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栗浩洋的父母是誰
截止2020年10月官方沒有公布栗浩洋父母的信息,無法查詢。
栗浩洋,松鼠Ai 1對1創始人、首席教育技術科學家。栗浩洋曾經在大型國有企業上市公司昂立教育工作十年,和上海交通大學昂立集團一起出資成立昂立國際教育並擔任總經理和昂立教育集團副總裁,一起參與推動昂立教育集團在A股上市成為國內資本市場教育股。
在公司投入大量精力管理和主導研發和技術突破,個人創立的「素質教育中思想、能力、方法MCM在AI模型中的應用」、「用錯因重構知識空間理論」、「非關聯性知識點的關聯概率演算法」等理論在全球AI教育行業備受關注。
(1)栗浩洋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人物經歷
2015年8月19日,全新社交軟體「朋友印象」正式發布。這是一款倡導重新認識自己與朋友的社交軟體,該軟體創始人栗浩洋表示,朋友印象主打「朋友故事評價」,2015年09月9日,栗浩洋帶領團隊參與IDG資本中美校園創業大賽。
2014年底,栗浩洋創立人工智慧自適應網路教育公司乂學教育。截止2017年,乂學教育天使輪融資總共2.7億,景林資本、SIG (海納亞洲創投基金)、國科嘉和(中科院)、新東方、好未來、青松基金、NGP(諾基亞成長基金)、正和磁系等聯合投資。
⑵ 栗浩洋是怎麼想到開辦松鼠Ai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教育被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栗浩洋早在2004年就已經入駐了教育行業並成為了「昂立國際教育」的總經理、副董事,後來升職為昂立教育的副總;在國內獲獎、榮譽無數,但是他覺得中 國的教育需要進行改變,千人一面的教育會限制很多孩子技能和特長的發揮,包括教務,作業,學習等,與其讓孩子花時間精力過這座獨木橋,不如將每個孩子的特長發揮到極致,使其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在其擅長領域綻放自己的精彩人生。所以在2014年創辦了人工智慧自適應網路教育公司——松鼠Ai。
⑶ 栗浩洋的人物事件
2015年,栗浩洋聯合創始人魏志成再度創業。在此之前,栗浩洋有過一次近百天的禪修,期間想明白了一件事:這個世界的趨勢是透明化和去中心化的。越來越多的東西已經開始透明化,比如淘寶、京東,但唯獨關於人的信息還沒有透明化。同樣,微信、微博,以及自媒體時代,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符合平民化的產物。此次栗浩洋做朋友印象,就是要區別於以往社交軟體的信息「混沌化」,讓每一個用朋友印象的人,花十到二十分鍾看一下一個人的印象描述,就可以對其產生清晰深入的了解。
朋友印象在正式成立公司之前估值已達到了一千萬美金。 種子輪投資更是群星閃耀,匯集了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創投基金正和島、六禾投資等投資方。登陸京東股權眾籌平台後6天即超募。
⑷ 栗浩洋創辦的松鼠Ai發展前景怎麼樣
我認為松鼠Ai的未來是比較光明的,松鼠Ai提供了一種區別於傳統教育的智慧化、個性化教育新模式。我們知道智慧化是社會發展趨勢之一,松鼠Ai利用人工智慧賦能教育提高了學習效率,為學生帶來了便利,得到廣大教育參與者的認可,市場競爭力在同類型公司中排在前列,前不久還獲得了綠地集團、中信資本、東方國資的投資,由此可見,松鼠Ai順應時代發展,未來的發展前景肯定是很不錯的。現在正是傳統教育向信息化、智慧化教育轉變的過渡期,將來,我們還會更加註重智慧教育,所以說松鼠Ai的發展前景是很好的。
⑸ 栗浩洋近年來發展的怎麼樣創業歷程艱辛嗎
最近幾天,朋友圈都在悼念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一個致力為全天下的人解決健康問題的創業者,自己卻倒在了病魔下,這真的是令人悲痛的事情,一個50億市值的公司失去了他的領跑者。
一下子所有的人都在談到健康的問題,都在開始關注創業者的狀態,尤其是他們的健康。怎樣讓悲劇不再重復發生?到底拿什麼拯救捨命付出的創業者?為什麼大家兩天來在各個朋友圈都沒有討論到最重要和最深層的問題?以我17年的創業艱辛中自身的感受、和幫助挽回了兩個重度抑鬱症的高管的經歷來看,健康問題對創業者只是排在第二位,壓力下的心理健康問題才是創業者的第一殺手。
一、觸目驚心的猝死和自殺列表
在出現了張銳的事件之後,我又看了一下國內外互聯網以及一些高壓行業里,看完之後內心中非常的震驚,每個行業都出現了類似的猝死的情況:
2016年10月5日,春雨創始人CEO張銳凌晨突發心肌梗塞,搶救無效趨勢;
2016年6月29日,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因疾病突發在北京不幸去世,年僅34歲;
2016年6月23日,前阿里巴巴數據技術及產品部(DT)總監歐吉良在打羽毛球時猝死,年僅34歲;
2015年12月13日,騰訊技術研發中心語音引擎組副組長李俊明在陪懷孕的妻子散步時猝死;
2014年2月,比特幣交易平台First Meta的28歲CEO Autumn Radtke 自殺身亡,原因未知;
2013年1月的時候,矽谷電商網站Ecomom47歲的創始人Jody Sherman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2013年,御泥坊前董事長吳立君突發腦疾去世,年僅36歲;
2011年1月,美國社交網站Diaspora22歲的聯合創始人Ilya Zhitomirshiy選擇了自殺;
2008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生瑜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39歲;
2007年,綠野木業公司董事長許偉林,因心肌梗塞搶救無效逝世,年僅42歲;
2006年,上海中發電氣集團董事長南民,因患急性腦血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7歲
2004年,改革開放的風雲人物、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逝世,年僅38歲。
看到這些活生生的例子之後,一身冷汗,回想自己17年的創業歷程,從大學畢業開始,義無反顧的投入創業之中:
21歲的時候就創辦了連鎖教育學校;
23歲,借了幾百萬的高利貸,年利息60%,在幾個月發不出工資之後,不想看著自己公司去死,不成熟的做了危害到自己生命的事情;
29歲,公司連續12個月發不出工資,每個月要去借錢,員工流失50%,高管只能是半薪,在金融危機的時候,一年談了37家風投,全部拒絕,因為缺少資金,研發出現問題,合作夥伴虧損出現問題,全公司人心惶惶。在這樣絕望的情況下,我寫了一首詩,是模仿李白的《將進酒》:
剎那間萬事崩陷天地間,逆潮洶涌絕人寰!
剎那間數年苦心毀一旦,眾人背離千金散!
悲憤無力再回天,孤寂落寞少人憐…
握拳出血問蒼天,哪有公道誰無眼?!
其實在你創業的過程中,還有很多的屈辱和崩潰,甚至是永遠一輩子無法對外人講的,我很慶幸在面臨這么大壓力的時候,自己從來沒有想到過自殺,我認為這可能是我的心理建設的比較好。
盡管如此,其實我的身體也有過異樣的反應,雖然沒有像張銳那樣,或是劉強東那樣一夜白了頭,但也遇到過腸胃問題,一個月之間瘦了30斤,這都是創業帶來的問題。
二、心理問題才是傷害創業者的罪魁禍首
為什麼我認為不是健康問題,而是心理排壓能力的問題更應該收到大家關注。
在現在朋友圈鋪天蓋地的討論健康問題的討論中,我認為獨獨沒有討論的是創業者如何訓練排解心理壓力的問題。
心理壓力導致自殺不用多說,導致猝死或是其他大量的健康問題比不運動帶來的問題更嚴重,更讓人崩潰。
很多創始人為了讓團隊不感受到自己面臨的壓力,外表表現很正常,但是自己已經負債無數,連正常的吃、住都無法保證,更不談要去度假旅遊。
醫學專家也從各個角度說明壓力會對身體健康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上海遠大心胸醫院特需中心主任張雅君:精神壓力過大是導致猝死的外部第一因素。當患者因為疲勞、熬夜、精神壓力大等因素的折磨,交感神經處於高壓狀態,增加了冠狀動脈痙攣、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危險,嚴重時可導致猝死。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長胡大一:焦慮、高壓、驚恐、抑鬱等負面情緒,對健康的危害不亞於吸煙、高膽固醇飲食,由此導致的高血壓、冠心病等,也為數不少。中青年企業家、白領若發生猝死,常常有心理因素。
美國切里流行病學研究所的艾倫·D·伊克爾博士對3682人進行了10年的跟蹤研究,其平均年齡為48.5歲。結果表明,緊張水平高於常人的男性,約有25%會患上心臟病,且死亡率比正常人高23%。在女性中,焦慮程度更高者,其猝死幾率比其他人高了23%。
三、猝死也許和抗壓能力有很大的關系
張銳在之前的采訪文章中,我們也能看到,通篇的大部分是在回憶自己的痛苦和艱難,在這樣的狀態下,曾經因為融資的問題還一夜白了頭,但是其實比張銳的融資更艱難的人也有很多人。無論是埃隆馬斯克在特斯拉瀕臨倒閉的最後一小時才解決融資問題,還是史玉柱面臨數億債務導致公司崩盤等情況,都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們的抗壓能力非常強,能夠通過自己的方式應對高壓的情況。
張銳的去世,也許也是源自於心裡壓力的問題,如果能夠有好的方式釋懷壓力,也許可以得到挽救。
創業本身就是一件風險極大,壓力極大的事情,尤其是在今年創業潮來臨之際,大量的創業做在做的事情是偽需求,無意義的,勢必極大可能會以失敗告終,很多創業者不僅賠光投資人的錢,甚至把自己的所有積蓄、房子等都投入虧光。如果從事著這樣高風險的事業,抗壓能力不夠,很容易崩潰,心理產生問題,甚至有自殺行為。
在我自己創業的過程中,其實經歷過所有創業者所熟悉的,包括媒體報道出來的80%、90%的痛苦和折磨,甚至經歷過他們所沒有經歷的慌亂和崩潰,但是我自己還是自信自己在心理壓力疏解方面做得不錯。
盡管我連續幾年凌晨三四點睡,十幾年來陪著客戶喝酒喝到不省人事,但是很多人反而覺得我比實際年齡還要年輕,每天都精力旺盛,白發不必別人多,眼袋等也不明顯,最核心的原因還是自我壓力排解的問題。
我的經歷比大部分的創業者要豐富的多:
1、幾億資產眼睜睜的因為不是自己的原因一步步的被拖下水,直到灰飛煙滅;
2、合夥人和事業部老總的捲款逃走,甚至是潛逃出國;
3、所有的目標和憧憬在三四年的時間里沒有一件按照自己的規劃達到結果;
4、連續七年和員工住集體宿舍,沒有自己生活的狀態。
但是往往在企業最崩盤的境地,我能夠和身邊的朋友、親人微笑面對,仍舊能夠和所有的員工一起暢談自己的夢想,仍舊能夠一絲不苟不放棄的去執行自己的工作計劃,打磨自己的產品,去積極的等待著後天、大後天或者不知道是哪一天才會升起的太陽。
我很多身邊的合夥人和高管,曾經在當年最崩潰的時候問我:浩洋,你是真的心裏面沒有壓力,還是你裝出來,為了讓我們覺得沒有壓力,才這么苦衷作樂、故作鎮定。而我自己發自內心的告訴他們:我心裡真的沒有壓力,可能壓力是存在某種潛意識中,我至少在顯意識里最大化的釋放了所有壓力,因為這些壓力對我們來說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因為他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可能做出最不理智的決定,也會影響身邊每一個人。
四、創業者如何釋放自己的壓力
我也從自己的經歷出發,講一下創業者如何通過具體的辦法來排解壓力,調整心理,需要從心理學,哲學以及宗教三個方面解決自己內心的問題。
第一階段:開始接觸心理學
因為從高中的時候就特別酷愛並深入研究心理學,我自己在大一的時候就在消除負面情緒和能量方面做出了非同常人的成果,當時我花了兩年的時間修煉自己不會發怒和生氣的感覺,當時悟道人生其實就是追求幸福感,當時我就練就了無論多少人侮辱我、嘲笑我,我都不會生氣,有人對著我吐一口在身上,我都可以一笑了之。所以後來在做企業的時候,我就能做到公司的高管和我當面拍著桌子吵架,甚至對我潑果汁,我都可以很理性地找出他們的表述中的價值點,來反思自己的決策中的缺陷或者執行中的問題。
第二階段:去思考哲學深度的問題
去除負面情緒是每個創業者需要修煉的第一關,而這一關絕對不是靠忍耐和忍受,90%的創業者通過忍受來解決,但卻造成了內傷,你要用修煉的方式,讓每一個負面情緒不積壓在內心裡並且不復發,你要去化解甚至忘掉自己的負面情緒,你可以通過這些小技巧來修煉,比如說:
1、轉移注意力,把注意力聚焦在別的事情上
2、站在對方角度去想100個他侮辱你的道理
後來創業在第三年的時候,面臨的企業前面一兩年的崩盤,通過高利貸僥幸成功了,後來意識到,以後不是每次都能夠還得起高利貸,並且未來面臨的痛苦、壓力、痛苦都會打五倍十倍,時間長度也會長三倍、四倍。所以後來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就有意識的鍛煉自己面臨崩盤和恐懼的能力。
在黑馬會全國的演講中,我的主題是《企業家中的哲學家》,其中倒數第二頁就是讓所有人來幻想一下面臨最恐懼的情況,你會怎麼做。是希望告訴每一個創業者要思考人生的終極目的,如果思考清楚這一點,當你在最困境的時候,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
要是以前我就會以自殺了來去面對了,通過三年痛苦的修煉,每次其實最終極的故事,我都只能想到三分之一就會渾身毛骨悚然無法想下去,因為你想的真實才有最終的效果。最後一步步沉浸在痛苦中,最後甚至找到了東山再起的方式,我當時想真到了那一步,我心裡的智慧和內心想法還是存在的,我可以招一個大學生幫我閱讀各種創業文章,通過三年把自己變成一個專欄作家。
然後拿微薄的收入和大學生分成,在自己的創業和企業的文章得到認可,略有所成之後能去給小企業家幫助,做智囊和軍事,盡管自己腿瘸眼瞎,但是還是能夠給到他們的一些幫助,甚至是他們眼裡神奇解決方案。最後慢慢成長,從小企業家,到中企業家,到大企業家,我不要股份,但是這種幫助他們成長能讓我獲得成功和幸福感。
直到最後,如果我能夠幫助一個大企業取得輝煌的成功。那個時候可能會有風險投資會來投資我這個瘸子和瞎子,那個時候我需要找三個合夥人,CEO,CTO,COO,他們一起和我共同組建團隊,幫助我重拾企業的夢想。我們四個人一起做一個企業,我依舊能夠東山再起,做一個讓所有人都難以置信的創業者。
第三階段:開始禪修,進入宗教的世界
禪修的經歷讓栗浩洋悟道了更深的做企業和人生的真諦
在完成第二階段後,我幸運地遇到了台灣的廖老師,在她的指引下,我的心理得到了更深層次的平和的心境,跟著她在全球很多國家經歷了無數次的禪修,在這種禪修的過程中,體會到了這種禪宗不是迷信的部分。而是對於人生大徹大悟的智慧,在這種智慧之後,就像是張小龍在龍泉寺得到掃地僧點化獲得微信一樣,不管這個故事是真是假,在這個過程中你悟到了常人無法領悟的深層次的信念以及對世界的看法。
包括非常淺層的企業經營的平時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的解法,以及你的戰略都是與眾不同的,我想喬布斯這么聰明的人在印度做了兩年禪修,也是說明了人是可以從內心中去超越自己的。所以在這樣的過程中,我甚至參加了葛印卡大師的Vipassanā內觀禪修班,期間15天沒收手機,我的幾個朋友包括快的打車CEO呂傳偉都是覺得不可思議,作為一個管理了1000多個城市,2萬員工的企業老闆,扔掉手機去進行禪修,說明心境已經達到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境地。
這三個階段是不斷遞進的,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一些小技巧能夠幫助創業者走出心理壓力,這里是我的一些經驗技巧,希望對廣大創業者有幫助:
1、先尋找內心的平和點:
只有內心最深的問題排解掉之後,才能用一些技巧。技巧就像劉強東說的那樣:每個人需要有自己的方法解決內心壓力,只要不是違法犯罪,我自己過去:飆車,德州撲克這種類似接近賭博的方式來舒緩自己的壓力,喝酒,抱著大家深情並茂的陳述,大哭來釋放壓力。雖然解決表面上的問題,但是終究不是最健康的方式。
2、通過刺激的運動:
後來內心平和後,找到了更多更好的方式,做一些相對安全的極限運動,長跑,滑翔,滑雪,帆板。通過刺激的極限運動來釋放壓力,CSI的領導者每天面對死亡,用最驚險的過山車來釋放壓力,這種驚險的過山車同樣是我的最愛。
3、發現生活的小幸福:
到後來,在不斷進行自我催眠的情況下,每一個小小的成就都能成為我釋放壓力的方法。看一部別人看起來糟糕評分很低的電影,和家裡人一起旅遊,和愛人一起看歌劇,和朋友吃一頓美味佳餚都是釋壓的方法。每一件小小的幸福,每一個飛花捻葉都能作為武器,每一個生活中幸福的點滴都能成為我排解生命中毒素的有力的生命劑。
4、加入創業者團體:
有一些創業者社群,有著大量有共鳴的創業者,在這些社群當中,你會接觸到不同行業的朋友,有的是前輩,有的是後浪,也許可以找到非常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可以傾訴平時沒人可說的話。
五、願每個創業者能遠離心理病,更好的為世界變得更美好而努力
其實我相信,很多創業者,不管是已經成名的那些人,史玉柱,劉強東,姚勁波,還是喬布斯,埃隆馬斯克他們都經歷過比春雨醫生更大的心理壓力,比那些甚至自殺的創業者更大的精神折磨。
我們看看埃隆馬斯克的故事,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特斯拉還剩幾個小時就破產,最終馬斯克抗住壓力,當時08年遇到金融危機,馬斯克接替成為特斯拉CEO之後,面對財政危機、第一批客戶的信任危機,遭到無數的抨擊,自己個人的錢也投入到兩家公司中,也幾乎快用完了,馬斯克向矽谷向包括google創始人等好友借錢,同時賣了自己在solorcity以及Everdream中的部分股份,籌集到2000萬美金,同時到處尋找VC融資,但無人問津,甚至有投資人要求馬斯克下跪求投資,然後趾高氣昂的說」不」,最後憑著自己的2000萬美金和從SpaceX借了4000萬美金完成了這一輪的融資。
再回到國內的創業者:
京東劉強東曾一月白了頭,提到:世界上沒幾個人如此恐懼過!京東在堅持做物流的過程中,同時在08年遇到財務危機,一天見7個投資人,而京東模式不僅現在不可能賺錢,未來好幾年都不會賺錢,劉強東深知如果融不到錢,公司就要倒閉,最恐懼的不是倒閉本身,而是這么多兄弟跟自己幹了這么久最後白費了。最後劉強東扛過壓力,把京東打造成強大的電商公司。
巨人網路的史玉柱不藉助銀行貸款的情況下建設巨人大廈,最後從身價數億,變成欠債2.5億,史玉柱連打官司的錢也沒有,但他下決心要還掉欠老百姓的錢,後來史玉柱回憶說,1997年的時候,我意識到巨人已經救不活了,我其實內心裡是輕松的,精神也很好,也不茫然,我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不停的思考,最後我把腦白金做起來了。
58同城的姚勁波在創業最困難時,在壓力下落淚,58一度無法給員工發工資,姚勁波靠賣域名讓公司活著,在和趕集廣告戰打到最猛烈的時候,用盡公司最後一分彈葯,遇到融資受阻,自己賣了學大教育的大量股票,換來上千萬美元的資金支撐著58,這種決心也感染者投資人,最終獲得關鍵的融資,從和趕集的戰爭中生出,並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
我更相信還有很多創業者,他還沒站在輿論之巔,企業也還沒有特別的成功和精彩,但是他們遇到的絕境,焦慮和奔潰也不亞於那些被媒體所曝光出來的。那我在此,希望呼籲我們整個中國的創業圈和創投界能夠真正的面對創業者內心的奔潰與壓力,能夠一起想辦法。
就像我們不斷訓練產品打磨能力,訓練企業管理能力,訓練營銷能力等等那樣,我們去關注,研討和去訓練每一個創業者的心理抗壓能力。在這里,我非常願意把我自己的可能更多的一些排壓手段分享給大家,我也希望每一個創業者在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有所感悟,在評論區裡面能夠給到我們更多的經驗,你的更凄慘的經歷以及你自己的排解壓力的方法和經驗。我希望把這些所有人的經驗能夠匯聚成一個小冊子,能讓每個創業者讀到的時候能夠終身受益。
最後我送給大家三年前微博的兩段話:
人生之途就是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對事業對家庭對朋友對生活、面對不喜歡不願意不得不的事情、無時無刻不能放鬆的無窮盡的忍耐;人生更是一場你對這個世界,和對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所有物、所有事、所有運的無休無止的、沒有盡頭沒有限度的無止境付出!
而有些人,能夠不把忍耐當成胸中的惡氣、或是籠罩的烏雲、或是想要撕破的窒息,而是把忍耐當成一種寬厚、一種博愛、一種自信和溫暖的力量!這些人,也從不抱怨付出,甚至是沒有回報的付出,而是把付出本身,當成一種嗜好、一種溫情,就像陽光不吝惜自己的燃燒和撒播…這些人的一生,已經無形地消彌了「忍耐」的感受,已經完美地合體了「付出」的源動力,這兩個詞在他們心中已經溶解成「幸福」…
作者介紹:栗浩洋,社交APP「朋友印象」創始人,國內第一家人工智慧自適應網路教育公司「乂學教育」創始人。黑馬會上海會長,黑馬連營主任導師,「非你莫屬」BOSS,央視二套「實戰商學院」導師。
⑹ 栗浩洋為什麼求職
栗浩洋不是求職,反而是在《非你莫屬》節目中,栗浩洋被求職者的才能所折服,開出高薪兩萬五延攬人才。
栗浩洋,年輕知名企業家,近幾年非你莫屬常駐老闆嘉賓,被許多求職者關注,他的公司已上市,擁有百億資產。
⑺ 乂學教育是栗浩洋創辦的嗎有人了解嗎
是的,乂學教育全稱是上海乂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是栗浩洋,我剛開始是在非你莫屬上知道他的,很有想法的一個人,後來又從央視對話欄目看到對他的采訪,後來就知道了乂學教育松鼠AI
⑻ 栗浩洋松鼠ai做什麼的
2020年6月20日,松鼠Ai楊瀾代言發布會暨五周年慶典在上海外灘W酒店舉行。成立五周年之際,松鼠Ai正式宣布資深媒體人楊瀾出任代言人,來自全國校區400多名校長趕赴現場,為松鼠Ai慶生。
「這五年我們一路走來,既非常幸運,又非常坎坷。」栗浩洋回憶,松鼠Ai創立早期,只有二十多個員工,幾乎全是研發人員,連辦公室都借駐在其他公司裡面挨著廁所的四十平方米的屋子,而今,松鼠Ai擁有1200多名員工, 16000多名老師,為社會提供了近2萬個就業崗位,在華鑫天地擁有6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場地,全國700個城市70萬平方米的教學場地。
松鼠Ai智適應校區更是全國開花,已開業的校區已突破2700個,另外還有800家簽約學校正在選址或者裝修中,全國校區收入從2016年的100萬元飆漲1200倍至12億元。在C端用戶增長上,注冊學生人數突破300萬,正式付費學生從2018年第一季度的3000多人增長到今年第一季度的18萬人,兩年飆升60倍,季度學習數據交互數量突破10億次。
一切增長的背後,離不開扎實的科研能力。栗浩洋透露,松鼠Ai 人工智慧教育論文發表數位列全球AI教育公司第一,擁有188項授權專利、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和版權。在全球頂級AI學術會議AAAI、NeurPS、ACM KDD、IJCAI等論文、workshop獲選、期刊和學術書籍獲選超過35次,在全球AI教育公司中位居第一。在公司全職任職4年的首席架構師Richard Tong今年獲選全球最大的科學家組織IEEE的LTSC(教育技術標准委員會,下設四個分會包括智適應教育委員會)的主席,松鼠Ai是中國公司除了華為之外第二個獲得IEEE標准委員會主席職位的公司!松鼠Ai的技術實力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廣泛深度的認可。
「公司的首席科學家,卡耐基梅隆大學CMU的前計算機學院院長湯姆·米切爾教授告訴我,AI的靈魂就是兩個詞:預測和控制。」栗浩洋解釋道,利用孩子的自適應學習數據,可以預測其未來的學習水平,通過對參數變化進行控制,可以達到更優結果。
比如一個學生在松鼠Ai學習,每一天學習都會產生新的數據,松鼠Ai能通過這些學習數據預測他未來的學習表現,比如下一道題會不會做,下一個知識點要用多長時間攻克,半年後學習成績能提升多少百分點,學習時間越長,積累的數據越多,預測的越精準。「三年以後,松鼠Ai甚至會變成一個先知,可以預測孩子的未來。」
如果孩子沒有提分,松鼠Ai用預測模型發現異常參數,比如學生跳題、做題時發呆、答題速度過快,松鼠Ai將這些參數控制出來,提前應對解決。去年,松鼠Ai還在老師監控中加了快速答題警報的功能,以防學生應付學習。
「全世界任何一個孩子交給松鼠Ai,我們都能夠通過預測和控制把他教好,不管這個孩子成績有多差,也不管他的成長環境有多糟,這就是人工智慧的力量。」
襄陽市小學三年級學生張瑞航,不愛交流,環境適應性差,性格自閉。上學時必須媽媽跟著否則就會大哭大鬧不能自已,爸爸經常出差,媽媽開一個小超市,沒有時間陪孩子,平時由姥姥照顧。他不愛學習,本身自閉的性格又加劇了不愛學習,甚至抱著學校門口大樹都不願意進學校。
沒法接受常規的生活和學習,松鼠Ai給陷入絕境的張瑞航伸出了援手。在松鼠Ai半年多的學習時間,張瑞航的語文從70分提高至92分,數學從71分到95分,英語從90分到100分,不僅是學習成績的顯著提高,他的性格也變好了,不用媽媽跟,不用姥姥陪,從此愛上了學習,人也變得自信起來。
武漢市九年級的學生周政銳,是個不折不扣的問題少年,不僅抽煙喝酒,還戲弄老師,打架更是家常便飯,甚至被學校開除,被送去了勵志學校。疫情期間,勵志學校里沒有什麼可學的,他開始在松鼠Ai學習,從1月份到5月份,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四門學科總共提了150分。原來的公辦學校給了他一次機會,測試下來真的比以前提高了150分,老師不敢相信曾經令人絕望的學生,竟然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大的進步。周政銳證明了自己,也獲得了重返校園的通行證。
「再差的學生,九年級的題不會,那我們回到五年級、四年級,先打牢地基,當他開始考80分、90分的時候,就有了自信,愛上學習,之後的進步就自然而然了。」栗浩洋說,「如同一個往深淵里下滑的人生,我們松鼠Ai拋給他一根繩子,而他抓住了,並且輕輕鬆鬆爬了上來。」
類似的例子在松鼠Ai的用戶中數不勝數,「人工智慧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愛上學習,這是松鼠Ai的初衷,通過5年的努力,我們真的做到了。」栗浩洋不無自豪地表示。
這幾年來,松鼠Ai也在身體力行地為國家教育事業獻出一份力。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要求政策、學校、培訓機構、家庭協同推進減負工作,而松鼠Ai的智適應產品,能讓每個孩子少刷80%的無效題目,騰出更多的時間來發展興趣愛好和思維能力。
「政策要求學科類輔導培訓不超綱不超前,我們松鼠Ai給學苗打地基,給學霸練能力,讓每個孩子在特定的年級獲得自己水平范圍內的最大程度提升。《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要讓孩子學習數據化、智能化,這正是松鼠Ai在做的,讓學生每一分鍾的學習行為看得見,可以說現階段只有松鼠Ai能做到。」
此次,松鼠Ai與楊瀾的代言合作也是深刻驗證了自身實力。楊瀾一年半前因《楊瀾訪談錄》之《探尋人工智慧》與松鼠Ai結緣,「在采訪過程中,我看到了人工智慧的力量,在大數據、演算法、算力這方面推動之下,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了世界上有樣東西叫人工智慧,而且他們人手一部手機上就充滿人工智慧的賦能。在教育方面,2019年采訪栗總對我震撼很大,松鼠Ai已經把世界最前沿、最頂級的AI技術與中國教育體制、K12知識點進行了如此深入和全面的整合,這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想。」
「栗浩洋創造了一套『超納米級知識點拆分體系』,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強化自己的薄弱環節,將學習效率大幅度提升。用技術解鎖每一個孩子的潛能。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作為傳統教育的補充,技術解鎖教育的解決方案。松鼠Ai智適應給了孩子一個全知全能、見微知著又有無窮算力的AI老師,理解每一個孩子的特性,給出最適合的教學內容和練習難度,讓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時間去突破自己的認知閾值。」
「楊瀾不僅是資深媒體人,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現正式成為松鼠Ai代言人兼股東,將對接其全球資源幫助公司有質量的成長。」對此,楊瀾表示:牽手鬆鼠Ai,也是為了致力於給更多孩子帶來公平的教育機會,能夠個性化地給孩子們帶來差異性的學習方法和成長道路。
在心系教育的栗浩洋看來,教育強,則國強。中國的教育投入不足,導致中國最優秀的人才都不願意做老師、從事教育行業。只有全民消費在教育上面的投入足夠了,才能夠吸引最頂級的人才從事這個行業。「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銷售7000億,而教育才300億,我覺得這是很不合理的現象。」栗浩洋說,「我小的時候,家裡租著很小的房子,而父母用比租房多很多的投入花在教育上面,所以才成就了今天的我,每一個父母,如果在教育的投入大於在買房租房的投入,才是中國下一代素質能力超越歐美的希望。」栗浩洋認為教育行業理應有萬億市值規模的大公司。
肩負著「人工智慧讓每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使命,松鼠Ai將在下一個五年戮力前行,從內在改變孩子,讓每個孩子的大腦潛能發揮數倍的潛力。
⑼ 栗浩洋創辦的松鼠Ai,在智適應教育領域中如何實現價值
作為松鼠Ai創始人的栗浩洋,想必大家也並不陌生。從公司創辦以來,松鼠Ai就一直專注於人工智慧教育領域,技術團隊先後共37次發布論文、期刊、文章,入選AIED、AAAI等多個國際頂級雜志,受邀在頂級國際AI和AI教育的學術會議中演講。公司共提交國內及國際專利數360項,提交軟著和版權454項,授權專利、軟著和版權551項,公司在AI教育領域已經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數量遠超科創板認定科創企業的發明專利數量標准,在業內持續領先。數據顯示,松鼠Ai服務公立教育中小學校已超過6萬家。不得不說,在教育面向現代化、信息化轉型的過程中,松鼠Ai已將智適應教育體現出它應有的價值所在。
⑽ 如何評價松鼠AI創始人栗浩洋
松鼠Ai創始人栗浩洋被稱為教育技術科學家,是一個既懂得互聯網技術,又在用心在做教育的人。
栗浩洋表示,松鼠Ai能夠真正用科技因材施教,通過Ai演算法和知識空間理論來給孩子用最少的題量掃描他的知識星空。
未來的人工智慧教育,將集天下智者的智慧於一身,實現系統與學習者的互動交流,激發每一位學習者的潛能。
在這條路上,松鼠Ai不僅是參與者,也是數字經濟的實際建設者。
松鼠Ai將在栗浩洋的帶領下,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通過學習創造自己美好的新生活。
栗浩洋個人榮譽:
2018年,栗浩洋被中國自動化學會人工智慧專委會聘請為副主任。
2018年,被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商業雜志之一《快公司》評選為中國最具創意人物。
2018年,被環球時報評為「2018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2018年,被億歐網評為中國人工智慧創業領軍30人。
2019年,被評為中國人工智慧年度十大風雲人物。
2019年,被評為動點科技CHINA BANG「年度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