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增持股票
增持一般有以下幾種意思:
1.一般機構對好的優秀的有發展潛力的股票,開會或者做研究的時候會給與這只股票增持的評價,出了增持的評級,還有買入,強力推薦,觀望,減持,審慎推薦以及推薦跟中性。
2.大股東覺得公司的業績很好,有發展潛力,增持股份可以最大程度體現自己的利益,進行增持股票。
還有理性提醒一點,不要因為機構評級增持就盲目買入,不要追高。 機構評級增持不代表他就增持了該股。
B. 關於增持股票的問題
增持不需要申請吧?只要公告就行.
不需要在規定的時間買,自己什麼時候想買就買.
老闆買90就是增持90啦.
不需要交代資金來源.
增發嘛,那個隨便,想全額就全額,想給別人點機會就給.
C. 怎樣看待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增持
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增持,一般來說是大股東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或者認為當時的股價被嚴重低估了。
D. 公司增持股票意味著什麼
股票增持是什麼意思?
股票增持看你是在什麼情況下看到的了:如果是股票評級中看到增持,就是說可以適量買入的意思,比買入這一個直接進行買入的評級低一點。如果是上市公司發公告說有大股東股票增持股票的情況就是說大股東比較看好公司的股票,增加持股數量。
增持是證券業中的一句行話,顧名思義就是增加持有,也可以叫加倉。
無論是對股票、期貨、基金、其它可以上市交易的證券、商品等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添加買入都可以叫增持。也就是說你原有了一定的倉位,再添加買入就是增持――加倉。
E. 七種增持套路,如何辨別真假增持
最近市場上增持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增持預示著什麼?是機會還是陷阱,的確值得細究。
增持從表面上看,一般被理解為上市公司股價的積極信號,公司股東通常更加了解自己公司,對公司業務發展、前景和盈利能力具有更好認知。
中長期來看,投資者以股東的眼光去看待公司的股價,往往可能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但實質上,美化和掩飾從來都是詭譎的資本市場所使用的博弈套路。增持公告洋洋灑灑,描繪前景大好,但增持的真實目的卻是需要仔細辨別的。
1、增持公告的類型
據統計,目前市場增持公告主要分為3種類型:
「擬增持…,不超過…」;
「擬增持…,不低於…」;
已增持。
這三種公告類型雖都表示增持的相關含義,但企業增持的實際行動卻迵然相異。
對於第一種增持類型,即「擬增持…,不超過…」的類型,表明公司有增持意願,但最大不會超過所公布的比例,而實際上,一些公司竟然增持為0,活生生就是一個口頭表演。
2.增持的動機
從動機看,增持大致可為以下幾類:
一是價值型增持。即公司股價的確被低估,增持是一種價值選擇,這種選擇也會無形中強化公眾的投資信心。公司外在價格富於變化,而公司內在價值卻隱於無形。雖然價值無形,但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邊際。企業價值可以通過估值的方法得到一個大致的區間,對於企業價值的認識,公司的管理層往往認識的更為准確和深刻。當公司股價被低估時,盡管不為大眾所覺,但管理層中的一些人卻有所察覺,選擇增持。
二是被迫性增持。這種情形下的增持並非出於公司自願,而是為形勢所迫。如當公司存在大量質押股票,隨著股價下跌,已質押的股票存在平倉風險,不得以通過增持增強市場信心,緩解股價下行壓力;也有一些公司遇到困難,大股東也會進行增持,以緩解強大的輿論壓力和增強投資者信心。
比如,2014年10月底,獐子島(002069,股吧)發布公告稱,因遭到幾十年一遇的冷水團,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萬畝蝦夷扇貝絕收,受此影響,獐子島由預報盈利變為虧損約8億元,全年預計大幅虧損。受此消息影響,股價連續3天跌停。為此,公司於12月11日發布公告稱,公司總裁辦公會11名成員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本公司股票,買入總金額為2000多萬元。在遭遇「冷水團」黑天鵝之後,輿論對公司非常不利,除了對公司形象造成影響,也將惡化公司融資環境,形勢所迫下,公司不得已進行了增持。
三是主權型增持。由於公司持有股份較少,大股東的公司主導權地位受到威脅,為強化對公司的影響力,通過增持增加持股份額,鞏固控制權。
2015年發生萬科上的控制權爭奪戰最能體現增持的動機。「寶能系」利用所控制保險公司前海人壽獲得大量保費資金,為快速實現資產增值,盯上了控制權較為分散、市值被底估的萬科。「寶能系」於2015年1月、7月、8月、12月開始連續增持萬科股票,直到持有比例為22.45%,一躍成為第一大股東,與公司原有大股東華潤、萬科管理層開始了控制權爭奪戰,整個爭奪戰的過程驚心動魄,充分展示了寶能系通過增持這一手段覬覦萬科主導權的野心。
四是操縱性增持。一些股票被公司控制人以及資本方合謀操縱,為在高位派現,增強公眾持股信心,兩方上演「雙簧戲」,公司出面增持,營造出公司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的假象,資本方暗地裡進行悄無聲息的高位派發。也許大家會有疑問,增持需要真金白銀,增持了對於大股東來說是不合算啊。
其實,當進行股價操縱時,大股東已經從高高在上的股價上獲得了足夠的利潤,此外,潛在的操縱方會以其它方式給大股東以利潤補償。總之,操縱性增持是為引誘投資者進入已設置的陷阱中,守住他們將要拋棄的「陣地」。
五是象徵性增持。還有一種增持,並沒有沖著物有所值而買,而是受形勢所迫而買,主要作用就是做做樣子。
六是失誤性增持。還一種增持是失誤造成的,雖看似好笑,但也說明公司管理層除了在關心公司發展,也在動心思「思考」公司的股價。
七是監管性增持。公司並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處於多方參與的資本市場生態之中。在這生態中,很重要的一個力量是政府監管力量。在特殊情況發生時,為了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防範系統性風險,監管機構在非常之時會發出或明或暗的增持要求。
F. 公司高管增持股票什麼意思
就是公司高層管理人員買進自己公司股票,
理論上會導致股價上漲,但是在我們大A股,這多半是個幌子,不值得相信!
G.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增持股票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增持股票?
一方面是對公司長期看好,有些公司是官方增持,還有就是管理層增持,這都是對公司未來相當看好,有些公司是手上有大量的訂單,以及未來一段時間還會有大量的潛在訂單,因為沒有人比公司管理層更加了解自己公司的了。
一方面是覺得公司的股價被低估,這種方式的增持多數都是來自於大盤一輪下跌之後,很多個股也都跟隨大盤下跌,股價跌幅很大,這個時候公司就覺得股價已經很便宜了,已經嚴重被低估了,於是自己先進去抄底,這也是屬於自己的公司自己最了解的緣故,比如說公司的股價正常區間是在10元左右,那麼現在股價只有7元,較正常估值便宜了30%左右,已經被低估了,那麼公司以及管理層也會心動,因為不僅僅散戶以及機構在炒股,上市公司也是一樣,人家抄底自己家的股票更加有把握。
H. 大股東增持股票和回購股票有什麼區別
大股東增持股票,就是大股東拿出真金白銀從二級市場買入股票,抬升股價;
回購股票,是指上市公司從二級市場買入股票,並將回購股票注銷,這樣增加了每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