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華中科技大學股票華工科技
擴展閱讀
晶端股份股票代碼 2025-08-27 02:54:35
嘻哈科技股票行情 2025-08-27 00:17:52

華中科技大學股票華工科技

發布時間: 2021-07-24 06:11:09

A. 華中科技大學或者武漢洪山區的出口產品有什麼

都是些什麼激光啊,電子設備之類的,給你幾個公司,供參考~
1.華工科技
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7月28日,2000年6月8日,公司發行的3000萬A股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華中地區第一家由高校產業重組上市的高科技公司,股票代碼000988。

公司坐落在風景如畫的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下屬華工圖像、高理電子、正源光子、華工激光、同濟現代等五家核心企業,佔地面積500餘畝,擁有5萬平方米的科研和生產基地。公司以光電子、信息安全與防偽為主營業務,主要從事激光器、激光加工設備及成套設備、激光全息綜合防偽標識及包裝材料、敏感電子元器件、光通信器件與模塊等技術與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其中華工圖像、高理電子、正源光子、華工激光是國內知名品牌,這幾家核心企業產品市場佔有率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2.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這個公司就在科技園裡面, 本來激光就是華工的強項,好象國家還專項撥的資金)
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國家計委批准成立的「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轉制而成的高新技術企業,是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子公司。「華工科技」是國內第一家以激光為主業的上市公司。華工激光依託華中科技大學多學科交叉整體優勢,並以設在該校的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成果為基礎,一直處於中國激光技術研究及應用的最前沿,已成為激光加工整體解決方案的權威提供商。

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地處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大學科技園,擁有科研、開發和生產用地23000多平方米,儀器、設備1000餘台;主要從事高功率激光器及器件、大型激光加工成套設備、中小型激光加工應用設備、醫療激光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已形成了完整的產品系列。

B. 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有哪些單位

注意32武漢華工新高理電子有限公司已經搬遷了 , 我上次去救搬遷了 。大約是去年年底就搬了。

01-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02-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高理分公司 03-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04-武漢華工正源光子技術有限公司 05-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圖像分公司 06-武漢開目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07-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 08-武漢華工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 09-武漢華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10-江漢石油鑽頭股份有限公司 11-武漢華工電氣自動化有限責任公司 12-武漢光谷新光電通信系統有限公司 13-武漢天喻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14-武漢薩基姆天喻電子有限公司 15-武漢恆德科技有限公司 16-武漢德維爾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17-北京鐵道工程機電技術研究所武漢分所 18-武漢中元華電科技有限公司 19-武漢香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0-湖北四達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21-武漢華章電器有限公司 22-武漢華科大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23-武漢海王機電工程技術公司荷田會所 24-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高理光學分公司 25-武漢法利萊切割系統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26-武漢海恆信息存儲有限責任公司 27-武漢華工賽百數據系統有限公司 28-湖北銀泰五豐糧食機械有限公司 29-武漢銀泰科技電源公司 30-哈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31-武漢華工科貿有限公司 32-武漢華工新高理電子有限公司 33-武漢恆信致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34-中國銀行華工科技分行

C. 華工科技和華中科技大學的關系華中科技大學是不是華工科技的最大的股東

是啊,多數都是華中科大的科研成果轉化成產品的。。華工科技的上市都是學校裡面的老師給做的

D. 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華工科技是一家激光設備及光電器件研發商,主要產品有激光打孔機、等離子切割設備、通用版鐳射燙金膜、鐳射防偽包裝材料、熱敏電阻、源光器件以及質子放療設備等
法定代表人:馬新強
成立日期:1999-07-28
注冊資本:100550.2707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湖北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000714584749G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人員規模:50-99人
企業地址: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
經營范圍:提供激光智能裝備、激光自動化產線、激光全息綜合防偽產品、感測器、汽車電子產品、光通信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提供產品信息追溯系統的解決方案;提供醫療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涉及許可經營項目,應取得相關部門許可後方可經營)

E. 華工科技現階段能持股待漲嗎

漲停了,信我

F. 華工科技怎麼樣

華工科技(10.38,-0.32,-2.99%)近期消息不斷。繼定向增發止步、重組楚天激光失敗之後,公司再曝變賣旗下同濟現代醫葯公司控股權。該公司的一系列舉動引起市場人士對其經營理念和發展模式的反思。

研究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華工科技近年來的發展路徑其實是一種類似於創投的模式,這種發展思路導致公司主業不明晰,企業始終無法沉下心去發展核心產業。這也是該公司一直「長不大」、甚至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

多產業迷局

在由眾多子公司和合營公司形成的產業架構背後,華工科技的核心業務在哪裡?

驅車沿華中科技大學正門前行約5公里,即進入武漢東湖開發區大學科技園區。園區偏東角的華工科技園內,聚集了華工科技旗下的正源光子、華工激光、高理電子、華工圖像、海恆存儲等公司,華工科技主營的激光加工、光通信、激光防偽、信息安全與存儲等各類產品均產自這里。

不過,這並不是華工科技的全部。公司最新財務報告顯示,華工科技控股子公司及合營企業一共17家。在這些公司中,規模最大的是正源光子,注冊資本為2.1億元,最小的是南京開目軟體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0萬元,注冊資本低於1000萬元的有6家。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武漢、深圳等地。

另外,其他未納入合並會計報表范圍的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司一共12家,包括長江證券、武漢華工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及明確定位為高科技企業孵化器的武漢華工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等。

記者隨後了解到,2000年,華工科技以每股13.98元的價格發行3000萬股募資約4億元後,隨即進行了一系列投資,其中既有激光系列產品開發、計算機信息集成系統以及敏感元器件等計劃內募資項目,也包括部分變更募資項目和自有資金投資項目。其間最主要的一次變資項目是將擬投資控股武漢華中數控系統有限公司的資金,變更為投資生物醫葯項目,包含投資3337萬元改制設立同濟現代醫葯公司,投入500萬元收購湖北華工生化公司50%的股權,投資200萬元設立武漢華中科大納米葯業有限公司等。

同時,在流動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公司還加大了對IT產業的投入:出資900萬元控股深圳賽百電腦工程公司,涉足金融證券企業系統集成和軟體服務;投資2000萬元收購武漢漢網高技術公司,開發高速無線互聯網業務等。另外,公司還控股了一些孵化型企業,也參股了一部分類似華中科大精細華工公司這樣規模不大的科技類公司。不過在這些投資中,單項投資額度均不大,去年6月設立的武漢開目佰鈞成軟體公司,公司僅出資區區25萬元。

令人眼花繚亂的投資形成了公司今天龐雜的產業網路。主業在哪裡?投資者無法釐清公司的核心業務和盈利點。

事實上,據了解公司財務內情的華中科技大產業集團人士透露,華工科技17家子公司和12家參股公司中真正給企業帶來實質利潤的並不多。公司2006年年報揭示了全年排名前三的幾家子公司盈利情況,分別是華工激光920萬元、正源光子578.6萬元、同濟現代364.4萬元,華工科技公司全年凈利潤僅3536.6萬元。

在今年初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公司董事長馬新強曾告訴與會股東,2007年利潤指標定為4500萬元。但最新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僅實現2676萬凈利潤,這似乎預告了公司管理層諾言將很難實現,今年又將是一個「清貧」的年份。

類創投模式

如此龐雜又不能產生多少效益的產業布局,究竟反映了公司怎樣的經營思路?

據一位長期跟蹤公司的券商人士分析,作為一家由幾個校辦企業改制組合而成的上市公司,華工科技自身並無直接經營實體,總部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定戰略、投項目,然後再伺機轉讓,變現之後再孵化新的項目;「這有點類似於創業投資公司的運作模式」。

事實上,馬新強此前也告訴記者,在新項目的選擇上,華工科技早期傾向於「孵化」,「你(子公司)有個想法,我們就讓你去做,研發出來了,再把它產業化」。這種做法不僅回收周期較長,耗費經營資源,而且盈利不穩定甚至無法預測,蘊含著很大的投資風險。

華工科技也曾一度對投資控股的孵化型企業進行了剝離,將其權益增資到武漢華工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不過,這樣的調整並未從根本上轉變公司的戰略思路,正源光子和同濟現代的股權轉讓就是例證。

作為國內最大的光通信器件製造商之一,正源光子是華工科技上市以來孵化的最為成功的一個盈利點。但在2006年5月,公司卻突然與外資簽訂協議,擬轉讓其全部控股權;後因外資在盡職調查中對正源光子的某些現狀不予認同而導致該項交易失敗。

出售公司多年培育的核心資產,這項不合常理交易也引起業內嘩然。馬新強在記者采訪時曾解釋說,轉讓成熟的項目是為了公司能繼續孵化另一些儲備項目,為優化公司業務結構創造條件。據公司透露是打算用該項交易的收益投資新的項目即信息存儲系統。

券商人士指出,正源光子事件其實就是典型的創投思維。同樣,在近期的同濟現代股權轉讓中也是如此。與正源光子作為成熟項目轉讓不同的是,同濟現代作為上市當初更改的投資項目,其發展一直不盡如人意,或者說孵化並不成功。雖然公司在今年初仍強調生物醫葯行業是「永續增長的朝陽產業」,「2007年同濟現代面臨戰略機遇期」,但在前三季度虧損400多萬元的事實面前,公司最終還是決定將其凈價轉讓,接盤的是位個人投資者。公司表示,轉讓的理由是盡快收回資金投向其他項目。

不管是成功的項目,還是失敗的項目,公司最終都欲脫手。券商人士給出了這樣的診斷:沒有從根本上摒棄「類創投模式」的經營理念,長期陷入「孵化——轉讓」的怪圈,無法沉下心去做大產業,這是公司一直「長不大」、甚至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

學院派思維

為何始終無法確立「做大產業」的思維?

一位已離職的某旗下公司高層告訴記者,華工科技存在很濃厚的「學院派」思維,這樣會產生很多問題,諸如技術至上、缺乏實業思維、戰略上的隨意性等等。

資料顯示,作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華工科技擁有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機構,公司產品和技術創新也屢有收獲。但如此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卻始終未給公司的產業規模和盈利狀況帶來多大突破。

最典型的就是激光產品。在武漢,目前有大大小小50餘家激光企業與華工激光「爭食」,但擁有上市公司融資平台的華工激光一直沒有能取得領先地位,不僅如此,公司與本地其他幾家規模較大的民營激光企業相比也並不佔絕對優勢,以至於在此次激光產業重組中,無法主導同城各路「激光諸侯」而導致定向增發流產。投行人士指出,醞釀達三年之久的武漢激光產業重組以如此局面收場,反映的其實是華工科技產業發展和經營模式的尷尬。

尷尬的境地並不僅僅在武漢。作為曾經的激光擂主,華工激光原本擁有國內最強大的技術資源,但近年來卻未把握好發展良機,被後來者、民營背景的深圳大族激光(26.20,0.88,3.48%)反超。數據顯示,大族激光上市以來獲得快速發展,已迅速取代華工激光成為新的激光霸主。今年前三季度,大族激光因產品銷售收入不斷增長,實現營業總收入10.8億元,凈利潤1.3億元。

此外,「學院派」思維的隨意性在公司經營管理中也不乏案例。去年以來,華工科技有好幾件事情都「黃了」:變賣正源光子、轉讓長江證券股權、定向增發、重組楚天激光等等。一位多次與公司打交道的投行人士告訴記者,感覺公司不少決策都是在沒有經過周密部署的情況下即匆忙動手,結果導致「虎頭蛇尾」。

-記者隨筆

上市公司不是創投公司

⊙本報記者 王宏斌

華工科技這一案例反映的其實是上市公司該不該做創投?事實上,市場的態度很明確。

從監管部門的角度來說,並不支持上市公司直接投身創投,因為這很容易導致企業主業不明晰,無法造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利於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和做強做大。監管層的意圖貫穿在再融資項目審核等環節和過程中。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也不希望上市公司走這一經營模式,因為這種做法回收周期長,盈利不穩定甚至無法預測,同時也會因為不諳創投規律而蘊含很大的投資風險。投資者希望看到的是公司一門心思扎在明確的主業里,想法設法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盈利能力,從而讓其盡快享受到公司不斷成長所帶來的收益和快樂。相信沒有哪個投資者願意看到自己所投資的上市公司永遠折騰在創投領域,「一眼看不到頭」。

按照華工科技自己的宣傳口徑,公司的主營業務可以理解為激光加工、光通信、激光防偽、信息安全與存儲、生物醫葯等。不過從公司的發展狀況來看,投資者很難建立這種認識,在激光領域,公司上市以來由於沒有加大投入,其「江山」正逐漸被對手吞噬,早已失去原來的「霸主」地位;在光通信領域,公司「見好就收」,一度要賣掉正源光子;而在生物醫葯領域,公司已決定轉賣同濟現代。公司報告顯示,17家子公司真正成氣候的並不多。

正如有網友在該公司重組楚天激光失敗後所談到的那樣,如果公司上市後哪怕只集中精力重點發展一個產業,也不至於落入今天這般被動境地。

其實,不僅僅華工科技,其他不少有高校背景的上市公司也或多或少存在這一問題。這似乎很容易理解,就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了學院派思維的影響。高等院校一般都有很多研究課題,校辦企業上市後一下子「闊」了起來,常常就會對這些研究項目實施「產業化」,孵化成熟後再轉讓,缺乏一種做大產業和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思維。這可能是問題的症結。

G. 工作幾年了,想去考在職研究生!我想問一下, 軟體工程碩士. 華中科技大學跟華工科技大學哪個好點

當然是華中科技大學要好。而且好的會很多。

H. 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有哪些廠

華中科技大學產業集團主要企業名錄

(集團核心企業)

企業名稱 法人代表 負責人 辦公電話
武漢華中科技大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張新訪 張新訪 87802988

( 華中科技大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關聯企業)

序號
企業名稱
法人代表
負責人
辦公電話

1 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馬新強
王中
87180139

2 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
陳吉紅 陳吉紅
87180091

3 武漢華工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
童俊
常學武
87180660

4 武漢天喻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新訪
向文
87920300

5 武漢華工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李娟 李娟 81338730
6 武漢華工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責任公司 李娟 李娟 87522618
7 武漢達夢資料庫有限公司 馮裕才 馮裕才 87522500
8 武漢綠島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毛錦平 吳德泳 84891889
9 武漢華中大創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向才旺 周懷春 87544756
10 武漢天融信網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 周沛龍 李之棠 87780353
11 武漢正華鎂合金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陳玉琳 羅吉榮 87556262
12 武漢新威奇科技有限公司 黃樹槐 熊曉紅 87544086
13 武漢亞芯微電子有限公司 柯海勇 鄒雪城 87785578
14 武漢東太信息產業有限公司 吳黨生 劉衛忠 59717007
15 華中大機械廠 羅必光 羅必光 87543123
16 武漢神陽飲品有限公司 伍立元 伍立元 87556589
17 華中大印刷廠 劉大橋 劉大橋 87542920
18 武漢華大新型電機有限責任公司 李娟 畢海生 87541483
19 華中大製冷設備廠 石岩 石岩 87542971
20 武漢華中科大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向才旺 何佳文 87544788
21 華中大科學技術公司 馮建東 馮建東 87801230
22 武漢華中大華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周其 劉躍 87406688
23 武漢華工永泰科技有限公司 趙基盛 趙基盛 87542966
( 同濟科技集團公司關聯企業)
序號 企業名稱 法人代表 負責人 辦公電話
1 武漢同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黃光英 趙 勇 83692472
2 武漢同濟明治醫葯有限公司 趙 勇 趙 勇 61880195
3 武漢同舟共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李亞萍 李亞萍 83658799
4 武漢同濟眼鏡有限公司 趙 勇 趙勇 83692472
5 武漢同濟海昌特種醫用品有限公司 陳冬生 陳冬生 83615701
(院系企業)
序號 企業名稱 法人代表 負責人 聯系電話
武漢華工大電力自動研究所 吳希再 吳希再 87543734
機電工程公司 邵新宇 康宜華 87544038
熱加工技術研究所 周來英 周來英 87542930
武漢華工大求實科技發展公司 張蘊玉 張蘊玉 87544261
武漢鴻象信息技術公司 朱光喜 朱光喜 87543236
武漢華科信息中心 武金渭 王天虹 8754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