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中國銀行為何不發債回購股票
擴展閱讀
華龍科技股票代碼 2025-08-02 15:23:51
怎麼買吉利汽車股票代碼 2025-08-02 13:59:54

中國銀行為何不發債回購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5-09 16:44:41

『壹』 看了中行的服務終於知道中國銀行的股票為啥

中國銀行近期由於股市處於橫盤整理,不會有大行情。興業銀行業績好,可以長線持有。
1994年,中國銀行改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2004年8月,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2006年6月、7月,中國銀行先後在香港聯交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家「A+H」發行上市的中國商業銀行。2014年,中國銀行再次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成為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唯一連續4年入選的金融機構。

『貳』 一些銀行股為什麼不回購

銀行股的估值一直都比較低,在整個資本市場都是一個「異類」,常年個位數估值,熊市的時候就五六倍,牛市也才十來倍,這是一種低估嗎?因為回購是不少企業應對股票低估後的一個措施。銀行做的是杠桿生意和牌照生意,不良資產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刀,不良資產率一抬頭就把利潤侵蝕了。最近有一家銀行就被接管了。這個也是估值不高的一個原因。為什麼不回購股票呢?因為沒有必要!下面說說具體理由:一、股本過於集中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總股本3564.06億股,但是前十大股東持有3440.95億股,佔比達到96.54%,當然這其中有871億股的H股(在香港上市的股份數量),這個佔比是24%,即便除去在H股上市的股份,在A股的十大股東之外的股東持股佔比也不超過10%,股份已經如此集中了,再回購有什麼用呢?而最大的兩個持股股東是財政部和中央匯金,這兩個持股人的持股數量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三、銀行需要不斷的融資補充核心資本充足率,銀行雖然有錢,也很賺錢,但是為了賺更多的錢,為了更穩健的經營,滿足監管的要求,就得不斷的補充核心資本金。本文開頭就講了,銀行做的是杠桿生意,風險也大,不良資產像一把刀一樣懸著,所以必須不斷的補充資本金,銀行的經營才能穩健,才能穩定的渡過經濟周期的起伏。銀行通過發行優先股、定增、永續債、可轉債等方式補充資本金(補血),一個經常需要補血的機構,怎麼會有錢用來回購股票?今年以來,截止2019年6月10日,工商銀行獲得銀監會的批准,發行優先股融資不超過700億元,中國銀行獲准發行優先股募集資金1000億元!據測算,今年商業銀行整體需要補充資本金4500億-6000億元,這個數據是 遠高於往年的。總結:基於以上三個原因,股本高度集中,大股東依靠分紅獲利,銀行需要不斷的補充資本金,需要不斷的從市場輸血。所以沒有必要在二級市場去回購股票。

『叄』 中國銀行的股價為什麼如此之低

中國銀行(601988)本周一剛剛收復上周五調整失地,今天又是落了一根陰線。同樣,金融板塊當中券商,保險也是在今天出現調整。毋庸置疑,只要這批股票不能止跌,那麼午後市場很有可能還會出現向下的動作。 市場當中缺乏有效止跌力量是大盤不能出現反彈力度的原因。很明顯,上周五市場收出的這一根大陰線對短期市場人氣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因此,目前要麼就是用時間換空間,持續震盪。要麼就必須出現反彈力度,否則個股的操作難度很大。還是那句話有些股反彈到位就減倉,倉位別太重,出來的資金可以打下新。謹慎為主,資金安全第一。

『肆』 可轉債 對中國銀行的股價怎麼影響這么大

可轉債的發行是對股東股權的一種稀釋。
因為可轉債一旦轉股,公司總的流通股增多。同樣的股數對原股東來說,本身所代表的價值就會下降。比如原本每股代表的凈資產是10元,可轉債轉股後,每股可能就只能代表9元的凈資產。同時,也代表這每股分紅的減少。
事實上對可轉債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中小股東這些純投資者~

『伍』 我有中國銀行的股票,怎麼沒有配上他的可轉債呢

可轉債的申購不是自動生成的,你需要在申購當天的賬戶上有足夠的現金,而且你自己下單。如果賬上錢不夠或者指望系統自動幫你申購,那麼你就沒戲了

『陸』 我現在有1000股中國銀行股票 給我40中行轉債是什麼意思

你這么摳門!連分都捨不得給!誰願意回答你這么復雜的問題啊!最多也就和一樓答復的那麼簡單!中行這次以配股的形式發行企業債券,其實和配股是一個原理,這次中行共發行了40,000萬張面值100元的企業債券,本次發行的可轉債期限為發行之日起六年,即自2010年6月2日至2016年6月2日,票面利率:第一年0.5%、第二年0.8%、第三年1.1%、第四年1.4%、第五年1.7%、第六年2.0%,採用每年付息一次的付息方式(挺黑的,一般國外這種中期債券都是半年付息一次,中長期債券都是復利計算,付息周期越短,實際利率越高,一年付息一次,其實和存定期差不多),按照這次債券發行方案進行折算配股,初始轉股價格按照:4.02元/股,轉股實現的現金股息為0.14元(稅前),轉股後價格調整為3.88元,你有1000股,你可以分到的現金紅利是1000×0.14=140元,按照3.88元的價格可以摺合的股票數量是:140/3.88=36.08股,按照取整原則,最後送給你40股。通俗一點:6月1日,你持有1000股,價格4.02元/股的中行股票;6月2日除權後,你的賬戶情況是持有1040股,價格3.88元的中行股票!其實,對你而言,沒什麼影響!

『柒』 為什麼中國銀行股票價格跌的這么慘

中國最好的銀行也跌破了凈資產,市盈率不過5倍。銀行的凈資產是實實在在的凈資產,而中國經濟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經濟體。股價暴跌覺得可能有五方面的原因:
1、中國的實際利率太高: 股市的市值與利率成反比,實際利率越高,股價越低。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資金很容易賺到錢,年收益20%並不是難事。實際利率居高不下,合法的理財產品收益都可以超過10%,更不要說民間借貸。摺合成市盈率是5-10倍。風險則遠遠小於股市。最近兩年實際利率開始下降,民間借貸風險陡增,生意越來越不好做。這為牛市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2、缺少長期資金入市: 5倍市盈率,7-8%的股息,對於長期資金而言的確很低。但對於短期資金而言,就缺少吸引力,靠股息收回本金需要十多年的時間,即使按市盈率也要5年時間。中國和歐美不一樣,金融嚴加控制,很多長期資金無法入市,國外資金也不能自由進入中國。隨著金融改革、滬港通等措施的實施,這種局面正在改觀。
3、銀行業的同質性: 中國銀行業由於監管非常嚴,加上長期資金緊張,造成每家銀行的業務都差不多,買工商銀行和買建設銀行沒多大區別。這樣的結果造成全部銀行股成為一隻巨大的股票,一隻銀行股上漲,資金就會逃離,跑到另外的銀行股。招商銀行漲了,賣了招商銀行可以買浦發銀行。這么大的體量,自然也不會成為短線炒作的對象。
4、對經濟周期的擔憂: 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濟並沒有經歷過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周期。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周期必然伴隨著金融危機。絕大部分經濟學家都在翹首以盼中國的經濟衰退。經濟衰退遲遲不肯到來,銀行股價卻一步步走低。其實,有兩點是傳統經濟學所忽視的,一是人類已經進入真正意義上的紙幣時代,二是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金融思想已經發生根本改變。也就是說,經濟周期可能避免不了,傳統意義上的金融危機卻永遠不會再來了。系統性銀行和央行一樣,成為不可能倒閉的銀行。政權在,銀行就在。甚至政權不再,銀行還在。
5、社會心理因素: 社會心理因素是最神秘的原因。每個人一生都會做一些荒唐的自己的理智無法解釋的事情,社會也會如此。今天再回憶文革時那些人的所作所為,令人難以置信。這些人不是個別的人,而是幾乎整個社會都參與進去了,這些人今天大部分還活著,他們也無法說出所以然。股市也如此,銀行股如此低的價格,可能很多年所有的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以上原因相互影響,就造成了今天的局面。對於宏觀問題的解釋,常常超出個人的能力。上面的解釋,自己也不是很自信。

『捌』 中國銀行這么好的股票為什麼起不來呢

由於其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比較大,大量的資金和機構都離場了,而且現在銀行板塊一直都很萎靡

『玖』 中國銀行分紅後為什麼股價跌了

可能一路一帶帶到泥坑裡去了,借給有些國家的錢收不回來了

『拾』 我有10000股中國銀行的股票,這次我沒有申購轉債,但怎麼

那是系統給的,代表6月2日你可以以100元的價格買,但是如果你沒買,過幾天系統會自動消除的,不用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