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股市暴跌為什麼沒引起經濟大蕭條
1、中國股市暴跌,只是短暫的,而經濟大蕭條是各種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政府有能力干預市場經濟,實行宏觀調控和對策,同時,中國傳統的消費觀念是「存今天的錢辦明天的事」。所以一時之間是不會引起經濟大蕭條的。
2、經濟大蕭條肯定會引起股市的大跌,反之卻不一定成立。有可能是前期泡沫太重,有可能是人為操作,也有可能是實體經濟真正發生問題了。從我國現在的情況看,泡沫是很大的引起股市下跌的原因,加之中國經濟受外部影響也有下滑的趨勢,在多種因素作用下,使得我國的股市急速下跌。不用過多擔心中國的經濟發展,長遠來看是好的。
3、經濟大蕭條是指長時期的高失業率、低產出、低投資、企業信心降低、價格下跌和企業普遍破產。工商業低落的一個溫和的形式是衰退(recession),它同蕭條有許多共同點,但在程度上較弱。如今,衰退的精確定義是實際國民生產總值至少連續兩個季度下降。
Ⅱ 中國股市什麼時候能走出好的行情底部在哪
具體時間誰也說不準,中國的股市是熊長牛短,經過一輪井噴式的上漲,是每個人都知道有股票這么重東西存在,也許幾個月後隨著世界經濟好轉,股市逐漸起步,也許人們的信心一直不足,擔心6000點至2000點那種高空摔痛的感覺。期間也許會漲到4000點,再跌下來,再漲,什麼可能都是有的,世界經濟在不停的變化著,突如其來的事件就是牛熊開始的導火索,比如美國次級債引起的這次全球股市低迷。相信中國的股市會復甦的,不會短期內,時間也不會超過1、2年。 祝你好運! 在金融危機不斷蔓延和擴散的背景下,由於市場普遍擔憂全球經濟可能進一步惡化,外圍股市持續低迷,並拖累A股市場繼續維持弱勢探底的格局。面對國際形勢發生復雜變化和國內出現困難的情況,我國政府已經並將繼續採取措施應對外部沖擊,"努力保持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可以預期的是,上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都將有利於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有利於改善企業的經營環境和盈利能力,同時也有利於改變市場的悲觀預期,重新塑造投資信心。
Ⅲ 造成股市低迷的五大原因是什麼
1、全球股市大跌直接原因:PMI創新低。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全球資金迴流美國;新興市場貨幣貶值潮;8月份財新PMI初值創2009年3月以來新低,顯示經濟進一步下滑。
2、全球股市大跌根本原因:只刺激不改革的代價。次貸危機後各國主要依靠貨幣和財政刺激,改革力度有限。現在美元進入強勢周期,但各國經濟復甦進程和貨幣政策周期不在一個軌道上,歷史上美國貨幣政策收緊是引發多次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同時來自中國的需求持續下滑,改革仍需要時間,目前尚沒有哪個經濟體能夠彌補中國經濟減速帶來的全球需求缺口。
Ⅳ 股市現在很低迷,何時開始進場呢
中國股市自6124下跌以來 ,在1664點反彈到34 78點,最近也是在2319 點展開反彈行情,高點也達到了2704點 ,不少個股甚至創出歷史新高,可以說,不是中國股市的低迷,而是絕大多數人的恐慌情緒在作怪。 其實,股市就是在利用人們的貪婪和恐懼兩大特點而興風作浪。
Ⅳ 中國股市究竟有哪些悲劇問題
股市低迷,各種找制度或政策原因的討論也就風生水起。這本身已經暗示了悲劇之所在。因為中國股市的制度缺陷往往在牛市時暴露得更充分,我在2001年和2007年牛市高峰時專文論危機,在2005年股市極度低迷時,倒是專文談制度和市場轉折的契機。在股市再度低迷的今天,我們要想真正看破迷局認清大勢,必須超越一時的功利之心,擺脫誘惑和糾結人們的假問題,敢於面對市場真正的病症和挑戰。唯其如此,危局才可能再次轉化為機遇。
一.股市低迷本身不是問題
今天人們問得最多的問題是,美國是金融危機的發源地,美國道瓊斯指數已經快要回到危機前的水平了,A股還在熊市中掙扎,這是不是充分說明了中國股市自身有問題?
客觀地說,這個比較並不嚴謹。美國經濟在經過金融風暴沖擊後在曲折緩慢復甦,開始釋放積極信號,而中國經濟在2008年底4萬億的強刺激後,現在面臨經濟轉折和下台階,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相應的,美國股市也是在危機後逐步緩步回升,而中國A股則在2009年領漲全球後又開始回調。
同時,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在危機前就長期窄幅徘徊,中國股市在2007年剛剛經歷了瘋狂的頂點。就如美國的納斯達克市場,如果和十多年前的泡沫高點相比,今天還只在半山腰,日本日經225指數,現在只是其二十多年前泡沫高點的四分之一,而同期的中國A股市場,自設立來,指數漲了20倍。
可見,選一個特定時間段來對比,帶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真正要在不同市場間做比較,國際上通用的只能是市盈率和市凈率的比較。它反映了市場估值與企業盈利和凈資產的比值。因為任何經濟增長最終總要體現在企業盈利和凈資產積累上,才能左右股市的估值。用這些指標看,中國A股與世界主要市場,與中國周邊市場,只能說相差無幾,看不出有任何不正常。
從股息回報來看,中國A股過去和現在都顯著低於國內定期存款利息和國債利息,其他主要國家恰好相反,用這個指標看A股的回報率就差很多。如果用中國企業在境內境外不同市場的表現來看,A股市場估值還算是最好的。中國企業在海外國際規范市場上大多數表現從來比較差。香港沒什麼人指責中國股市制度或政策的種種問題,國企股紅籌股估值也並不高。美國市場近年來走勢確實不錯,但在美國市場上市的中國企業則並沒有享受這個好運,相反還遭遇了滑鐵盧,以至紛紛主動或被動退市,都想回到香港特別是國內A股來上市。可見A股市場的價值在中國企業眼中,還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同時,也要看到,我們的企業大多是規模效益型的,一旦經濟減速、增長受限,企業盈利馬上滑坡。這與美國的藍籌企業占盡技術、專利和創新優勢有很大不同。因此我們及中國周邊市場的估值比美國市場低一些也很正常。總之,中國企業在境內外市場的表現,應當說在總體上反映了我們經濟和企業的實際狀況,並沒有什麼冤枉和異常,沒必要自作悲情。
還有很多人批評,A股市場的根本問題是為融資者服務,使投資者的利益受損。這個批評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怎樣才叫為投資者服務?打擊違法犯罪肯定是一方面,客觀地說,監管層一直也在努力。其他如很多人建議的進一步限制大股東、高管變現,對上市公司附加越來越多的要求和束縛,這恐怕既不是改革的方向也不合國際慣例。試想限制到極端也就是退回到與國際規范市場背道而馳的股權分置時代,原始股東全不讓套現流通,上市價格、指標全部行政批准,但那時的市場仍然是牛短熊長、投資者一樣怨聲載道。
有人說,關鍵是公司發行不能有三高,應全部低價上市。新股發行改革之前,從來是這么做的,無論什麼公司,按統一的市盈率定價發行。許多公司上市首日股價翻好幾倍,二級市場仍然高位接盤,那也沒能真正保護投資者。2012年以來,監管層干預新股定價和首日漲幅,但一當市場稍稍平穩,首日大幅上漲的股票依然很多。有人說應嚴打新股炒作者,但一查首日買入的幾乎全部是中小散戶。又有人說要嚴格審查擬上市公司,其實,現在A股上市審查已屬世界上最嚴之列,不僅上市公司為支付中介機構審查的交通住宿招待等各項費用越來越多,相關打點越來越多,甚至連不少媒體都開始借審查斂財,以發負面消息為由收封口費,審查越多、權力越大、花費越多,還是不能避免上市後變臉。
由此可見,要區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股市對經濟下行的反映,這是股市開始發揮經濟晴雨表功能的表現。這一點並非壞事,反而值得歡迎。它也意味著只要經濟出現回穩上升的信號,股市必然也會回暖。另一種是證券市場本身的制度和政策缺陷,這才是真要認真對待的。這種制度缺陷和政策失誤,一方面會在市場低迷時進一步打擊投資者的信心(如同樣反映調整中的中國經濟,2012年香港國企股和紅籌股的表現就比A股強很多)。另一方面是當經濟和市場稍有回暖,監管者和投資者都鬆口氣、好了傷疤忘了疼時,IPO提速、投機炒作又起,股市制度的內在缺陷就會放大發作,從而很快迎來新的失望和悲劇。
二.股價扭曲結構高估是真問題
A股市場確實存在重大的問題,只是A股的真正問題與現在市場上絕大多數人想的並不相同。A股最大的不正常不在其熊市之煎熬,而在市場極度低迷時,上市企業排隊還越來越長,現在發號已到750開外,若非明裡暗裡地控制繼續發號,估計早已過千。這顯然是全球股市都沒有的怪事。
A股另一個不正常,是垃圾股往往比績優股更受追逐吹捧。A股市場歷年的大牛股往往非垃圾重組股莫屬。即便在今天監管層高調打壓ST等垃圾股的強勢氛圍下,垃圾股依然不時在熊市中咸魚翻生,連連漲停,身價翻番,成為一大奇觀。
A股市場的第三個不正常是股市低迷至此,二級市場投資者已苦不堪言,但新股上市發行仍然不斷不敗,老股東套現綿綿不絕。這樣,境外已上市的中國公司想回來上市,境內上市的原始股東和高管鎖定期一完,就忙著拋售套現,與境外市場熊市中新股發不出去大股東和高管不但不減持反而紛紛增持適成對照。
顯然,以上這三個怪現象才是A股真正不正常的地方。連病情的症兆都看不對,我們當然就不可能找對病灶病根,更不用說治病的葯方。
A股的三大怪現象,說穿了,反映一個許多人諱莫如深的病灶,就是股價扭曲結構高估下的供求失衡。在熊市中談股價扭曲結構高估,許多人不免會跳起來。但股價是否扭曲高估並不是由爭論或感情決定,而是由真金白銀決定的。市場經濟從來靠價格和供求關系調節。市場不憐憫眼淚,也不相信皇帝的新衣裳。價格合適,供求就平衡。價格錯了,供求就失衡。現在A股市場想上市的人打破了頭,只能說明價格過高導致供過於求,於是靠控制供給、嚴格篩選和排長隊來勉力維持秩序。
應當指出,這里說的價格不僅是上市發行價。上市發行價僅僅是公司讓渡的一小部分增量股權的價格,二級市場的價格才是原始股東衡量自身財富和套現退出的價格。因此,打開窗戶說亮話,二級市場的股價扭曲結構高估,既是太多企業在熊市中也想上市的原因,也是企業不怕發行價再被管制壓低也要上市的原因,更是股市低迷原始股東和高管們也要拋售套現的原因。所謂圈錢,所謂有利於融資者,無非是說股價高了。因為東西不在貴賤,黃銅也好,黃金也罷,定價太高了,都是圈錢蒙人;定價合適了,都是投資,都是物有所值。無論專家媒體還是投資者監管者,找了股市那麼多問題,獨獨不能正視股價扭曲結構高估這個基本事實,不願說破皇帝的新衣,就只能繞著圈子亂找別的毛病。承認二級市場股價扭曲高估,才算是摸到病灶。
但是,A股的估值,用國際通用的市盈率、市凈率,不是說與海外規范市場接軌了嗎?這個判斷以偏概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國的接軌是加權平均的接軌,大盤藍籌股特別是銀行股,市盈率很低,已經到5到10倍,但量大權重,一隻抵幾百隻,從而拉低和扭曲了市場估值。實際絕大多數中小盤股,熊市至此,其市盈率仍在二十多倍、三十倍以上。現在2432隻A股,真正市盈率在15倍以下的,只有262隻,不到全部上市公司的11%。本來物以稀為貴,故境外市場,一般是大盤藍籌股估值高些,中小盤股估值低些。特別在熊市,所謂漲時看勢,跌時看質,這時中小盤股股價往往跌至幾倍市盈率、每股凈資產之下。港台股市,內地在港上市的H股紅籌股,都是這個情況。日本東京日經225指數市凈率現為1.25倍,東京證券交易所全部股票平均的市凈率就降到了0.7倍。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自然不來上市,上市的也自然輕易不會減持。而A股現在鼓勵來上市排隊的恰恰是市盈率、市凈率高的中小盤,價格當然都高,供求自然不平衡。
Ⅵ 股票資產會不會跌完,市場低迷時
只要不買st股,也就是說只要不退市,就不會跌完。但你還要保證不賺錢不賣,不要輕易把股票在不賺錢情況下賣掉。一般情況下,股票不會跌到它的凈值以下。
Ⅶ 中國股市會出現大蕭條么
當然會,有繁榮就會有蕭條,這是必然的.新股民更要把錢捂緊一點,要不然賠完了說什麼也沒用了.
Ⅷ 股市長期低迷說明什麼
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蕭灼基委員認為,雖然去年股市跌幅不是最高的,股市指數也不是歷年最低的,但以前上市公司數量很少,股民人數和投資金額也不多,股市對宏觀經濟影響不大,而現在隨著許多大型、超大型國企改制上市,股市對宏觀經濟影響已經大增。股市的低迷,股民投資的大幅虧損,一些證券公司的相繼破產清盤,可能引發資金鏈條中斷 。「我國股市已到危機邊緣,出現前所未有的困境」。 大幅下跌實在反常 蕭委員進一步分析,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股市波動是必然的,但必須基本上與宏觀經濟情況相適應。成熟的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我國股市還不成熟,不可能起到「晴雨表」的作用,但也必須與宏觀經濟走勢基本一致。2004年,GDP增長達9.5%,是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我國已經連續11年實際利用外資在發展中國家排行第一。「在這樣良好的宏觀經濟條件下,股市大幅下跌,長期低迷,實在是反常現象」,蕭委員同時說,股市也與金融改革方向背離。作為直接融資主要形式的股市,融資比重從前幾年的10%%左右下降至3%%,基本不具備融資功能。 一、實行積極股市政策。他認為目前政策有限,缺乏力度較強的政策措施,同時缺乏配套。 二、要保護股民利益,尤其是中小股民利益。股民的最大利益是賺錢,因此一切政策設計、監管措施,都應以股民利益為准則。提高上市公司素質,保證證券市場發展和股票指數上升的勢頭,使股民投資股市的獲利高於其他投資項目,至少不虧損。 三、要培育股市有效需求。如果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條件下,股市資金不足,供求比例失調,後果嚴重。股市要發展必須提高有效需求,增加資金來源,尤其是機構的資金來源。 四、引進外資激活股市。如設立中外合資證券公司等,不僅增加股市資金來源,也有利於增強股民信心。 五、大力提高企業素質,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現金分紅的比例,要給股民實實在在的回報,提高股民信心。 六、股市規范要服從發展。政府的政策設計和監管行為,不能脫離發展,不能脫離國情,不能脫離歷史條件,為規范而規范。 【聲音·對話】 答:現在股民對股市缺乏信心,這是可以理解的。另外,股民投資不斷縮水,看到券商和上市公司不斷出事,看到大批違法高管人員受到法律制裁,也都是導致股民對市場缺乏信心的原因。 答:我認為股市還是可以再度輝煌的。北青
Ⅸ 中國股市這么多年漲不起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中國股市過去13年時間不漲反跌,而且大盤指數還倒跌了近一半,13年前大盤最高點在6124點,13年之後大盤指數還在3200多點奄奄一息;
中國股市這么多年不漲,必然是已經出現很多自身重大問題,當然這些重大問題是由內因、外因共同所致,主要包括以下問題。
問題1:新股發行太多
新股發行是A股最大問題,要知道每發行一隻新股發行一隻新股就會從股市抽一定的資金,這么多年股民投資進入股市的資金都被新股抽完了。
股市都是靠資金堆起來的,股市缺乏了資金絕對漲不起來,這就是為什麼A股市場其中漲不起來的最主要因素。
問題6:圈錢套現太嚴重
A股市場很多上市公司從頭到尾都是為了圈錢而上市,首先是IPO融資,再次增發融資,最後大股東口袋沒錢了,再次減持套現。
所以A股市場完全成了圈錢的市場,等上市公司圈錢完畢之後,股票一落千丈,最終股票走向退市了。
總之A股市場這么多年始終漲不起來,出現了很多問題,以上6個問題是主要因素,除了這6大問題外還包括交易制度、分紅制度、披露制度、定價機制等等,這些也是為什麼這么多年漲不起來的次要問題。
生活中有句話這樣說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用在A股非常適合,A股漲不起來必然是有A股的問題,必然是有A股的可恨之處。
Ⅹ 中國股市要跌到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