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中國疫情跌得最慘的股票

中國疫情跌得最慘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5-15 20:46:05

Ⅰ 今年哪月的股票行情最慘。跌得最慘

按數據來說是6月份

Ⅱ 2008年2月至今國內跌得最慘的股票是哪幾支

中鋁、關鋁、雲銅、西部礦業等有色金屬股都以全年80%以上的跌幅

Ⅲ 歷史上股票跌得最慘的是哪一年啊

從1992年到2015年中國股市經歷了8次熊市,其中第二次也就是1993年的這一輪熊市跌幅最大。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3)中國疫情跌得最慘的股票擴展閱讀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國製造業和地產等支柱產業泡沫顯現,危機四伏,在投資者普遍對行情盲目樂觀之際,股指則開始一路下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指數隨之一瀉千里,僅一年時間,股指便從6124點狂跌至1664點。從此,進入幾個月的震盪調整之中。很多製造業的老闆,發現搞製造業賺不到錢了,所以投身於股市。

參考資料:騰訊財經-中國股市七次熊市



Ⅳ 疫情擴散下,多國股市暴跌,全球經濟會有衰退的風險嗎

我覺得全球的經濟衰退的風險不大,但是短時間內肯定會造成全球經濟發展的特別緩慢。

1、疫情雖然對經濟影響嚴重,但是總體來說並不會造成經濟衰退的情況。雖然現在疫情很嚴重,但是我覺得現在的疫情並不足以使全球的經濟陷入衰退的情況,即使現在有很多的企業停工停產,但是短時間的停工停產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雖然人們現在都呆在家裡,但是一些正常生活用品的銷售還是會有的。

綜上,這次疫情雖然席捲全球,但是我個人覺得這次疫情並不會造成全球的經濟衰退,畢竟還有我們國家這個頂樑柱在這里撐著,還是要有點信心的,疫情終究會過去,全球經濟也將重新復甦起來。

Ⅳ 中國的經濟是最好的疫情防控是最好的為什麼中國的股市領跌全球呢

首先贊成一點

疫情防控是全球最好的。

但經濟是不是最好?

有待商榷。

另外中國股市存在很多問題。

上市公司及其不規范

以騙錢為主。

投資者包括散戶和機構投資者都以賺快錢為主。

所以萬物可炒

股是也可炒。

基本沒有什麼價值投資,

就是一個投機式,

只要抓熱點炒一波,

明天換熱點繼續炒一波。

Ⅵ 疫情對中國股市影響

這種問題只能說觀點,我認為疫情會給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經濟也會帶來對股市的影響,但是股市友股市的規則,疫情確實沒有控制不住這一說,只是看想不想控制。以下這段話摘自徐小明的觀點。

國際疫情還在處於鼎盛時期,但國際股市的主跌階段是提前於疫情的鼎盛時期的,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時間差異,所以我認為股市見低點的時間也會是提前於疫情從鼎盛到衰退的時間。之前因為各國沒有採取嚴格的限制措施,所以導致疫情增速迅猛,而上周開始達到鼎盛時期之後,各國都採取了限制措施。預計這個限制措施會在2周後起到效果,即下周。

疫情不存在控制的住還是控制不住,關鍵在於各國是否下定了決心,我們在這個方面做的很好,給世界做了一個榜樣。因為有我們的先例,他們一開始就知道怎麼做對疫情是對的,下決心犧牲經濟需要一個平衡點,這個之前我也講過。所以,大部分國家都是先觀察,等疫情擴大到那個平衡點,他們才能下決心,這個邏輯是很悲催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