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中國第一個發明股票
擴展閱讀
派生科技關聯股票公司 2025-07-28 00:43:17
楊凌示範區股票代碼 2025-07-28 00:38:45
TcL科技股票代碼 2025-07-27 23:51:30

中國第一個發明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8-05 21:38:06

㈠ 股票是誰發明的

道富投資為您解答股票的產生:
失去宗教信仰,老百姓心中是空虛的,他們希望得到一個精神寄託。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古世紀國家這個概念形成(以前是沒有國家概念的)。由於宗教的衰退,老百姓無法確保下輩子的事了,就想辦法希望活好今生。由於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今世、今生,因此國家的概念就出來了,很多地區的小財主就對老百姓說你不是要過好今生嗎,你不是希望你的妻女不受別人欺負嗎?好,我來保護你,我用國家的名義保護你。怎麼保護呢?你們拿錢給我,我收保護費----稅。這些國王拿了錢後把自己的城堡蓋得非常漂亮,老百姓就住在城堡外面。
國王花這些錢花得越爽,感覺真好。可這時候國王的兄弟姐妹們不幹了,憑什麼你是長子就可以過得花天酒地,而我們只能靠領薪水過日子?這不公平。這就引起了歐洲中世紀不流血的貴族暴動,成立了上議院,今天加拿大的上議院的成員也還都是貴族組成。成立上議院的目的是為了分贓,就是貴族和國王之間就稅收問題進行協商分贓。國王被迫把錢拿出來用於修路、鋪橋、建學校,貴族通過實施可從中得到好處----尋租。國王越想越不爽,萬般無奈之下詢問手下大臣是否有辦法搞點銀子來花花而不要通過分贓?有聰明的手下建議,想辦法把黃金白銀直接從海關弄進來,不要通過稅收。國王又問怎麼運呢?手下人說,我們成立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取名「東印度公司」,從南美洲、非洲及亞洲去打仗,去掠奪來。可打仗最後是要死人的,為國王花錢,老百姓死人。老百姓最後也不幹了,憑什麼我的子弟上戰場被打死,賺得錢給你國王花?越想越不公平,所以很多人聚在一起晚上開PARTY,商量著要和上議院一起鬧事,怎麼鬧呢?從海關進來的錢也不能只你國王一個人花,我們也要分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PARTY講這個事,越講越激動,就形成了一個組織—--政黨。所以不同的PARTY代表不同的利益團體,為了同一個目標----分贓。這些人就成立了下議院。不同的PARTY為了各自的利益,同對方拼個你死我活,這就是今天的競選選舉制度。競選從那時開始目的就是為了分贓。我們現在所追求的民主制度,其實原來就是分贓大會。
打仗打到最後,不管你拿到的是真金還是白銀,可戰爭是勞命傷財的事,打到最後國庫空虛。所以國家不得不開始發行戰爭債券,向老百姓集資打仗。但債券到期是要還錢的,還不出來怎麼辦?當時是金本位制度不可能通過濫發鈔票來解決問題。於是就開始打「白條」(其實「白條」不是中國農村首創,四百多年前歐洲就已發明)。但「白條」你還是要還啊,國王又只好找手下來商量對策。當時的「白條」是用羊皮做的,積成一摞聚在一起成一大疊存量(STOCK)。如何把STOCK弄出去,於是很多人又在一起出謀劃策,其中有一個人說,要搞出去就一定要騙,第一步我們搞個市場(MARKET),且把這個市場搞得富麗堂皇,不能象菜市場一樣。把STOCK—MARKET賣給人家時你千萬不要說這是一張紙,而要說它很有價值,它的價值取決於未來的現金流。那麼什麼是它未來的現金流呢?你可以告訴他,比如說東印度公司在中國等那些地方還沒有搶來的黃金白銀就是它未來的現金流。於是國王對外說,每一張股票(STOCK—MARKET)你可拿到一定的東印度公司的股權,你就可以分享東印度公司從中國、南美洲、非洲掠奪帶來的財富。大家一聽為之瘋狂。那麼第一批傻瓜就來搶購,第一批傻瓜搶到後就告訴第二批傻瓜並轉手賣給他們,類推直至最倒霉的一批----股市崩盤。歐洲曾經歷過三次這樣的崩盤(金融危機),起因都是一樣:官商勾結、內幕交易、操縱股價和向銀行借錢炒股。當時發生三次崩盤時,各國政府都無計可施,只有出此下策:英法兩國形成「泡沫法案」,英國禁止股份公司達一百年之久,法國禁止銀行運作達150年之久。因為各國政府對股票市場對中小股民投資者的掠奪毫無辦法,束手無策。

㈡ 中國第一支股票是什麼股

上海飛樂音響公司。

上海飛樂音響公司位於武夷路的上海飛樂音響公司由上海電聲總廠發起成立,經營成套設備並承包賓館、影劇院、體育館等音響設施的設計、安裝工程,是一家接受個人和集體自願認購股票並以此籌集資金的新型公司,於1984年11月18日正式開業。

公司委託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證券部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一萬股,每股50元。這是「文革」結束以來中國金融機構第一次發行的股票。

(2)中國第一個發明股票擴展閱讀:

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擁有「亞」牌、「Sylvania」兩大百年品牌,國內擁有一個國家級技術中心和一個全球產品檢測中心以及九大研發生產基地,分別是上海亞明、北京申安、江蘇亞明、四川亞明、山東亞明、湖北申安亞明、江西申安亞明、河南亞明、遼寧申安亞明。

上海亞明燈泡廠有限公司創建於1923年,是中國第一家民族照明企業,也是中國第一隻燈泡的製造者。「亞」字品牌更是近一個世紀家喻戶曉的著名民族品牌。

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壯大,公司業已成為集研發、製造、營銷和工程服務為一體的專業照明企業,形成了光源、電器、燈具、零部件產品系列,並以技術雄厚、規格齊全、質量上乘、服務優質而享譽海內外市場。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新中國第一支股票誕生記

參考資料來源:飛樂音響-公司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飛樂音響-上海亞明照明有限公司

㈢ 中國第一支股票是什麼名字和什麼時候發行的

1984年發行中國第一支股票飛樂音響
「老八股」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直接產物。1984年11月「飛樂音響」公開發行股票50萬元,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第一隻股票,猶如建立新中國證券市場的一支嚆矢。次年,「延中實業」和「愛使電子」分別發行股票500萬元和40萬元; 1987 年,「真空電子」和「飛樂股份」分別發行1000萬元和210萬元; 「豫園商場」於 1988年發行129.1萬元,「申華實業」(當時名申華電工聯合公司)發行46 萬元。 1992年2月,「真空電子」又發行首隻B股。

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時,上述八家公司成為上交所首批掛牌交易的上市公司,因而獲得了「老八股」的雅號。面對投資者旺盛的投資熱情,有限的幾只股票供不應求,「老八股」著實熱鬧了一番,成為第一批老股中的寵兒。

㈣ 中國第一支股票是哪年發行的

中國第一支股票是1984年11月18日發行的。

上海飛樂音響公司位於武夷路的上海飛樂音響公司由上海電聲總廠發起成立,經營成套設備並承包賓館、影劇院、體育館等音響設施的設計、安裝工程,是一家接受個人和集體自願認購股票並以此籌集資金的新型公司,於1984年11月18日正式開業。

公司委託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證券部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一萬股,每股50元。這是「文革」結束以來中國金融機構第一次發行的股票。

(4)中國第一個發明股票擴展閱讀:

1986年11月14日,當鄧小平將「飛樂音響」股票贈予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約翰·凡爾霖後,俗稱「小飛樂」的「中國第一股」讓世界為之轟動。上海飛樂音響公司1984年發行的股票(通稱「小飛樂」),是改革開放後我國公開發行的第一支股票。這「中國第一股」究竟是怎樣勇敢地橫空出世?

改革浪潮初涌,有志勇士敢設想

20世紀80年代初,在黨和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下,城市改革的浪潮已經開始涌動,各單位開始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培養幹部。

1940年出生的秦其斌,於1958年順利考入復旦大學電子專業。畢業後,被分派在上海無線電九廠技術科。年輕好學、思想活躍的秦其斌被抽調到上海儀表電訊工業局下面的元件工業公司擔任辦公室副主任,當時吳邦國委員長是元件公司的副經理。

1983年初,秦其斌被任命為上海飛樂電聲總廠第一副廠長,1984年接任退休的老廠長成了電聲總廠廠長。這時的秦其斌43歲,年富力強,雄心勃勃,有知識懂技術又有管理經驗。他不甘於僅僅為儀表系統的產品做配套,開始帶領電聲總廠開拓經營。

當時,「音樂茶座」十分紅火,他就大膽設想,提出本廠生產的揚聲器除了給電視機做配套,還可以做成音響。於是,就有了電聲總廠下設上海飛樂音響公司(即「小飛樂」)的創新,有了以後「小飛樂」發行股票的故事。

㈤ 中國最早的股票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中國股票證券市場 起始於
春秋戰國時期,國家的舉貸和王侯的放債,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債券。明後清前,在一些收益高的高風險行業,採用了「招商集資、合股經營」的經營方式,參與者之間簽訂的契約,成為中國最早的股票雛形。19世紀40年代外國在華企業發行外資證券。1872年,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和中國人自己發行的第一張股票誕生。證券的出現促進了證券交易的發展。最早的證券交易也只是外商之間進行,後來才出現華商證券交易。1869年中國第一家從事股票買賣的證券公司成立。1882年9月上海平準股票公司成立,制定了相關章程,使證券交易無序發展變得更加規范。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這兩所交易所的成立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市場的形成。1992年中國開始向境外發行股票,2月,第一支B股(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B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1996年12月,股票交易實行漲跌停製度(即指漲跌幅一旦超過前日收市價的10%,該股票將於當天停止交易)。

從2005年夏天開始,中國股市開始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簡稱"股改"。其目標是消除各類股權分置的結構,從而解決中國股市的頑疾。在股改過程中,已經完成股改的股票被添加「G」標記。2006年10月9日起,原股改完成的股票的G標記取消,未股改股票加上S標記.這標志著大陸A股的股改工作基本完成.

然而,相當數量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股市的弊病並不在於股權分置的問題,而在於中國股市缺乏誠信,以及監管不得力造成上市公司質地過差且投資人無法獲得合理的賠償。同時,由於此次股權分置改革以「速度」為目標,忽略了改革方案的合理性,從而引發了巨大的爭論。

[編輯] 股票的分類

[編輯] 中國大陸分類
按票面形式,可分為記名股票和無記名股票,有面額股票和無面額股票。
按上市交易所和買賣主體,可分為 A股 (上海和深圳)、B股(上海和深圳)、H股(香港)、N股(紐約)、S股
按持股主體,在2005-2006年的股權分置改革以前,可分為國家股,單位(法人)股和個人股。

中國股票市場的歷史可謂「淵遠流長」。據專家考證,中國最早出現股票,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而股份制度真正在中國出現,則是始於19世紀中葉李鴻章等人倡導的「洋務運動」時期。1872年,李鴻章籌建招商局,發行了中國歷史上真正稱得上股票的憑證。

至20世紀上半葉,隨著民族資產階級的出現和日益壯大,股份公司也不斷地建立,上海成為股票交易的中心,在抗戰時期,上海灘已有多家股票交易所存在。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於1946年5月發布命令,在上海重建證券交易所,並於同年9月開業。

對於國民黨統治時期中國的股票市場,現在只能從影視或文學作品中找到回憶,茅盾的小說《子夜》給了我們太多的「股票市場人吃人」的記憶。以至於現代的年青人由於看不到因炒股票而跳樓的例子而感慨萬千:難道一夜之間小小的股票突然變得溫柔起來了?

1949年5月,在上海解放的時候,上海證券交易所被關閉。

網路歷史回答

㈥ 中國最早的股票是什麼時間發行的

1920年7月1日。

1920年7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採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標的分為有價證券、棉花等7類。這就是近代中國最早的股票。

中國股票發行經歷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中間還隔有汪偽政府),新中國人民政府。使用購買股票的幣種有銀兩、銀元、法幣、中儲券、關金券、金元券、人民幣。

如今,收藏界把這百餘年發行的股票進行分組:分為清代、民國、解放區、新中國、新時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認購證。

2014-12-05訊:兩市巨幅震盪,上證指數收報2937.65點,上漲38.19點,漲幅1.32%;深成指收報10067.28點,上漲37.45點,漲幅0.37%;中小板指數收報5697.71點。

下跌115.38點,跌幅1.98%;創業板指數收報1581.91點,下跌39.94點,跌幅2.46%。兩市合計成交10740億,與上一個交易日放大二成多。

(6)中國第一個發明股票擴展閱讀:

現場開戶流程:

辦理上海、深圳證券賬戶卡

投資者可以通過所在地的證券營業部或證券登記機構辦理,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及復印件,委託他人代辦的,還需提供代辦人身份證及復印件。

證券營業部開戶

(1)所需證件:投資者提供個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深、滬證券賬戶卡原件及復印件;

(2)填寫開戶資料並與證券營業部簽訂《證券買賣委託合同》(或《證券委託交易協議書》),同時簽訂有關滬市的《指定交易協議書》;

(3)證券營業部為投資者開設資金賬戶;

(4)需開通證券營業部銀證轉賬業務功能的投資者,注意查閱證券營業部有關此類業務功能的使用說明。

銀證通開戶

(1)銀行網點辦理開戶手續:持本人有效身份證、銀行同名儲蓄存摺(如無,可當場開立)及深滬股東代碼卡到已開通「銀證通」業務的銀行網點辦理開戶手續;

(2)填寫表格:填寫《證券委託交易協議書》和《銀券委託協議書》;

(3)設置密碼:表格經過校驗無誤後,當場輸入交易密碼,並領取協議書客戶聯,即可查詢和委託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