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2018中國股票暴跌
擴展閱讀
重行重基股票代碼 2025-09-06 03:03:44
壟斷性公司股票代碼 2025-09-06 02:48:50
中國展訊股票 2025-09-06 01:40:32

2018中國股票暴跌

發布時間: 2025-09-06 01:21:02

『壹』 2018股市暴跌過程

2018年A股下跌主要由三個階段構成:

  1. 第一階段(1月24日 - 2月9日):下跌速度最快,上證綜指從3559點開始,13天累計下行約430點,跌幅12.1%。下跌原因包括前期白馬股漲幅大、內部風險因素累積,1月底大批績差股業績爆雷,中小創業績地雷頻發引發估值下殺;A股回調風險累積使北上資金2月首次凈流出;2月初海外股市暴跌,尤其是美股5個交易日下跌8.5%,加劇了A股回調幅度。
  2. 第二階段(3月12日 - 4月23日):上證綜指從3326點開始,1個月累計下跌近260點,跌幅7.8%。3月22日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貿易戰打響,美股和A股聯動下跌;國內去杠桿使3月社融同比增速大降,引發市場對信用收縮的擔憂;不過兩會前後政策鼓勵創新,股票注冊制獲准延後、獨角獸回歸和CDR相關政策帶來利好,創業板出現結構性行情,2月底開始相對主板有超額收益。
  3. 第三階段(5月22日 - 7月5日):下跌幅度最大,上證綜指從3214點開始,1個月累計下跌480點,跌幅14.9%。5月21日東方園林發債事件刺激市場情緒,信用風險全面爆發,AA級產業債信用利差大幅飆升;美國推翻貿易磋商成果,貿易戰全面升級並加征關稅;4月中旬美元指數回升,新興市場受挫,6月人民幣急貶,加劇外資流出和市場悲觀情緒;此外,美聯儲加息、大體量科技股上市以及股權質押爆倉風險助推市場下跌,上證綜指連續跌破多個整數關口。

總體而言,去杠桿下「社融同比大幅回落」和「信用利差大幅飆升」是2018年股市下跌的主因,「貿易戰」則是重要催化劑。

『貳』 2018年股市(中國股市歷史行情回顧)

2018年中國股市歷史行情回顧

一、全球股市概況

  • 美股市場:2018年美股市場經歷了大幅波動,從年初的漲勢如虹到年末的下跌收場。標普500指數、道瓊斯工業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均出現下跌,其中納斯達克指數自8月29日創下歷史高點以來累計下跌超過20%,進入熊市。美股市場的震盪主要受美債收益率飆升、養老金等長期資金賣出股票、演算法自動交易踩踏以及美聯儲繼續加息等多重因素影響。

  • 歐洲股市:歐洲股市在2018年表現不佳,德國DAX指數、法國CAC40指數和英國富時100指數均出現大幅下跌。歐洲央行原定於2019年秋季開始加息的計劃可能因經濟增速低於預期而被迫推遲。

  • 亞太股市:亞太股市同樣在2018年表現疲軟,日本股市、韓國股市和中國香港恆生指數均出現下跌。然而,一些新興市場股市如印度和巴西則表現出十足的「韌勁」,出現上漲。

二、中國股市表現(雖未直接提及,但可基於全球背景推測)

  • 盡管具體數據未直接給出,但考慮到2018年全球股市的普遍下跌趨勢,中國股市(包括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主要指數)很可能也經歷了不同程度的下跌。這一年,國內外經濟環境復雜多變,貿易摩擦、去杠桿政策等因素可能對中國股市產生了影響。

三、新興市場股市的亮點

  • 盡管全球多數股市在2018年表現不佳,但一些新興市場股市如印度和巴西卻表現出色,出現上漲。這反映了這些國家經濟的韌性和增長潛力,以及投資者對這些市場估值吸引力的認可。

綜上所述,2018年股市在全球范圍內經歷了大幅波動和挑戰,但新興市場股市的亮點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些希望和機遇。在投資時,應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和政治環境的變化,以及各國股市的具體表現和風險因素。

『叄』 2018年股市為什麼大跌

股市大跌的原因解析:
一、事件驅動型暴跌
暴跌往往由重大利空消息觸發,這些消息會在短時間內引發股市大幅下跌。投資者面對此類暴跌,應保持冷靜,避免因恐慌而盲目割肉,應耐心持有股票,等待市場反彈。
二、資金驅動型下跌
市場資金的流入和流出通常保持動態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市場可能會出現急劇波動。當大量資金流出時,可能會導致股市暴跌。2018年,中國股市在資金流動性的影響下出現了連續下跌。
三、股權分置改革的影響
2005年,中國證監會推出的股權分置改革旨在解決國有股不能流通的問題。盡管改革意在激活國有資產,但由於改革方案可能損害流通股東利益,市場對此反應負面,導致股市下跌。
四、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2018年,中美貿易戰的升級對A股市場產生了負面影響,導致股市持續下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被視為影響市場的定時炸彈,加劇了市場的波動。
五、人民幣貶值
人民幣持續貶值影響了市場的吸引力,導致熱錢流出,影響流動性,並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出口成本,對公司利潤造成負面影響,進一步推低股價。
六、資金緊缺
新股的不斷發行抽走了市場資金,而場外資金不願進入,場內資金被套,導致資金外流,加劇了市場的資金緊缺狀況。
七、市場人氣缺失
連續三年的股市下跌削弱了投資者信心。持股者被深套,未參與者不敢進場,導致市場交易低迷,股票流動性降低。
八、強大的做空力量
自2015年股災以來,市場出現了強大的做空力量,壓制了股市的上漲動力,導致下跌速度加快。
九、缺乏政策利好
在股市下跌時,如果沒有政策層面的利好消息來提振市場,股市可能會繼續慣性下跌。
十、A股制度不完善
A股市場存在許多需要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漏洞,這使得市場資金有空可鑽,導致市場波動加劇,投資者利益受損。

『肆』 2018年股市為什麼大跌

2018年股市大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

    • 從2018年2月開始,中美貿易戰打響並不斷升級惡化,這對A股市場造成了巨大的壓力,成為股市連續下跌的導火線之一。
  2. 人民幣持續貶值

    • 人民幣貶值導致熱錢流出國外,影響中國的流動性,同時也減少了股市的流通性。此外,人民幣貶值還增加了上市公司出口成本,降低了公司利潤,對股價表現產生負面影響。
  3. 股市緊缺資金

    • 新股不斷發行從股市抽血,場外資金不願進場,場內資金被套,資金不斷往外流,導致股市緊缺資金。股市的上漲完全依賴於資金的推動,缺乏資金的市場難以推高股價。
  4. 股市缺乏人氣

    • 經過長時間的下跌,股民信心喪失,持股的被深套動彈不得,沒有進場炒股的不敢進場,選擇觀望。這導致股票交易低迷,人氣嚴重不足,稍有拋壓股價就會下跌。
  5. 股市存在強大的做空力量

    • 從2015年股災開始,股市中存在一股強大的做空力量,這股力量壓制了股市的上漲動力,導致股票殺跌速度驚人。
  6. 沒有政策利好刺激股市

    • 在股市下跌期間,政策面沒有利好消息提振或刺激股市止跌企穩回升,這使得股市慣性下跌,難以形成有效的反彈。
  7. A股制度不完善

    • A股市場在制度上還存在許多不完善之處,這導致股市資金有空隙可鑽,超大資金可以利用制度漏洞進行投機操作,對股市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