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艾比科技股票
擴展閱讀
中國工商股票月均線圖 2025-08-13 08:46:32
股票科技板塊怎麼開通 2025-08-13 08:09:52

艾比科技股票

發布時間: 2025-08-13 07:23:24

⑴ 無紙化辦公為什麼行不通

紙張能夠承載比電腦屏幕更多的內容;紙張上的資料比電腦屏幕更容易讓大家一起看到;紙張能夠傳來傳去,可以傳遞更多的資訊。

●電腦上寫東西使得人們在談話時產生了距離。這也是記者不會直接在電腦上做記錄的原因,因為別人想看到他的眼睛。

在科技時代,紙張似乎是過時的代名詞。紙張沒有記憶也不能聯網。而數碼玩意兒開始發聲,型號外形不同、功能各異的電腦不斷擴散,紙張這種使用了近6千年的通訊玩意竟仍能大行其道漸漸刺激了新的時代思潮的時髦人士。

一些數碼時代的糾察思想家開始著手埋葬紙張。加利福尼亞的未來研究所的總監保羅·薩福在1992年的一篇文章中稱:「在未來,紙張只會在比喻中才會出現……十年後,數碼紙張及可卷式電腦將成為商業的客觀存在。」

「無紙化辦公」:缺乏安全感的產物

值得慶幸的是,這個時代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許多預言本來就不會太准。以紙張為例,雖然在電子業它可能成為一種比喻,但是它仍固守自己的真實價值。越多的數碼資訊在世界各地流傳,越多的人想將這些資訊列印出來。從1992年至2002年,全球紙張和卡紙的消耗量從2.5億噸上升到3.25億噸。

有些空想家說:「無紙化辦公」其實是許多人缺乏安全感的產物。就像小孩眼見周遭的世界正飛速發展想跟上其步伐一樣。當科技股票價值狂漲之時,那些老闆們就越來越想證明自己「跟得上形勢」,而要證明他們果真如此就是推崇「無紙化」的觀點。

「無紙化辦公」的慘敗

他們中有一部分人於是要自己的員工執行這一想法。其中最富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美國佳德廣告公司(Chiat/Day)里。在1993年,這個廣告公司的老闆瑞·佳(JayChiat)一個滑雪的斜坡上突然來了靈感,認為他的員工的思想正是被他們所處的一個個工作區域間隔禁錮了,把他們從那些小間隔里解放出來就意味著解放他們的思想。於是,這間廣告公司進行了重新裝修,取消了桌子和文件櫃,只設了沙發和開會用的會議室,總之辦公室里沒有任何存放紙張的地方,當然,看來沒人需要存什麼紙張嘛!

結果,佳德廣告公司里的員工在失去「禁錮」

後的行為與任何一個痛失家園的難民沒有什麼兩樣:他們想盡辦法重建自己的領地。一個女職員買了一架紅色的嬰兒車,把她的紙文件放進車里在走廊里隨身拖出拖進。更多的員工把自己車子的車尾箱當作桌子,在車尾廂里存放自己的文件和筆記本,如果遇上什麼會議,就可以看到他們就在公司和停車場間來回奔走。後來幾伙職員乾脆長期霸佔會議室,公司里臨時搭建的簡陋桌子越來越多。這公司最終的結局是被一個傳統的對手買走,終於一切又回復了正常。

公共設施也曾中「無紙化」的陷阱。2001年,英國政府花2億英鎊(約為2.9億美元)實施「無紙化學校」的項目,實施了此項目的阿斯通男爵學校不久就重新使用紙筆,預示了這個計劃的最終滅亡。

電腦不及紙張靈活

在過去的數年中,科技股的狂升蒙蔽了未來派們的眼睛。隨著科技股的退燒人們也開始重新認識紙張這種「舊事物」的重要性。理察德·哈珀(RichardHarper)及艾比格爾·希玲(AbigailSell鄄en)最近就寫了一本書指出紙張在許多工作場合仍有驚人的重要性。

例如,航空交通管制這個行業似乎可以無紙化辦公———這項工作職責不過是監控入港的航班並預報它們下一步的動作,這是一個涉及測量及數學的工作,似乎可以完全電子化。但紙張在航空交通管理的工作上仍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英國的航空交通監控部,有關進港航班的資料就列印在一張紙上,當飛機進入監控區域時,諸如速度和高度的變化等資料都能在這張紙上找到。正是按照這張紙上列明的資料,監控部不同小組的人可以各司其職。在一些較忙的時段,一個小組可能會收到50多張這樣的紙。航空交通管理部門想了很多辦法取代這些紙,最後發現,要取代這些紙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縮小監控員的工作范圍。因為工作范圍越大,事情就越復雜,用這種紙張記錄資訊就非常必要。這個發現也說明了無紙化辦公所以難實施的一些問題:紙張能夠注釋比電腦屏幕更多的內容;紙張上記錄的資料比電腦屏幕更容易被大家一起看到;紙張能夠傳來傳去,因此可以傳遞更多的資訊。

為了觀察紙張和電腦對人們工作的影響有何不同,哈珀和希玲請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的10個人參加他們的實驗:其中5人用紙和筆工作,另外的5人則只用電腦,他們的工作是歸納眾多的報告。

用紙筆的那一組將各種報告放在桌上,必要時將它們傳來傳去、在上面作標注。用電腦的那組人也極力做同樣的事,他們在屏幕上打開好幾個窗口、不停地上下翻頁尋找需要的內容,整個過程痛苦不堪,一個傢伙甚至對自己的電腦大吼大叫起來。

電腦隔開了人們的距離

為了要將所有的東西都電腦化,管理人員可能會破壞了過程中應起支援作用的東西。英國的警察曾遇到了這樣的麻煩。由於總部要求提高效率(通常這意味著電子化),警方命令治安警察帶著手提電腦工作,試行的工作包括記錄罪案證人的證詞。結果他們發現證詞的質量每況愈下。後來他們發現,在電腦上寫東西使得警察與證人談話時產生了距離。這也是記者不會直接在電腦上作記錄的原因,因為他要進行眼神的勾通。

自動化在工作的許多領域達到了不錯的效果,結果管理人員漸認為任何事物都可以自動化,但其實工作中最重要的東西是最難自動化的。電腦在某些位置是個不錯的玩藝,而它們最合適的位置是在適當鋪滿紙張的辦公桌上發揮自己適當作用。

⑵ 艾比·科恩的成長歷程

科恩於1952年在紐約出生,1973年畢業於康乃爾大學,主修經濟學和計算機,獲學士學位,之後在1976年獲華盛頓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學位。
如同許多美國的名人一樣,科恩也是移民的孩子。雖然她自稱為「第一代真正的美國人」,但其實她母親從小在波蘭長大。科恩的父親約瑟夫1913年出生於布魯克林。聰明而又努力的約瑟夫獲得了紐約大學的金融學碩士學位後,很快和科恩的母親結婚了。之後,約瑟夫一直在JK Lasser從事會計工作。科恩回憶說:「在家裡,我們通常叫他『the sweetest man』(最甜的男人),他非常的開通。」
科恩成年的時候正值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動盪時期,青年人反道德、反文化約束的叛逆行為相當盛行。「我覺得沒什麼叛逆的必要,我的父母很開通。」科恩這么敘述當時的情況。在Martin Van Buren中學,她參與了相當多的輔修課程,還曾經被選為社團的「girl leader」。1969年,科恩不負眾望以第12名的成績畢業,當時共有1636名畢業生。
同年,科恩被康乃爾大學錄取,這是當時美國為數不多的允許女性入學的學府。盡管如此,女學生還是處於相對較低的地位,不被關注,甚至受到歧視。她最初選擇的主修課程是物理學,接著卻發現經濟學和當時正處於「哺乳期」的計算機科學更令人嚮往,於是毅然決然地轉換了專業。大學一年級,她選了一門畢業生水平的計算機課程,臨到第一節課快結束,教授對她說,「希望你不要再來上課了」,理由是她並沒學過工程,不是個畢業生,也不是男性。「雖然我不是計算機天才,但是我和任何其他的人一樣優秀,我一定會通過這門課程。」科恩這么說,同時也是這么做的。
1973年,大學畢業後,科恩和她現任的丈夫大衛·科恩結婚了。之後,她繼續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同時在政府部門從事研究助理的工作。獲得碩士學位之後,她也曾考慮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只是發現自己相對於理論研究,似乎還是更鍾情於金融市場中實踐性的工作,結果也就作罷了。
科恩獲得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T Rowe Price的經濟分析師,這是當時一家表現相當不錯的共同基金管理公司。7年內,她在經濟預測方面做了不少功課,還學習建立了一些有價值的經濟模型,用來預測半導體行業以及其他高科技行業的走勢。
在建立她的金融王國時,科恩也遭受過歧視。她喜歡講述事業剛剛起步時參加紐約大學俱樂部活動時的一件佚事。當看門人對所有的男士放行時,卻將她擋在門外,他說:「女士不得入內。」科恩說,她無論如何也要進入,「如果你要阻擋我,盡管上來吧。」她說道。在那次俱樂部會議上,科恩是唯一的女性。
1983年,生完孩子不久,照科恩自己的話說就是「響應了華爾街的召喚」,她加入了Drexel Burnham Lambert公司,成為戰略分析師。這個公司常常給那些並不是典型華爾街專業股票分析師的人一個機會。這時候,她31歲,也正是當時「嬰兒潮」所觸發的大牛市時期。科恩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她覺得很滿足。1987年,科恩的工作受到肯定,順利晉升為首席分析師。
1990年,Drexel Burnham Lambert宣布破產。科恩並不非常明智地選擇了去Barclays de Zoete Wedd工作,這是一家總部在倫敦的商業銀行。很快在1990年底,她事業上的轉機來臨了,高盛邀請她加入。高盛的市場分析師可謂是華爾街最具吸引力的職位之一。科恩良好的經濟學背景以及她對市場基本面的敏銳分析是高盛聘用她的理由,熟悉她在Drexel工作的Einhorn說:「我們認為她會是最合適的人選。」
不過,一開始她確實經歷了挫折。剛進高盛這個保守和謹慎風格的公司,同樣,同事們期望科恩小心行事。她剛上任時,Einhorn和她都看空股市,卻不料當時道瓊斯工業指數一路飈升了13%,出師不利令她有些沮喪。科恩最開始的一些報告也令高盛的一些投資客戶無比沮喪,但很快,她便開始嶄露頭角。
科恩成為首席分析師後業績突出。1996年底,科恩的影響力空前巨大,她對股市的看法,甚至謠傳,都能引起股市不小的震撼。當眾多分析師預測盤整時,科恩卻建議重倉持股,結果她是正確的,而她當時這么做的原因是低通脹下的高增長率。
今天,高盛公司已經擁有11000位員工,其中只有190位是合夥人(該數字被廣泛報道,高盛公司從未出面確認或澄清)。該合夥人隊伍參與分紅高盛公司76%的稅前利潤,1997年稅前利潤一度達到3000萬美元。高盛公司每兩年召開一次合夥人會議,挑選新的合夥人。
科恩作為股市新星,如今更加閃耀奪目。事實上,高盛公司在很多客戶眼中成為了「科恩公司」,從在亞特蘭大成立子公司到中東高級會議等很多活動中,高盛公司都把科恩作為主角亮牌。
2002年她被美國總統布希任命為聯儲局理事。

⑶ 萊茵生物股票:高盛策略師:今年年底標普500指數將可達到3400點

高盛策略師預計今年年底標普500指數將達到3400點。以下是基於高盛集團首席美股策略師艾比-約瑟夫-科恩觀點的關鍵信息:

  1. 標普500指數預測

    • 高盛集團預測,到今年年末,標普500指數將可達到3400點。
    • 從當前點位看,標普500指數已接近其公允價值,預測並無太大偏差。
  2. 股市表現與驅動因素

    • 2019年股市上漲主要歸因於市盈率擴張,而2020年股市漲幅預計將溫和得多,且與企業盈餘增長密切相關。
    • 企業盈餘增長預計在全球大多數國家中處於1%到9%區間的中段。
  3. 經濟因素與潛在風險

    • 潛在的經濟風險因素包括通脹、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變化等。
    • 商場假定美聯儲將保持貨幣政策不變,利率不會上升。
    • 地緣政治形勢,尤其是美國總統大選和特朗普面臨的彈劾問題,也是潛在的不確定因素。
  4. 其他經濟觀察

    • 高盛經濟學家估計,美國聯邦預算赤字將持續擴大,佔GDP比重也將上升,這對經濟體來說前所未有。
    • 預算赤字上升的原因包括周期性力量、稅收變化以及結構性改變(與人口老齡化有關)。
  5. 美股表現優異的原因

    • 美股科技權重較大,而其他市場(如新興市場)動力/大宗產品權重較大,這是去年表現最差的板塊。

綜上所述,高盛策略師基於當前經濟狀況和股市表現,預測標普500指數在今年年底將達到3400點。然而,投資者應關注潛在的經濟風險因素和地緣政治形勢變化,以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