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濟未重啟,股市已大漲!美股、A股空前扭曲的背後根源是什麼
陸家嘴論壇上,郭主席說: 當實體經濟尚未重啟,股票市場卻依然高歌猛進、不斷上漲。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背道而馳,這樣的扭曲空前顯著。
郭主席沒有點名,也沒有道姓,但怎麼看都像有針對性的在點評美股。美股大跌之前本身就在高位,疊加了疫情在美國的大爆發,引起股市大跌,一度引起了股災式的暴跌。短短1個半月左右,道瓊斯指數大跌12000點,從2月12號的約30000點跌到3月23號的約18000點,跌幅巨大。代表新經濟的納斯達克指數也是從接近10000點,跌到6600點,跌幅也是接近30-40%。但是, 牛長熊短的美國股市 ,在一系列的組合拳之下,迅速穩住並快速上漲。到如今,納斯達克指數已經創出 歷史 新高,而道瓊斯指數也回到了27500點左右,離前期高點僅一步之遙。
如今,美國的疫情並未得到有效控制,美國的經濟也確實如郭主席所說,尚無重啟。我們的經濟在快速增長,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年疫情以來,又是我們的疫情控制的最好,經濟重啟的最早。但是美股的股市就是大漲不止,A股仍然在低位徘徊。 從股市與實體經濟晴雨表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是美股還是A股都是空前顯著的扭曲 。
美股是空前扭曲的,大A股更是空前扭曲的 , 美股的扭曲是股市漲了數十年漲了幾十倍,是明顯高估,而A股的扭曲是股市跌了數十年,30年來仍然在3000點以下徘徊,是嚴重的被低估 。
美股嚴重高估,A股嚴重低估,都嚴重偏離基本面,為何?
難道真的如某些人說的: A股不漲主要是散戶太多,這鍋要中國數億的散戶投資者來背? 另有人分析說,A股的指數 沒有漲的主要原因是指數編制有問題 。認為我們的指數嚴重失真,從而把股市不漲的鍋甩給了指數編制,於是用了30年的指數編制方法迎來了首次修訂,新修新的指數編制方法將於2020年7月22號生效。
新的指數編制方法,主要是剔除ST股,*st股,然後延長了新股納入指數的時間,日均總市值排名滬市前10位的大市值新股實行上市滿3個月後計入,其它的新股上市一年後納入指數。而事實上ST股合計權重0.6%,剔不剔除影響不大。而新股這一塊倒是有一些影響,但是三個月納入就真的能解決問題嗎?拿中國石油舉個例子:該公司2007年11月上市,這公司排名在前十沒爭議吧,三個月如果納入指數該股票還有19.81(2008年1月收盤),而到現在只有4.22元,仍然要跌70-80%啊,換句話說即便是三個月後納入也是嚴重拖累指數。如果新股上市1年以後再納入表現又如何呢?我查看了2019年1月上市的股票,假設是在2020年1月納入指數,如紫金銀行,今年以來跌27.36%,招商財南油跌12.46%,華培動力跌25.72%,青島銀行跌15.99%,中國外運跌22.77%,青島港跌14.26%. 新股在經過一年整理過後,仍然大多數是下跌的,少數是上漲的,所以即便是新股一年後再納入指數也是沒有用,大行情不好都是跌,照舊會拖累指數。 事實上我們的A股上市不是全流通,而一年後多數新股都會增加流通盤,大小非要解禁要上市,多數大小非都想套現,結果上市一年後仍然是漲難跌易。
因此把指數不漲的鍋說成是指數編制的問題太牽強。雖然之前的指數編制確實是存在一些問題。現在做了改變之後,只能是稍好一些罷了。
A股經濟基本面好,但股票不漲,美股經濟未重啟,但是美股大漲。A股不漲的原因當然不是散戶太多,也不完全是指數編制的問題,那究竟是什麼原因?美股上漲又是什麼原因?
二國股市之所以差距這么大,原因很簡單,就是股市定位的問題。
A股不漲的原因很簡單: A股的定位是服務實體經濟,主要是融資功能。A股尤其是給國企提供支持的,它的功能和定位就是融資,不是給股民投資獲利的,可以說從不考慮投資者回報。但總是融資,圈錢,圈多了就圈不到了,所以隔幾年就要啟動一輪牛市從而吸引投資者進場,方便其繼續融資圈錢。所以A股牛短熊長。
美股上漲的原因很簡單: 美股的定位是服務資本家的,主要是投資功能,雖然美股也有融資功能。美國的資本家掌握著巨額財富,美股的存在目的是幫美國的資本家投資獲利賺錢,美股存在的目的是用這個平台剪全世界的羊毛。所以,講究的是投資者回報。因此 歷史 上一旦美股下跌,誰最緊張,美國總統最緊張,動不動就親自喊話,這一次更是無限印錢支持股市。所以美股熊短牛長。
所以,郭主席有時間關心喊話美股與基本面的背離,扭曲, 不如花點時間思考A股為何與基本面的扭曲,背離。與其眼紅美股能走十年長牛,不如學習美股對資本的掌控力度,不如學習美國利用美股如何收割全世界的財富為其所用。當然,這不僅僅需要學習金融,更重要的是有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經濟實力,更要有全球第一大軍事力量做支撐,不然是不可能實現的。
總結,只要A股的定位不變,A股就不可能走出牛長熊短的道路來。美股的定位只要不變,也不可能打破牛長熊短的結局。這是從一開始的股市的市場定位決定了的,其它任何的修修補補都無濟於事。
至於我們的某些高層眼紅美股數十年走牛,也企盼A股能走慢牛,不從定位開始轉變,就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這一點A股的股民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 那麼A股能否從定位上做出轉變呢?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在可以預期的數年內都不大可能。因為中國是全民所有制,支持國有企業就是支持全體民眾,而A股的投資者雖然基數很大,現在有上億的股民,但1億的股民與13億的全體國民,哪個更重要?不言而喻。所以,別寄望於定位的轉變,頂多是在這個利益交錯的市場中,稍稍平衡一點,稍稍留一點縫隙給A股的投資者就已經是萬幸了。
A股的定位是不是將一直不變呢?不會,A股的定位在未來也一定會變,會變成如美國一樣,以投資功能為主,融資功能為輔。等中國能強大到世界第一(經濟實力第一,軍事實力第一)時,可以借A股的平台實現剪全世界羊毛的時候,就一定會重新定位A股。屆時國家資本才是主流,屆時A股的主要功能將被定位為投資回報,中國的國家資本能通過A股賺取大量的財富讓全體中國人民過上美好的生活。而到那個時候,中國股市就一定會走出類似美股的牛長熊短的超級大牛市。
A股的超級大牛市在未來一定會來,但是這個未來很遙遠,很遙遠......
『貳』 中國銀行原油期貨這次災難,這幾百億就這么沒了誰的責任
所有交易數據都在華爾街手中,真不明白中國投機者的膽量來自哪裡?有人說是方向判斷錯誤,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方向,如果有中國賣家有單未交割,你哪來的油交割,交割地買油交付?信不信在交割地點,不花100美金你一桶油也買不到。
現在的問題是這原油寶是中行的產品,他不是芝交所的交易合約,它只是參考了芝交所的交易指數。那麼這問題很明顯。中行到底是交易所,經紀公司,還是經紀人操盤手?交易所和經紀公司是不會參與買賣的,他們拿的是合約的交易傭金。目前看應該是扮演的交易所,原油寶是產品,完全按照芝交所的規則在操作而已。
瑞辛就是個例子,瑞辛的人可以稱得上堆里的尖子了吧,照樣玩砸了,不過人家不虧,反正拿了幾百億都花在國內了,老外一分錢好處美撈著,大不了以後不出國,美國人拿瑞辛也沒折,美國人對中概股是又愛又恨,畢竟投了中概股上萬億,這要是棍子掄重了,倒霉的還是自己的錢,所以開公司要學瑞辛,千萬不能學中行,把自己的錢放別人賬戶上等著殺,國人以後做生意得穩當點,只能把錢弄大陸來,只進不出,現在所有的中資在國際市場都是狙擊的對象,這一點在疫情過後會顯得更加明顯,當心當心當心,重要的話說三遍。
『叄』 中國股市這么多年漲不起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中國股市過去13年時間不漲反跌,而且大盤指數還倒跌了近一半,13年前大盤最高點在6124點,13年之後大盤指數還在3200多點奄奄一息;
中國股市這么多年不漲,必然是已經出現很多自身重大問題,當然這些重大問題是由內因、外因共同所致,主要包括以下問題。
問題1:新股發行太多
新股發行是A股最大問題,要知道每發行一隻新股發行一隻新股就會從股市抽一定的資金,這么多年股民投資進入股市的資金都被新股抽完了。
股市都是靠資金堆起來的,股市缺乏了資金絕對漲不起來,這就是為什麼A股市場其中漲不起來的最主要因素。
問題6:圈錢套現太嚴重
A股市場很多上市公司從頭到尾都是為了圈錢而上市,首先是IPO融資,再次增發融資,最後大股東口袋沒錢了,再次減持套現。
所以A股市場完全成了圈錢的市場,等上市公司圈錢完畢之後,股票一落千丈,最終股票走向退市了。
總之A股市場這么多年始終漲不起來,出現了很多問題,以上6個問題是主要因素,除了這6大問題外還包括交易制度、分紅制度、披露制度、定價機制等等,這些也是為什麼這么多年漲不起來的次要問題。
生活中有句話這樣說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用在A股非常適合,A股漲不起來必然是有A股的問題,必然是有A股的可恨之處。
『肆』 中國股票市場現狀分析
我國股票市場在2015年經歷了牛市之後,活躍度有所下降。然而,在2019年至2020年間,股票市場的流通情況得到了改善,股票成交數量和成交金額逼近2015年的水平。預計2021年,隨著經濟增長的恢復和十四五規劃的開局,我國股票市場的活躍度將進一步提高。
1. 股市流通股本與市值規模
2011年至2020年,我國股票市場上市公司數量逐年增加,從2011年末的2342家增長到2020年末的4154家。上海證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1800家,同比增長228家,增長幅度為14.50%;深圳證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2354家,同比增長149家,增長幅度為6.76%。兩者2020年上市公司數量總計4154家,同比增長9.98%。流通股本是指公司已發行股本中在外流通沒有被公司收回的部分,可以在二級市場流通的股份。從股票的流通股本來看,2011年至2021年我國股票市場流通總股本呈現平穩上漲趨勢,十年中共增加了36114億股。截止2021年1月底,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中的流通股本為42674億股,深圳證券交易所中的流通股本共有18994億股,總計61668億股。流通市值指在某特定時間內當時可交易的流通股股數乘以當時股價得出的流通股票總價值。從我國股票市場流通總市值來看,我國流通總市值首先在2015年牛市期間迎來一波高峰,隨後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調整,在2020年後半年再次走高並且已經超過2015年的頂峰。截止2021年,我國股票市場共有流通總市值6481萬億元,其中上海證券交易所中有流通市值3826萬億元,深圳證券交易所中有流通市值2655萬億元。
2. 股市股票交易規模
從我國股票市場的股票成交數量來看,2014年至2020年,中國股票市場股票成交數量不斷增長,曾在2015年牛市期間達到頂峰值1710億股。2020年全年股票成交量共1674萬億股,同比增長322%,但還未達到2015年水平。從我國股票市場的成交金額來看,2014年至2020年間我國股市成交金額呈在經歷2015年牛市過後出現了下降,隨後在2019年開始回升,2019年重新破萬億成交額。2020年,我國股票市場成交額達到20682萬億元,同比增長623%。在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背景和2020年疫情背景下,我國滬深股市的股票成交金額總體卻呈現震盪上升趨勢,並且隨著當代人理財和投資意識的增長,預計我國的證券市場活躍度將持續提升。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證券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國股市什麼時候成立的?中國股票市場是由三部分組成:A股市場、B股市場和H股市場。A股和B股(以後還可能出創業板),同時,股指期貨也屬於股票的衍生品。A股分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60開頭),以及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目前非60開頭的都是)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又分為:深市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S股等的區分。這一區分的主要依據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定。
包括的股市中香港交易所是以港幣為保證金的。國外還有:美國的納斯達克,道瓊斯,法國的法蘭克富,新加坡的海峽時報,東京交易所,台灣的台灣加權,英國敦倫交易所,印度交易所。
中國現有包括香港交易所在內一共有5個交易市場,3個股市。分可:上海A股市場,上海B股場(必須用美元交易)。深圳A股市場,深圳B股市場(必須用港幣交易),香港交易所。特點:B股都是必須用外幣來作為保證金,不接受人民幣業務。A股都是以人民幣為保證金的。
中國股票的種類:股票板塊分類大全 (1)指標股:中國石油、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石化、中國銀行、中國神華、招商銀行、中國鋁業、中國遠洋、寶鋼股份、中國國航、大秦鐵路、中國聯通、長江電力 (2)金融、證券、保險: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深發展A、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證券、宏源證券、陝國投A、建設銀行、華夏銀行、中國平安、中國人壽 (3)地產:萬科A、金地集團、招商地產、保利地產、泛海建設、華州首枝僑城A、金融街、中華企業 (4)航空: 中國國航、 南方航空、上海航空(5)鋼鐵: 寶鋼股份、武鋼股份、鞍鋼股份(6)煤炭:中國神華、蘭花科創、開灤股份、兗州煤業、潞安環能、恆源煤電、國陽新能、西山煤電、大同煤業 (7)重工機械: 江南重工、中國船舶、三一重工、安徽合力、中聯重科、晉西車軸、柳工、振華港機、廣船國際、山推股份、太原重工等。
中國的股票分幾種,各代表什麼意思?中國股市1989年開始作為試點,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試營業。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例如比較顯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東北電氣、吉林化工,由於其總股本較大而流通股數較少,因此只動用少量的資金影響這兩只股票,就能形成對指數的部分控制。
(4)疫情過後中國石油股票會漲嗎擴展閱讀交易規則T+1交割,T+1交收:交易雙方在交易次日完成與交易有關的證券、款項收付,即買方收到證券、賣方收到款項。我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對A股均實行T+1交收。漲跌幅限制:證券交易所為了抑制過度投機行為,防止市場出現過分的暴漲暴跌,而在每天的交易中規定當日的證券交易價格在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基礎上下波動的幅度。如今,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實行10%的漲跌幅限制。(ST股和未完成股改的S股漲跌幅限制為5%)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股市
中國A股市場包括哪幾個市場交易代碼分別有以什麼數字開頭?目前,國內市場主要有以下類別的股票市場:A股A股也稱為人民幣普通股票、流通股、社會公眾股、普通股。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中國大陸上市的普通股票。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帳,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B股B股也稱為人民幣特種股票。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中國大陸上市的特種股票。以人民幣標明面值,只能以外幣認購和交易。1991年第一隻B股上海電真空B股發行。B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帳,實行「T+3」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居民和外國人,持有合法外匯存款的大陸居民也可投資。H股H股也稱為國企股,是指國有企業在香港 (Hong Kong) 上市的股票。也就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香港上市的外資股。1993年第一支H股青島啤酒H股在香港上市。S股S股,是指那些主要生產或者經營等核心業務在中國大陸、而企業的注冊地在新加坡(Singapore)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但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掛牌的企業股票。N股N股,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紐約(New York)上市的外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