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羅振宇/羅胖的羅輯思維為什麼那麼火
因為他傳達了大部分人都認同但不太敢表達的價值觀——掙錢光榮。羅胖是個商人,他說你因掙錢而偉大。中國人一向內斂,儒家中庸嘛,嘴上是不好意思談錢的。但經濟學的本質就是自私啊,人性逐利,別和慾望較勁。在這一點上他是個啟蒙者。受他影響比較大,我開始投資沃普惠和陸金所嘗試理財,收益比以前光上班好太多。我感謝羅胖子,希望他越來越火。
B. 羅輯思維 為什麼看好中國經濟 158
羅不是經濟學家。中國最大的問題是國內市場由於稅太重發展不起來,而國際市場美國發現世貿被中國騙了,中國死不開放銀行通訊糧食,決定另外開伙。除非中國減稅和賣國企,但是涉及利益太多了。中國最牛的就是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有強大的工科教育培養的工程師,是拉美和東南亞沒有的優勢。所以將來怎麼樣很難說,要看領導人決心。話說,我最近只看到抓人了,沒看到其他。
C. 問:羅輯思維的節目有講到過股票嗎具體是哪一期,謝謝
沒有,到新浪財經金融界去看吧
D. 羅輯思維是什麼
邏輯思維:人們在認識過程中藉助於概念、判斷、推理反映現實的思維方式。它同形象思維不同,用科學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質,表述認識現實的結果。
E. 羅振宇的得到要上市,預計發行多少股
思維造物由羅振宇一手創辦,2014年成立,旗下主要產品就是羅振宇主持的知識型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以及知識付費APP得到。9月25日,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A股IPO招股說明書。這次上市預計發行不超過1000萬股股票,占發行後股本比例不低於25%。
本次發行擬募集資金10.37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建設,提高公司知識服務能力並構建新一代知識搜索引擎和服務軟體。
(5)中國股票羅輯思維擴展閱讀
「知識付費第一股」真的來了
2016年被很多人稱為「知識付費的元年」,說起來羅振宇還是開山鼻祖。他在跨年演講上侃侃而談,讓知識付費迅速躋身新貴行業,並在下半年成為眾人趨之若鶩的風口。
知識付費發展到今天,誕生了喜馬拉雅FM、得到、知乎LIVE、果殼分答、豆瓣5家知識巨頭。得到和喜馬拉雅FM主打平台,豆瓣主打垂直型專業知識,分答與知乎Live主打即時型現場知識問答。
經過2016年的爆發,2017年的瘋狂發展,2018年的洗禮,不合格的知識販賣者逐漸被市場淘汰,知識付費這個行業走完了一個小周期。最終活下來以及估值發展較快的,除了喜馬拉雅、荔枝等音頻平台,無疑是已經公開上市計劃的思維造物和吳曉波的巴九靈。
昔日的火爆不再,資本也在加速逃離。數據顯示,知識付費投資在2017年有52起投資事件,2018年僅有41起,到2019年僅有不到10筆投資,如今已經很難見到闊步闖入知識付費行業的投資者了。
一個很現實的情況是,知識付費行業仍然普遍面臨著變現難的問題。雖然羅振宇的思維造物確實盈利了,但一個更焦慮的問題擺在眼前,其所在的「知識賽道」恐怕並不能支撐一個宏大的故事。那麼,敲響資本市場的大門就顯得迫在眉睫。
而就在今年6月,中國證監會浙江監管局網站公布杭州巴九靈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備案公示文件。文件顯示,巴九靈與保薦公司簽訂了《輔導協議》,輔導期大致為今年6月至11月。
眼下,頭部玩家們早已在上市邊緣不斷試探吳曉波和羅振宇,到底誰能拿下「知識付費第一股」?答案似乎漸漸清晰。
F. 羅輯思維2016 總第158期 為什麼看好中國經濟
當不久前剛卸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回國的林毅夫預言中國經濟有望在2030年以前保持8%的年均增速時,國內媒體紛紛調侃他在「放衛星」——在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期間,「放衛星」常被用於形容普遍存在的誇大產出現象。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對於產業鏈相關國家來說是壞消息,這包括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對華出口國,澳大利亞、巴西、傳統產油國等中國的原材料和能源供給國。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可能利好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我的同事黃益平教授以及清華大學的李稻葵教授都認為,過去幾年間家庭消費在GDP中所佔比重有所上升。去年中國經常項目順差佔GDP比重也大幅下降至僅為2.8%的水平。
固然有不少理由可以使人相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將是長期性的。中國勞動人口增速自2010年起持續下滑,並且到2020年勞動人口總數將開始收縮。與此同時,工資水平快速上升;中國經濟的低成本增長階段接近尾聲。國際方面,歐元區再度陷入經濟衰退,並且復甦希望渺茫;而在美國,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計,聯邦政府債務規模佔GDP比重也將突破100%。
但通過與其他國家橫向比較,我認為中國經濟至少在本十年內有望保持8%的年均增速。中國現階段人均GDP水平與日本1962年和韓國1982年的水平相當。日韓兩國在達到中國當前人均GDP水平後的十年間雙雙實現了9.7%的年均經濟增長。一個反例是巴西,該國1978年即已達到中國現有人均GDP水平,但在其後的二十幾年間一直處於停滯狀態。不過巴西以及其他拉丁美洲國家的例子具有特殊性,因其經濟蕭條是由主權債務危機引發的。而中國的國際收支情況良好——很多人甚至認為是過好了——發生拉美式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很小。
在中國國內,幾個方面的因素將有助於中國在未來幾十年保持較快增長。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青年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勞動力的主體是來自農村地區的流動人口。相對於十年前,農村地區21至29歲男女青年的受教育年限分別增長了2年和2.6年。而在城市地區,21至29歲男女青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都達到11年。中國政府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其中戰略目標之一是在農村地區普及高中教育(包括職業高中),另一戰略目標是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升至40%。
教育回報很高,教育年限增加1年帶來的平均回報率高達10%。目前21至29歲人群的受教育年限較50至59歲人群高出了4.3年。這意味著新一代勞動者的生產率相對於即將退休的年齡組高出了43%。這將足以彌補未來十年可能出現的勞動力人數下降問題所造成的影響。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福格爾(Robert Fogel)預計,按實際值計量,到2040年中國經濟規模佔全球經濟總量之比將達到40%。去年11月我在芝加哥見到福格爾時,曾問他該預測是否過於樂觀。他給出了否定回答。正相反,他認為單憑教育水平提升就足以讓中國達到上述水平。
除發展教育以外,中國政府還計劃加大在研發領域的投入。根據十二五規劃綱要,2015年研發經費佔GDP比重應達到2.2%,高於目前1.7%的水平。這將使中國的研發投入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本十年世界經濟形勢在很多方面或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相似。一方面,全球經濟增長可能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一樣疲軟,但「東亞四小龍」卻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崛起的。中國的經濟規模遠大於四小龍,而且經濟增長也不可能長期依賴出口。但中國還是能從龐大人口中獲益。近期居民家庭消費呈現增長態勢是一個令人振奮的信號。中國經濟很可能繼續從國內消費環節中尋找增長源泉。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國優勢只會變得更加明顯。綜上,中國有較大可能在2020年前保持8%的年均增速。這可能使中國在2020年以前超越美國,成為按名義值計算全球第一大的經濟體。
G. 羅輯思維我雖然不炒股票但是聽周圍朋友談股票還是很有意思的
現在市場行情比較好,是牛市格局,大家都賺到錢了,當然有意思了
H. 投行稱羅輯思維2017利潤過億,羅輯思維是做什麼的
近日,一位接近羅輯思維核心高層的人士稱,《羅輯思維》公司主體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醞釀2018上市計劃,並與多家券商投行進行溝通。某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亦透露了上述消息。該投行人士補充表示,投行方面曾向羅輯思維方面提出過海外上市的方案,但羅輯思維方面已經決定將上市地點放在A股市場。
我認為羅輯思維是一家大型的在線知識服務商,通過推出各方面的教育節目來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