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人可以買倫敦的股票嗎
可以的。為什麼不行啊。比如您出國了,當然可以嘍~
B. 中國有幾個股市各有什麼特點國外比較有名的股市有幾個
1。中國現有包括香港交易所在內一共有5個交易市場,3個股市。
2。分可:上海A股市場,上海B股場(必須用美元交易)。深圳A股市場,深圳B股市場(必須用港幣交易),香港交易所。
3。特點:B股都是必須用外幣來作為保證金,不接受人民幣業務。A股都是以人民幣為保證金的。香港交易所是以港幣為保證金的。
4。國外還有:美國的納斯達克,道瓊斯,法國的法蘭克富,新加坡的海峽時報,東京交易所,台灣的台灣加權,英國敦倫交易所,印度交易所。
C. 中國股市與歐美股市的區別
一,中國股市與歐美股市的區別:
1、投機機性。中國股市的投機性非常的高。據統計,中國股市去年的換手率達1000%,而美國不過200%多。因為美國人把股市當成投資的場所,沒有過高的要求。年收益能達20%的收益就非常滿意了。而中國股市由於投機的成分高,所以股指的波動非常大,造成很多人的錯覺就是股市很賺錢。正是由於股指的大起大落,反而給國外的投資者以可趁之機,所以每當漲幅過大時,想不拋都難。
2、漲跌幅。前一段有人說美國股市跌10%美國政府就會發出警覺,跌20%就已經是熊市了。而國家的股市都快跌50%了為什麼政府還不救市。其實是不明白,美國股指都在1000以上,能漲20%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而股市是從1000多點上來的,股價動不動就能翻幾番。波動非常大已經變成很正常的事了,所以政府不急。而在美國投資是一個很漫長的事,根本就不要想一夜暴富的事。美國人講的就是長期投資。所以在美國當股指跌到20%時,簡直就可以稱為股災了。
3、GDP的增長。由於美國的GDP增長速度基本保持在2%左右,GDP保持在8%以上。這一點也決定了中國股市為什麼可以高市盈率,而美國不能高市盈率。判斷一個上市公司有沒有投資價值,市盈率要求一般不能超過20倍。目前股市的大藍籌公司的市盈率也就在20%左右,所以已經非常有投資價值了,已經基本和美股接軌了。由此不難理解管理層為什麼在這個點位選擇救市。
D. 在英國怎麼樣炒中國的股票
需要代理伺服器,找代理伺服器很好找
去代理之家看看,有免費的國內代理
不過提醒一下,你得注意時差問題~~
你登陸一下西南證券交易網站,看能不能網上交易,不下載軟體的那種,可以就好了么
E. 在中國那些股票是英國的
國外公司沒有在中國股市上市的。
F. 英國脫歐對中國股市有多大影響
英國GDP在世界上所佔份額很小,對歐洲影響較大。
對中國股市沒有多大影響,只是股評家和主力借機造勢而已。
G. 中國投資者可買賣英國股票了嗎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經中英雙方共同努力,目前滬倫通准備工作進展順利,將爭取於2018年內開通「滬倫通」。
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從機會來說,中國企業現在走出去也需要中國金融機構在海外的服務,所以要對等開放,只有開放市場,外國機構准入,你的機構才能在對方設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開放是雙向的,也是必要的。
H. 中國股市和歐美股市的區別
上面幾位說得都是一方面,其實最主要的問題並不在這些上面,你說沒有做空機制,那麼為什麼會暴跌呢?跌的話其實誰都虧本啊?
關鍵原因我認為根本還在於一個股票機制之上
什麼叫做股票機制?比如說美國的企業所有者很清楚,如果我的股票下跌,那麼後果會非常嚴重,如果某一周,我的股票下跌20%,那麼我的資產不但要損失20%(就像去年比爾蓋茨的財產縮水一樣,他們的錢主要在股市裡,自己的企業中),而且我會陷入一個深層的被動,那就是,別人會質疑我的能力,我可能會下課,蘇格蘭銀行的總裁最近就是因為股市下跌,最終被免職,其實去年有無數的ceo就是如此下台的。同時,如果我讓股票隨意下跌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在短短幾周內,我的公司會被惡意廉價收購。
所以倘若在國外,某個公司出現股票連續下跌的情況,整個企業都會瘋狂的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諸如廣播宣布自己最近的業績,穩定軍心,大量斥資回購企業股票,穩定自己的控股權,抬升股價,平抑不滿輿論。
可是國內呢?
中國國航去年因為一個錯誤的協議損失60億,誰為此買單了?誰為此受罰?有誰為股價的下跌負責?60億,又變成了學費,沉重的學費。這樣的事情曾經發生在韓國,結果是現代總裁為此坐牢,而相應的經濟官員很多受累下課。
中國石油下跌了多少,他為股市的下跌貢獻了多少,誰為此付出了代價?這樣的事情曾經發生在英國,英國的做法是要求上市公司全額按照原價收回發行股票。
中國平安從160元跌到25元,中國平安的總裁受到什麼行政處罰或者因此下課了嗎?
為什麼大小非會瘋狂拋售?那些股評家說是因為股民的不理性造成過高的股價產生的,真的是這樣嗎?
很多股票其實價格已經等於實際凈資產了,可是他們還在拋售,為什麼?
其實小非的股票數量很少,真正瘋狂拋售的都是那些大非,為什麼?他們根本不需要為自己的企業負責,說穿了,他們是一個打工者,而不是企業的主人,就像平安的總裁說的:「蘋果的總裁可以每年只賺1美元的年薪,因為那是他的企業,而我不過是個打工者,我不可能不收年薪。」
打工者不可能真心為了別人的企業嘔心瀝血,股市不過是他們抽血的工具,而不是他們真心在維護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