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股市是怎樣做到指數上漲,個股普跌的
近幾年,A股市場確實分化漲跌結構行情明顯,也就是大家所謂的「二八行情」,一部分公司股票能一漲再漲,但很多個股卻沒有好表現的情況。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是題主疑問,大多數的散戶朋友都疑問。而這種局面,不僅僅A股市場存在,世界趨向於成熟的股票市場都存在,指數有所上行,但大多數個股呈現著普跌。
在這里,我們就先要了解A股上證指數或者深證成指的編算方式了。在大家印象里,特別是老股民,總認為指數如果漲了,那麼對應的個股就一定能漲,就算是不大漲,也能跟著後面「喝湯」。如果從2015年以前看,確實如此,整個市場呈現的是普漲普跌的狀態,但到了2016年之後,就呈現著分化漲跌了。筆者分享一個不錯的股票杠桿平台,曜鑫科技,實盤交易,無資金門檻。
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指數的編算方式。上證指數與深證成指,雖然將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都納入了采樣范圍,但並不是以平均值作為權重計量,而是以誰的市值大,權重的影響佔比就高。比如,現在市場權重佔比最大的行業是銀行、釀酒、醫葯、證券以及元器件,如果這五個行業有所表現,其他板塊就算是不漲不跌,也能促使指數有明顯的上漲,就是因為這五個行業的佔比權重比較大,影響指數發展頗深。相反,權重影響最小的呢?公共交通、酒店餐飲、水務、日用化工等,這幾個行業的總市值加起來還沒有市場體量的百分之一,影響自然是小。
近些年,隨著好公司逐漸突圍,權重股逐漸受到青睞,這就區別於最開始的市場。前二十年,好公司與不好的公司,基本都在同一水平線,沒有區分,再加上本身上市公司就比較少,也就有著通漲同跌的情況。而現在呢?好公司得到市場的認可,市值越來越大,自然影響指數的權重也就越來越大。
所以,分化漲跌的存在,權重影響的比例不同,也就造成了當前指數有所建樹,但很多的個股仍舊呈現著下跌之態。
B. 股票指數上漲與什麼有關系
我國股票指數上漲、下跌的大趨勢主要是政策導向造成!外國股市的漲跌對其影響有,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影響在國內。我國股市的漲跌主要是國內因素的變化,這幾年我國股市跌跌不休,導致連續兩年在全球股市排名倒數一、二、三的位置上徘徊,讓中國在世人面前蒙羞。我一直認為這樣的狀況是證監會的宏觀管控上有問題!也有人說是資金偏緊問題,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可以在2010年就說不過去了,可以回顧一下,2010年我國啥子市場都受到資金青睞,一片熱鬧,有些商品甚至遭到爆炒,可資金就是不肯來股市,可以想像如果股市有賺錢效應,如果股市監管對投資者有利,投資者會不來參與股市投資嗎?股市資金會逐步撤離嗎?我國的股市政策、股市制度均在前幾年暴露出了一些問題,現在這些問題已經在逐步解決,所以股票指數在後市有望回升!話說多了,到此為止!
C. 中國股票什麼指數高時預示要跌了
決定漲跌的因素太多,無法一一列舉。但歸根到底是經濟狀況如何,資金凈流入多少。
股票指數的高低是相對的是一個期間的概念,不是一個時點的概念。第一取決於你准備持有的時間,而不是你的持有時間。第二取決於你預期的目標收益率高低。第三,取決於你的到期實際收益率和預期收益率有差異時你的選擇。
如果你准備持有1年以內,可能現在就是比較高的位置。也可能只是一個中間位置。
至於選擇股票,如果你確認自己了解,可以自由選擇,如果你什麼都不了解,或者不是很了解,就只能和多數人一樣跟風,這也是中國股市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的原因。
如果你准備持有10年以上,可能會漲很高,其間也可能會出現多次高低點。如果你反應足夠快,可以多賺。
如果你准備持有20年以上,可能會漲更高。但要確保你中間不會改變主意,把錢用在其他地方,比如消費,結婚,意外疾病,環球旅行,創業等等。
D. 指數上漲股票卻在跌什麼原因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A股市場最近幾個月,走勢不錯,指數持續創新高,但是有很多個股,並沒有上場,甚至有不少個股在下跌,這是什麼原因呢?
主要原因是一些大市值的高價股在持續上漲,把指數帶動,屢創新高,這些股票持有者都是一些機構以及大基金,就是傳說中的基金抱團取暖,指數創新高,基金發行也是,屢破紀錄,大量的新基金帶來了巨大的資金,但這些資金都奔向了原來老基金所持有的股票,這樣使得原來的老基金的收益會更加好看,流通盤被相對操控了,當市場的流通盤越來越小的時候,只用很少的錢就可以把股價打起來,因此可以看到一些股票從幾十塊到幾百塊,一路不停的上漲,但是物極必反,股票總有它的,合理估值,當有一些股票遠遠超出它的合理估值的時候,就會有一些資金提前跑路,這些資金很多都是,體量很大的機構,只要一開始下跌,這些股票可能就會出現大陰破位,比如最近一些白酒板塊的股票,已經開始出現了跌停板現象,這在前一段時間是沒有過的,白酒板塊是基金抱團的重點板塊,未來這些暴漲過的股票,雖然業績不錯,但是已經遠遠超出了合理估值,未來的風險巨大,建議遠離前期漲幅幾倍的股票
可以介入一些跌幅比較大,年報已經預披露的個股,市盈率要低一些,最近已經有明顯的資金介入,至少是一周左右,沒有創新低,開始有放量陽線,個人建議關注000950重葯控股,業績已經披露,市盈率只有十倍左右,這類的股票介入以後設定好止盈止損
風險是可以控制的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E. 為什麼中國A股股票走勢這么一致
這個問題很深奧,問得有水平,這也許說明了此時的股市處在某種狀態,意味著一些東西
F. 中國股市什麼時候才能上漲呢
股指反彈即將到來 ,1665點能吹響短線反彈的號角
在2008年9月25日見到短線反彈高點2333點後,就說明後續判斷階段性的時間低點就應該以9月25日作為重點參照物,而按螺旋歷法和甲子周期的共振原則,我們將9月25日作為依據運行推算就可以得出10月27號為很關鍵的隨應時間點的周期理論,也剛剛好也是我們見到1665點的日子,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1665點短線的支撐能力將是不容置疑的,另外還有一個因素為,就是當天周邊股市全部瘋狂大跌,我們進行了不跌的恐慌加劇,所以在迅速見到了這樣的第一低點。因此,無論沖時間的跨度和心裡的恐慌程度的宣洩都能支撐1665點的重要意義的純在和影響。
二則為大盤從6124點下跌以來,很清晰的看出短線反彈的成功幾率只有2次,一次為從6124點跌倒07年11月分的4775點之際,然後出現了階段性的反彈,而另外一次就是從6124點下跌到了08年4月份的2990點左右的時刻上,市場再次出現了我們久違的反彈行情,然後身下的時間雖然也是逐漸的波段迂迴,但大部分全是反彈失敗而告終,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結局呢,我們來總結一下兩次反彈成功的例子的共同點,就是他們在波段下跌中,在醞釀成功的反彈出現前,都能成功的突擊和抹平前期留下來的下降壓力線,並且產生了成功的突破向上,也就打開了短線階段性反彈的局面,所以我們來觀察一下目前行情的特點所在,正是在試圖攻擊我們剛才指出的下劃線,也是從6124點下跌以來的第三次來沖擊我們認為當期的重要壓力線的壓制,通過上周和本周初的時間醞釀機會穿鑿階段性反彈的來臨,望投資者也要深層考慮此因素的重要意義。
後市必將分化逐步大幅震盪
因為本周是重要時間之窗,多空處在臨界狀態下,市場在技術上應該有方向性選擇,如果是向下選擇的話,那熊市還將漫長,空頭目前唯一目標就是回補2006年5月8日大牛市的1444--1446點向上突破缺口。這也是理論上的本輪中期調整的極限目標!如果這個位置也被破的話,那真是熊市不言底,下一個轉折之日應是6124點以來的第89周第21個月,從時間上看要到明年的7,8月份才能真正見到本輪大熊市的中期大底!A股根本的問題是大小非,新股發行交易規則。而低點會在爭對大小非的減持新股發行改變規則等新政策中確定.反之向上的話,那麼大B浪的反彈就會如期展開,在沒有突破9月25日2333點與10月14日的2146點以來的短期下降通道連線1800點前,投資者應繼續以弱勢盤整對待,靜等市場的超跌共振機會,所以綜合以上的時間上的結論我們也難發現另外的支撐反彈因素純在,就是我們的政策還會緊鑼密鼓的組合出台,為了刺經濟保增長的下的擴大內需政策還是有進一步增強信心的定力和根源,還有機會海外市場在上周出現了大幅的飆升行情,所以在前半周出現了技術性的調整也是正常,目前是全球的大聯動的局面,更何況我們國家的經濟狀況比照其他國家我想還是值得高興的,所在周邊技術上心態上整理好之後,加上我們的時間周期共振和這政策的反應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也是逐漸臨近的,所以我們更傾向於本周的後半周出現機會或將更加大一些,整個市場也在積極的醞釀反彈階段性反彈的要素和契機。
G. 中國股市20年有幾次大漲
第一次暴跌:見中期頂
1990年12月至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00多點。1992年5月26日下跌120點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第二次暴跌:見中長期頂
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起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1993年3月1日,滬綜指大跌140點,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第三次暴跌:見中期頂
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躥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1995年5月23日,滬綜指大跌147點,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
第四次暴跌:見中長期頂
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1997年5月12日達1510點。不到半年時間,大盤暴漲1000點。1997年5月22日,滬綜指大跌120點,從此開始了長達兩年的「持續調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點。
第五次暴跌:見中期頂
1999年「5·19」行情井噴,在短短的一個半月時間,股指上漲將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證指數上攻至1756點。1999年7月1日,滬綜指大跌128點,隨後股市大幅回調。2000年1月4日,上證指數直抵1361點。
第六次暴跌:2007年2月27日暴跌8.84%,次日大漲3.94%
第七次暴跌:2007年4月19日暴跌4.52%,次日大漲3.92%
第八次暴跌:2007年6月4日暴跌8.26%,次日漲2.63%
第九次暴跌:2009年7月29日暴跌5%,次日漲1.69%。
H. 上證指數上漲說明什麼問題
股票每天有漲有跌,當上漲股票佔全部權重比例較大大盤就會上漲,反之就下跌。影響大盤指數漲跌除了全部股票的大多數上漲或下跌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權重較大的股票,也就是總股本較大的公司,比如:600028中國石化占上證綜指的10.92%,上漲與下跌會影響滬綜指的走向。
新股票上市後「基日成分股總市值」=原來的基日成分股總市值+新股發行數量×上市第一天收盤價
當某一成份股暫停買賣時,將其暫時剔除於指數計算外,若有成份股在交易其間突然停牌,將取其最近成交價計算即時指數,直到收市後再作必要的調整。對於除權除息,由於保持總市值不變,因而指數保持不變。深證指數因編制採用的是先進的加權指數法,且抽樣廣泛,代表性強,不僅具有長期可比性,而且能正確反映股價運動的總趨向。
I. 1992年2000年中國股市指數上漲了這么點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首先,說美國,美國上市的股票數量和 上市股票占國民經濟總量的比例很高,再加上美國是個開放式的國家,國外游資和本國財團勢力的共同炒作下,股市出現井噴的上漲,裡面很多的泡沫。
再說國內,中國才幾只股票上市哦???而且上市股票流通股又有多少,少得可憐啊,經濟增長是全國企業,個人,政府的結果,股市只能反應出上市公司,再加上中國證券交易管理的不完善,大量的機構做著從股市賺了 再挪錢出股市,再賺在挪的循環操作,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很正常,但隨著中國上市公司的增加,這樣的情況將越來越少.....
J. 上證指數上漲的動因是什麼
指數的變化是由股市行情整體變化引起的,所以股市上漲的根本原因是股市整體行情是上漲的,其影響因素一般是國家政策或是經濟形勢讀股市是利好的。
股票指數一般指股票價格指數(描述股票市場總的價格水平變化的指標)
股票價格指數(stock index)是描述股票市場總的價格水平變化的指標。它是選取有代表性的一組股票,把他們的價格進行加權平均,通過一定的計算得到。各種指數具體的股票選取和計算方法是不同的。
2015年1月19日,因兩融監管,券商板塊,除宏源證券停牌外,板塊內個股全線跌停。個股方面,方正證券、山西證券、國海證券、國金證券、東北證券、中信證券、招商證券等19股集體跌停。滬指大跌7.7%創7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上海證券綜合指數簡稱「上證綜指」,其樣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