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不在中國上市的股票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費率哪家最低 2025-10-05 15:23:32

不在中國上市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6-11 08:33:53

1. 為什麼好的股票都不在A股上市比如阿里巴巴,新浪,新東方…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的區分。這一區分主要依據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定。一個公司可以同時發行A、B、H股,當然要看具體的部門的審批了。
具體分析如下:

1.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同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我國A股股票市場經過幾年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帳,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

2.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現階段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 B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帳,實行「T+3」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居民和外國人,持有合法外匯存款的大陸居民也可投資。

3.H股,即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KOng,取其字首,在港上市外資股就叫做H股。依此類推,紐約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N,新加坡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S,紐約和新加坡上市的股票就分別叫做N股和S股

二者的區別是:A股、B股及H股的計價和發行對象不同,國內投資者顯然不具備炒作B股、H股的條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滬市掛牌B股以美元計價,而深市B 股以港元計價,故兩市股價差異較大,如果將美元、港元以人民幣進行換算,便知兩地股價大體一致。以字母代稱進行股票分類,不甚規范,根據中國證監會要求,股票簡稱必須統一、規范。可以相信,隨著我國股市的進一步發展,A股、B股、H股等稱謂將成為歷史。

2. 如何購買不在國內上市的股票

滬港通,還有馬上出來的深港通,要是能去香港,直接在香港開戶也可以。不建議買賣外國股票,不是因為不好,而是因為不能及時了解到第一手資訊,滯後蠻嚴重的。

3. 為什麼中國很多大型企業不在中國A股上市

中國股市,是政策推動市場。

1、有些不願意回來。

規范一些的國有企業,都希望自己的股票能夠穩定、長期看漲。不願意在中國股市裡面,受到管理層的制約,受到其它莊家拉抬、打壓股價。

說白了,你政府別來管我,你別的莊家也別想借我的雞生蛋。——這就是以王建宙(中移動的董事長)、牛根生(蒙牛的董事長)、李彥宏(網路的董事長)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家的思路。

2、有些想回來。

馬化騰(騰訊)是紅頂商人,倒是願意回來。不過它在大陸過於官場化,已經得罪了很多股民,回來也沒有好果子吃。

3、有些不敢回來

橡果國際是不敢回來,它賣的假冒偽劣產品,害苦了中國人,回來也是過街老鼠,比馬化騰還要慘!

4. 為什麼百度、騰訊、阿里股票不在中國上市

好企業都在國外上市,因為中國是政策市場,一切歸國家管制。國外是自由市場,命運掌控在自己手裡。

5. 聯想集團為什麼不在中國A股上市

並非聯想不想在國內上市,因為聯想提起上市較早,當時中國的證券市場非常不規范,並未為創業公司提供平等上市融資機會,上市之路十分曲折,聯想才舍近求遠,去香港上市。
如果樓主讀過中國股市歷史變遷的話就會明白當時為什麼聯想不在大陸上市,中間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聯想某高管曾對此發過牢騷。

6. 為什麼中國的很多企業集團的股票並不在中國上市,而是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這裡面有什麼原因嗎。謝謝!

1,財務指標達不到A股的上市標准,只好去美國上市。
2005年8月,網路在美國上市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這個疑問。我們來看看吧,網路2003年才宣布盈利,至上市時盈利的記錄只有兩年。而直到上市當年前一個季度,網路的凈利潤才只有30萬美元,相當於240萬元人民幣,這根本達不到A股中小板的上市條件「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性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或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3億元」,甚至達不到現在創業板的上市條件:「最近2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1000萬元,且持續增長」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於五百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五千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於百分之三十」;「發行前凈資產不少於兩千萬元」。
網路還算好的,新浪搜狐(SOHU)網易(NTES)在美國上市的時候,公司不要說盈利,連盈利模式都說不清呢,更說不上達到A股的上市標准。
2,因為A股不堪「圈錢」。
比如某次股市暴跌之後,很多投資者要求停上ipo,以阻止「資金被分流」。沒想到監管部門從善如流,真把ipo給停了。但企業還是得融資啊。所以這段時間,中石油(PTR)中移動這些比較優秀的央企都跑到香港去圈錢,此後也去美國發行了adr.

7. 為什麼股票不能再中國上市

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不符合一下條件公司不能上市:
1、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5000萬元;
3、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
4、持有股票面值達人民幣1000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1000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5%以上;
5、公司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6、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滿足上述條件可向國務院證券管理審核部門及交易所申請上市。

8. 騰訊為什麼不在中國A股上市

騰訊不在中國A股上市原因:以最低的成本,融到最多的錢。
一家企業上市,主要的依據包括:
上市成本、融資規模、政策因素、股東意願等等...
1)上市成本來說,這對於不同的地點上市的影響是很大的,比如國內的上市成本就較高。
2)融資規模,企業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融資,所以在除開上市成本、政策限制、財務要求等等以外,主要的依據就是融資的規模,股權融資通常是融資成本很高的一項融資活動,企業都希望自己的企業賣一個好價錢,所以不同市場能給出的平均市盈率直接關繫到企業的融資規模,中國股市05年前經歷了五年熊市,市場氣氛低迷,優質的企業當然不願意在國內融資,於是紛紛選擇海外上市,但05年後國內股票市場人氣很高,所以不少在海外上市的企業都紛紛的選擇國內A股市場
3)政策因素,國內上市目前還處於核准制,操作比較復雜,國外發達市場多數採用注冊制,限制較少,上市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以及該公司背後的股東,也會影響上市地點的選擇,比如外資所佔比例等等....
4)股東的意願,其實這很大程度上是指企業自身的意願,個人愛好,個人喜惡等等,以及願意被怎樣的財務標准所要求。

9. 為什麼好多公司都不在國內上市

我們知道,現在中國很多企業是在美國上市的,只有少部分企業在國內上市,那麼,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才會讓這些大企業到美國上市,而不是在國內上市?事實上,這些中國企業之所以會選擇在美國上市而不是國內上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其三是因為公司的股份和投票權的對等問題。在中國的股市,上市公司必須嚴格地遵守同股同權的條例,也就是說,你擁有多少的股權,就擁有多少的投票權。這也是很多企業不願意在國內上市的原因,因為很多企業創始人的股份並不多,他們擔心不能很好地控制公司,以至被人直接踢出局。

也正因為這幾個方面的原因,這些中國企業才會選擇到美國上市,而不是在國內上市。

10. 百度為什麼不在中國發行上市股票

因為在中國A股市場發行股票是有嚴格規定的,網路想在A股上市是很難的,但明年將有望在中國創業板上市,因為中國創業板規則即將出台。而美國納斯達克是創業板市場,門檻較低,隨時可以退市,風險較大,適合像網路這樣的高科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