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摩根大通最近持有的中國股票
擴展閱讀
無錫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碼 2025-08-04 11:50:35
鵬華葯業科技股票 2025-08-04 11:14:37

摩根大通最近持有的中國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8-01 19:35:22

① 摩根大通的企業文化

在Bondware10月5日公布的內地和香港兩地股本融資排名中,單月排名名列第一。計入建行、工行兩個上市大單後,摩根大通名列摩根士丹利和瑞銀之後,排名第三。
迄今為止,摩根大通2006年共完成14個股本融資項目(包括IPO、增發、發債),金額總計76.39億美元;9個並購項目,涉及金額總計67.37億美元,實現了跳躍式增長。雖然摩根大通沒能參與建行和工行這兩個中國最大的海外上市大單,但對此信心十足。他認為,在超大型銀行上市收尾後的投資銀行市場,摩根大通的競爭優勢將更突出。 任何成功都是基於過去多年的積累和耕耘,但在關鍵時期,正確的戰略和有效的執行,可促成錦上添花。啞鈴戰略的成功實施,是摩根大通2012年取得跳躍式增長的一大法寶。
所謂啞鈴戰略,是指大企業和中小型企業雙重並重的客戶定位系統,一手抓傳統的大客戶,主要是大型國有企業,一手抓民營企業和新興行業中的新銳企業,拓展客戶群的規模和種類,其他業務部門為前端客戶市場提供綜合服務。在經過了早期海外上市大企業獨占鰲頭的局面後,中型企業和新興企業,正逐漸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
這是摩根大通「啞鈴戰略」產生的一個動因。從2006年摩根大通的成績單看,「啞鈴」的兩端平衡增長,既有像中海油、中海化、瑞安、招行這樣的傳統大客戶,也有像富力地產、綠城、超大農業等中型客戶。
摩根大通未來最大的挑戰,在於機會成本。這意味著決策的成本增加,由於可支配資源有限,一旦決定了做A項目,必然要放棄其他項目,但風險在於,A項目是否是一個值得做的項目,是否優於其他項目中型客戶有時往往更考驗一個投行的判斷力和服務質量。
大企業是好項目,有時可能更顯而易見。但要發掘好的中小企業項目對投行家的眼光及判斷力以及投行服務的差異性有時可能就是一個更大的考驗。
摩根大通在中型企業的篩選和服務上,已形成一套價值和服務體系,並將逐漸成為新的競爭力賣點。「啞鈴戰略」亦要求內部高效的協調性。9月份2周內,摩根大通完成5個股本市場項目,並且分屬不同的行業領域;僅9月21日一天,摩根大通亞太區有四個項目同時進行,2個中國公司、2個韓國的IPO,並且實現了每個項目都是屬於高端定價,項目上市之後都漲了10%-20%。「每個項目至少要見80-100個機構和基金,要適應各地時差開全球電話會議,可能一天會與某個大基金談起他不同的項目。 善於創新的最大持股者,在摩根大通現翻幾番的業績中,除來自IPO市場的興旺外,來自二級市場的收益也大大增加。摩根大通是幾乎所有中國大國企的H股或者紅籌股上市公司的股東,有些還是前三名的大股東,有些持股佔比30%。
這是一項其他外資投行無法比擬的紀錄。而2006年港股的總市值、總成交額、新上市集資額等8項紀錄均創下了歷史新高,無論是H股還是紅籌股,都實現了大幅增長。摩根大通持有的股票,一部分是來自摩根大通自營資金;一部分通過基金持有,另外一部分是專門用來做證券放貸,進行衍生品等二級市場的操作。
許多交易活躍的股票,都離不開摩根大通。而為中型企業量身定製的新融資方式--將上市前的融資與股本市場IPO融資相結合,是摩根大通的專長。很多喜好高增長的投資者對具有增長潛力的中小型企業很感興趣,而中小型企業融資方式也開始嘗試更先進更多元化的融資方式。 摩根大通在中國漸入佳境,一個大背景便是其全球整合基本完成,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加重。按照WTO相關協議,2006年12月後,中國金融業將全面對外資開放,從中國證券監管層的公開表態看,2007年證券市場的開放力度和范圍,也將大大增加。
顯然,證券市場將是外資投行的首選領域。摩根大通最後一次面向全球機構投資者的定期調查問卷顯示,有43%的機構投資者對2007年中國股市預測是「看漲」,調查對象中已經有55%的機構持有了中國股票,而且有26%表示會在6-12個月內購入。
2004年,摩根大通旗下的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公司和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合資成立了上投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公司,摩根大通持股49%,2013年摩根大通又獲得證監會增批的1億美元投資額度,其QFⅡ總額度增至1.5億美元。
外界傳言摩根大通證券與遼寧證券洽談合資之事,雖然對此摩根大通一直拒絕發表評論,但搶灘國內券商的計劃是幾乎所有外資投行的共同興趣。摩根大通亦獲得牌照,為外資公司提供全方位的人民幣業務以及全球性風險管理金融工具和服務,包括資本市場融資、財務顧問、養老基金業務和現金管理等。

② 摩根大通套現590億,說明了什麼

在2014年11月20日的時候,金融市場發生了一件大事,知名投行摩根大通近日上演了這幕瘋狂出貨,摩根大通一天拋70餘港股套現590億,首次看漲A股。其實自滬港通開通以來,港股成交量並沒有如預期一般好,很多大型機構並不看好港股後續走勢,摩根大通在11月20日不斷減持多家上市公司股票。


從中國平安股份的長期折價來看,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歷史上存在著員工庫存減少的問題。按照理想的共價原則,公平應該等於價格。然而,由於員工持股的三股持股平台是A股,所以只能在上海進行降價。滬港通自然會支持這樣的折扣。這是一個標準的跨市場套利交易,但美國套利者從幾毫秒到微秒不等。

③ 摩根大通為什麼持有那麼多中國股票

那是以前吧,現在股票少多了。摩根前段時間瘋狂拋售中國一百多隻股票賺的盆滿缽滿的。

前期買肯定是看好牛市上漲,後期買很大一部分是為了砸盤。做空也是要有籌碼才能做的起來。

④ 高盛和摩根大通在這次金融風暴中表現如何損失大嗎

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銀行之一,擁有超過700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的資金超過6300億美元。公司在全球擁有772名銷售人員,覆蓋近 5000家機構投資者客戶;股票研究覆蓋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亞洲公司。自1998年以來,由摩根大通擔任主承銷的股票在上市後股價走勢表現突出,一周後股價平均上漲17%,一個月內平均上漲27%,三個月內平均上漲37%。公司在全球擁有9萬多名員工,在各主要金融中心提供服務。摩根大通亞太總部位於香港,在亞太地區15個國家的23座城市,擁有8500名員工。摩根大通名列1993年以來亞洲股票和股票相關發行的第一名,自 1993年以來,公司為亞洲公司主承銷了88次股票交易,共募得超過150億美元的資金。
摩根大通 (NYSE:JPM,TYO: 8634) 是一間1968年在Delaware法律之下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總部設於美國紐約市,是一間跨國金融服務機構,及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業務遍及50個國家。

摩根大通是2000年由美國大通銀行及JP摩根合並而成,業務包括投資銀行,個人及商業金融服務,金融交易處理,投資管理,個人銀行等。旗下有超過9000萬名客戶,包括多間大型批發客戶。

所以它的影響不是很大,但確實也影響到了它

高盛是集投資銀行、證券交易和投資管理等業務為一體的國際著名的投資銀行。它為全球成千上萬個重要客戶,包括企業、金融機構、國家政府及富有的個人,提供全方位的高質量金融服務。

高盛1869年創立於紐約,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經驗最豐富、實力最雄厚的投資銀行之一。 在以合夥人制度經營了一百三十年之後,高盛於1999年5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高盛公司總部設在紐約,在全球二十多個國家設有分部,並以香港、倫敦、法蘭克福及東京等地作為地區總部。
高盛公司長期以來視中國為重要市場,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就把中國作為全球業務發展的重點地區。

高盛在1984年在香港設亞太地區總部,又於1994年分別在北京和上海開設代表處,正式進駐中國內地市場。此後,高盛在中國逐步建立起強大的國際投資銀行業務分支機構,向中國政府和國內占據行業領導地位的大型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高盛也是第一家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B股交易許可的外資投資銀行,及首批獲得QFII資格的外資機構之一。

高盛在中國的股票和債務資本市場中已經建立起非常強大的業務網路,並在中國進入國際資本市場以及參與國際資本市場交易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過去的十年中,高盛一直在幫助中資公司海外股票發售中占據領導地位,其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交易包括:中國移動通信於1997年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40億美元,成為亞洲地區(除日本外)規模最大的民營化項目之一;中國移動通信於2000年10月進行了後續股票發售交易(籌資69億美元)及可轉換債券發售交易(籌資6.9億美元);中國石油於2000年3月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29億美元;中國銀行(香港)於2002年7月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26.7億美元;平安保險於2004年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18.4億美元;以及中興通訊4億美元的香港首次公開招股發售,這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2005年,高盛還成功完成了交通銀行22億美元的海外上市項目以及中國石油後續股票發售,籌資27億美元。

在債務融資方面,高盛在中國牽頭經辦了近40項大型的債務發售交易。高盛公司多次在中國政府的大型全球債務發售交易中擔任顧問及主承銷商,分別於1998年、2001年和2003年完成了10 億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高盛是唯一一家作為主承銷商全程參與中國政府每次主權美元債務海外發售項目的國際投行。

與在世界其他地區一樣,高盛在中國市場同樣擔當著首選金融顧問的角色,通過其全球網路向客戶提供策略顧問服務和廣泛的業務支持。近年來,高盛作為金融顧問多次參與在中國的重大並購案,如日產向東風汽車投資10億美元案;戴姆勒-克萊斯勒向北汽投資11億美元案;TCL與湯姆遜成立中國合資企業;匯豐銀行收購交通銀行20%股權案以及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部等等。

2004年12月,高盛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立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合資公司的成立是高盛在中國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高盛擁有合資公司33%股權,北京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擁有67%股權。合資公司的成立令高盛從此可以在中國開展本土A股上市業務,人民幣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和提供國內金融顧問以及其他相關服務。

這次金融風暴對高盛的影響挺大的,原本就出現問題的它再受這次金融沖擊,影響相當的大,建議妥當行事,不要被其外表所騙

⑤ 摩根大通突然減持大量股票套現幾百億是怎麼回事怎麼理解這個舉動

據說是在中國央行降息前作出的,可見摩根沒有拿到內幕;如果不降息,拋售是對的;降息了,他已經跑了

⑥ 摩根大通公司的股票值得購買嗎

現在的風口是新能源汽車和光伏這些長期賽道,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是一大趨勢。在這樣的領域里邊兒,必然會大聲一些五倍十倍股,摩根大通傳統行業增長空間比較小。

⑦ 摩根大通的股份比例

摩根大通的第一大股東是英國巴克萊銀行,占約7%的股權。

高盛為其第13位股東。

而實際上,摩根大通在其旗下的產業中控制力已大大減弱,其所佔份額最多的為在摩根大通中的股權,但也位列第五十位股東。而摩根大通與一些實業機構也演變成戰略合作關系。

⑧ 摩根大通增持康龍化成對這支股票後市是好還是壞

摩根大通增持康龍化成對這支股票後市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