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家孩子一直腹瀉,有哪位專家或者醫生能告訴我下這個四磨湯能長期服用嗎
基本信息:
主要適用症:情傷感,上氣喘息,胸膈滿悶,不思飲食
組 成:烏葯、人參、沉香、檳榔
用法用量:濃磨煎三、四沸,溫服。
葯品名稱:四磨湯
基本簡介:
四磨湯,出自《重訂嚴氏濟生方》卷二,屬中醫的理氣方劑。四磨,指四味葯物先磨濃汁再和水煎服的方法。由於方中諸葯均較堅實、非久煎不能出其性,但煎煮過久又恐芳香氣味散逸,而影響治療效果,故用此法,取其「磨則味全」之意,故稱「四磨湯」。
本方用於治療因七情失調所致氣逆不降之證,服之行氣導滯、止痛降逆,又因方中用人參一味,可防三葯之副作用,俾行氣而不傷氣,破滯而不傷正,扶正袪邪而獲效。
基本功效:
順氣降逆,消積止痛。用於嬰幼兒乳食內滯證,症見腹脹、腹痛、啼哭不安、厭食納差、腹瀉或便秘;中老年氣滯、食積證,症見脘腹脹滿、腹痛、便秘,以及腹部手術後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
葯理作用:
四磨湯對小鼠胃腸運動的影響 並與胃腸道促動力劑莫沙比利進行比較。以胃腸內標記物葡聚糖藍22000 在胃內色素相對殘留量及小腸推進比為指標,觀察各實驗組對正常小鼠胃排空及腸推進的影響。結果四磨湯對正常小鼠的胃排空及腸推進運動均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但其促胃排空作用較莫沙比利弱,而對腸推進運動的促進作用與莫沙比利相比則無顯著性差異。結論顯示四磨湯具有加快胃排空及促進腸蠕動作用。
史料記載:
《醫方集解》
此手太陰葯也,氣上宜降之,故用檳榔、沉香,檳榔性如針石,沉香入水獨沉,故皆能下氣;氣逆宜順之,故用烏葯;加人參者,降中有升,瀉中帶補,恐傷其氣也。
《醫宗金鑒》
七情隨所感皆能為病,然壯者氣行而愈,弱者氣著為病。愚者不察,一遇上氣喘息,滿悶不食,謂是實者宜瀉,輒投破耗等葯,得葯非不暫快,初投之而應,投之久而不應矣。若正氣既衰,即欲消堅破滯,則邪氣難伏,法當用人參先補正氣,沉香納之於腎,而後以檳榔、烏葯從而導之,所謂實必顧虛,瀉必先補也。四品氣味俱厚,磨則取其氣味俱足,煎則取其氣味純和,氣味齊到,效如桴鼓也。
《成方便讀》
以檳榔、沉香之破氣快膈峻利之品,可升可降者,以之為君;而以烏葯之宣行十二經氣分者助之;其所以致氣之逆者,虛也。若元氣充足,經脈流行,何有前證?故以人參輔其不逮,否則氣暫降而郁暫開,不久又閉矣,是以古人每相需而行也。若純實無虛者,即可去參加枳殼。
《歷代名醫良方注釋》
此方乃醒氣、散氣、降氣、納氣,而又維護正氣之方也。氣喘分兩大綱,一在上為實,乃肺氣不通調;一在下為虛,乃腎氣不歸根。本方證治,兼而有之,蓋七情感傷,郁滯菀結,氣喘而急,上而不下,留滯膈間空膜之地,形成氣膈。方制檳榔以開之,烏葯以異之,沉香以降之納之。又用人參之大有力者,主持其間,俾氣有統攝,不致散漫耗蝕,上下循環,營周不休,以歸復於生理正常。尤妙在四葯皆磨,既取其氣味之全,又取其緩緩斡旋,不過攻過補,致令轉變氣損氣滯反應之嫌。一本磨上三葯,倍人參煎湯,入鹽調下,對於虛甚不能運葯,義求人參補力之早達,未為不可。然煎則補住氣痰,恐諸氣葯反難以奏功。觀喻嘉言《寓意草》,治痰喘夾虛,用人參切則效,人參用煎則不效,其意殊耐深思。要之須恰符病竅病機,斯可耳。
注意事項:
1、孕婦、腸梗阻、腸道腫瘤、消化道術後禁用;
2、一般手術病人在手術後12小時第一次服葯,再隔6時第二次服葯,以後常法服用或遵醫囑;
3、冬天服用時,可將葯瓶放置溫水中加溫5-8分鍾後服用;
4、葯液如有微量沉澱,屬正常情況,可搖勻後服用,以保證療效。
相關信息:
占公司營收逾60%的漢森制葯旗下明星產品四磨湯日前陷入「毒物危機」中,其被曝出含有致癌物檳榔,而公司從未明確披露過該葯風險。昨日該公司回應稱毒性研究結果表明四磨湯口服液安全。四磨湯
據了解,檳榔於2003年即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認定為一級致癌物,但在2010年漢森制葯上市的招股說明書中並未有檳榔致癌的表述。而四磨湯說明書中不良反應里的說法是「尚不明確」,禁忌中僅提到「孕婦、腸梗阻、腸道腫瘤、消化道術後禁用」。
對此,漢森制葯昨日發布澄清說明稱:「檳榔為《中國葯典》收錄葯材,四磨湯口服液所使用檳榔是按《中國葯典》炮製規范進行炮製。」說明稱,國家葯監局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檢索結果未見四磨湯口服液不良反應案例。口服液上市後,臨床研究方面先後有三百多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均表明安全有效。「我公司四磨湯口服液是嚴格按國家《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葯企生產,原葯材使用符合國家規定。」漢森制葯表示。
根據漢森制葯之前披露的歷年的年報,數據顯示,四磨湯2007~2012年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10億元、1.63億元、2.01億元、2.41億元、2.77億元、3.36億元,占同期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65.81%、69.15%、71.17%、70.05%、69.2%、68.71%,其銷售收入逐年增加。
被疑有毒:
漢森制葯:配方危機引發連鎖反應
上市公司漢森制葯關於擴大產能的募投項目將在今年六月完工。據了解,該項目是為公司旗下「四磨湯口服液」等名牌葯品打造的。按照漢森制葯之前的樂觀設想,項目投入使用後,四磨湯口服液將由年產2億支擴大到3億支,以滿足該產品「40億元的市場空間」。
然而就在近期,該名牌葯品「致癌門」使漢森成為了一家爭議不斷的公司,口碑迅速喪失、股票也一度跌停。公司未來發展以及名牌產品「四磨湯」未來的市場空間被認為堪憂。
與此同時,配方危機也引發了連鎖反應,關於這家中葯上市民企的更多問題和歷史也在逐一浮出水面。
因名牌葯品「四磨湯」的成分被疑致癌,上市公司漢森制葯近期爭議不斷,股票也一度跌停。葯品說明書表述「不規范」,公司上市與商業賄賂案有牽涉,賤價獲取「四磨湯」配方專利「涉嫌國有資產嚴重流失」,且該產品專利保護期大限將至……漢森制葯該如何化解一連串由誠信問題帶來的輿論風險?
「四磨湯」多次被疑有毒
三年前有媒體曾對四磨湯主要成分「烏葯」的毒性產生過疑問,但這在當時並未引起輿論和業界的關注。
成於「四磨湯」的上市公司漢森制葯,最近禍起「四磨湯」。
4月25日,媒體爆出,漢森「四磨湯」成分之一的檳榔早在2003年即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認定為一級致癌物「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的物質或混合物」。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了市場和輿論的動盪。
4月25日,漢森制葯緊急停牌發布澄清公告,稱毒性研究結果表明四磨湯口服液安全,並無致癌風險,公司未接到有關漢森四磨湯產品質量以及不良反應等方面的任何通知和質詢,不存在產品下架等問題。
但股票在4月26日復牌後仍遭連續跌停。5月2日,漢森制葯股延續節前弱勢,開盤即跌停報18.08元。
此番重創是因為一味檳榔,但事實上,對於「漢森四磨湯」成分的安全性質疑並非只有檳榔。三年前有媒體曾對四磨湯主要成分「烏葯」的毒性產生過疑問,但這在當時並未引起輿論和業界的關注。
據漢森的公開資料稱,四磨湯處方源於宋代《嚴氏濟生方》。明代《痘疹金鏡錄》在宋代《嚴氏濟生方》四磨湯的基礎上進行了配方增減,而漢森公司主打產品四磨湯口服液的處方則來自於明代《痘疹金鏡錄》。
兩古籍關於四磨湯的配方有所不同,宋方中的「人參」在明方中則以「枳殼」取代。但兩方都含有一味「烏葯」。根據古代中醫著作《本草害利》記載,「烏葯,辛溫,散氣之品。病屬氣血虛,而內熱者忌之。虛氣熱氣,用之貽害……一切陰虛內熱之病,皆不宜服」。《本草新編》也證實「烏葯,產婦虛而胎氣不順者,切不可用,用則胎立墮。人以為順氣用之,誰知烏葯能順胎氣之實,而不順胎氣之虛乎?不獨胎氣,凡氣虛者,俱不能順,惟血虛而帶郁滯者宜之耳」。
質疑意見認為,葯性為散氣的「烏葯」當與固氣的「人參」配伍,而作為現代醫葯,漢森四磨湯之所以採用了以枳殼替代人參的四磨湯葯方,是公司出於攤低成本的考慮。另外,「從化學屬性上而言,烏葯屬於毒性較強的中草葯,在傳統中醫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時,與附子、雷公藤等葯效相近。」這樣的葯物是否適用於長期口服尚需檢驗。
對此,一位中醫內科研究人士告訴記者,與關於「檳榔」的質疑一樣,單純因為「烏葯」毒性而質疑四磨湯葯方具毒性並不客觀。「但是這味葯物具體的含量是多少、葯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情況說明、嬰幼兒是否長期安全適用等問題,值得追問。」
部分產品缺乏「葯理毒理」說明
記者查閱漢森制葯官方網站發現,在包括「四磨湯」在內的數款熱銷中成葯品的說明書中,關於「不良反應」、「禁忌」等事項多是「尚未明確」。
對於葯品成分「致癌」的質疑,漢森制葯方面反應迅速,並從多個方面對報道和傳聞進行了否認和解釋,但對於相關的數據信息和實驗報告尚未公開出具。
事實上,漢森不光沒有對四磨湯出具詳細實驗報告和臨床證據,記者查閱漢森制葯官方網站發現,在包括「四磨湯」在內的數款熱銷中成葯品的說明書中,關於「不良反應」、「禁忌」等事項多是「尚未明確」。而「葯理毒理」一項在這些暢銷葯品中則幾乎缺席。
在漢森的一款非熱銷葯品「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的說明書中,廠家交代了使用禁忌、注意事項及葯理毒理,註明其「致癌、致突變作用」:「動物試驗或體外測定發現本品具致癌、致突變作用,但人體中尚未證實。」
同樣是「致癌」風險,為該公司貢獻了70%以上營收的四磨湯,在這方面則享受了「豁免」。10年前即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一級致癌物的檳榔,作為四磨湯主要成分,並未有任何「注意事項」或者「葯理毒理」提示其風險。
對此,漢森公司方面的回應是「毒性研究結果表明,四磨湯口服液安全。由於毒理實驗證明四磨湯無致癌風險,因此公司未在產品說明中加入特別提示」。
那麼,假使「葯理實驗證明四磨湯無致癌風險」證據充分,是否就代表廠家沒有責任在說明書中加入特別提示或葯理毒理說明?
一位醫學界人士認為,首先,葯理實驗能否保證四磨湯無致癌風險,尚需廠方提供進一步的證據,「不管葯理實驗是否證實了什麼,都應該在說明書中詳細交代。」其次,關於該葯品的不良反應和禁忌也需要臨床論證。「退一萬步講,就算沒有臨床反饋出現不良反應,作為葯品生產廠家,也有責任在說明書里寫明臨床試驗的數量、人群和對象。一句『尚不明確』是對病人的不負責任,尤其是四磨湯這種兒童常用葯。」
「可長期服用」被指誤導消費者
公司另一主打葯品「縮泉膠囊」的健康咨詢欄目中,被問及該葯品是否安全可靠時,廠家的回答是:「在臨床試驗和文獻資料中均無縮泉膠囊不良反應報道」,並由此得出了「縮泉膠囊使用安全可靠,並適宜長期服用」的結論。
2001年頒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五十四條規定,葯品包裝標簽或者說明書上「必須註明葯品的通用名稱、成分、規格、生產企業、批准文號、產品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不符合該規定的葯品「除依法應當按照假葯、劣葯論處外,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撤銷該葯品的批准證明文件」。
據國家葯監局發布的《葯品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葯品說明書和標簽的文字表述應當「科學、准確、規范」。但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國內中葯行業內,漢森制葯這種「不規范」的情況並非孤例。看似是「規范」的問題,但有時候也是「企業主觀上不願為不良反應監測投入精力和經費」的問題。
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葯學院教授高益民告訴記者,這種行為是不允許存在的:「嚴格來講已經違法,但是我們現在一般只能認定是『不合格』。」因為中葯成分和葯理的「特殊性」,企業偷懶用「尚不明確」等表述的行為長期被默認。「民不告,官不究。」
記者看到,該公司另一主打葯品「縮泉膠囊」的健康咨詢欄目中,被問及該葯品是否安全可靠時,廠家的回答是:「在臨床試驗和文獻資料中均無縮泉膠囊不良反應報道」,並由此得出了「縮泉膠囊使用安全可靠,並適宜長期服用」的結論。
「臨床試驗和文獻資料中無不良反應的報道」,是否意味著葯品「可長期服用」?
「說任何葯品可『長期服用』,在科學上都是不嚴謹的。」湖南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系主任何清湖告訴記者:「俗話說是葯三分毒,不管中葯西葯,在臨床應用中都應該遵醫囑控制用量用法。」他認為,作為生產廠家,聲稱「可長期服用」涉嫌誤導消費者。
「少數醫療機構和生產企業出於各種商業目的,對某些葯物的不良反應不重視或隱瞞不報,使得政府相關部門不能獲得真實的安全性資料並及時採取應對措施。」中醫葯專家王新志曾在學術論文中批評過中葯行業中存在的此類現象。
但利益當前,「瑕疵」也許被選擇性忽視。以漢森產品為例,四磨湯的毛利率高達81%,機構扎堆追捧買入。在「檳榔」風波之前,產品隱性的缺陷與商業上的巨大成功相比似乎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