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收入型、防守型、投機型和周期型股票的特點是什麼,有哪些股票是分別屬於這四種類型的
特點
收入型:就是紅利收益多,屬於大盤型類型。例如宇通客車
防守型:就是不管經濟周期怎麼走,它都能抗跌。例如五糧液,貴州茅台。
投機型:其實這個不屬於這范疇,就是明顯的垃圾股,垃圾公司,你參與其中一份子,建立空中樓閣而已,沒有任何投資價值,只能找傻瓜游戲。有誰願意更高價格買入這個垃圾,最後一個就是輸家。例如ST股。
周期型:就是跟經濟周期掛鉤的,經濟好,他就好,經濟差,他也表現差。例如鋼鐵股,汽車股等等。
記得給 ,打字辛苦。
⑵ 每股股利和每股收益區別
1、定義不同:每股股利是指股利分配總額與股票市值股票數的比例。每股盈餘是指稅前利潤與總股本數的比例;
2、計算方法不同:基本上每股收益=本期屬於普通股公司股東的純利潤/本期在外發行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每股股利=股利分配總額/普通股數=(現金股利分配總額-優先股股息)/在外發行的普通股數;
3、實際意義不一樣:每股股利是體現股份有限公司每一普通股得到股利分配是多少的一個指標值
拓展資料
每股股利是股利總額與流通股股數的比值。每股股利是反映股份公司每一普通股獲得股利多少的一個指標,指標值越大表明獲利能力越強。影響每股股利多少的因素主要是企業股利發放政策與利潤分配政策的影響。如果企業為擴大再生產、增強企業後勁而多留利,每股股利就少,反之則多。
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股利=股利總額/普通股股數=(現金股利總額-優先股股利)/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股利總額是用於對普通股進行分配的現金股利的總額,普通股股數是企業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不是加權平均數)。
在公司分配方案的公告中每股股利通常表述為「每10股發放現金股利xx元」,所以投資者需要將分配方案中的現金股利再除以10才可以得到每股股利。此外,如果公司一年中有兩次股利發放,需要將兩次股利相加後除以總股本得出年度每股股利。
計算每股股利一是可能衡量公司股利發放的多寡和增減,二是可以作為股利收益率指標的分子,計算股利收益率是否誘人。每股股利與每股收益一樣,由於分母是總股本,所以也會有因為股本規模擴大導致的攤薄效應。對於投資者而言,不論公司股本是否擴大,都希望每股股利保持穩定,尤其對於收益型股票,每股股利的變動是投資者選股的重要考量。
每股股利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每一普通股獲取股利的大小。每股股利越大,則公司股本獲利能力就越強;每股股利越小,則公司股本獲利能力就越弱。但須注意,上市公司每股股利發放多少,除了受上市公司獲利能力大小影響以外,還取決於公司的股利發放政策。如果公司為了增強公司發展的後勁而增加公司的公積金,則當前的每股股利必然會減少;反之,則當前的每股股利會增加。
⑶ 請問什麼是"現金牛"
現金牛是來自於波士頓矩陣模型,指那些在成熟市場已經取得可觀市場份額,利潤豐厚穩定的公司。
現金牛公司或業務基本不用再進行大規模的資本性開支就可以獲得穩定的利潤和與之匹配的現金流,公司可以使用不斷增加的現金投入其它業務,或通過發放股利或股票回購來回饋股東。這類公司一般成長性不高,其股票通常是藍籌股和低風險的收益型股票。
投資范圍:短期金融工具,即國內依法公開發行的、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現金、期限在一年以內(含一年)的債券回購、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銀行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大額存單、債券遠期交易,剩餘期限在三年以內(含三年)的債券(不含可轉債)、資產支持證券,貨幣市場基金以及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具有良好流動性的短期金融工具;新股(包括首發和增發)和一級市場發行的可轉債。
投資比例:投資於短期金融工具的比例不低於集合計劃資產凈值的70%;持有新股及可轉債的比例不超過集合計劃資產凈值的20%。
⑷ 收入型股票有哪些
收入型股票通常是指收入型公司一般屬於公用事業類,業績比較穩定,如電力、煤氣、電話等。相對於其市場價格,分紅較高,因此投資者可以得到比較穩定的收入。
⑸ 常年股息率排名前十名
十年均值前10名分別為方大特鋼、寧滬高速、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神華、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大秦鐵路、偉星股份、九牧王,股息率區間為8%-4.8%。
拓展資料:
一、股息率,是指股票一年內發放現金股利的總額與市價的比例,相當於把錢投資於上市公司獲得的投資收益率,是衡量投資價值的一項重要指標。 延伸一下,股票投資的收益主要有兩種:賺取股息和資本利得。資本利得是靠賣價與買價的收入差賺取收益,很多人進入股市只是一味想高買低賣賺取差價(投機成份很高),在牛市和熊市時會得到不同的反饋。賺取股息的方式一般長線持有,篩選股息率能跑贏長期借款利率的公司,獲取利息收益的同時也可待機高賣獲利。個人現在傾向於賺取股息的方式,只需在初期對標的進行詳盡的指標、基本面信息、發展前景等進行全面的分析,待價格合適進入而長期持有,選擇的思路為:好公司+低價購入。
二、十年均值,股息率高於5%的有7家,高於4%的有17家;5年均值,股息率高於5%的有25家,高於4%的有17家。下圖中,5年以上貸款利率在4.9%,能夠跑贏這個指數的上市公司也算是鳳毛麟角了。股息率指標不是固定不變的,分母採用不同時點的數據可得出不同結果,一般個人計算股息率,按股票買入價即可。
三、股息率,是一年的總派息額與當時市價的比例。以占股票最後銷售價格的百分數表示的年度股息,該指標是投資收益率的簡化形式。股息率是股息與股票價格之間的比率。股息率是挑選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參考標准,如果連續多年年度股息率超過1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則這支股票基本可以視為收益型股票,股息率越高越吸引人。股息率也是挑選其他類型股票的參考標准之一。決定股息率高低的不僅是股利和股利發放率的高低,還要視股價來定。
⑹ 哪家銀行股息率最高
股息率最高的是交通銀行,根據計算,該行2020年年度分紅股息率高達7.08%。
拓展資料:
股息率(Dividend Yield Ratio),是一年的總派息額與當時市價的比例。以占股票最後銷售價格的百分數表示的年度股息,該指標是投資收益率的簡化形式。股息率是股息與股票價格之間的比率。在投資實踐中,股息率是衡量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重要標尺之一。
股息率是挑選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參考標准,如果連續多年年度股息率超過1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則這支股票基本可以視為收益型股票,股息率越高越吸引人
股息率也是挑選其他類型股票的參考標准之一。決定股息率高低的不僅是股利和股利發放率的高低,還要視股價來定。例如兩支股票,A股價為10元,B股價為20元,兩家公司同樣發放每股0.5元股利,則A公司5%的股息率顯然要比B公司2.5%誘人。
股票市場上,一個叫"神火股份"的煤炭股,在1999年、2000年行業低谷的時候,仍能保持每股三、四毛的業績,並每年都把大部分的利潤用於現金股利,2003年中期和年底分紅合計每股0.56元,扣稅後0.448元,以現價13.8元計算,股息率3.2%。
最近公布半年每股盈利為0.92元的中集集團,全年利潤保守估計至少應該在1.5元/股以上,按照公司很低調的估計,2005年有15%的增長,應該有1.7元,不考慮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全球航運業的復甦,假設從2005年以後公司業務零增長,保持1.7元的每股盈利(由於公司在所處行業的絕對壟斷地位、成本優勢,公司經營應該不會出現突然失控,大幅下滑),並按照2003年股利政策35%的利潤用於現金股息,那麼其A股(000039 行情,資料,咨詢,更多)8月12日的17.5元股價意味著3.4%的股息率,其B股(200039 行情,資料,咨詢,更多)低於12元港幣的價格意味著5%的股息率,還不算其他65%未分配利潤逐年留存在公司。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當我們糾纏於1300點是底還是1400點是底,或者想著1000點、800點讓自己晚上睡不著覺的時候,那些腳踏實地的人們正輕松收獲著超越銀行存款的收益 。
⑺ 按收益性股票如何分類各自的特性是什麼
收益性是股票最基本的特徵,是指持有股票可以為投資者帶來收益的特性。持有股票的目的在於獲取收益。
股票的收益可以分成兩類:
第一類來自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息和紅利;
第二類來自股票流通的差價。
按照上市公司的股本和收益性,主要有以下幾大分類:
1、高規模高效益:
比如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等。
這類上市公司的股本規模很大,凈資產收益率也是相當高,但是由於股本太大,這類個股的特性往往股性比較呆滯,不夠活躍,漲跌的幅度一般都很小,
比如一段行情下來,小盤績優股已近漲了30%了,但是這類個股可能才漲了10%,總股本大,流通盤也大,這類個股比較適合一些資金量大的機構去操作。
2、高規模低效益:
比如八一鋼鐵,中國遠洋,馬鋼股份等等。
這類上市公司的股本規模也很大,但是業績不行,凈資產收益率長期處於負數,同時由於股本大,股性也相對不夠活躍,
這類個股除非上證指數連續大漲,才能帶動這類個股上漲,如果上證指數弱勢盤整或進入調整周期,這類個股的表現通常都是比上證指數還要更弱。
3、低規模低效益:
比如東方通,銀潤投資,安控科技。
這類上市公司的股本規模都在一個億左右,流通盤通常在幾千萬左右,股性要比權重股要活躍很多,
這類個股的題材概念也經常會發生,所以雖然基本面業績不怎麼樣,但短期內還是會吸引市場的炒作熱情。
4、低規模高效益:
比如飛天誠信,三六五網,炬華科技,廣東明珠,一汽富維等等。
這類上市公司的股本規模一般都很小,總股本一般在二個億以下,流通股一般在2000—5000左右。
同時業績也是相當的良好,凈資產收益率通常都在5%以上,有些甚至每股收益能達到一塊錢以上,屬於典型的小盤成長股。
這類小盤股的特性是股性特別的活躍,尤其是當市場好轉階段,更容易受到資金的追捧,
同時由於公司的業績穩定,也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更容易吸引到長期坐莊的主力,這類個股才是大多數中小投資者最可愛的情人。
⑻ 蘋果公司的股票是收益型股票嗎
蘋果公司的股票只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AAPL納斯達克(英語:NASDAQ),全稱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表(),是美國的一個電子證券交易機構,是由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所擁有與操作的。NASDAQ是全國證券業協會行情自動傳報系統的縮寫,創立於1971年,迄今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蘋果公司共127億股: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簡短文件中,蘋果正式宣布對《公司章程》進行修正,將其股票由1股分割為7股,這樣發行股票的總數就增加至126億股。公司簡介:蘋果公司成立於1977年1月3日,設計、生產和銷售個人電腦、攜帶型數字音樂播放器和移動通信工具、各種相關軟體、輔助設施、外圍設備和網路產品等。銷售途徑多種多樣內,包括在線商店、零售店、直銷、轉售和第三方批發等。此外,蘋果還銷售第三方產品、iPod和iPhone等兼容產品,包括應用軟容件、列印機、存儲裝置、音響、耳機和各種配件和外圍設備。
一:1980年12月12日,蘋果公司股票公開上市,每股22元。在不到一個小時內,460萬股全被搶購一空,當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二:按這個收盤價計算,蘋果公司高層產生了4名億萬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萬富翁。三:當時他們吸引的資金比1956年福特(Ford)上市以後任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IPO)都要多,而且比任何歷史上的公司創造了更多的百萬富翁。在五年之內該公司就進入了世界500強,是當時的最快記錄。四:蘋果現在股價是:115.02美元,2015-09-15 09:43:05 2分鍾前更新 (美東時間)五:蘋果歷任首席執行官1977年-1981年:邁克爾·史葛1981年-1983年:邁克·馬庫拉1983年-1993年:約翰·斯庫利1993年-1996年:邁克爾·德勒1996年-1997年:Gil Amelio1997年-2011年: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2011年-今:蒂姆·庫克(Timothy D. Cook)
蘋果的股票在最初美國剛上市的時候的股價是29美元三十三年後的今天,蘋果股價已達560美元,市值達5040億美元。
1980年12月12日,蘋果公司股票公開上市,每股22元。在不到一個小時內,460萬股全被搶購一空,當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這個收盤價計算,蘋果公司高層產生了4名億萬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萬富翁
⑼ 股利收益率是什麼意思呢
股利收益率又稱獲利率,指股份公司以現金形式派發股息與股票買入價格(每股原市價)的比率。該收益率可用於計算已得的股利收益率,也可用於預測未來可能的股利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指投資者持有股票期間的股息收入與買賣差價之和與股票買入價的比率。
計算公式
股利收益率=(每股股利/每股原市價)*100%
⑽ 成長型(價值型)和收益型(收入型)股票的區別
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投資基金可分為成長型投資基金、收入型(價值型)投資基金和平衡型投資基金
成長型基金的投資目標是長期資本增值。一些成長型基金投資范圍很廣,包括很多行業;一些成長型基金投資范圍相對集中,比如集中投資於某一類行業的股票或價值被認為低估的股票。成長型基金價格波動一般要比保守的收益型基金或貨幣市場基金要大,但收益一般也要高。一些成長型基金也衍生出新的類型,例如基金成長型基金,其主要目標是爭取資金的快速增長,有時甚至是短期內的最大增值,一般投資於新興產業公司等。這類基金往往有很強的投機性,因此波動也比較大。
成長型基金多投資於處於產業成長期的公司,選擇指標包括收入、凈利潤、現金流以及EVA等。成長型基金在選擇股票的時候對股票的價格考慮的較少,而更青睞投資於具有成長潛力的諸如網路科技、生物制葯和新能源材料類的公司。
收入型(價值型)基金是以追求基金當期收入為投資目標的基金,其投資對象主要是那些績優股、債券、可轉讓大額存單等收入比較穩定的有價證券。收入型基金一般把所得的利息、紅利都分配給投資者。這類基金雖然成長性較弱,但風險相應也較低,適合保守的投資者和退休人員。
價值型基金的投資策略是低買高賣 ,因此價值型投資的第一步就是尋找價格低廉的股票。基金公司在衡量股價是否低廉時常用兩種方式,一種是用模型計算出股票的內在價值,更多是採用貼現凈現金流量的方法,如果股票的市場價值比內在價值低,則為值得買入的低價股。另一種是根據市盈率、市凈率等指標,與該股票的歷史水平或行業平均水平進行比較。雖然市場上存在各種各樣的低價股,但一般情況下僅投資於那些股價預期會上升的公司。
價值型基金多投資於公用事業、金融、工業原材料等較穩定的行業,而較少投資於市盈率倍數較高的股票,如網路科技、生物制葯類的公司。價值型基金持有的股票中,大部分都是穩定行業的公司,但有時也會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選擇一部分價格適宜的高科技企業。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可以通過基金的招募說明書或年報了解其投資策略以及行業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