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樣是做公益,為什麼陳游標被罵而袁立卻被支持
標哥:

你在紐約還好嗎?
這是《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寫給你的第二封信,1月3日我們曾給你寫了第一封信,分析了《紐約時報》的AB股股權結構。
就知道你沒有認真看過,所以當我們1月3日在紐約肯尼迪機場見到你的時候,面對「想收購AB股中哪部分」的提問你感到莫名其妙。
我們只好在現場為你講解了這個雙層股權結構,你還反問:「這個雙層股權結構你是哪裡看到的?」
當然,這也不奇怪,你太忙了。你到紐約來做什麼呢?很愛造噱頭的你,始終不肯說。
「如果不能收購整份報紙,我收購一個版面也可以啊。我想收購頭版,然後進行改組,這樣,頭版上顯示『中國紐約時報』,搞一個中英文對照版本。」你顯得很樂觀。
不過,坦白地告訴你,我們在當天又一次詢問了《紐約時報》負責媒體通訊的副總裁伊莉-莫菲(Eileen Murphy)。
她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因為公司的政策是不對猜測和謠言進行評論,所以我們就此不予置評。」
莫菲並沒有引用「不對正在進行的交易進行評論」的慣例表示「不予置評」,她還補充說:「作為背景,我想提醒你,我們的董事會主席和控股家族的領導人小阿瑟-蘇爾茲伯格(Arthur Sulzberger, Jr.)就在前不久非常確定地說過絕不出售《紐約時報》。」
好吧,讓我們再次給你回顧一下《紐約時報》的股權結構吧。
《紐約時報》的財務年報顯示,《紐約時報》是以A、B雙層股權結構上市的。交易所上市,也就是普通投資者能擁有的股票,是A類股。而B類股很少交易,而且90%的B類股為奧克斯-蘇爾茲伯格家族成立的一個信託所擁有。
奧克斯-蘇爾茲伯格家族為1896年買下《紐約時報》的阿道夫·奧克斯(Adolph Simon Ochs)和繼承家業的女婿阿瑟-蘇爾茲伯格(Arthur Hays Sulzberger)的後代。小阿瑟-蘇爾茲伯格正是阿瑟-蘇爾茲伯格的長子,阿道夫·奧克斯的外孫。
雖然A類股和B類股在經濟上平等,每一股擁有相同的分紅權益,但是在股東大會上的投票權卻極為懸殊。A類股股東的投票權極度有限,《紐約時報》全體A類股的股東,無論市值和股份有多少,加在一起只擁有30%的投票權。而不論B類股在總股數中占的比例有多小,70%的投票權全部保留給B類股股東,也就是奧克斯-蘇爾茲伯格家族手裡。所以在14人的董事會中,B類股東也就是奧克斯-蘇爾茲伯格家族指派了其中的9人,占絕對多數。
AB雙層股權結構確保了奧克斯-蘇爾茲伯格家族可以用占市值0.6%的B類股百分之百地控制了《紐約時報》。
胡潤富豪榜最新估計擁有8億美元身家的標哥,你就算成功買下目前市值23億美元的所有《紐約時報》上市交易的A類股,如果對方家族不出售B類股,你只能獲得99.4%的公司分紅,投票權也只有30%。
如果留意一下《紐約時報》以往的股東大會,就可以看到砸錢只能當上大股東,卻不能改變公司的管理。摩根士丹利自1996年起就投資《紐約時報》,曾經是擁有7.2%股份的大股東。自2005年起,因為《紐約時報》經營不善股價下跌,曾公開批評《紐約時報》的管理決策,並直接與小阿瑟-蘇爾茲伯格對話要求改變雙層股權結構。
2006年,《紐約時報》正式回函稱:「只有奧克斯-蘇爾茲伯格家族的信託擁有改變雙層股權結構的權利。」
在2007年,摩根士丹利指出有高達42%的A類股東沒有在當年4月的股東大會上投票,比上一年的30%有顯著提高,這是因為A類股東的投票僅僅是象徵性的,無法改變控股家族的決策。小阿瑟-蘇爾茲伯格則重申,家族信託的年度會議決定不更改給予家族控股權的雙層股權結構。最終摩根士丹利在2007年下半年賣出所有《紐約時報》股票,結束了這場2年的爭端。
標哥,收購報紙的一個版面雖無先例,但該報紙連年虧損,去年1~9月虧損4370萬美元,董事會不斷通過出賣非核心資產來增加主營業務競爭力。
過去兩年內,紐約時報公司賣了很多資產,包括:2012年1月6日,以1.4億美元現金賣掉包括16張地方報紙在內的地區報紙集團the Regional Media Group;2012年2月和5月,以930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芬威體育集團的股權;2012年9月24日,以3億美元現金賣掉問答網站About.com;2013年2月,以7000萬美元現金將《波士頓環球報》和新英格蘭媒體集團其他業務出售給體育大亨約翰·亨利。
紐約地產大亨特朗普號稱目前正在積極召開會議,也在談判收購《紐約時報》事宜。或許標哥可以逢低吸納《紐約時報》資產,比如其非核心資產——兩家造紙廠。
不過,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觀察,你對是否能收購《紐約時報》未必放在心上。你說,這次到紐約有三件事要辦,其他兩件事比收購《紐約時報》更重要。
「絕對有慈善,絕對震驚世界。」穿著黑風衣的你在機場說,將於周二開新聞發布會。
標哥,這幾天紐約很冷,千萬別秀過頭,凍壞了身體不值得。
祝你順利。
《第一財經日報》兩位記者
2. 2014年漲幅前50名的股票是什麼
2014年漲幅前五十名的股票及排名:
(01)蘭石重裝603169
(02)中科曙光603019
(03)撫順特鋼600399
(04)眾信旅遊002707
(05)同花順300033
(06)雷曼光電300162
(07)營口港600317
(08)九強生物300406
(09)匯金股份300368
(10)節能風電601016
(11)北生葯業600556
(12)中紡投資600061
(13)朗瑪信息300288
(14)傑賽科技002544
(15)旋極信息300324
(16)京天利300399
(17)東方財富300059
(18)閩福發A000547
(19)花園生物300401
(20)宏源證券000562
(21)太平洋601099
(22)艾比森300389
(23)天華超凈300390
(24)新開昔300248
(25)科冕木業002354
(26)世紀華通002602
(27)全通教育300359
(28)中材節能603126
(29)松遼汽車600715
(30)贏時勝300377
(31)合鍛股份603011
(32)光大證券601788
(33)中國交建601800
(34)大富科技300134
(35)騰信股份300392
(36)丹甫股份002366
(37)華勝天成600410
(38)中國中鐵601390
(39)東方通300379
(40)金證股份600446
(41)英唐智控300131
(42)佳訊飛鴻300213
(43)萬達信息300168
(44)長江證券000783
(45)唐山港601000
(46)浙江眾成002522
(47)勁拓股份300400
(48)興源過濾300266
(49)興業證券601377
(50)莎普愛思603168
如何選出好股票:
要想選出好股票,要做好三個步驟,先選出好板塊,再選出板塊優質股,最後選出K線圖形態好的個股。
POCT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科華生物(002022)、中生北控(08247)、利德曼(300289)、達安基因(002030)、邁克生物(300463)、九強生物(300406)、復星醫葯(600196)、邁瑞醫療(300760)、迪安診斷(300244)、迪瑞醫療(300396)、新產業(300832)、新健康成(831193)、三諾生物(300298)
本文核心數據:市場規模
目前技術發展至第五階段
血糖檢測類POCT產品包括:血糖檢測系統(儀器及試劑)、糖化血紅蛋白定量檢測試劑。血糖檢測類POCT能夠讓患者迅速、便利、准確地監測自身的血糖水平,為治療提供基礎依據。血糖儀是血糖檢測類POCT的最主要產品,佔比在90%以上。
血糖儀在技術方面目前進行到了第五發展階段。前三代基本都採用光反射法實現血糖濃度測定,第四和第五代主要依靠電化學法。
目前國內主流血糖儀採用的是電化學法。第五代和第四代相比,在微量采血、多部位采血等細節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進。
國內血糖POCT滲透率較低
在中國市場,血糖類是POCT產品中應用較為廣泛的品類,但中國的市場滲透率平均水平偏低,只能達到20%左右,城市地區滲透率為20%-25%,農村地區為5%-10%。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血糖POCT滲透率仍明顯低於發達國家90%的市場滲透率。
目前市場規模達到約6億美元
目前,我國血糖POCT市場規模逐年上升。2020年,我國血糖POCT檢測市場規模662億美元,較2019年上升2015%。雖然我國目前存量血糖儀試紙的單位儀器消耗量僅為約100條/年,是俄羅斯的一半、美國的1/4,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和醫保政策的完善,這部分市場的增速將非常可觀,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大量國際巨頭企業占據國內市場
由於POCT技術的相對成熟,從全球范圍來講,其市場格局都是已經相對穩定的,其中羅氏、雅培、強生以及拜耳等占據了80%的份額,外資品牌在國內市場中約佔到了60%以上,國內的三諾、怡成等優秀企業憑借著較高的性價比占據了剩下的市場份額,並且從技術上還在不斷縮小與全球巨頭們的差距。
未來市場規模將超過17億美元
目前,中國血糖POCT市場起步較晚,因此,國內市場存在較大市場空白。經過初步估算,2021-2026年,我國血糖POCT檢測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872%,2026年市場容量將超過17億美元。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POCT行業市場需求前景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