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股票中石油和中國石油有什麼區別
擴展閱讀
與中國科大有關股票 2025-10-19 06:35:42
t0股票交易員 2025-10-19 06:04:05
中國股票莊家 2025-10-19 04:34:41

股票中石油和中國石油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 2025-10-19 02:17:23

Ⅰ 中石油和中石化不相往來嘛誰更有錢

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之比較

中石化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中石油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70年代以前,我國有石油部(上游),化工部(中游),有地方政府(下游)等,化工部管化工業務,石油部管石油勘探和開發,地方政府就是管銷售渠道,現在這些部門全部整合,並分拆成三家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

1、中國石油在油氣開采領域具有優勢(資源性企業)

中石油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最大的控股子公司,主要經營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生產、煉制、儲運、銷售等主營業務。在油氣開采方面有大慶油田,遼河油田,新疆油田,長慶油田,大港油田,華北油田,青海油田,吉林油田,西南油氣田,吐哈油田,冀東油田,玉門油田,浙江油田,塔里木油田十四個資源子公司。中石油擁有的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中國石油每年的原油及天然氣產量明顯高於中國石化和中海油。油氣勘探與開采業務也成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2006年,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業務占公司收入中的比重只有38.75%,卻貢獻了幾乎全部利潤。中石油是中國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氣生產商;截至 2006年底,其原油和天然氣探明儲量分別為116.2億桶和15,140.6億立方米,分別佔到中國國內三大油氣公司總量的71.8%和85.5%。勘探與生產業務為該公司最主要的盈利來源,也令其成為全亞洲最近三年盈利能力最出眾的企業。

2、中國石化的一體化優勢明顯(化工型企業)

雖然中國石化在油氣儲量和開采量方面低於中國石油,但作為國內最大的石化企業,公司在石化產品生產和銷售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中國石化是我國最大的石油產品生產和銷售商之一。擁有26家煉油廠、22家區域性油品銷售公司以及1家潤滑油生產企業。目前,公司的零售網路在東北、西北和華北地區占據優勢地位,並迅速向東部和南部地區擴張。

2006年,中國石化的原油日加工量達到294.65萬桶,較中國石油215萬桶/日的加工量高37%。在加油站的布局方面,中國石化所擁有的加油站數量明顯高於中國石油,截至2006年底,中國石化擁有的加油站數量達到28801座,而中國石油擁有的加油站數量為18207座。

2006年,中國石化勘探與生產業務占公司收入中的比重為7.26%,貢獻了52.86%的利潤,除了煉油業務虧損外,化工、營銷與分銷業務對公司收入和利潤均有一定貢獻。

中國石油的收入構成中,勘探與生產業務占收入中的比重達到38.75%,幾乎貢獻了全部利潤,其他業務對公司利潤貢獻較小。
中國石油國內的油田煉油,中石化用進口原油來煉,成本差太多。中石化是產值第一,但利潤不及中石油的1/2,中石化使用進口油,受原油價影響大!

3、中石油與中石化業務利潤率比較

業務利潤率比較

公司名稱/項目————中國石油————中國石化

總營業收入——————3927億元——5668億元

原油及天然氣業務比重——57%————11%

煉油及化工等業務比重——43%————73%

勘探與生產業務毛利率——59.51%——49.08%

煉油業務毛利率—————10.66%——4.48%

化工業務毛利率—————18.31%——12.01%

註:以上均以2007年中報數據為依據

中石油利潤:1062億元毛利率26.97%

中石化利潤:524億元毛利率9.36%

由於中石油的原油大部分用於內部原油加工,在中國國內成品油未能跟隨原油價格同步的情況下,少部分的原油及成品油出口收益無法完全體現國際原油價格的飛漲,加上國家徵收石油特別收益金的攤薄作用,原油業務的高利潤率只能向下游成品油或化工業務延伸以得到實現。在成品油中,占據大頭的柴油、汽油和航油的價格受國家管制,無法實現原油高收益,只有燃料油、潤滑油、瀝青和石化等產品的實現價格跟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密切相關,因此,中石油對於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受益的程度受到了國內管製成品油價格和石油特別收益金的抑制。盡管原油業務的利潤率受到了非市場因素的限制,但綜合中石油上下游業務的整體利潤率水平看,中石油在各項業務上的毛利率仍高於同類的中石化,同時由於油價的不斷上漲,中國國內正處於大力發展天然氣等其它替代能源的階段,中石油最為豐富的天然氣儲量及產量(國內產量的75%)令其占據了最有利的戰略位置,配合佔了國內份額85%的天然氣運輸管道,在上調天然氣價已經成為趨勢的未來,中石油的天然氣業務利潤率料也將得到不斷的提高(2006年毛利率為27.55%)。

中石油上游開采業務占優勢,中石化的煉油業務占優勢,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只股票從行業上有少量重疊,石油主開采,是資源股的代表;石化是石油化工,更應歸屬化工板塊。中石油用國內的油田煉油,中石化用進口原油來煉,在煉油方面國內煉油業務毛利波動大。中石化是產值第一,但利潤不及中石油的1/2,中石化使用進口油,受原油價影響大,今年如果成品油價不上調的話,中石化利潤會下降,2006年國家給補了中石化100億。如在國際原油價格回落的1、2月份,國內煉油行業的盈利狀況大為改善,實現全行業盈利。但自3月以來,隨著原油價格的上漲,國內煉油業務又出現了虧損狀況。因此油價上漲,天然氣上漲,中石油全年的業績決不是半年報0.42元/股乘以2那麼簡單,其全年業績一定會明顯好於0.84元。這主要是基於國際原油價格走勢的分析,今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平均不到63美元/桶,下半年的國際原油平均價格曾摸高到99美元附近,相對於上半年均價上漲了57%,雖然國際油價11月28日跌回90美元/桶的水平,以85美元來計算也上漲了35%,加上天然氣提價也就是說中石油下半年的業績至少(按上漲了35%來估算)應該在0.56元/股,全年至少應該在 0.98元/股以上。10月末成品油價格上調500元後,將提升中國石化2007年每股收益0.07元,中國石化2007EPS0.80元左右,中國石油全年業績應該1元以上(根據原油產量和天然氣可銷售量分別為8.3億桶和388.5億立方米。油價上漲和天然氣預算)

假如2007給中國石化20倍市盈率,中國石化2007年合理價位應該在16元左右,中國石油20倍的市盈率為20元左右。而12月3號中國石化收盤價為21元,市盈率為26.25倍,中國收盤價為30.44元,市盈率為30左右,考慮到中石油高分紅(中國石油決定將2007年度中期凈利潤的45%派發中期股息,每股約0.205690元人民幣)及中石油在上證指數中的杠桿效應,應該再有20%的溢價,因此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兩者目前的比價比較接近。從企業類型看也是資源型企業的市盈率也應該高一些,因為中國石油的毛利率比中國石化要高,因此保守做法對中國石化的操作低於20元可以考慮部分買進,低於 16元可以半倉持有,低於12.8元可以全倉買進。對於中國石油,低於30元可以考慮買進,低於24元則半倉持有,低於20元可全倉持有。

因此,如你的問題,中國石油的資產要大於中國石化

Ⅱ 中石化和中石油哪個好

中石油和中石化是中國A股市場上的兩個重要石油公司。雖然它們都曾經是石油部的子公司,但在1998年分家後,它們成為了兩個獨立的公司。從資產和收入來看,中石化相對較小,但其凈資產收益率卻比中石油高。目前,中石油的市值為7000多億人民幣,而中石化的市值為4.2元。雖然它們的股價相差不大,但中石化似乎更受投資者青睞。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國內市場上幾乎沒有競爭者,這使得它們的壟斷地位得以保持。此外,由於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國家對兩兄弟的管理也非常嚴格,使得它們難以自主發展。此外,國外的石油價格也比國內便宜,這也影響了兩公司的業績。另外,隨著新能源的興起,石油的需求量也在下降,這也對兩公司的股價產生了影響。

在投資兩桶油時,需要考慮公司的經營情況、股價和分紅等因素。雖然兩公司目前的股價不高,但它們仍然是有價值的。因此,投資者需要謹慎考慮投資策略。

Ⅲ 中國石化及中國石油,哪支股票更好

明顯是中石油
中石化和中石油都有H股,但是巴非特只買了中石油,沒買中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