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總是出公告擔保子公司是什麼意思
股票總是出公告,擔保子公司這些跟我們的關系都不是太大,這只是他們例行公事。
⑵ 股票如何作擔保
股票可以用作債權擔保,股票是股份公司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的,證明股東在公司中擁有資產所有權、收益權和剩餘財產分配權等權益的憑證。股票作為一種金融資產和有價財產,是可以用作債權擔保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四十條,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權利可以出質:
(一)匯票、本票、支票;
(二)債券、存款單;
(三)倉單、提單;
(四)可以轉讓的基金份額、股權;
(五)可以轉讓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
(六)現有的以及將有的應收賬款;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出質的其他財產權利。
⑶ 為什麼上市公司都喜歡擔保呢
風險介紹
上市公司對外擔保亂象叢生的原因是復雜的,但不外乎有以下幾個方面:社會各界自認為上市公司都是優質公司,戴著「上市公司」這個光環,似乎實力和信用就一定很強。特別是商業銀行對上市公司擔保較為看重,一些銀行甚至暗示借貸者尋找上市公司擔保,貸款審批才容易過關。一些上市公司為了謀取利益也甘願擔保,從擔保中按照貸款額度收取一定比例的擔保費用。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強制或者官員「協調」,來自政府的行政壓力和官員的威懾力,上市公司不得不提供債務擔保,即是上市公司的非自願行為。
此外,監管上也存在嚴重漏洞。保護投資者利益和投資安全一直是監管部門的重點工作。對投資者利益的最好保護之一就是監管好上市公司的各種行為,包括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及時性和有效性,特別是上市公司資產資金、經營活動的變動變化,安全性和重大風險預警等。上市公司對外擔保問題,涉及到上市公司的資產安全甚至整個經營安全問題,必須有嚴格的制度約束和監管。對個別上市公司對外擔保額度已經超過其資產的100%以上甚至超過25倍了,監管部門顯然不能失語。
上市公司擔保風險一旦暴露不但造成商業銀行貸款出現風險敞口,更重要的是給已經投資該公司股票的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的責任,但監管部門也逃脫不了干係。
⑷ 請問一個公司對外擔保金額太多會有什麼影響,這樣的股票好嗎
對外擔保多了肯定不好,一旦被擔保方出了問題會導致上市公司的巨額虧損
現在的對外擔保主要是上市公司的互保和對子公司的擔保,後者關系不大,前者容易出問題
⑸ 上市公司為子公司擔保是利好還是利空消息
一、上市公司的擔保不一定利空。對於一些瀕臨破產的上市公司來說,被擔保是好事,說明公司還有一點信用,擔保人還清了貸款。對於一些上市公司來說,由於需要發展自己的主營業務,或者進行技術創新和R & D,從證券公司或銀行融資和完善擔保,上市公司的擔保在這種情況下是一件好事。上市公司為全資子公司提供擔保時,其子公司是正常的經營行為。
二、公司對其擁有絕對控制權,經營狀況良好,財務風險處於有效控制范圍內。公司為其提供擔保,不會損害公司和股東的利益,這是一件好事。 對於一些業務上的問題,造成巨大的損失,他們需要得到保障。是一件壞事。 總之。投資者在考慮上市公司的擔保是好是壞。需要結合其擔保理由綜合考慮。
三、以下是一些例子:
1.提前還貸對公司有好處。不僅表明公司有充足的營運資金,還能相應減少公司財務費用,降低資產負債率,提高股東權益。
2.該公司以自己的成本將自己作為抵押。我們都知道企業不景氣,現金流不充裕。這樣的事情對所有公司來說都是非常嚴重的。未來股價會因為這個原因大幅下跌,不好。
3.股權質押是好是壞? 質押是一種擔保權益。抵押與質押最大的區別在於,抵押不轉移抵押物,但質押必須轉移抵押物的佔有,否則不是質押而是抵押。第二大區別是,質押不能質押不動產(如不動產),因為不動產的轉讓不是佔有,而是登記。而最大股東的股權質押是以上市公司第一大控股股東持有的股票(股權)作為抵押物向銀行申請貸款或為第三方貸款提供擔保。
一般來說,股權質押不一定是壞的,這是一個中性詞。比如公司需要現金的時候,可以用股份向銀行質押貸款,用貸款完成項目,這本身可能是有利的。但是,當這樣的信息被公布後,會導致短期內股權Votes下跌,所以有人把它歸入壞消息的范疇。
⑹ 為什麼股票上有擔保二個字
公司為參股公司提供擔保,主要目的是為推動各參股公司業務的順利開展,公司各項擔保的風險整體可控,公司也會通過完善擔保管理、加強財務內部控制、監控被擔保人的合同履行、及時跟蹤被擔保人的經濟運行情況等工作,強化擔保管理,降低擔保風險,以防範類似事情再度發生。二級市場股價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公司經營管理層始終以努力做好公司經營業績為主要目標。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業績實現扭虧為盈,未來公司也會全力以赴,努力實現公司經營業績長久可持續增長,力爭以良好的業績回報投資者。
⑺ 股票擔保和融資有什麼不一樣
融資融券和股票質押融資的主要區別
一、融得的標的物不同
融資融券顧名思義,可以融得資金,也可以融得證券,融得的資金再買股票就增強了多方力量,融券則增強了空方力量,因此融資融券是一種即可做多也做空的雙刃劍。股票質押融資只能融得資金,無法做空。
二、融得資金的用途不同
這點可能是兩者最大的區別。融資融券中的融資,獲得的資金通常必須用來購買上市證券,增強了證券市場的流動性,在一定條件下加快了證券市場價值發現功能。股票質押融資則不同,融得的資金可以不用來購買上市證券,當然,針對具體的融資主體,國家對其融得資金的用途會有一定的要求。例如,證券公司通過股票質押融資取得的資金只能用來彌補流動資金不足,不可移作他用。由此可見,融資融券與資本市場聯系更緊密,股票質押融資可能既涉及資本市場,也直接涉及實體經濟。另外,與股票質押融資有個相類似的概念是股權質押融資,主要是指以非上市公司股權提供擔保以融通資金。
三、擔保物不同
融資融券和股票質押融資都是是對融入方的授信,故都需要擔保物。融資融券中,擔保物既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現金。股票質押融資則不同,它主要是以取得現金為目的,因此擔保物不可能再用現金,它的主要擔保物是有價證券,例如上市公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以及公司債券等。
四、資金融出主體不同
融資融券在各國採取了不同的運作模式。例如,在美國市場化分散授信模式和日本專業化模式下,融出資金的中介有證券公司和證券金融公司,但最終的資金融出方通常是銀行。我國當前採取的運作模式則規定資金融出的直接主體是證券公司,即證券公司以自有資金、證券向客戶融資融券;同時,確立了證券金融公司向證券公司提供轉融通的制度。股票質押融資一般由銀行、典當行等機構辦理,資金融出主體與融資融券有明顯區別。
五、杠桿比例與風險控制不同
一般而言,融資融券相比股票質押融資而言,風險可控程度更高。由於融資融券所獲得的資金或證券都有專門的賬戶記錄,因此監控其市值變化、測算風險程度和要求追加保證金相對都是比較容易的。並且,融資融券的杠桿比例可以根據情況調整,在市場整體風險不大時可適當放大杠桿比例,反之則可收緊。股票質押融資實質是質押貸款,其資金用途雖然可能會有限制,但監控難度顯然大得多,當股票市值下跌時,借款債權的風險就隨之增加。
六、產品屬性不同
融資融券是一種標准化的產品,在交易規則和合約細節上,都有比較明確具體的安排或規定。例如,融資融券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和第三方存管銀行分別有專門的賬戶登記相關的股票和資金並可方便地查詢,股票和資金來龍去脈一目瞭然;融資融券可採用的杠桿比例有統一規定;融資的資金借出成本不得低於同期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融資用來購買的股票或者融券可獲得的股票都在一定范圍之內,等等。股票質押融資則不是一種標准化產品,在本質上更體現了一種民事合同關系,在具體的融資細節上由當事人雙方合意約定。
七、對機構投資者的影響不同
就個人投資者而言,如果融資的目的是用於購買股票,融資融券和股票質押融資都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但兩者對機構投資者的影響就不一樣了。例如,對於證券公司而言,融資融券拓寬了業務收入渠道,是一個基於創新產品的盈利增長點,而股票質押融資對於券商來說盈利能力沒有改變,融來的資金只能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不足。
⑻ 上市公司擔保是利空嗎
應該是一種不確定利空。假如被擔保公司實力雄厚,能正常履行到期債務,擔保公司就無責任,也不存在利空。反之,擔保公司承擔較大的連帶責任,就構成了利空。
⑼ 股票常識中上市公司的擔保比例會有怎樣的風險
上市公司出於業務開拓、客戶維系等原因,有時候也要為無關聯公司提供擔保。即使這些被擔保的公司負債率不高,這樣的擔保也越少越好。我國企業群體中,上市公司的資質普遍較高,信用等級也較高。對銀行而言,如果有上市公司出具擔保,承擔連帶責任,銀行對貸款人的信用等級要求就可能人為降低——反正有上市公司承擔最終還款責 任。這樣一來,違約風險就會放大,而放大的風險將由上市公司來承擔。因此,如果年報顯示此類擔保占 凈資產比例過大(超過10% ),就要小心。上市公司的擔保類型中,佔比最高的是為自己的子公司擔保。 一般而言,這樣的擔保風險較小。因為上市公司可以對子公司的經營決策實施控制,進而控制子公司的 還款違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