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投資房產和投資股票哪個更好
作為交易標的,影響價格走勢的是供需關系和政策指向。兩者的投資價值比較清晰:
1)房產投資,城市化發展的初期是農村向城市遷移,後面就是小城市像大城市遷移,這是趨勢,時間長、范圍廣;
股票投資,我國股市只有二十幾年的歷史,相關政策還不完善,但是參考國外資本市場的情況,A股還有較大的成長空間,所以,從長線來看,投資房產和投資股票都有較好的預期,只是股票的波動性較大,對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很難做到長期持有。
『貳』 房地產與股票哪個投資回報率更高
在通貨膨脹環境下,投資者必須購買一些資產,或者做一些投資組合,為什麼呢?對沖通脹。那麼,投資房地產與股票哪個回報率更高呢?
2012年至2015年,資產投資收益率從高到低依次為:房地產、黃金、股票、股票,債券。
2002年大約一半美國人把資產集中在房地產,而現在的問題不再是:房地產是否是最好的投資,根本上,房地產現在還是不是一個投資。
80%以上美國人投資偏好有一些變化,至少五分之一投資者認為股票是更好的長期投資。
從以上分析:
寬松貨幣下,投資房子和股票均是不錯選擇,因為通脹環境下,金融資產價格會上漲,
包括實體經濟中最具代表的房地產,也包括虛擬經濟中具有代表的股票。至於哪個回報率更高呢?
第一,投資回報率角度分析,過去一些年來,房子投資回報率平均高於股票,近來數據顯示股票平均回報率看起來超過房子。
第二,房子投資與股票投資有共同點也有不同,投資房子收益之一或來自出租獲得現金流。而股票價格波動可能更快,上漲得快,下跌速度也可能更快。
第三,房價指數上漲與股價上漲,這兩者上漲速度哪個更能跑贏通脹。
通脹與寬松貨幣環境下,兩者或均是可與通脹率賽跑的資產。
『叄』 中國房地產和股票市值的分析,是不是泡沫哪一個潛力大
掌握好這四大基石就可以。第一買股票就是買企業。第二安全邊際。第三能力圈。第四市場先生。我們對投資收益要有清晰的認識,不要奢望一夜暴富,而要慢慢變富,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慢就是快!
『肆』 按現在的經濟行情來看,有股票,期貨,地產,基金,外匯,黃金等,你會選擇哪一樣去投資呢
股票:至今的股票不是2007年的,今年來中國股票市場一直處於一個下跌的趨勢。風險大利潤小。
期貨:屬於叫長線性交易模式,運氣的百分比比技術還大。不值得。
地產:f房價是一直在漲,漲到至今還有漲嗎? 幅度大嗎? 屬於風險大,又要相當多的資金。
基金:跟存在銀行沒什麼區別,利潤比銀行的利息強點吧.而且還有風險。
黃金:內盤就沒什麼做的了。外盤選個好平台,利潤也挺大。
具體扣扣
『伍』 目前我國股市,你認為哪些股票值得投資,
如今股民的策略就是對於近期漲幅不大,且有政策受益的近期解套金股分析的機械、地產、農業是重點,那麼指數調整反而會有補漲和逢低吸納的機會。
『陸』 我為什麼堅持認為中國股市值得長期投資
我為什麼堅持認為中國股市值得長期投資?在A股,好的投資標的會「說話」
第三,專業化的機構投資者成為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證監會通過對內幕、坐莊、爆炒等非法行為加重處罰,完善監管制度,重塑機構投資者理念和行為,即重視企業本身的內在價值,平衡風險與收益,與企業共同成長;而個人投資者很少具備全面的企業價值分析能力,由專業機構統一分析並配置將成為趨勢,個股分化也許不會結束,而可能成為常態。
2
轉型與去杠桿下的宏觀環境
中國經濟增速在2010年以後開始放緩,並在
結構上發生明顯的變化,主要特徵有二:
1、總量增速放緩
,2010前十年,GDP平均增速達到10%,供應不足、資本開放及勞動力紅利,成為經濟騰飛的推動力,2011年開始,實業結構型過剩,總量增速放緩,存量競爭成為很多行業的共同點,但於全球角度,依然是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2、增長結構轉變
2010前十年,投資和出口是拉動經濟的主力,物質基礎薄弱刺激實業投資,但2011年開始,出口優勢縮小,投資費效比下降,消費及內生增長成為經濟最重要拉動力,行業分化成為趨勢。
對於經濟總量,我們認同L型企穩的增長路徑,高層重視經濟質量而非數量,消費增長會提供主要拉動;對於經濟結構,過剩產能在供給側改革下企穩,新增長點更多圍繞商業模式創新及消費升級展開。
同時,在2010年之前,企業間規模差異不大,各企業均能從經濟騰飛中獲得超額收益,但在經濟降速期,市場競爭加劇,大中型企業憑借資本、管理、人才、渠道、品牌等優勢,能獲得更高的經營效益,並實現並購整合,實現行業內的強者越強,由3-5家核心企業瓜分行業多數利潤,是大部分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對行業核心企業的研究尤為重要。
價格現象從來都是一種貨幣現象。
2010年之前,央行的外匯資產是貨幣創造的發動機,銀行依靠存貸差即可獲取暴利,自身加杠桿動力不強,商業銀行總負債/央行總負債一直保持在3-4倍以內;但2010年開始,外匯資產下降縮減了商業銀行存貸差收益,商業銀行轉為發展主動負債,大幅放大經營杠桿,來維持高額收益,商業銀行總負債/央行總負債在今年達到7倍,隨後遭到監管層強力的降杠桿措施。
在2011-2012年的第一輪金融創新中,非標資產成為商業銀行加杠桿對象,並蔓延至其他資產,但很快被監管嚴控並納入表內,造成股債雙災,「錢荒」效應即是在此階段產生;在2014年開始的第二輪金融創新中,加杠桿對象直接作用於股債,並蔓延至房地產,形成股債房三牛,隨後迎來了監管層暴力去杠桿,股票及債券分別在2015、2016年被刺破泡沫。
本輪商業銀行的去杠桿仍在深入,唯一高高在上的資產只有房價,股市杠桿已基本清理完畢,在流動性層面上,
目前更多是處於存量資金博弈狀態,對企業本身價值更為關注。
3
好行業、好企業、好生意
在投資中,股票價格圍繞價值會有較大波動,但對於企業經營本身,應是具備穿越經濟周期的能力。因此對於投資標的的選擇,我們通常圍繞好行業、好企業、好生意的三個標准進行抉擇。
1、好行業。
根據行業生命周期特點,大多數行業從誕生開始,都會陸續經歷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三個階段,經歷大量競爭和並購後,最終形成行業內的寡頭壟斷,由3-5家主導企業分享多數收益,如果喪失創新機遇或被替代,甚至可能遭遇衰退期,如柯達、諾基亞等。
對成長期行業的投資,更關注行業規模增長的持續性,以及企業本身能從行業增長中獲得的營收和利潤增長;對成熟期行業的投資,更關注企業在競爭中構建的獨特優勢,並依靠優勢獲取盈利和成長的能力。
2、好企業。
在行業高速成長期,單獨企業的優劣並不明顯,但隨著行業發展成熟,競爭壓力增加,好企業的價值將放大。在我們評判企業本身優劣的過程中,著重分析其管理團隊、競爭優勢、財務狀況三個方面。
優秀的管理團隊,具備對企業戰略戰術的堅決執行和反饋能力,能靈敏地捕捉市場趨勢的變化並作出針對性決策。
獨特的競爭優勢,能幫助企業樹立競爭壁壘,維護自身收益水平,降低經濟周期波動帶來的影響。
清晰的財務狀況,既有利於評估管理團隊措施執行的有效性,也有利於在行業間進行比較分析,明晰企業在競爭中的優劣勢,並對企業進行定量化的價值評估。
3、好生意。
商業模式對企業盈利的持續性和穩定性起重要作用,其表現為盈利與增長模式、核心競爭力、市場壁壘等,同時商業模式並無好壞之分,只有適合與否。
如2010年之前,批量化、低成本、分銷式帶來的規模優勢,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滿足市場需求,獲取高額收益,但隨著競爭加劇和消費升級,個性化、高品質、直銷式可能成為企業突破競爭的重要方向。
例如,在2011年時,宜華生活與索菲亞均為家居行業重點品牌,且宜華生活市值與市場規模均高於索菲亞,但隨著消費者對家居品質及定製化需求的提升,以及對直銷門店渠道的把控,索菲亞從競爭中突破,其市值從36億增長至360億,而宜華生活市值從94億增長至146億,兩者增速差距巨大。
作者 王建輝
『柒』 在中國投資房地產和股市 到底哪個靠譜
建議投資公司業績和發展前景比較好的公司股票比較好,在相對低點買入,幾年內就會有一次牛市,那麼翻幾倍的可能都很大,而樓市不確定性因素太多
『捌』 分析比較投資房地產,股票和存款的優劣
房地產貸款的問題對於買賣並不是主要問題,而是相關房產稅,一般二手房屋買賣的差額稅加費需要房產總額的8-12%。目前各地方沒有執行20%的差額所得稅,而是按照總價1%執行,所以整體交易成本還不算太高。但空轉的征稅方式一旦嚴格執行,對房產投資很致命。按照目前的房價,租賃收入不理想,出租所得征稅並沒有嚴格執行,物業稅或其他擁有權稅種都還沒有,一旦增加稅種,出租收益將更少。因此房產投資唯一優勢在於投機,如果房產調控政策經過一段時間後,開始松動,房屋價格下降到一個平台基本穩定,買賣成本合理,則房地產投資是最佳選擇。
股票波動非常大,國內上市公司的分紅整體偏低,很多公司甚至多年未分紅。國內股票市場對於大多數人來講也是投機而非投資。股市和房地產投機目前非常象,甚至周期也很類似,如果股市出現大幅度的調整下跌,股市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收益甚至要超過房產投機。如果是短中期投資行為,股市需要很好的技術分析能力,否則面臨的大概率是嚴重虧損,幅度會很大。風險要遠大於房產。
當地產價格下降或平穩的時候,不具備投機性,則出租房屋收益可以和定期存款做個比較,如果持平或接近,存款優於房產投資。存款轉向的速度要大於強兩者,當地產或股市具備介入條件時,可以將存款馬上轉為這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