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研高納是軍工股嗎
鋼研高納是軍工股。股票代碼:300034;軍工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注冊號:09QJ1 0033 ROM-1。
拓展資料:
北京鋼研高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11月8日。主要從事航空航天材料中高溫合金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高端和新型高溫合金製品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多個細分產品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公司成立以來一直以高溫合金為主營業務,主導產品高溫合金是製造航空航天發動機熱端部件的關鍵材料,也是製造大型電力設備動力裝置的核心材料。公司具有生 產國內80%以上牌號的高溫合金的技術和能力。產品涵蓋鑄造高溫合金、變形高溫合金和新型高溫合金三大細分領域,是我國高溫合金領域技術水平最為先進、生 產種類最為齊全的企業之一。公司擁有永豐和涿州兩個國內一流的高科技產業基地,能為航天、航空和冶金、石化、能源、機械、玻璃、建材、汽車、環保等行 業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公司及其前身擁有雄厚的技術儲備和巨大的無形資產。擁有科技成果350餘項,其中國家發明獎15項,全國科技大會獎10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7項,省部級 以上重大科技成果獎107項。公司在高溫合金領域的技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水平,部分產品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擁有27項專利和大量的專有技術,具有很強的自 主創新能力。
公司擁有雄厚的新技術與新產品的研發力量。公司下設7個職能部門、7個產業部門。354名公司員工中一半以上為技術人員,其中教授31人,高工41 人;博士21人,碩士55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享受政府特貼的科技人員7人。
公司將依託在高溫合金領域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加快實現產業化,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生產優勢和市場優勢,並進一步與金融資本相結合,把公司建設成為國內高溫合金一流的供應商與研發創新基地。
B. 央企重組板塊主要有哪些個股
央企重組概念股:
1、央企鐵路基建股:601766中國南車、601299中國北車
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合並獲國資委批准。
2、央企電力股:000875吉電股份、600021上海電力
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合並獲批,王炳華或掌舵新集團。
3、央企石油股:600028中國石化、601857中國石油
傳中國政府正在研究將中石油與中石化,中海油與中國化工分別整合成更大的石化巨頭。
中石化系:600688上海石化、600028中國石化、600871石化油服、000852江鑽股份、000731四川美豐、000554泰山石油、000819岳陽興長、000637茂化實華。
銀河證券稱,在中國石化「專業化分工、專業化上市」的指引下,多家公司已完成資產重組整合動作,剩餘幾家公司是否也會採取相應的舉措。其中中石化旗下上市公司石化油服和江鑽股份已發布重組進展公告。
中石油系:601857中國石油、600739遼寧成大、002207准油股份、000985大慶華科、002700新疆浩源、002524光正集團、600509天富能源、600256廣匯能源、000617石油濟柴。
中石油深改總體方案年內將出,推進混合所有制。
4、央企航運股:601919中國遠洋、601866中海集運、601872招商輪船、600428中遠航運、600896中海海盛、600026中海發展
有媒體報道稱四大航運央企有可能互相整合。
5、央企建築股:601390中國中鐵、601800中國鐵建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夢恕透露,中鐵和中鐵建的合並計劃目前未啟動,但國家層面已開始研究。
6、央企造船股:601989中國重工、601186中國船舶
北船系:601989中國重工、600482風帆股份、300003樂普醫療
南船系:600150中國船舶、600685廣船國際、600072*ST鋼構
有南北船之稱的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船工業,又稱南船)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對你的股票還是拿不準請聯系我QQ67.05.911.64實時咨詢!(中船重工,又稱北船)各擁有3家上市公司,分別為中船重工旗下的中國重工、風帆股份、樂普醫療;中船工業旗下的中國船舶、廣船國際、*ST鋼構。
7、央企鋼鐵股:600019寶鋼股份、600005武鋼股份
傳寶鋼武鋼合並,同日武鋼股份公告澄清傳聞,無合並意向。
8、央企中信系股:000839中信國安、000099中信海直、601998中信銀行、601608中信重工、600030中信證券
市場預計中信集團將各板塊整合,但暫時還沒確認出誰是龍頭。
9、央企電信股:600050中國聯通、600640號百控股
有消息稱,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有聯姻跡象。事後中國聯通出面澄清,不過公司股價已經大漲。號百控股,電信集團唯一A股上市公司。
C. 002069這是什麼類的股票,還有上漲的空間嘛
這個是農業類的股票, 77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裝備製造專家柳百成預計,"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必將取得突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盧中原也認為,"'十二五'末期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初具規模。" 由於缺乏核心技術,貼牌生產仍是"中國製造"普遍的生存模式。其中,汽車行業表現得最為突出,柳百成直言:"滿大街跑的帕薩特、馬自達,表面上是在中國生產,其實核心技術、圖紙都來自國外。" 此外,我國製造企業多數仍專注於一般的生活消費、原材料等低端製造領域。代表一個國家的製造業發展水平、國民經濟各部門、各產業急需的高端裝備產品,則仍處於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 "工業上有些原材料的生產比較薄弱。比如有的關鍵螺釘也要進口,更不要說一些高端的儀表儀器了。"柳百成表示。目前,我國每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設備購置總值中,國產設備所佔份額不到一半。 看好新材料還有煤炭類的股票,農產品類的股票可以做為中線股票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