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有哪些公司是做不良資產和債權收購的
一、主要是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東方、長城、信達和華融,當年四大銀行上市剝離的不良資產主要是出售給這四家。
1、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 對應接收中國銀行的不良資產
2、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 對應接收中國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部分的不良資產
3、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對應接收中國工商銀行部分的不良資產
4、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 對應接收中國農業銀行的不良資產
5、現在各公司同樣也接收、處置其他金融機構和非對口銀行的不良資產
二、不良資產收購市場的賣方:又稱為不良資產的供給方或提供方,包括銀行、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及非金融機構(包括實業企業等)。
其中,來自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主要為來自銀行的不良貸款和來自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各類不良資產,而來自實業企業的不良資產主要為應收賬款。在政策性業務階段和商業化轉型階段,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所收購的不良資產主要來源於銀行類金融機構。
(1)2017年中國華融股票開盤擴展閱讀:
國有銀行不良資產與政府債務
中國銀行系統特別是國有銀行系統的"壞債"占銀行貸款總額的比重很高,這似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沒有這方面的准確的數字,只能根據各方面的信息加以估計。
為了最大程度地估計風險,避免低估問題的嚴重性,採用見到的各種估計當中較為嚴重的一種,即估計不良資產占銀行貸款總額的25%。
國有企業負債嚴重,當然首先是因為體制方面的問題。在國有企業、國有銀行、政府幹預這種三位一體的國有經濟體制下,國有經濟這個整體對社會欠下的"壞帳" 總會以各種形式發生(財政補貼、三角債、工資拖欠、垃圾股票、垃圾債券、通貨膨脹,等等,我們這里暫不詳細分析)。
但以銀行壞債這種特殊形式發生,其中一個具體的原因,就是從80年代開始,中國政府逐漸地將國家財政對國有企業的財務責任,轉移到了銀行。
Ⅱ 湖南除長沙銀行外,聽說還有華融湘江銀行比較好,比較有實力,資質等級如何啊
華融湘江銀行綜合實力最強,主體信用評級為AAA。
華融湘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10月,總部位於湖南長沙。華融湘江銀行成立以來,圍繞湖南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立足湖南、依託湖南、服務湖南、支持湖南、支持地方經濟社會建設。截至2017年底,華融湘江銀行注冊資本為77.5億元。總資產3145.26億元,存款2026.38億元,各類貸款1497.07億元。主要運行指標符合監管要求。在全國城市商業銀行中排名第24位,在湖南百強企業和服務業50強中分別排名第25位和第10位。標的信用評級為AAA。
拓展資料:
1、長沙銀行成立於1997年5月由長沙市財政局、長沙市開福區財政局、長沙市芙蓉區財政局、長沙市天心區財政局、湖南省郵電局、長沙信達實業有限公司、長沙市商業公司、,發起人設立了長沙市14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市政協會的原股東。2008年更名為長沙銀行。是湖南省第一家區域性公司。股份制商業銀行,湖南最大的法人金融企業。長沙銀行於2018年9月2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它是湖南第一家上市銀行。股票代碼:601577,股票簡稱:長沙銀行。擁有廣州分行等30家直屬分支行,營業網點已實現湖南省地市級覆蓋。 控股公司在湘西、祁陽、宜章等地開辦了三家村鎮銀行,湖南長銀58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同時為客戶提供365天*24小時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微信銀行和電話銀行服務。截至2021年6月底,總資產達到7592.2億元。
2、沙銀始終堅持「正道、忠於群眾」的發展使命,堅持「關注客戶、務實、快樂同行」的核心價值觀,堅持深化湖南,成為「湖南人」的主辦銀行。以批發為主體、零售和資產管理為兩翼、網路整合為終端的「一體兩翼一尾」業務結構,旨在打造智慧整合和縣級整合。金融一體化、綠色一體化、技術一體化四大特色戰略品牌。
3、截至2020年6月30日,國家開發銀行總資產為6504.79億元,資產質量良好,各項監管指標符合監管要求。近年來,沙洲銀行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已躋身全球500強銀行和中國服務業500強,在「2019年全球1000強銀行」中排名273位,在「2018年中國服務企業500強」中排名219位。
Ⅲ 半年巨虧1千億,華融的至暗時刻和私募女俠的滑鐵盧
一個處理不良資產的企業,最終把自己搞成了不良資產!
變胖容易,瘦身難!
延期幾個月後,中國華融將在8月28日發布2020年報。10天前,8月18日,華融發布了2020年的盈利警告:經初步測算,本集團2020年度經營業績預計將出現虧損,歸母凈利潤虧損預計為人民幣1029.03億。
1029億虧損,刷新了中國上市公司的虧損記錄!華融的市值也只有398億港元,一下子虧了3個自己;華融凈資產1204億,一下子差點把凈資產虧光,原本負債率高達90%,這一把讓負債率直接爆表,逼近99%!
2020年上半年,華融歸母凈利潤2億,虧損都來自於下半年,主要是計提了信用減值損失和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1、私募女俠的滑鐵盧!
得益於去杠桿和金融脫媒,華融迎來了一波瘋狂發展,那段歲月,也是影子銀行跨越式發展的時候,也是信託經理紙醉金迷的歲月!
2017年,是華融的高光時刻!2017年,華融歸母凈利潤220億,總資產1.87萬億,都是 歷史 新高!
當時,很多股市大V對華融趨之若鶩,紛紛拿著本金或者從粉絲那裡募集來的資金,重倉華融!
其中,有一位股市女俠,從北京辭職,去了十八線小城市,開始了職業炒股,美其名曰「創業」,當時,她不僅重倉華融,還持續發帖鼓吹華融,美其名曰「價值投資」。
當時,華融的各項估值指標確實不錯,市盈率只有5倍,市凈率跌破1,更重要的是,華融的凈利潤是持續高增長的,這讓很多價值粉很抓狂,開始了無腦買入!但是,這些偽價值粉,並不懂得華融的模式和資產質量,作為一家萬億資產的金融多元化集團,只要現金流不斷,利潤是很容易做出來的,把一些好的資產進行出售或者重估,差的資產就按成本計量或者不出售,利潤就出來了!
這位股市女俠,重倉華融兩個月,就迎來了大腿斬,不僅有她的本金,還有她從粉絲那裡募來的基金,遭遇了慘重浮虧,基金凈值一度跌到0.4!華融從2018年初的3.79一路下跌到2021年初的1.02,跌幅高達80%,不知道這位私募女俠,還會進一步浮虧多少。
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是炒股創業失敗,又要從十八線小城市逃回北京,重操舊業,靠股評度日!
2、華融的至暗時刻!
2018年初,隨著賴小明被調查,這家萬億資產的巨輪,其實早已千瘡百孔,風險逐漸浮出水面,利潤迅即就崩了!
2018年,華融歸母凈利潤15.76億,同比下降92.84%!2019年,歸母凈利潤勉強維持在14.24億!
當然啦,2018年和2019年的盈利,也是做出來的,好的資產開始賣,差的資產沒賣掉,虧損還沒體現出來,最後,累積到2020年下半年,這些雷開始了一起爆!
2020年6月末,華融總資產1.73萬億,總負債1.56萬億,負債率90.30%!
借款7660億,吸收存款2629億,應付債券及票據3388億,這三項負債就高達1.3677萬億!
怎麼說呢?資產可以縮水,但是這些負債,可是貨真價實的,而且還有利息!華融的日子,可謂是極其艱難!
2020年下半年,虧損了1千億,華融的負債率逼近99%,什麼概念呀?一家金融企業的杠桿近乎100倍!
這時候,華融急需補充資本金,於是出來了,以中信集團為代表的五家戰略投資者。
3、華融的萬億資產之路:變胖容易瘦身難!
賴老闆曾經傲嬌地自稱,把一個處理不良資產的小企業,干成了萬億資產的金融巨頭。
亞洲金融危機之後,1999年,四大AMC公司誕生,承接四大行的不良資產!
隨著中國經濟騰飛,那些不良資產,不僅可以還錢了,有些資產還變成了香噴噴的現金牛,華融等四大AMC,都開始賺錢了!
原來,不良資產不是處理的,中國經濟的騰飛,一下子讓華融等四大AMC,躺著賺到錢了!
原本10年到期的四大AMC,應該在2009年,完成使命結束了!但是,華融走向了一條逆勢擴張之路,不斷包裝和吸納不良資產,直至把自己變成了不良資產!
2009年,賴小明來到了華融,開啟了一波瘋狂擴張之路,正好也趕上了影子銀行跨越式發展的時候,信託行業也是那個時候開始井噴的!
2009年,華融總資產還不到1千億,是四大AMC裡面最小的一家,轉眼到2017年,華融資產漲了200倍左右,總資產高達1.87萬億,是四大AMC裡面最大的一家!
華融不斷擴張,不斷將一些不良資產進行包裝,然後抵押融資,再進行吸納新一輪不良資產!
風險資產終究是風險資產,不會因為華融的參與,風險會變小,當現金流運轉不暢時,風險就開始爆出來了!
還是那句樸素話,你惦記著別人的利息,別人惦記著你的本金!
為什麼金融精英賴老闆就沒明白到呢?
賴老闆或許認為,順便收點好處,幫公司拿到高利息,規模也做大了!
那些職業老賴或許認為,給你點好處,承諾一個高利息,拿到你公司的本金!
賴老闆跟職業老賴們這一戰,可謂輸得很慘,直至賠了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