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市公司的股票最初來自哪裡
打個很簡單的比喻
王老三有頭牛,是跟張老四合夥買的,用來耕田,耕田的收入大家按照出資多少分配
王老三佔7成,張老四佔3成
現在有一個問題,這頭牛可以耕10畝地,但他們只有2畝地耕種,嚴重浪費了牛的勞力
於是他們公開募集資金買地,請中間人對牛的價值進行評估,最後得出牛占總資本的60%,這次募集的資金佔40%,折算成股票共100股,其中的40股按照每股10塊(評估價也是發行價)任何人都可以來認購,這部分股份屬於可流通股份,可在村子裡的交易所里進行交易,而那60股屬於限制流通股,需要一個期限,比如是2年或者3年才可以到交易所交易,這樣就構成了一個股票發行募集資金的IPO過程,王老三等人通過發行股票上市,手裡的60股(王42,張18)老值錢了,因為他們是通過牛折算成股票的,除了買牛的錢以及喂養需要的錢,其他不用出錢,股票上市交易後,拿到的錢去買地,然後耕種,得到的收入按照佔股比例分紅,這是正常經營,其實不用那麼麻煩,上市股價從10塊迅速漲到100塊、200塊甚至最高到500塊,然後2年期限到了,當時的股價是300元/股,王老三和張老四把手裡的股票都賣出,牛也不要了,躺著數錢就是了,這就是中國大多數上市公司IPO的造福神話
⑵ 我們買上市公司的股票,買了他們股票後錢去哪了呢
上市公司發行股票以後,錢就被他們拿走了,
現在買賣的股票都是在股民或者莊家手裡買到的股票,並不是上市公司給你的。
他們不會以任何的方式回報股市,所以你的理解有了一些錯誤。
⑶ 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也是存放在某個股票賬戶里嗎
我感覺應該在公司的統一賬戶里,上市後是不可以馬上賣出的,它有一定的鎖定期呢,過了鎖定就可以隨時買賣了。
⑷ 上市公司控股人的股票是在證券賬號里嗎
當然是在他的帳號里,不然他就不是控股股東了。
⑸ 新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誰手中
公司原始股東,網下認購的機構,還要就是申購中簽者當中。然後上市以後就可以拿出來賣了
⑹ 股票里有人買有人賣,那賣的股票如果沒有那麼多人買,那股票放哪去了
那就股價一直跌,一直跌到有人買為止。
如果把你的問題反過來就是,股價一直漲,一直漲到有人認為是頂部了而賣為止。
股票放哪了?其實如果股票沒人買,賣家跟本就賣不出去,還在賣方手。股票決不會出現第三方的,只有買和賣。如果賣家要賣出去,那麼就得出買方願意出的價,股票肯定要跌了。
這其實就是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的,買和賣認為的心理價格。
如果你把上面的弄懂了,那麼你的第二個問題就也就懂了。
股票能賣出去,那麼就一定代表有人買。例如,買家要1000股,而我們假如都以一個價位一個人只賣1股的話,那他的股票就要分1000次買。成本就是買家的買股票當時的股價,而賣家賣了股票就沒有了,所以不算在成本裡面。
希望你能看懂!
⑺ 限售股股東的股票在那裡放著呢解禁後是怎麼到了二級市場的,是不是以前就有股票交易帳戶呢
股票發行時,持有股票的股東就辦好了股東卡,如果要上市買賣,還需要辦理股票交易帳戶,股票在股票交易帳戶放著(凍結),解禁後就可以賣了。
⑻ 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證券交易所買賣,那非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什麼地方呢
非上市的公司不能發行股票.所以非上市公司只能交易股份或股權.股權一般有相應的股權交易所.在北京有北京產權交易所.很多地方都有相應交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