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證監會為什麼這么不要臉,全國股民都反對新股擴容,證監會為什麼還要堅持發行新股
走了上浮零,心想可以鬆口氣了。不曾想,來了哥輸清,跌得更慘,血本無歸啊。
㈡ 中國現在的股票市場上存在哪些問題
一、指導思想
就我的理解,西方的股票市場是老百姓(投資者)發展起來的,然後才有政府介入;中國股票市場從一開始就是政府催生的,甚至是政府生出來的。所以,西方的股票市場無所謂什麼指導思想,只有賺錢的思想。每人都想賺錢,交易就做成了;而中國的股票市場既然是在政府的操縱下發展的,指導思想就特別重要。
到目前為止,中國發展股票市場的指導思想仍然是幫國有企業解困。我想,是不是至少應該換個說法,說是幫助國有企業實現民營化,這比說幫助國有企業解困好一點。幫助國有企業解困,是怎麼讓老百姓的錢流到最困難的國有企業;而幫助國有企業民營化,是怎麼使國有企業轉到最能經營好它的人手裡。這就是不同的指導思想。
二、證監會的兩項功能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高西慶先生說,證監會專門防止騙子。這講得很好。證監會就是干這個事的。或者說得好聽一點,叫作保護投資者免受上市公司經理的欺騙。但實際上證監會的用處不是這樣。因為實際工作中,證監會的主要作用還是幫助國有企業解困,即怎麼使錢流向困難的國有企業。到了1999年,證監會又增加了第二個功能,就是幫助提高社會總需求。去年要保GDP增長,怎麼保呢?就是刺激投資需求或者消費需求。消費需求怎麼上去呢?有人出主意,股票市場越熱,大家收入預期就好,消費就可以上去。
暫不談這個邏輯對與不對,在證監會承擔著這兩個功能的情況下,怎麼抓騙子?根本沒辦法。保護投資者,談何容易!
三、產權問題
中國的上市公司主要由國家控制,由國家任命董事長和總經理,這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第一,企業不會注意信譽機制(reputation)。
當博弈是可以重復的時候,博弈者才會注意聲譽。而國有企業的問題是使得每個人都在玩一次性博弈——明天誰當總經理誰也不知道,我幹嘛不在今天撈一把?
資本市場之所以在西方能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騙人的錢騙一次可以,騙兩次也許行,騙三次就很難了,所以,要想在市場上生存下去,你要特別注意聲譽。但是,中國國有企業的經理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只要在任期內能撈到一把錢,以後這個企業能不能再融到資,就不是他所關心的問題。
第二,不可能從法律上保護投資者。
以關聯交易為例。在現有國有企業制度下,不可能制止關聯交易。大家知道,關聯交易是根據交易者定義的,而不是根據業務定義的。中國的國有企業的所有者都是一個,因此國有企業間的所有交易都是關聯交易。比如說,一個高科技企業上市了,融了幾個億,然後政府發現,別處有個低科技企業處於困境,職工工資都發不出來,於是政府說,你把它兼並了吧。這就是關聯交易。如果產權制度不改革,關聯交易的現象是不可能解決的。香港的上市規則規定,關聯交易需要小股東審批,把這一點拿到內地來,恐怕小股東們日夜審批都批不過來。
第三,如果產權問題不解決的話,企業內部的權力斗爭就會非常嚴重。
為什麼國有企業內部的權力斗爭或者說「內耗」這么嚴重?主要是產權問題,因為在國有企業中,管理者掌握這個企業但並不持有這個企業的股份,只有拿到控制權才會有實際利益,所以大家就為了爭奪控制權而斗爭,把精力主要用於權力斗爭而不是生產性的投資和生產性的努力上。上市公司當中這種現象尤為嚴重。
權力斗爭在西方的上市公司中也存在,但常常是改進效率的一種手段。如果一個上市公司的總經理幹得不好,就會被人推翻。中國上市公司的斗爭可能是搞垮企業的一種措施。
第四,股票市場的游戲規則沒法制定出來。
中國許多有關上市公司的條例在制訂的時候,因為考慮到企業的前身一般是國有企業,所以制訂出許多特殊的約束性條款。比如說,有一個規定是,只有三年贏利的企業才能夠上市。這相當於說,只能賣好看的西紅柿,長得不好看的就不能賣。這沒有道理。講道理的做法是,只要信息披露是真實的,誰想上市誰就可以上市。
此外,還有一系列因擔心所謂國有資產流失而作出的規定。其實,什麼叫資產流失?如果是公開叫賣,誰出價格高誰拿走,那麼哪怕只出一塊錢,也不能叫流失。但是,由於企業是國有的,如果不遵守某種硬性規則的話,就將真的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所以大量的規則就出台了。規定注冊企業時無形資產不能超過總資產的20%,也是出於同樣的考慮。
這樣一來,如果私營企業真要上市的話,一定會感到特別累。這些規則並不是根據它的情況制定的,但是它還必須走這個程序。
四、地方股票市場
西方的股票市場是從地方到集中。集中的股票市場有前提:法律體系要更為完善,信息的傳輸要更為暢通。如果這些做不到的話,要追求建立一個全國的股票市場,而且認為地方的股票市場更混亂,至少在理論上講不通。
如果法律制度不健全,信息傳輸不暢通,理性的借貸者只會把錢借給認識的人、村裡的人、周圍的人。而現在的規定相當於說,村裡的人不能互相借錢,要借錢的話,廣東的人必須借給陝西那邊的不認識的人,這才是國家應該允許的,這個道理完全反了。正因為我們國家法律不健全,信息傳輸扭曲得太厲害,所以應該是出錢的人和花錢的人離得更近一點。如果我買了你的股票,那麼我至少還有機會看看你是不是已經垮了。現在的情況正相反,有好多企業已經成爛泥了,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報紙上還宣傳它是好企業,這樣才真正造成金融危機。
五、經理、股東與職業道德
經理和股東是委託人-代理人關系。經理作為代理人,對股東負有一定的法律責任,就是誠信(fidelity)。誠信如何在法律上得到保證?對中國的法律隊伍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英國公司法的整個現代制度是從最原始的信託法(trust law)走過來的。英國人所自豪的對法學所作的最重要貢獻,就是發展了信託(trust)這個概念。而我們沒有這個概念。中國法官、律師對trust的文化背景、案例都沒有足夠的積累。對於中國有沒有一個能夠保護資本市場的真正的法律隊伍這個問題,我是存疑的。
經理人的職業道德問題與此相關。經理人的職業道德在表面是一個道德問題,實則是一個制度問題。經理其實是「保姆」,但現在被認為是「老闆」,而且他自己也覺得是。其實不然,好比一個保姆,主人不在,保姆就覺得自己是主人了。從長遠來看,職業道德是非常重要的,發展資本市場,簡單地說,就是把你的錢交給別人花,別人用。如果你對用錢的人的道德沒有基本信賴的話,你怎麼願意把自己的錢交給別人用?
職業道德問題不僅是經理的問題。假設在一個企業裡面,總經理持有10%的股,如果他為了這部分股權損害企業利益的話,是違法的。但是在國有企業里,假如一個國有企業有200個工人,所有者說要賣掉這個企業,但200個工人不同意賣這個企業,這卻並不被認為是違法的。這沒有道理。因為這企業是全國12億人的,200個工人只佔了其中的那百分之零點零幾,難道就能決定這個企業的命運?就可以為了自己的私利阻礙這個企業的出賣?這應該是違法的。■
㈢ 中國股市的性質和中國股市運行狀況
中國股市的性質是什麼? .
政府幫助上市公司融資[圈錢].投資人得不到回報.只有賭股價差價.變為賭場.政府是參與這場游戲的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當股市大跌時.喊幾句口號.出幾個錢.股市應聲而漲;當股市高漲時.唱幾句利空.發幾只股票.大盤嘩啦啦而下;
中國股市的現狀從2005年上證指數900多點,上升至2007年9月的6100點,又下降到2008年6月的2700點指數看,從成交量一天達4000如何看待不健康的問題,需理性、客觀、公正地分析。從中國18年的股史看,可從兩大時期;股市中具有的特點;股市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目前股市中的積極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一).中國股市的兩大時期和影響中國股市的發展,許多專家、學者根據自己評估劃分了多個階段。很有道理,也很有說服力。我想從股改的前後階段來劃分二大時期中國股市改制二大時期的顯著區別是,解決了中國上市公司一股獨大、同股不同權;中國股市將進入全流通的時代。上市公司成為全流通的企業目前,股市的急劇波動,是在新的歷史階段出現的新問題。如大小非的巨量減持而引發的股市波動等,是在解決了舊的歷史問題後而迎來的新的現實問題為使股改成功的光環能在股改的第二階段,即全流通階段能以為續。必須對當前股市的有關方面進行客觀分析和評估,才能真正找到中國股市存在的問題(二).中國股市的特點中國股市在管理層的積極治理和股民的積極參與下,道路坎坷、經歷風霜。時有陰天,多有陽光。發展至今,趨勢向好。認真研究當今股市1.從時間上看,是年輕市中國股市發展僅有17年的歷史。從時間上看,比起先進或成熟的資本市場是非常年輕的。2.從操作上看,是投機市任何一個國家的資本市場,都具有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的特徵;有投資和投機的特徵。而中國股市長期投資者少,短期投資者多3.從治理上看,是政策市從中國股市誕生之日起,股市的發展和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其解決希望在於政府幹擾。至目前為止,股市的問題仍需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出手解決4.從融資方面看,是圈錢市作為一個資本市場,其資本功能就是企業能在市場上進行融資,達到發展企業的目的。客觀地看,從建市起,國家央企的發展和解困5.從健康上看,是問題市中國股市發展至今,盡管政府和職能部門非常重視,非常關心和非常愛護;非常重視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特別是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6.從管理上看,是部門市中國股市的主管部門是「證監會」。從近幾年股市的上下波動來看,能影響股市運行的部門有央行、財政部、稅務總局、國資委
㈣ 求高手解答,中國的股票有被證監會強行退市的嗎上市公司退市的概率有多大
目前只有國恆鐵路倒計時
㈤ 中國證監會為什麼不暫停發IPO
發行一隻IPO,證監會能拿幾千萬的好處費,換成你是企業老闆,只要證監會能給你發行IPO,你給他們區區幾千萬好處費能算的什麼呢,雖然暫停IPO可能不是實質性解決股市,但是至少可以極大提振投資者信心,表面上說的好聽,發行IPO是給企業融資,實則是利益問題,美國經濟如此糟糕,他們都能停發IPO,說明美國監管透明,美國證監會不存在利益問題。
當前,主要是要解決股市存在的大量問題,而不是大量發行IPO,只有先解決好體制,才是正道。
這就是中國為什麼暫停IPO為什麼這么難。暫停IPO等於是暫停了一些利益既得者的財路啊。
㈥ 現在股票跌的那麼慘,證監會為什麼還要啟動IPO,這兩天虧了幾萬啊,為什麼沒有人救市
只會救樓市不會救股市的
因為高層及親屬沒人玩股市
都在玩樓市。。。。
㈦ 中國證監會為什麼總不想看到股市上漲
象2007年的牛市,股市漲得太快,跌下來很多人也死得快,從而2007年末起至2014年6月,股市都是熊市,從而股市沒有融資的功能。中國證監會希望股市走慢牛,這樣既然融資,股市也不會崩盤。其實說白了,目前的中國股市是圈錢的,管理層只想著大家把錢投到股市裡,不會管你死活的。所以技術差,最好不要炒股,不要送錢了。當然技術好,還可以跟一段牛市,至於頂部,沒有誰能說得準的。遠離中國股市,遠離毒品!
㈧ 中國股市與政府、證監會的關系是
首先政府是老大,他開設了股市這個金融市場,證監會是政府設置用來管理股市的一個機構,同事股市是政府索取資金的一個重要渠道。
㈨ 中國股市目別這卵樣,證監會要擔責嗎證監會主要領導已不適合領導工作了,然肖某人還是繼續處高位秀弱質
樓主,我覺得這樣的說法不對,你看,股票漲的時候,為什麼不罵他呢,
監管一直有問題,股市這個市場,太鬆了和太緊了都不行,主要是中國人心的浮躁,發財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