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中國人民財產保險集團股價這么低
截止2019年12月,中國人保股價大跌5.03% 股價創1月新低。自去年11月以來表現非常糟糕。h股和a股相繼下跌。a股甚至在11月18日跌破了一個極限。 a股下跌的原因可能與45.9億股限制性股票的上市和流通有關,相當於已發行股票的10.38%。
由於中國財險目前為2330億港元的市值(1.58倍PB、8.36倍PE),而人保集團持有中國財險69%的股權,人保集團目前的市值實際上只體現了它持有的中國財險的股權價值,其它各個未上市子公司的價值都被市場錯誤地清零。
(1)中國人民保險股票為什麼低估擴展閱讀
在香港股市中國人壽7760億港元的市值、2.05倍PB、18.7倍PE;中國平安15540億港元的市值、2.95倍PB、14.5倍PE;中國太保3720億港元的市值、2.33倍PB、21.7倍PE,新華保險1750億港元的市值、2.34倍PB、22.1倍PE;
中國太平1170億港元的市值、2.09倍PB、25.8倍PE;集團1750億港元的市值、1.14倍PB、8.5倍PE。就PB而言人保集團僅相當於其他幾家的1/3至1/2;就PE而言也差不多這樣;就市值而言,僅相當於新華保險,且不及太保的一半。這應該解讀為已經出盡的基本面利空導致人保過度低估。
㈡ 保險股票為什麼不大漲
牛市買證券,始終是對的
㈢ 保險股票有哪些有什麼特點
目前主要的保險公司主要有以下幾家:中國人壽:中國人壽目前是最大的壽險公司,公司主要是在從事個人人壽保險以及團隊人壽保險,除此之外,在意外險以及健康險上也是非常豐富的產品,這次2019年行情保險股票也是出現了不錯的行情走勢的。新華保險:該公司也是大型的壽險公司,也主要是壽險業務,並且銷售六大類首先產品:分紅型壽險、萬能型壽險、萬能壽險以及投資連接型保險、健康險和意外險等。中國平安:中國平安是以保險業務為核心,為客戶提供保險、銀行、證券信託等多種業務的綜合性金融服務,目前在壽險方面是第二大公司。中國太保:公司也是以保險為主業的綜合類公司,除了壽險之外還有財產保險以及養老險等。除了運營保險類業務之外還進行資本運用業務。中國人保:公司雖然上市的時間不長,但是確實最早出現的保險公司,可以進行財險、人壽險還可以提供資產管理的業務。
㈣ 為什麼優先股是保險股價值重估的利器
優先股是保險業價值重估的利器!優先股具有收益率高(6%-9%)、存量規模大(至2018年存量3萬億元)、利好股市三大特點,是保險資金配置的極佳標的。在優先股等因素帶動下,國內保險業投資收益率未來5年內將上升至6.35%,大幅增厚內含價值30%以上,保險股價值將重估。
保險已經到了最被低估的時刻,不能再忽略了!投資收益率的提升將是未來保險的投資主邏輯,未來保險在資本市場的話語權將大大增強。
部分觀點認為,優先股或難以形成規模,或對股市抽水而打壓市場。我們認為,優先股具有收益率高、存量規模大、利好普通股三大特點,是保險資金配置的極佳標的。在優先股等因素帶動下,國內保險業投資收益率未來5年內將上升至6.35%,大幅增厚內含價值,保險股價值將重估。
優先股股息率高,區間值6%-9%,中樞值7.5%。美國經驗表明,優先股股息率長期均值較10年國債風險溢價191BP,而目前時點較10年國債風險溢價317BP。借鑒美國經驗並結合中國國情,國內優先股股息率將在6%-9%之間,中樞值7.5%。由於優先股較為安全,這一收益率水平對機構投資者具有較高吸引力。
優先股規模大,預計至2018年存量將突破3萬億元。優先股是一種新型金融工具,有助於提升融資效率和證監會系統在融資功能上的話語權,同時也有助於壯大治下金融機構,能夠得到強力支持。根據直接融資佔比等假設,我們測算出至2018年優先股存量將突破3萬億元,市場規模足夠大,可滿足機構投資者配置需求。
優先股利好股市,賺錢效應將引導資金迴流。較高收益和較低風險的結合將令優先股具有賺錢效應,將引導場外資金迴流股市;極其充裕的外部資金可能導致優先股供不應求,隨著對公司經營認知度提升,可能增加普通股配置;再者,優先股投資門檻較高,對個人投資者佔主導的場內資金擠出效應小。
未來5年內保險投資收益率將達6.35%,壽險業內含價值將增厚30%以上。假設:1)優先股股息率7.5%;2)權益類投資中長期回報率12%;3)固息類投資收益率5.62%(美國壽險業近20年固息類投資收益率6.46%,較10年期國債溢價191BP,依次測算國內保守可達5.62%,樂觀可達7.82%)。當優先股配置5%、其他權益類10%時,保險投資收益率達6.35%。通過敏感性測試,四家保險公司的壽險內含價值將增厚30%以上,其中太保因自身假設條件較低而增厚46%。
保險股價值將重估,強烈推薦平安和太保。我們強調,在當前估值的歷史底部,投資收益率的提升將引發保險股價值的重估。
風險提示:優先股效果低於預期;費改引發保險行業價格戰;股市過於低迷。
㈤ 目前價值明顯低估的股票是哪幾只為什麼
4元以下的股票中找一找吧,說不好是哪幾只,但我始終認為投資價值的根據主要還是看實際股價很低的(當然要考慮一些基本面,以及搞清楚這支股票的分紅、配股、除權等情況),基本面還可以,股價長期處於低價股,價值就有可能低估,就有投資機會,比如:前一階段深圳低價股春暉等,都有階段上漲的機會。
㈥ 為什麼保險股毛利率只有11%多,業績卻那麼好
業績主要和三部分有關,毛利率(純利率)、資金周轉速度和財務杠桿,並不是毛利率越高就越好,要三方面綜合起來考慮才行,保險公司就我所知而言,在於財務杠桿比較大,說白了就是用別人(投保人)的錢為自己賺錢,保險公司1塊錢的本金一般可以撬動6~8塊錢不等的資產
㈦ 股票;中國人壽為什麼跌的比其他保險股厲害
都是半斤八兩。平安跌得也不少,太保跌的少是因為它本身就沒漲多高。
㈧ 中國人壽股票為什麼會跌
業績下滑顯然不是保費收入下降的原因。中國人壽的保費收入在17年是5123億元,18年增長至5326億元,雖然增長不多,但好歹是漲的。根據中國人壽自己的解釋,業績下滑這么多是因為18年股市不好投資失利,凈利潤就只有去年的三到五成了?!小組的第一反應是,中國人壽的小夥伴們,年終獎是不是也只有去年的三到五成?
對於中國人壽這樣動輒千億的投資規模而言,在權益市場通常配的都是些大藍籌和基金,靠選股、賺個股的超額收益是不存在的,只能跟著市場走。17年市場大藍籌漲勢喜人,重倉的保險機構自然也跟著賺得盆滿缽滿;18年大盤不好看,保險也嗷嗷虧錢。保險機構收了一大把保費,總歸要做點權益投資,和市場行情共生共榮本身是正常的。所以以前一直把保險股當作強周期股看待。
問題在於,中國人壽的權益投資虧得也太多了吧!況且2017年監管還很有先見地調低了險資投資股市的比例,上限從40%重新下調至30%,股票持倉最多從4成變成3成,等於變相幫你減倉了。
中國人壽這把估計是卡著紅線,滿倉幹了。
小組特地去翻了一下中國人壽的三季報,凈利潤還有198.69億,才比去年同期下降25.9%。這才一個季度過去,凈利潤下降幅度就變成了50%-70%了。根據17年的凈利潤倒算,中國人壽四季度凈虧損高達32.42億-101.93億!這拍的到底是恐怖片還是紀實片啊!
㈨ 同樣是金攏股票,為什麼保險股票比銀行股票貴這么多
你這樣看股票價格的絕對價位是沒有結果可以得出來的,關鍵是要看股票的總市值是多少,如果你計算一下總股本乘以股票市價就會發現銀行股的總市值要比保險股的總市值要多很多的。
雖然兩者都是大盤股,但這個大也是有差異的,你看一下601628的總股本才200多億股,你再看一下601988和601398的總股本都是超過2000億股的。
故此股票價格是否便宜並不是在股票絕對價格上就能看出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