固定增長率
因此成本=1000*0.4/【6000*(1-4%)】*100%+5%
=(400/5760)+5%
=6.94%+5%
=11.94%
E. 20. 某公司股票發行價1100萬元,股票面值1000萬元,手續費用了35萬元,發 行時資本公積中的股票溢
A, 跟手續費無關
F. (企業發行股票籌集2500萬元資金已入銀行,股票面值1000萬元)會計分錄怎麼寫
賬務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 2500萬 貸:實收資本 1000萬 資本公積 1500萬
G. 1.某公司發行在外普通股1000萬股,預計明年的稅後利潤為2000萬元。 (1)假設其市盈率為12倍,計算該公司
1 (1) EPS=2000/1000=2
P/E=12 ,P=12E=12*2=24元
(2)PV=24/(1+4%)=23.0769
2 直接收益率:債券面額*票面收益率)/債券市場價格*100%=(100* 10%)/ 105 *100%=9.524%
持有期收益率:(出售價格-購買價格+利息)/購買價格×100%= (105-100+10)/100 *100%=15%
到期收益率 = [年利息I+(到期收入值-市價)/年限n]/ [(M+V)/2]×100%
=(10+(100*1.1^3-105)/3)/[(100+105)/2]×100%
=18.894%
3(1)A: 8%+0.8*14%=19.2%
B: 8%+1.2*14%=24.8%
C: 8%+2*14%= 36%
(2)b=0.5 *0.8+0.2*1.2+0.3*2=1.24
預期收益率=0.5*19.2%+0.2*24.8%+0.3*36%=25.36%
H. 某公司目前擁有資本1000萬元,其結構為:債券資本20%(年利息額為20萬元),普通股權益資本80
摘要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
I. 一張股票面額為一張股票面額為1000元,股息率為20%,當銀行的利息率為5%時,這張股票的價格是多少
1000*0.2/0.05=4000(元)
但股票沒有1000面額的 ,一般計算也沒有這么簡單的 還有考慮股息的增長率或降低率 還有市場利率 通貨膨脹等因素。
拓展資料:
股票票面價值又稱"股票票值"、"票面價格",是股份公司在所發行的股票票面上標明的票面金額,它以元/股為單位,其作用是用來表明每一張股票所包含的資本數額。
在我國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流通的股票的面值均為每股一元。(例外是紫金礦業的股票面值為0.1元和洛陽鉬業的股票面值還是0.2元)
股票面值的作用之一是表明股票的認購者在股份公司的投資中所佔的比例,作為確定股東權利的依據。
第二個作用就是在首次發行股票時,將股票的面值作為發行定價的一個依據。一般來說,股票的發行價格都會高於其面值。
當股票進入流通市場後,股票的面值就與股票的價格沒有什麼關系了。股票的市場價格有時高於其票面價格,有時低於其票面價格。但是,不論股票市場價格發生什麼變化,其面值都是不變的,盡管每一股份實際代表的價值可能發生了很多變化。
股票面值,即股票票面價值,最初目的是在於保證股票持有者在退股之時能夠收回票面所標明的資產。隨著股票的發展,購買股票後將不能再退股,所以股票面值作用變為:
一、表明股票的認購者在股份公司投資中所佔的比例,作為確認股東權利的根據。如某上市公司的總股本為一千萬元,持有一股股票就表示在該股份公司所佔的股份為千萬分之一。
二、在首次發行股票時,將股票的面值作為發行定價的一個依據。比如一股股票被拆成十股,那麼新股每股價格也相應地變成此前的十分之一,此時在票面上看是1元拆成10股0.1元,同樣為等價的換算關系,反之亦然。隨著市場發展,也出現了無面額的股票。
股票的票面價值在初次發行時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如果以面值作為發行價,稱為「平價發行」;如果發行價格高於面值,稱為「溢價發行」。
J. 財務管理題,急求!坐等~~~~某公司現有資本總額1000萬元,全部為普通股股本,流通在外的普。。。
(1)若採用 A 方案,計算需要增發的股數,以及新增資金的個別資金成本增發的股數=500/10=50(萬股〕股票資金成本=1/10=10%(刁若採用 B 方案,計算債券的資金成本,債券的發行價格和發行張數,以及新增加的利息債券的資金成本=1000x9%<1-25%)/102574=658%債券發行張數=5000000/102574=4875(彌新增加的利息=4875x1000x9%=438750(元〕(3)計算 A 焦 B 兩個方案的每股凈收益無差別(EBIT0)〈1-25%)/(20+50)=( EBI 下43,875)〈1-25%)/2CEBIT=6143(萬元〕④企業息稅前利潤為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