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中國股票近年來統計
擴展閱讀
中國國旅股票大盤 2025-07-29 17:41:27
星星股票代碼 2025-07-29 17:20:23
600476湘郵科技股票 2025-07-29 16:58:08

中國股票近年來統計

發布時間: 2021-05-08 13:10:39

『壹』 請列出在中國股市中有10年以上歷史的股票名單。

中國證券市場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已經初具規模。在這十幾年發展過程中,最讓投資者興奮的莫過於大幅飆升的牛市行情。近期,股市出現連續上漲的走勢,受此影響,許多人都在高唱牛市到來了。而面對漲聲四起的牛市論,仍有些投資者不敢踏入股市這個「雷池」,繼續悲觀地看待現在的市場。
其實,一輪牛市的產生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支持和配合,這里我們把中國證券歷史上牛市特徵和歷史背景做一個分析,給廣大投資者以參考。
1994
2個月漲2倍多不是牛市勝似牛市
1994年8月的行情驚心動魄,人稱解放軍叔叔救市行情,其實並非解放軍出面救市,只是行情在8月1日建軍節啟動而已。
在這之前,股市一路陰跌,在跌破777點鐵底後一路下滑到325點,其間沒有稱得上反彈的上漲。就在投資者一片絕望之中,管理層出台三大利好救市:停發新股、允許券商融資、引進國外投資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資訊行情論壇)收盤333點。
1996
十三道金牌方能鎮壓的最強牛市
經過連續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終於開始走穩,最低點已經探明512點,新股再次發行困難,管理層被迫停發了新股。而政策也開始偏暖,券商資金面開始寬裕,各路資金也開始對優質股票進行井井有條的建倉。
什麼是優質股票?還是那句老話,散戶不要的股票就是好股票,當時新發行的股票肯定沒人要,湖北興化這個大牛股就出現在這個群體。四川長虹(資訊行情論壇)因轉配股的紅股上市的丑聞,復牌後也遭到散戶的拋售,成為了沒人要的股票,它也是這次牛市的主要牛股。另外,由於當時投資者偏愛上海的股票,深圳的普遍沒人要,為首的深發展(資訊行情論壇)由於流通盤偏大,自然成為散戶拋售的主要對象,而它也成為了整個牛市的領頭羊。
1999
轟轟烈烈的5·19行情
1999年的5·19行情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爆發的一波單邊急升走勢,中間經歷了諸多利好傳聞和消息的推動,場外資金不顧一切地接力買進,造成了32個交易日的輝煌,讓人至今難以忘懷。
行情正式發動的當天,上午還顯得相當平靜,真正的變化發生在下午,大量湧入的場外資金不斷推高指數,成交量猛烈放大,市場開始驟然升溫。此後連續3天,市場量能梯次推進,從75億元到102億元到145億元。市場的做多信心迅速膨脹,場外資金繼續蜂擁入場,直到放出滬市單日445億的天量,指數上攻至最高1756.18點才戛然而止。
2000
至今無法逾越的2245點
5·19行情力度之強史上罕見,但在見到階段高點後,隨之而來的持續半年的大調整,在1999年的最後幾天,一輪新的牛市在一片觀望中突然爆發。
這波由網路科技股引領的行情,無論在持續時間上,還是個股漲幅上都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上證指數從1999年12月28日起步,到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創出了2245.43點的歷史新高,經過1年半的上揚,滬指創造了至今仍無法超越的歷史高點。
2002年中期,「中科系事件」、「億安丑聞」、「基金黑幕」等一系列惡性事件相繼曝光,銀廣夏、三九醫葯(資訊行情論壇)、麥科特、藍田股份等一大批上市公司違規遭到立案稽查,投資者信心崩潰,滬深指數反轉向下,一輪牛市宣告結束。

『貳』 中國股民有多少

呵呵,先請看一組數字(感謝中登公司的月報):

2009年末A股賬戶市值分布表:自然人(不含基金,債券)
0--1萬 15613802戶
1-10萬 26227865
10-50萬 6899047
50--100萬 833778
100-500萬 498631
500-1000萬 37229
1000萬以上 18468
合---計 50128820戶

分析這組數字之前,簡單回顧一下前幾年本人對這個問題的分析結論。在2006年底,當時A股流通市值是3萬億左右,估計當時活躍股民約在2000萬人到3000萬人之間,以30萬元投入股市資產(資金加市值)為大戶標准,大股民數約為40到50萬人之間;2007年底,流通市值在8萬億元左右,估計當時活躍股民在2500萬到3000萬人之間,以50萬元為大股民標准,總人數與一年前相比不變。

再回到這組數字。在2010年初,中國A股的總流通市值超過16萬億,和2007年底相比,大家都知道流通市值翻一倍主要是限售股解禁和IPO的貢獻。考慮到流通市值增長和CPI,我們把大股民的標准提高到100萬元如何?

那麼活躍股民(一年內有交易)人數如何?我不認為和2007年底相比有多大變化。雖然深滬兩市有效A股賬戶超過了一億三千萬個,但活躍賬戶和有股票的賬戶始終在6000萬以內,考慮到活躍股民肯定是深A滬A都有賬戶,其結果實際人數要打個對折,也就是保持在3000萬以內。

大股民數又該怎麼計算呢?這里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一、 中登公司的統計數是把深滬兩市合並計算的,也就是說在大市值股民中人數和賬戶數仍然存在打對折的問題(反而是萬元市值以下的股民數可以基本按賬戶數算,因為幾千塊錢還同時買深滬兩市的股票的可能性極小)。這樣考慮,就需要把50萬——100市值的賬戶也要折算進100萬資產以上的大股民數。以此計算,大股民數接近七十萬人;
二、 考慮到50萬——75萬市值左右賬戶會在50萬以上賬戶中占很大比例(中國股民的人數和資產關系的金字塔極為陡峭,基本上人數比例與資產倒數成正比關系),而雙賬戶的股民同時持有深滬股票且市值基本相同的可能性並不大,所以有相當一部分人還是被排除在百萬標准之外,這是一個減少大股民數量的重要因素;
三、 莊家和大資金的拖拉機賬戶也會使資產集中度更高、真實的大股民數字更少。
四、 另外一個影響大股民數的因素是持倉比例。考慮到中國股市哪怕是最低迷時期的總體持倉比例都在八成以上,而2009年底的市道並不算很差,估且認為持倉比在九成,那麼股民的資產數應該至少是市值數的1.1倍以上,這是一個會增加大股民數量的因素。
因為二、三、四幾個因素沒有足夠的資料進行定量分析,我們綜合考慮一下的話,可以武斷地認為當下中國在股市資產超百萬的大股民數在60萬人左右。這個數量,遠比兩年前要多。
什麼原因造成了中國A股市場大股民的資產數和人數都有大幅增加呢?是大家都賺錢了嗎?我認為主要原因不是這個,而在於這幾年的小非解禁和IPO,這個,才是真正創富的不二法門。

幾點感慨。
首先是中國人總體上比想像中要窮得多。中國個人和家庭的財富,主要分布在以下三個方面:房產是大頭,按市價約是100萬億,其中城市房產80萬億;個人存款按20萬億計算(扣除公款私存部分);股票按16萬億計算。除此之外的非上市股權、商業地產、黃金外匯債券都是小頭,且跟絕大多數國民沒什麼關系。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人在房產和存款上的分布規律也會類似於股市資產的分布。那麼,由此推斷,一個在中國一線城市的標准中產家庭,也不過就只有一套價值100萬的房子和20萬左右的金融資產罷了。請注意,這還是一線大城市的標准,根本不包括農民和中小城市居民。
其次是中國人的財富集中度可能比想像的還要高。幾千萬股市資產不到十萬的散戶和幾十萬資產超百萬的大股民比,我只能得出這個結論。
最後,中國股市的重要性遠比想像的還要低。折騰了這么多年,也不過就三千萬股民活躍在市場,而且95%以上都沒幾個錢,仍然僅僅是少數人的財富游戲。因此當局註定今後還要不斷折騰這個市場,反正股民也翻不起什麼浪花,無關多少人的身家性命。對比一下,房子的重要性可就大多了。

『叄』 股票的流通股東總數是怎麼統計的呢

股票的流通股東總數是上市公司在披露報表時就會披露截止報表期末的股東人數統計的。股東人數會分為流通股東人數和非流動股東人數,一般只公布是十大流通股東。
流通股股東是中國股市中一個特有的概念,指參與中國股市的持有流通股的投資人。根據流通股東投資資金量的大小,通常將投資人分為「散戶」、「中戶」、「大戶」、「機構投資者」。由於2006年以前,只有流通股能夠在股市中流通,因此這四類流通股東成為了中國股市早期運作的主要群體。

『肆』 請問中國股市開市日起。每年。每月漲跌幅的統計板塊漲跌幅的統計有沒有詳細的資料可供參考

1990年12月19號開盤.漲跌副限制為5%,T+1
1990年12月27號-1月4日.漲跌幅為0.5%
1991年5月17日起.漲幅為1%.跌幅為0.5%
1992年2月18日起.漲跌副為5%
1992年5月21日.無限制漲跌副
1996年12月13日 滬深兩交易所發出通知,決定自16日起對在兩交易所上市和交易的股票和基金類證券的交易價格實行10%的漲跌幅限制。

在每個交易軟體或者行情軟體中都可以看得到。
可以通過月K先來看每個月的漲跌幅度。

『伍』 請問目前國內股票市場開戶的數量有多少呢

1、截至2015年4月17日,中國股市中,A股賬戶數為1.98億戶,其中主力為「一人一戶」,按每人都擁有滬深賬戶計算,約1億中國人是股民。官方數據顯示開戶的股民人數超過以一億,但是有效賬戶在交易的現在只有5000萬。
2、根據統計數據顯示,這1億多戶中國股民中,呈現了諸多特徵,從區域來看,上海人最愛炒股,該地區2014年貢獻了中國股票市場16%的成交額;從年齡層次來看,30歲以下年齡段炒股人數最多,佔比超過了36%,但隨著年齡上升,炒股人群數量遞減,60歲以上的老年股民佔比不到5%。最有意思的是,炒股還與學歷有關。學歷越低的人群就越愛玩股票。中專及以下學歷人群,占據中國股民的大半壁江山,但學歷越高者,就越不熱衷股票,碩士及以上的高學歷股民佔比不到4%。
(以上數據均來自和訊股票網最新的統計數據)

『陸』 中國股市有多少股民

1、截至2015年4月17日,中國股市中,A股賬戶數為1.98億戶,其中主力為「一人一戶」,按每人都擁有滬深賬戶計算,約1億中國人是股民。官方數據顯示開戶的股民人數超過以一億,但是有效賬戶在交易的現在只有5000萬。
2、根據統計數據顯示,這1億多戶中國股民中,呈現了諸多特徵,從區域來看,上海人最愛炒股,該地區2014年貢獻了中國股票市場16%的成交額;從年齡層次來看,30歲以下年齡段炒股人數最多,佔比超過了36%,但隨著年齡上升,炒股人群數量遞減,60歲以上的老年股民佔比不到5%。最有意思的是,炒股還與學歷有關。學歷越低的人群就越愛玩股票。中專及以下學歷人群,占據中國股民的大半壁江山,但學歷越高者,就越不熱衷股票,碩士及以上的高學歷股民佔比不到4%。
(以上數據均來自和訊股票網最新的統計數據)
http://stock.hexun.com/2015-01-27/172806248.html

『柒』 中國所有的股票指數有哪些

股票指數有5個,分別是:

(一)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及其指數;

(二)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股價指數;

(三)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股價指數;

(四)香港和台灣的主要股價指數;

(五)海外上市公司指數。

股票價格指數即股票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

(7)中國股票近年來統計擴展閱讀:

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

(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對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

(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

(4)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捌』 求中國股市成立至今大盤指數數據

我國的滬深股市是從一個地方股市發展而成為全國性的股市的。在1990年12月正式營業時,上市的股票數量只有為數很少的幾只,其規模很小,且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上海或深圳的本地股,如上海的老八股中只有一支是異地股票。在其後股市的發展中,由於缺乏戰略性的考慮,造成了資金的擴容與股票的擴容不同步,特別是資金擴容,其速度遠遠快於股票擴容。在1991年至1996年的五年間,股票營業部從數十家擴展到現在的近3000家,入市資金從10多億元增加到現在的3000多億元,而上市公司卻只從當年的近20家增加到現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億股。股市的供求關系極不平衡,這樣就造成了股價在最初兩年出現暴漲的局面。

上海股市從1990年12月開始計點,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點,平均年漲幅達到179%;深圳股市從1991年4月開始計點,1992年底也漲到了241點,年均漲幅也有68.5%。

由於股價在開始兩年漲幅過度,伴隨著股票的擴容,在1993年上半年股價達到歷史性的高度以後,股價就停步不前,滬深股市就進入艱難的調整階段。1993年滬深股市收盤指數分別為833點和238點,1994年收盤指數分別為647和140點,1995年的收盤指數分別為555點和113點。根據國外股票指數的上漲速度和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國股市這種調整估計還要相當時日。如國家不出現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上證綜合指數若要在1000點站穩,大概還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

股票供不應求:我國股市股民多、入市的資金額度大,而上市流通的股票少,股市呈現出明顯的股票供不應求局面,據初步統計,到1996年10月底,滬深股市登記在冊的股民約有1800萬,而同期滬深股市的流通股規模約為300億股,平均每個股民擁有的股票只有近1700股。據初步估算,我國上市公司1995年的每股稅後利潤不到0.30元,平攤下來,股民人均收益最多隻有500元,按人均入市資金2元計算,股票投資的收益率(不計交易稅、費)只有2.5%,只相當於活期儲蓄利率。而由於股民在股市中頻繁交易,其上繳的手續費及交易稅之總和往往比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之和還要多。

股市交投過旺:由於我國股民投機性較強,其入市的動機主要是以搏差價為主,所以許多股民以炒股票為業。股市稍有風吹草動,便買進殺出,追漲殺跌之風盛行,股市的交投極其活躍。如國外一般成熟股市股票的年均換手率不到40%,而我國股市的年均換手率卻超過600%,是國外成熟股市的15倍。

股市交投過旺一方面造成股市的暴漲暴跌,如美國紐約股市從開辦到現在的200年間,日漲跌幅度超過3%的只有10次,而滬深股市漲跌幅超過3%的時間卻要佔整個交易日的20%以上。交投過旺的第二個後果就是造成股民的交易成本上升,1996年1到10月,滬深股市的股票成交量達1.3萬億,股民上交的交易稅、手續費近200億,而今年上市公司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估計只有近100億。收入與支出相比,支出多100億,這樣就使整個股民成為虧損一族。

股市尚待規范:我國股市是由地方股市發展起來的,且中央政府對股市的監管從1992年下半年才開始,股市的運作還尚待規范。從宏觀管理方面來講,其一是對股市的規律還缺乏統一的認識,具體表現在相關的政策缺乏科學性和連續性,如股市擴容及上市指標的控制仍沿用額度控制的方法。其二是對股市的發展缺乏長遠的規劃。如國家股、法人股並軌問題,沒有一個具體的實施計劃。其三是對股市的監管力度明顯不足,如對信息披露的監管、對制止機構大戶聯手操縱股市等問題力度明顯不夠。

從證交所方面來講,雖然滬深股市已成為全國性的股市,但證交所仍歸口地方管理,且證券交易稅的一半歸地方財政,證交所的地方利益傾向十分嚴重,主要表現在兩個交易所都將成交量的大小作為工作目標(成交量大就可多收交易稅),所以對有利於活躍股市成交的一些不規范行為的制止明顯不力。

從券商方面來講,其一方面在自營業務中利用資金實力對股價進行操縱,以從中漁利;另外為配合新股的順利發行,往往採用人為造市的方法,拉抬股價,引股民上鉤。

上市公司方面,為了新股的發行或配股的順利完成,在信息披露方面一般是報喜不報憂,隱瞞一些重要的不利信息,且經常高估利潤指標。而一旦股票上市發行成功,則發表聲明更改盈利預測或發表所謂的道歉聲明來掩蓋錯誤。
參考資料:http://www.goomj.com

『玖』 中國股市從開始到現在,發行了多少股票(發行價統計金額)又有多少分紅(所有股票的分紅總價值)

可以問問目前的推銷股票操作系統的人,如同花順,大智慧。
系統帶不帶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