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為啥中國平安股票估值
擴展閱讀
重行重基股票代碼 2025-09-06 03:03:44
壟斷性公司股票代碼 2025-09-06 02:48:50
中國展訊股票 2025-09-06 01:40:32

為啥中國平安股票估值

發布時間: 2021-07-20 11:37:10

❶ 中國平安股價創9年新高是怎麼回事

今日中國平安(601318,SH)大漲3.57%,並以47.62元報收,創出9年來的新高。此前在5月31日,中國平安盤中漲至47.13元就首次站上2008年來的新高。

❷ 什麼是中國平安股票的合理估值

我覺得30-40元才是中國平安股票的合理估值,
但中國A股目前除了那些大盤的藍籌股以外,
其它的股票基本上多數都是高估了,

❸ 中國平安為什麼要融資

本次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補充資本金、營運資金以及有關監管部門批準的投資項目

高層手中持有的中國平安股票的損失和再融資之後給他們帶來的好處相比是九牛一毛 所以他們並不在乎 也沒有考慮到大肆攬錢給市場帶來的不良後果

平安在去年A股上市籌資382億元已經使償付能力達到了400%以上,遠遠超過了保險監管部門規定的100%警戒線。平安本身在公告及新聞稿措辭上的傾向性也讓外界認為將有一場大收購到來,而並非僅僅為了補充資本金那麼簡單。

在被問及這筆資金的具體投向時,平安相關人士昨日向本報表示,「將以開放的心態把握境內外市場可能出現的投資機會,有針對性地部署資本,推動戰略目標的實現。」而據市場人士推測,平安募集資金用途包括海內外投資、二元戰略和銀行擴張三個方面。

近期市場上關於平安收購的傳聞很多,其中包括收購英國保誠、華夏銀行等。據記者采訪了解,平安集團近期正大肆「招兵買馬」,不少銀行業優秀人才(其中包括銀行高層)或將轉投平安門下。

據知情人士透露,自去年12月以18.1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199億元)成功收購富通集團後,中國平安高層曾不止一次表達過在海外收購上再下一城的「野心」。而對於中國平安來說,美國次貸危機給國際金融集團造成的重創,或許又是一次逢低買入的良機。

分析人士認為,平安再融資的投向有可能是控股一家有全球性網路的保險集團。「面對國內市場的高估值和國際市場的低估值這一歷史性機會,平安有可能會利用這次機遇,加快其邁向國際一流金融集團的步伐;另一個可能的選擇是,在國內進行銀行收購,但目前可供收購的標的已經非常少,而且如果是優質銀行資產老股東更願意去上市而不是賣給平安。」因此,楊建海認為,平安收購境外機構的可能性最大。

比較一下平安的募集資金與國際巨頭的市值會發現,「如果是全資控股,平安可以收購30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如果是相對控股,可以最多收購60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現在市值最高的海外壽險集團ING只有760億美元,平安可以收購的標的范圍很大。」楊建海認為。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理論上講,從高估值市場融資收購低估值市場股份是對股東有利的行為,因為融資成本低於投資回報。受次貸風波的影響,歐美市場估值下降趨勢明顯,比照亞洲市場已有明顯的投資優勢。但風險在於平安對被收購對象風險的掌控程度。

❹ 中國平安A股和H股價值怎麼相差那麼多

1、因為股票在內地投機的太多,政府幹預多點,人們對不利消息放大,股價容易下跌;香港受到國外影響多點,股價比較穩定。平安香港H股不受小非的沖擊,而A股由於受到小非的沖擊,股價受到影響,造成了A股和H股相差很大的局面。從長遠看,小非拋售完畢後,將是A股與H股價格接近的時候。一般來說,平安將來的價格,會越來越向H股靠攏。
2、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中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
3、H股也稱國企股,指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因香港英文——HongKong首字母,而稱得名H股。)H股為實物股票,實行「T+0」交割制度,無漲跌幅限制。中國地區機構投資者可以投資於H股,大陸地區個人目前尚不能直接投資於H股。

❺ 中國平安的市盈率高達588,可是有人說它的估值低,為什麼

2008年因為投資失敗,每股收益很低,是偶然狀況,計算出來588沒意義。
靜態市盈率(每股收益用2007年的)為55.52/2.11=26.31倍
個人認為考慮到高速發展公司,給的市盈率應該高一點,所以給20到25倍市盈率,所以合理的價位為42到53元。

❻ 為什麼都是70億股,中國平安的股價是中國太保的兩倍

去看凈資產,再看每股收益——就知道了。

❼ 基金為什麼重倉中國平安

分析師的評論:壽險營銷員渠道人海模式的終結
(1)壽險營銷員人數居全球第一。 在壽險行業加強銀保監管之後, 2014 年至 2017 年壽險行業個險業務迎來高速發展,其主要驅動力是營銷員規模的快速增長, 2017 年全行業營銷員人數達到 801 萬人,較 2014 年增長 1.4 倍。到 2016 年我國每萬人營銷員人數達到 48 人,遠超同期美國 34 人/萬人。我們認為與海外發達保險市場相比,我國壽險營銷員規模已經達到很高水平,未來增長空間有限。
(2)營銷員成本創歷史新高。 壽險營銷員規模的高速擴張帶來營銷員成本持續增長, A 股四家上市保險公司平均手續費及傭金支出占營業支出比例自 2013 年的 7%提升至 2017 年前三季度的 13%。假設營銷員每人每月成本為 7000 元,那麼 2017 年保險營銷員成本占當年新單保費的比例達到 44%。
(3)開門紅保費負增長倒逼人數驅動向產能驅動轉型。 2018 年壽險開門紅個險新單大幅負增長會使得營銷員收入下滑,進而使得脫落率高,倒逼保險公司個險業務更加依賴營銷員產能提高而非人數增長。以往通過擴張人力而實現業務增長的保險公司經營壓力會增大,而人均產能較高的保險公司經營會更為穩健。
壽險開門紅困境中的產品策略

(1)開門紅保費大降主要源於件均保費下滑。 2018 年壽險開門紅個險新單預計全行業負增長30%左右,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是件均保費下滑。一方面在 134 號文的約束下,快返型產品停售,另一方面 2017 年末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等收益率持續上升,這兩者都降低了 2018 年壽險開門紅產品的競爭力,造成件均保費下滑。

(2)多賣健康險可否以價補量? 保障型產品新業務價值率更高,以中國平安為例, 2017 年上半年中國平安長期保障型產品新業務價值率高達 86%,遠高於短交儲蓄型產品 (15%)。但由於保障型產品設計更為復雜,對營銷員素質要求更高,在開門紅保費下滑的背景下,人均件數更高的保險公司預計保障型產品銷售會更順利。

客戶的地域分布影響保單價值

(1) 中國平安一線城市市場份額領先。 與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中國人壽相比,中國平安在北上深等經濟發達地區市場份額高於全國市場份額,體現出公司在一線城市競爭力更強。由於客戶主要分布區域的不同,不同公司價值增長也存在差異,體現出中國平安開門紅情況也要好於其他公司。

(2) 富裕地區營銷員展業效率較高。 保險公司在經濟發達地區的業務價值相對更高,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經濟發達地區營銷員整體素質較高,二是人口密度較高,營銷員展業相對更為容易,三是人們收入水平更高,更容易接受較為復雜的長期保障型產品,帶來件均保費和業務利潤率相對較高。

壽險公司內含價值的分拆與 MOIC 模型

(1)內含價值-股價聯動及 MOIC 模型: 2017 年 8 月 2 日我們發布報告《保險集團的估值框架和趨勢探究》構建 MOIC 模型,認為「保險集團=銷售公司 (Marketing) +運營公司

(Operation) +投資公司 (Investment) +資本公司 (Capital)」。 2018 年 1 月 12 日我們發布報告《保險灰犀牛系列之二:負債端死差而非投資端利差是保險 股價值變動的主因》構建了「內含價值-股價聯動模型」,透過模型我們發現 2017 年四家 A 股上市保險公司股價漲幅與其內含價值增速呈高度線性關系並且斜率遠大於 1。

(2)壽險公司的內含價值分拆: 我們假設 2018 年上市險企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速分別為:中國平安 0%/中國太保-20%/新華保險-25%/中國人壽-30%,那麼銷售公司對於內含價值貢獻增速將在 6%-11%的水平(中國平安 11%/中國太保 9%/新華保險 7%/中國人壽 6%,佔比均超過 50%),死差而非利差是推動壽險業務價值提升的主要驅動力。

❽ 中國平安股可以長期持有嗎

我個人認為中國平安這只股票是適合長期持有的。

類似之前有專業人士問中國平安總市值會成為A股最大市值的股票嗎?答案是否定的,隨著中國平安的發展壯大,中國平安是可能成為A股市場最大市值的股票,從這里可以說明整個市場都是看好中國平安,間接性說明中國平安適合長線持有的。


(4)長期上漲趨勢

中國平安自從上市之後在2008年之時見到低點4.48元,隨後開始呈現震盪上揚的走出,尤其從2014年開始,中國平安走出加速上漲行情;截止本周中國平安再度創了92.47元的新高;11年時間已經走出了近20倍的漲幅,已經相當於每年都有1倍以上的收益率;從歷史中國平安漲幅來看是適合長期投資的。

綜合以上四個角度分析中國平安的情況,我個人認為當前中國平安是適合長線持有的,也是具備長期價值投資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