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宣漢縣各鎮趕場號數
趕集時間如下:
農歷1、4、7:黃龍,廟安,石鐵,馬家,東林,黃金,明月,馬度,老君,雞唱,福六,三河,黃石,三勝,忠心,月溪,東安,南坪,五寶,桃花。
農歷2、5、8:七里鄉,陽烈,宣漢,下八,新華,清溪,復興,上峽,東升,天台,大成,龍觀,花池。
農歷3、6、9:君塘,樊噲,南壩,三叉,昆池,廠溪,普光,芭蕉,豐城,天生,華景,雙河,漆樹,鳳鳴,毛把。
農歷4、7、10:得勝,沙壩,豆城,自由,沿山,渡口。
宣漢,東漢和帝2年(公元90年)始置縣,取名寓宣揚漢王朝德威之意。
位於四川最東邊,地處川渝陝結合部和萬達開腹心區域,縣域面積4271平方公里,轄37個鄉鎮(街道)、342個村、81個社區,人口127萬,是全國革命老區縣、四川省擴權強縣試點縣和四川省少數民族地區待遇縣,於2020年2月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
宣漢人文厚重。巴風土韻源遠流長,擁有全國規模最大、年代最久遠、規制等級最高的巴文化遺址——羅家壩遺址,是巴文化發源地和中國巴文化之鄉。
土家民俗風情獨具,薅草鑼鼓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四川省唯一的土家族聚居地。紅色文化底蘊深厚,孕育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維舟和新中國10位將軍,是四川省在冊紅軍烈士最多的縣和全國唯一一個「一縣成軍(紅三十三軍)」的縣。
宣漢資源富饒。礦產資源富集,天然氣預計儲量1.5萬億方,普光氣田是全國最大的海相整裝氣田(全國第二),境內有中石化普光凈化廠(全球第二、亞洲第一)、中石油南壩凈化廠兩個脫硫廠,年擁有150億立方的天然氣和285萬噸的硫磺產能。
擁有全球第一個海相富鋰鉀資源礦,富鋰鉀鹵水儲量21億方;煤炭儲量1.6億噸。農副產品獨具特色,是全國黃牛、木本葯材、速豐林、茶葉生產基地和蜀宣花牛種源基地。
旅遊資源優厚,森林覆蓋率62%以上,有3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巴山大峽谷正在創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是川渝陝文化旅遊重要目的地和最美中國文化旅遊目的地,2020年9月,宣漢縣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
以上參考:宣漢縣人民政府
㈡ 資中十大旅遊景點排名(資中紅色遺跡有哪些景點)
1、羅泉會議舊址:
建於清嘉慶十三年,因歷史上著名的「羅泉會議」在此召開而命名,羅泉會議的召開標志著四川保路運動拉開序幕。孫中山先生說:「若沒有四川保路同志會的起義,武昌起義或者要推遲一年半載。」
2、隆昌南關石牌坊古鎮:
被譽為「立體史書」的隆昌南關石牌坊古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省級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隆昌石牌坊現存17座,距今已有五百餘年歷史,是集歷史、文學、力學、建築學、美學為一體的明清建築精粹。
3、紅村石油大會戰遺址:
1964年,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質隊在內江威遠發現天然氣藏,引起石油部高度重視。「三線建設」戰略實施後,四川「石油大會戰」指揮機關從成都遷到威遠縣新場鎮紅村,1965年11月到1966年4月,鄧小平、彭真、李富春、譚震林、賀龍、彭德懷等中央領導人相繼到紅村視察。
成都到重慶沿途旅遊景點推薦:
「三古」之旅古牌坊——隆昌縣城內,古寨堡——隆昌縣城西南18公里,古宇湖——隆昌縣城西2公里。
張大千紀念館,江市區內。
青眉山溶洞、資中縣城西17公里。
樂至報國寺、樂至縣城東26公里。
安岳石刻、安岳縣城北25公里。
本岔湖、簡陽市石盤鎮城西29公里。
隆昌石牌坊旅遊區
隆昌石牌坊旅遊區位於內江隆昌縣金鵝鎮南北二關(成渝古驛道古關隘)。現存有清代時期的石刻牌坊群,現分別分布在隆昌縣城北關和南關,其中北關(道觀坪)7座,南關(春牛坪)6座,另有4座分布在相應村鎮。
1.成都市三道堰旅遊景區
三道堰位於成都市近郊,屬成都平原腹心地帶,距成都市僅22公里,距郫縣僅6公里。三道堰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的西蜀古鎮,素有「天府水鄉」之譽,徐堰河、柏條河,這兩條河流在三道堰鎮穿鎮而過,依水而建的川西民居粉牆黛瓦築錯落有致,再現了傳統川西民居豐富多變的造型,吊腳樓、閱江樓、望江樓、永定橋、堰橋、三道堰古鎮大牌坊、千米水鄉文化長廊……小鎮精緻的景點無不展示出川西水鄉的獨特魅力。
廣元市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是中國古時較早推行郡縣制管理的縣治地之一,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極」自然奇觀之美譽。古城歷史悠久,四面環山,三面臨水,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古遺址、遺跡眾多,民風古樸典雅,是廣大遊客觀光旅遊、休閑度假、學者考古研究的理想之地。古城主要有龍門書院、考棚、怡心園、益合堂、鮑三娘墓、丁公祠等旅遊景點。詳細
3.柳江古鎮
柳江古鎮,始建於南宋時期,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城西南35公里花溪河支流楊村河兩岸,距成都150公里。古鎮背靠峨眉、瓦屋仙山,侯家山、玉屏山拱衛左右,楊村河、花溪河擁鎮而過,向北流向美麗富饒的錦綉花溪壩。景區有川西風情吊腳樓、中西合璧曾家園、訪古尋悠水碼頭、親水臨河古棧道、百年民居匯老街,還有聖母山碑林、108棵千年古樹等特色景觀。詳細
4.羅泉古鎮
羅泉鎮位於資中城北約50公里,地處資中、仁壽、威遠三縣交界地區。羅泉又名「羅泉井」,早在1992年已被批准為四川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2008年經國務院公布列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羅泉也是中國100個千年古鎮之一,始建於秦朝,《資中縣志》記載,羅泉古鎮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詳細
5.成都崇州街子古鎮
街子古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四川省崇州市城西北25公里的鳳棲山下,與青城後山連接。古鎮建築面積達6.8萬平方米,集中反映了四川西南壩結合部獨特的自然風光,具有深厚的優秀文化積淀,也反映了清代祖國西南小鎮風貌。古鎮水系發達,地下水豐富,石板路兩側及屋前院後,常年清水不斷,因而有「川西水鄉」之名,「青城後花園」之稱。詳細
6.樂山清溪古鎮
清溪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四川著名古鎮之一,著名的"茉莉之鄉"。位於犍為縣城西南馬邊河畔。唐永徽元年(650年),始置懲非鎮,已有1367年歷史。宋元明為犍為縣城360年。因在清水溪(馬邊河古稱清水溪)岸,明洪武九年(1376年)遂改稱清溪,也稱清水溪。古鎮現保存較好,有眾多明清建築尚存,保留著明清以來22條古街道的原始格局,佔地約0.5平方公里,有文朝輔進士第、寧廷弼進士第、寧芷邨故居、南華宮、老城牆等明清古建築。詳細
7.西來古鎮
西來古鎮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境內,不僅完整地保持著大量明清時期的川西民居,還有12棵聲名遠播的千年古榕。西來鎮地跨臨溪河與大小五面山淺丘,東臨國道108線,西連國道318線,川西旅遊環線(省道106線)與壽卧路(國道108、318線連接線)交叉穿鎮而過,全鎮幅員面積79平方公里,原為臨溪縣治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西來古鎮是典型的川西民俗文化古鎮、旅遊休閑的聖地。詳細
8.孝泉鎮
孝泉鎮地處於天府之國川西平原全國重工業基地德陽市西北20公里。孝泉古鎮是川西平原的一大古鎮,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記載。孝泉古鎮是以德孝聞名的,如今它依然如此。孝泉古鎮內有非常之多的文人遺跡:姜孝祠、姜公墳、白衣閹、臨江橋等。還有道教的道場,佛教的寺廟,儒家的祠堂,清真寺等等。充分體現了這里文化的的多元性。詳細
9.閬中古城
閬中古城是國家級旅遊景區、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歷史,為古代巴國蜀國軍事重鎮。閬中古城總面積達4.5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域佔2平方公里,城內山鎖四周,水繞三面,契合中國傳統的風水格局,至善至美,自然天成,是當今保存完好的一座「風水古城」。閬中古城現有張飛廟、永安寺、五龍廟、滕王閣等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邵家灣墓群、華光樓、閬中文廟等2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0.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旅遊區
黃龍溪古鎮景區,位於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鎮,屬四川省歷史文化古鎮及省級旅遊風景區。古鎮不僅風光秀麗、環境優美,還是馳名中外的天然影視攝影基地。古鎮主要特色是:古街、古樹、古廟、古水陸碼頭、古建築和古樸的民風民俗。黃龍溪古鎮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國家級環境優美小城鎮,素有「影視城」、「中國好萊塢」之稱。詳細
㈢ 深圳股市有多少上市公司
差不多每周都有新股票上市,具體看同花順或大智慧的顯示。截止到4月2日收盤。
深圳A股市場有 907家上市公司
上海A股市場有 860家上市公司
㈣ 坎市鎮教育狀況
坎市中學位於福建省永定北部,是一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學校。學校位於歷史文化名鎮坎市鎮,鄰近龍岩中心城區,交通便利。作為三院士(盧嘉錫、盧衍豪、盧佩章)和兩位開國將軍(盧仁燦、王平水)的故鄉,學校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底蘊。自改革開放以來,學校與時俱進,迅速發展,成為了福建省二級達標學校,充滿活力。
《余暉》月刊自1989年1月創刊以來,經歷了多次變革。最初是鎮離(退)休教師協會的會刊,旨在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維系感情和調節會員精神生活。1993年9月,鎮離(退)休幹部管理服務站與鎮退教協合作,擴大了發行對象,從55期開始成為兩家共同的刊物。宗旨改為服務於「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至1997年,已出版100期。從第159期開始,鎮政府提供專項經費,鎮領導帶頭寫稿,刊物發行量從80份增至500份,質量不斷提高,影響力亦不斷擴大。刊物封面和印刷技術精美化、專業化。《余暉》從第177期起(2003年11月),成為坎市鎮黨委、政府對外宣傳的窗口,與群眾溝通的橋梁,也是離退休老同志的精神家園。
《余暉》自創辦至2005年底,已辦刊17周年、出版203期。作者從本地擴大至外地,從一般作者擴大到知名作家、知名人士,如張勝友、張惟、陳炎榮、盧先發、盧玉章、盧漢欣、陳雅年、江長武、塗祥生、翁鼎山、盧進忠、盧建斌、盧聚興等。《坎市鎮志》於2000年4月開始編纂,2003年7月出版,是縣內第一部鄉鎮志。《坎市鎮志》內容豐富,從唐代至2000年,涉及建置、自然地理、人口、農業、林業、水利水電、工業、交通、郵電、鎮村建設、商業、供銷、糧油、工商管理、財稅、金融、政權、黨群、公安司法、民政、軍事、教育、文化、體育、醫葯衛生、風俗、宗教、人物、村(居)簡介等,全書48萬字,附有彩頁(含地圖)325張。編纂時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客觀地記載了坎市的歷史與現狀,展現了坎市地方的歷史畫卷,體現了地方誌「資政、教化、存史」的功能。
《坎市鎮志》封面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政委盧仁燦將軍題字,扉頁由龍岩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賴才魁題字,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直屬分部政委盧俊坤大校題詩。封面攝影為閩西日報社編委詹鄞森。鎮黨委書記盧春平,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作家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張勝友分別為鎮志作序。《坎市鎮志》的編纂工作體現了對地方歷史文化的高度尊重與傳承,是坎市鎮發展的重要記錄與見證。
(4)清溪鎮中國石油股票擴展閱讀
坎市鎮位於閩西西南部,為永定東大門,毗鄰龍岩市中心城區,是永定的重要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1958年設坎市公社,1984年建鎮。鎮政府設於坎市沿河路。總面積67平方公里,人口3萬餘人,轄坎市街居委會和秀山、文館、清溪、新羅、浮山、洽溪6個村委會。該鎮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民俗文化及文化遺產豐富。鎮內的經濟發展較快。境內有中央、省、市屬企業金葉復烤有限公司、坎市火車站、中石油倉儲、省煤電永定辦事處、高陂煤礦等20餘家,先後被評為國家級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福建省商業重鎮和2010福建省「百強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