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怎麼研究中國股票
擴展閱讀
和晶科技股票分成 2025-07-22 21:53:48
威勝控股股票代碼 2025-07-22 21:01:16

怎麼研究中國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8-07 06:21:08

1. 如何研究一隻股票

行情一好又有人跑來問我「XX股票怎樣?能不能買?」、「能不能給我推薦股票?」,在此我統一回復:我不公開評論具體個股,也不公開薦股。要選出一個好股票很難,通常我排查幾十隻股票才勉強選中一隻看得上眼的,我自己股票都不夠用,怎麼捨得拿來公開吹票。

經常關注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直貫徹「授之於魚不如授之以漁」原則的,我對自己帖子質量的要求是:一年後,別人翻看我的帖子,都不會感覺過時,都能從中有所啟發,有所收獲。因此我是惜字如金的。基於以上原因,我在雪球上只是低調的存在。

我的優勢不在於了解大量個股,而在於你給我任何一隻股票,我能在一周內把它研究透徹。這就涉及到方法論,即如何對一隻股票展開具體研究。今天我就以健友股份(主營肝素)為例,做個簡單示範:

第一步:打開東方財富的chioce軟體,下載一篇他最近的深度研報(注意是深度研報),仔細把它的閱讀一遍。研報如何讀,請查看《風雲海的投資筆記》第一篇。

第二步:從研報中找資料回答下面的問題,如果一篇文章里找不齊,就多看幾份研報,個股研報找不到,就去翻看行業研報。(這個圖是重點,趕緊下載保存)

第三步:在把上面內容都填完整後,開始分析是否值得買入。買入的標准如下

1、下遊行業的增速必須大於10%,太低說明是產能過剩行業。如果是負的,要麼是夕陽產業,要麼是周期行業處於下滑期。例如健友股份的下游增速就很一般。

2、如果下遊行業增速在下降(或者為負),則要研究該行業的周期規律,看看明年(或今年)是不是行業周期的拐點,例如豬周期就是每隔3-4年會完成一次循環,2018年6月就是豬周期拐點。

3、好行業里優先選市場份額最大的公司買。其次選未來1年產能擴張速度最快的公司。健友股份的市場份額從17年開始就超越海普瑞,全球第一,因此從這個角度,選健友股份沒錯。又例如我18年6月開始做的豬肉股,當時我選的是$ 正邦科技 (SZ002157)$,原因是他的產能擴張速度是最快的,17年出欄量為340萬頭,18年預計為650萬頭,19年預計1100萬頭。如果要選市佔率最高,那就是溫氏股份和牧原股份。

4、假如下游增速一般(需求沒變化),自家產能沒擴大(供給沒變化),那麼只剩最後一個可以拉動業績增長的因子:產品價格上漲。因此我們需要去查看它的產品價格變化。例如健友股份所在行業(肝素)的價格圖如下,從圖形來看,肝素在在持續漲價的。可惜漲幅不大。

5、要避免買在產品價格最高點。如果產品在漲價,那麼就要看漲價已經持續了多久,通常一個產品漲價不會超過2年以上,因此如果已經漲價超過2年,你就不要追了,你已經是後知後覺了,買進去容易站崗。

6、看看行業政策有什麼變化,這些政策實施時間點,往往就是股價拐點(股價提前6-12個月啟動,因此要提前(6-12個月布局)。例如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對汽車股的影響(補貼退坡對銷量的打擊)。醫改的兩票制、招標改革(都會導致葯物降價,對葯物類公司是利空)。

7、評級

VIP級股票:高增長行業(或行業周期出現拐點)+行業龍頭(或產能增長最快者)+產品漲價+行業政策有利好

好股票:4個條件里有3個符合

可考慮的股票:只有2個條件符合

不用考慮的股票:只有一個條件符合,或者零條件符合

8、估值

好公司也不是無腦買,需要在合理的PE范圍內。PE給多少合理,跟個股的每年凈利潤增速有關。這里的凈利潤指5年平均凈利潤增速,而不是當年。這個凈利潤增速必須是扣非後的,再說一遍,必須是扣非凈利潤。詳細請參考下面的圖:X坐標為平均凈利潤增速,Y坐標為X對應的可以給的最高PE。牛市裡請用上圖(n=9),熊市裡請用下圖(n=7),這個n代表投資N年後,光靠凈利潤就能回本。n=7代表了,以現在價格買入該股,假設他未來凈利潤符合預測,持股7年後,凈利潤就能覆蓋你的買入成本。具體詳細內容請關注以後的文章。

根據上面的分析,健友股份就被斃掉了,原因是:行業需求穩定不變,行業產能穩定不變,唯一的變數是肝素漲價。但是肝素漲價存在幾個疑慮:1)漲價已經持續了2年,還能不能繼續漲? 2)肝素的上游原料是豬小腸,雖然非洲豬瘟導致中國的生豬產量在未來幾個月會下滑,但是這個下滑量是多少?不好統計,如果下滑量太小,那麼對肝素價格的促進作用就小。3)豬小腸可以從國外進口,因為國外都不吃豬內臟的,因此就算國內的豬數量大減,豬小腸也未必具備漲價的基礎。

2. 中國股市研究對策

這兩天的行情比較關鍵我不得不談談自己對大盤的感覺。我覺得必須要更新日誌了。給朋友們提醒下風險。大盤這次反彈雖然在短時間內突破了我談的3080點,但是還沒站穩就在10月27日挨了一個跌(雖然數字很吉祥88點)。大盤回壓60日均線,決定未來行情的轉折點到了,如果後市大盤回壓60日線不破站穩了守住了繼續震盪走高,創新高穩健的底部抬高,低點抬高,那就是我多慮了杞人憂天。(10月29日因為中國建築巨額解禁股解禁大盤直接低開近60個點擊穿了60日線考驗120日線,該線是最後的支撐位)後面還有繼續持有強勢股半倉介入行情的必要。由於20日線。30日線。60日線和120日線已經縷到了一個很小的空間內一定要眼睛盯緊了,小心再這個關鍵時候出現斷頭虎頭鍘刀。那未來的行情就很危險了。因為現在的行情和歷史大盤見頂時有那麼一點點形態近似,技術性見頂出現相似形態是很有可能的。 請朋友們把6100點見頂時二次反彈回60日線上1月15日附近和現在行情的10月26日附近的K線圖和形態進行仔細對比。
形態非常的接近,現在的形態就和之前大盤見頂後5500點附近的二次探頂形態很接近,後市不能夠出現連續的陰線擊穿下面這一堆均線的情況,如果出現了,那就和前面5500點附近走出了類似破位形態。5500點破位後大盤怎麼走的就不用我再說了各位都經歷了。120如果都破了收復不回來,各位朋友可以大幅度降低倉位了,對安全要求高的不願意賭博的朋友甚至可以考慮暫時空倉了。而能量系統60天能量也出現了嚴重背離信號,大盤連續兩波反彈這波還創了新高,但是能量系統60天能量一波低於一波,說明有資金趁反彈逢高降低倉位,暫時不太支持多頭。這也是作為對形態分析的一個補充,後市如果長陰線擊穿一堆均線收復不了破位下行。我個人轉為很謹慎的空頭思維。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3. 如何研究一隻股票

我個人認為投資(不是投機)就應該用以下六點來分析和研究公司:
1.行業前景;2.管理層能力; 3.盈利能力;4.股東回報;5.成長性;6.企業規模;來選擇最好的公司,長期持有,這才是我們投資者的生存之道.
散戶的個人資金,精力和知識面是有限,股市裡的好股票很多,你不應該,也不可能把它們一網打盡,選擇你看好的行業,只持有每個行業中的龍頭,最好是有絕對優勢的龍頭企業,數量控制在3隻,長時間跟蹤和關注公司,記住是公司,不是股價,集中持有,只要你認為公司的基本面沒變壞,就堅定持有.
但是如何全面地來了解一家公司呢?告訴你一些了解上市公司的方法,我是這樣子做,而且是長期堅持這樣子做的,供你參考,努力吧,
其一,看公司年報,季報,同時也會找一些與之相同類型的公司報表來作對比,主要是通過證券交易所的主頁下載或相關公司的網頁下載;
其二,多看與之相關的新聞報道或機構的研報,或與之所從事行業相關的新聞報道或研報,多留意國內外的最新的財經資訊,主要是通過看財經電視(CCTV2),財經報紙(中國證券報)和互聯網(萬點理財終端)這三種途徑;
其三,通過與公司的互動或親自上門了解,主要是參加股東大會,參與網路平台的互動交流(全景網),打電話給董事辦查詢,到公司總部去參觀或參觀公司的產品(例如去現場看公司的在售樓盤)
其四,所有得來的信息都必須經過自已獨立思考和理性分析,必須學會透過表象看本質,要學會逆向思維,絕不能人雲亦雲.
希望能幫上忙。

4. 想研究一下中國股票市場的歷史進程

第一輪暴漲暴跌:100點——1429點——400點。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中國股市從100點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29%。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第二輪暴漲暴跌:400點——1536點——333點。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漲幅達284%。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第三輪暴漲暴跌:333點——1053點——512點。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第四輪暴漲暴跌:512點——1510點——1047點。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1997年5月12日達1510點。不到半年時間,大盤暴漲1000點,上證指數上漲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開始了長達兩年的「調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點。

第五輪暴漲暴跌:1047點——1756點——1361點。1999年「519」行情井噴,在短短的一個半月時間,股指上漲將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證指數上攻至1756點。它第一次將歷史的「箱頂」(1500點)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腳下。隨後股市大幅回調。2000年1月4日,上證指數直抵1361點。

第六輪暴漲暴跌:1361點——2245點——1000點。由於繼續受歐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國股市最後奮力一搏,終於沖上了本輪行情的「至高點」。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本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2001年10月22日,上證指數快速跌至1515點這一敏感點位。1500點究竟是中國股市的「箱底」,還是「箱頂」?歷史似乎跟我們股民開了一個大玩笑。原來1500點仍是中國股市的「箱頂」,曾經的「箱底」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不是嗎?就在中國股市在1500點的上方稍作停留後,她依然還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點的歷史「箱頂」下方,這樣的指數點位似乎讓人感覺更真實、更安全、更踏實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1339.2點;2004年9月13日,上證指數跌至1259.43點;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去1247點,這與此前專家預言「推倒重來」的1000點預測是十分巧合的。這便是一種技術性的報復,更是上一輪瘋狂的大牛市自製的「苦果」。

第七輪暴漲暴跌:1000點——3300點——1500點?2005年6月,上證綜指破1000點,2006年1月從1200點啟動,截止2007年9月9日收於5277點之上,過去的歷史高點已被遠拋腦後,這一輪行情的上漲應該算是歷史上最為猛烈的。60倍的市盈率還能伴隨這一波行情走多遠?我們將拭目以待。當然,這一輪大的行情結束後,將回調至何處,我們仍將拭目以待。我認為目前5800是階段性高點

5. 介紹一下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歷史

中國證券市場從187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三個時期:1870年至1949年的香港、上海、天津、北平的證券市場,1950年至1980年的天津、北京、香港、台灣證券市場,1981年至今的上海、深圳、香港、台灣證券市場,形成了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三個階段。

1.1870—1949年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股票是洋人發行的。1840年鴉片戰爭後,外商開始在中國興辦工商企業並開始發行股票。最早在中國設立股份銀行的是英國匯豐銀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設立總行,4月在上海設立分行,1870年前後中國出現了買賣外商股票的的經紀人。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為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同時由於帝國主義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放鬆了對中國市場的控制,中國民族工商業迅速發展,股份公司日益增多,股票大量發行,成為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的一個新時期。

1914年上海股票商業公會成立,同年12月北洋政府頒布了我國第一部證券交易條例,證券交易有了初步的法規。當時的上海股票商業公會設在上海二馬路一帶(今九江路)。最初有會員12家,後增至15家,會員繳納12兩白銀作為公會資本,每月還要交會費2兩。交易品種包括政府公債、鐵路債券、公司股票及外匯等等。交易方式是現貨交易,交易時間為上午9——11時,手續費按1%—5%收取。這標志著中國人自己經營的第一家現代證券交易所誕生了。

1920年孫中山先生與虞洽卿聯名向北洋政府申請成立了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集資500萬元,於同年7月1日開業,經營品種除證券之外還有金銀、皮毛、花紗布、糧油等等。與此同時,上海股票商業公會也根據北洋政府頒布的《證券所交易法》改組為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集資300萬元,經紀人有55名,主要經營北洋政府發行的公債。這兩個交易所業務興隆,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開業半年就賺了100多萬,引起了各方面投資者的注意,各種證券物品交易所如雨後春筍般的建立起來,僅在上海就有200多家。隨後全國一些大城市陸續建立了證券交易所。

1918年北京股票交易所成立,1921年天津證券物品交易所成立。當時的天津證券物品交易所資本200多萬元,分為10萬多股,由天津和上海兩地籌資,理事長為曹錕之弟曹均,滬方代表由孫棣三擔任,監督人為天津一位巨紳。當年10月1日在天津東馬路開業,先是買賣公債,然後增加了股票交易,也曾興盛一時。

1921年秋,風雲突變,當時上海先後興起的150家交易所,有的發行股票成立了信託公司,因股票價格大幅下跌而倒閉,引起了連鎖反應,上海有近百家證券物品交易所倒閉,只剩下包括上海貨商交易所在內的十幾家。天津的證券物品交易所也因上海股價暴跌、交易所倒閉之風的影響,於1922年停止了營業。後來人們把1921年的交易所和信託公司的倒閉風潮稱為信交風潮,這是中國證券市場的第一次暴跌。

1949年以前中國有香港、上海、天津、北平四個證券市場。香港是開業最早的證券市場,1891年香港股票經紀協會成立,1914年易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21年建立了第二個證券交易所。1941年香港被日軍佔領,這兩個交易所停止活動。1947年兩個交易所合並,成立了香港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實際上,香港從1866年開始股票買賣到1947年香港香港證券交易所成立這一階段,市場規模很小。

2.1950—1980年

1949年6月華東軍事管制委員會為了穩定上海金融秩序封閉了上海證券交易所。1949年1月天津解放,天津軍管會接收和清理了原國民黨時期的證券交易所,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天津證券交易所,該所於1949年6月正式營業,成為新中國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1950年2月1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這兩家交易所在解放初期對融通社會資金,恢復生產起了積極作用。1950年以後金融和物價趨於穩定,證券交易減少。1952年天津證券交易所並入天津投資公司,北京交易所也停業。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大陸的有價證券是國家發行的公債,但只能還本會息不能買賣和轉讓。80年代中國大陸又興起國債、企業債券和股票的交易。

香港證券市場是1949年以後一部分內地資金的轉入才逐步發展起來的,但市場狹小,銀行信貸是各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到1962年也只有65家上市公司。1965年平均月營業額410萬美元(約3200萬港元),1967年8月31日恆生指數曾降至58.61點,香港證券交易所曾兩次停市10天。 1968年香港經濟增長,使證券市場成為地方實業重要的資金來源,1969年平均月營業額2720萬美元(約2.12億港元),上市公司72家,同年12 月17日遠東證券交易所開張。

1971年9月15日金銀證券交易所開業,1972年九龍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開業,在如此狹小的地區擁有四個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罕見的。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香港發展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港英當局和中外財團的投資迅速增長。1972年香港四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90種,當年上市的就有98種,成交額達到43.397億港元,是1969年的70多倍。1983年成交額達到482.17億港元,比1968年增長了53倍,總市值達到了1734.5億港元。在這期間香港股市也經歷了1973年和1982年的兩次暴跌。

1980年7月7日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組成,1981年3月31日正式注冊。1978年以後由於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極大地促進了香港的進出口和轉口貿易,香港房地產興旺,恆生指數又恢復到1972年的水平,1980年10月1日達到1810點,成交額達到957億港元。1982年香港股市因佳寧事件和撒切爾夫人訪華引發的所謂「信心危機」發生第二次暴跌,1983年初恆生指數跌至750點。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公布,人心穩定,恆生指數又上升到1200點。

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949年國民黨當局逃到台灣以後,通過發行所謂「愛國債券」促進證券交易,但是真正的證券市場是從1953年開始的。台灣當局為了把地主的土地轉換給農民,對地主實行贖買政策,以七成稻穀實物債券和三成的公營事業股票(主要是台灣水泥、台灣紙業、台灣工礦、台灣農林四大公司)換取地主的土地。當時地主所得的債券和股票,連同台灣當局發行的愛國公債共22億新台幣,地主對其所擁有的股票不感興趣而大量開價出售,場外交易的商行應運而生,最繁榮時達到二三百家。

3.1980—1997年

1981年10月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選舉了第一批成員,經過三年,原來的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證券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停止營業,1986年4月2日聯交所正式開業,並亨有在香港建立、經營和維護證券市場的專營權,使香港證券市場進入了一個新時期。1986年9月22日香港被接納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成員,開始向國際金融市場邁進。

當時香港共有上市公司258家,證券330種,其中260種是普通股票,21種是認購權證,7種是公司債券,1種是政府債券,36種是單位信託,5 種是優先股。1987年恆生指數接近4000點,但由於美國股市暴跌而引起的世界性股災,香港股市在1987年12月7日跌到1894.94點,1990 年重新恢復到3500點。90年代香港股市雖然也受到各種外界影響,但搞風險能力較強,1992年恆生指數曾達到12000點,到1997年1月香港已有 550隻股票,其中包括綜合企業、航運貨倉、酒店飲食、金融投資、地產建築、零售傳播、電子玩具、工業和公用事業九類,此外還有基金16隻,認股權證36 只,中國H股22隻,共624隻。

台灣股市80年代初的加權指數在400至500點徘徊,直到1986年才上升到1039.11點,此後幾乎是翻倍的的增長,1987年達到4673 點,1988年8789點,1989年10773點,1990年12495點,終於暴發了一次暴跌,從90年2月的12682點跌到10月份的2485 點,跌幅達80%,到年底又回復到4530點,當時的355家證券公司受到不同程序的損失。

80年代至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圳、上海證券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中國境內形成了深圳、上海、香港、台灣四個證券市場。

1981年中國政府開始發行國庫券,1984年7月北京天橋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這是 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證券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到1989年全國發行股票的企業達到6000家,累計人民幣35億元,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江蘇、河北、安徽、湖北、遼寧、內蒙古等省市,其中債券化的股票佔90%以上,經正式批準的比較規范的股票發行的試點企業有100多家。

除股票之外, 1986年5月8日沈陽信託投資公司率先開展了債券買賣和抵押業務,到1988年全國61個大中城市開放了國庫券流通市場,1989年全國有100多個城市的400多家的交易機構開辦了國庫券轉讓業務,1990年全國累計發行各種有價證券2100多億,累計轉讓交易額318億,證券中介機構網點達到 1600多家,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告成立,12月自動報價系統(STAQ)正式落成並投入使用,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營業,中國證券市場進入了啟動階段。

1986年9月上海工商銀行信託投資公司靜安業務部開始了股票櫃台交易,主要交易飛樂音響和延中實業兩家公司的股票,1988年上海又有海通、萬國、振興三家證券公司成立從而初步形成了場外證券交易市場。到1990年上海市場上有延中實業、真空電子、飛樂音響、愛使電子、申華電工、飛樂股份、豫園商場、鳳凰化工等8隻股票進行交易,這就是所謂的老8股。

到1991年上交所成立時除老8股之外,還有89年保值公債三種,87至91年國庫券四種,工行債券六種,交行債券一種,中行債券兩種,建行債券一種,還有上海石化、氯鹼化工等企業債券十四種。深圳證券市場從1987年啟動,到1990年已有發展、萬科、金田、安達、原野等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公開交易,證券公司12家,營業網點16 個,深圳與上海不同,大宗的交易不是債券,而是股票。

1992年5月上海和深圳相繼開放股價,同時在兩個交易所進行規范化的場內交易,兩地綜合指數分別達到1429點和312點,到11月又分別回落到 386點和164點。1992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9隻,B股9隻,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3隻,B股9隻。1993年2月滬深股市的指數又上升到1558點和369點,同時又有大批新股上市,到93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107隻,B股22隻,國庫券5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76隻,B股19 只。

1994年7月29日滬深股市在擴容的壓力下分別降到325點和94點,從8月份管理層提出暫停發行新股等三項政策,兩市指數在9月份又上升到 1052點和210點。到94年底,在上交所上市A股有168隻,B股32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5種,期貨10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118隻,B 股18隻,基金8隻,國債期貨15種。

1995年初由於大量資金雲集國債期貨市場,深滬股市分別降到524點和122點,5月18日國務院宣布停止國債期貨交易並處罰違規的券商,3天之內滬深股市指數上升到927點和175點(成份指數1473點),到95年底在滬深證券市場上市的證券達到460個,全年累計成交額64097億,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184隻,B股35隻,基金12隻,國債現券6種,期貨14種,國債回購8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127 只,B股34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6種,期貨14種,國債回購7種。

1996年初滬深股市指數在522點和104點徘徊,但是隨著宏觀經濟的好轉和 97年香港回歸以及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大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兩市指數迅速上升,到12月11日和12日分別達到1258點(30指數3064點)和476 點(成份指數4522點)。96年底,滬深兩市上市的證券達到667個,全年成交額41610億,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87隻,B股42隻,基金15 只,國債現券9種,國債回購8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27隻,B股43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9種,國債回購9種。

1997年5月滬深股市的指數分別達到1510點(30指數4286點)和520點(成份指數6130點)到97年10月1日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已有361隻,B股48隻,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336隻,B股51隻。中國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金融界的極大關注,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提出發展股份制進行企業改革之後,證券市場將進一步發揮它的籌資和融資功能。

拓展資料:

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開始發展。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中國證券市場作為一個新興的高速成長的證券市場,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和結算網路覆蓋了全國各地。證券市場交易技術手段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全國統一的證券監管體制也已經建立。證券市場在促進國有企業改革、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方面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中國證券市場-網路

6. 老梁閑扯:有一定基礎的散戶如何自己去研究股票的話題

有人認為學炒股很難,個人研究股票就更是難上加難了,老梁不這么認為,要想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股民,炒股技術完全可以自己獨立研究,只要抓住要點,方法對了頭,炒股技術很快就能提高到一個很高的境界的,這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今天就閑扯扯為什麼我會拋出如此一個論調,其理由是啥。估計你聽明白了之後,你以後自己就可以去研究炒股技術了。 研究任何一門課題,做任何一門學問最難的是什麼?老梁認為研究的思路的確定非常重要,你研究問題抓不住根找不準方法,漫無目的地去瞎研究肯定是不行的,我們要打算潛心研究股票技術,首先要理性的分析分析,炒股的整個過程到底難不難?結論是肯定的,一點也不難,起碼是不難理解,無非是辦個賬戶,放進賬戶點錢,作為啟動資金,然後就是在股市裡跟菜販子市場倒賣蔬菜賺錢差價過程是一樣一樣簡單的道理。炒股的實質跟市場上販賣大白菜掙錢的道理相同的,對這個過程的認識還用多講嗎,我看一點必要也沒有了。 其次要弄明白股市掙錢的原理,我今天但從技術層面講,不講那些看企業的前景,看效益啥的,只講純技術層面的炒股掙錢的實質,無非就是四個字「低吸高拋」,就這四個字完全可以概括股市掙錢的途徑了。其他的再講就又多餘了。總結一下,股市炒股掙錢的渠道與市場倒騰大白菜過程是一樣的,炒股掙錢的方法和倒騰大白菜商販掙錢的實質方法也是一樣的,知道「低吸高拋」就可以了。研究炒股技術前期的准備工作只想到這些就可以了,剩下的其他的都不要多想了,也不要節外生枝瞎研究其他的了,就死死的記住這些就足夠了。老梁曾經跟一位朋友說過:「學炒股研究炒股的過程說白了就是學習和研究高拋低吸的學問,除此之外的就不要多學了,多研究了容易誤入歧途,逮住這一個實質問題研究透了就可以了。」 要想實現股市操作股票「高拋低吸」這一目的,我們接下來又需要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識點?老梁可以告訴你幾個關鍵的字,「量」「價」 「時」 「空」「勢」。牢牢的抓住這幾個字猛研究就可以了,其中「勢」都顯得多餘,研究好了價、量、時、空,這幾個構成一種股票價值的要件,一隻股票到底有沒有勢頭?該不該出勢頭?應該就能大致推理判斷出來的,如果研究了半天,你不找准一個目標瞎研究,就失去了我們研究的具體意義了,所以說,這個「勢」對於一個股票研究者來說,就是要探究的目標。否則就不叫研究了,直接用就是了,老梁在網上一直忽悠的BBI 以及其他很多炒股技術,都應該屬於我研究出來的結果,直接讓你用的,今天我要說的是如何研究這個勢頭的話題,初級學員沒有必要讀這篇博客。研究出來的成果,老梁建議你用被動而為的策略就可以了,而要是對一個真正想研究股票的人來說,必須要講的是主動而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必須要有這種心態才能做研究者。這不是一個問題,所以在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方式上是有本質區別的。 我們知道了決定一隻股票的最關鍵的幾個字了,量、價、時、空。剩餘的主要精力就是猛打猛攻這幾個方面就是了。研究的主要思路無非是用人性去對這幾個字進行合理的解釋,合理的推敲,研究這幾個參數量變到質變的常規規律,在眾多偶然之中盡可能去發現必然性的東西,找出來,並解釋通了,這就等於找到股市中股票價格變動的大規律了,找到這個規律之後,你再去實現「低吸高拋」不就相對比一般的人要容易的多了,我們用炒股技術在股市裡掙錢的本領也就自然比一般人要高了。你以後再遇到問題就不會迷糊了,再也不會去讀那些根本就沒有研究到點子上的書籍的所謂炒股秘籍了,因為你知道那根本沒說到點子上的東西肯定是有時候准,有時候不準,因為你自己徹底搞明白是咋回事了。這個時候你已經變成了股市中的上智之士,炒股不在會受任何人的影響了。炒股過程中恐懼和貪婪都有可能從你人性中消散的無影無蹤了,你會變得非常睿智和沉穩,更不會因為一個炒股話題跟股友再爭論的面紅耳赤了。 研究好了股票有了自己的心得好處說了一大堆,然後再繼續說說如何研究的話題,先說這幾個字的關鍵中的關鍵問題,就是倆一個是一隻股票的成交量,一個是股票的成交價格,關於一隻股票的量價關系,我們先不用去從新統計計算歸納去了,因為有了,人家葛蘭比爾已經早就給你總結出來了幾個量價關系法則了。我們這個工作可以省掉很多勁。我們第一步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下功夫把這個法則背誦熟了就是了。背熟了之後再做那些具體工作?就是沒事了抽空對著股票歷史趨勢和大盤行情趨勢逐一驗證就是了。這個過程就是我們需要做的研究股票的過程,如果有的人說了,我直接拿過來用不就是了,為啥還要費那麼大大的勁去逐一驗證工作,我要說的是,假如你是個不想多動腦子,不想自己做股票研究的,直接拿過去人家的理論用也不是不可以的,你要是想做個股票研究者,這樣做肯定不行,必須要下大功夫去驗證人家的法則,這個過程是非常辛苦的,去研究驗證他的法則里啥時候說的比較准,啥時候說的不太准,要對照著中國股市行情來研究才行,也許人家的法則本身沒啥毛病,可一拿到中國股市就有些地方失靈了,因為中國的股市目前還屬於是個政策市,是個單邊市場,只能做多,不能做空,中國股市有自己的特點,你不去下苦功夫去研究去驗證,你就不會有個人心得,沒有心得,你咋會出自己的成果哪,沒有成果,你以後炒股不還是跟普通散戶又回到一個起跑線上去了嗎。所以必須要下功夫去研究。把不太準的法則扔掉,把非常準的留下,然後再加以歸納總結,准確率到底是能達到百分之多少的概率統計出來,把這些真東西牢牢的把握住了,你以後再買股票的時候,勝算的把握是不是就心中有譜了。 我有的時候跟股友講:「你的股票以我老梁的眼光看,10天之內必掙錢,某某期限之內很有可能要賠錢」,我知道很多股友不太重視我說的結論,認為我是在瞎蒙,我實話實說,我能得出這樣的結論絕對不是一般朋友認為的瞎蒙出來的,多數情況下都是根據我長期研究 量價時空這四個字 從量變的能量推理出大致要質變的一個過程。但是遇到不太懂行的股友,或者是急功近利的股友,其中的很多道理你又無法一時半會給人家解釋清楚,所以我現在也很少在人前給人家的股票下如此推斷結論了。實話實說,我現在很少跟人家探討交流炒股話題了,除非沒事了在自己的博客上寫寫,因為我感覺這個過程有時候忒難了。就如同,你跟一個沒上過學的老太太講電子排布軌道學說,你講的再仔細,再動情,短時間是不可能得到對方真心認可的,人家本身就沒有任何物質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組成的,你再給人家講原子核,核外電子軌道分布學說理論,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我常講,成語對牛彈琴,該笑話的不應該是牛,而應該笑話的是彈琴的人才合理。人家本來就是拉磨耕地的,本就沒學過音樂,你整個琴在人家跟前奏樂,最後還怪人家聽不懂,這一點道理也沒有嘛。所以最終應該笑話的是彈琴者。 以上算是插曲,接下來說關於一隻股票的時和空,時就是時間,空就是空間。我們常說的炒股要順勢而為,這不都是講的買賣股票要講的時嗎,應該算是吧。買賣股票你這個「時間」把握不好,就不能實現順勢而為。道理就這么簡單。炒股界炒股技術中研究時間研究的最好的當屬江恩理論,他的理論我潛心學習過,對把握一隻股票的時間學說我認為有點玄乎了,他認為股票漲跌有時間規率,這就是我昨天講的費波神秘數字 說是股市一旦漲到那些數值的時候就要變盤,也許他說的太對了,莊家都知道了,莊家也就不按照那個數字組合做股票了,有時候甚至是反著做,這也許有可能的。一隻股票的空,說的是一隻股票有沒有上漲或者下跌的空間,講的是個空間,很多人不知道這個空字在股票技術上的應用,我認為劃線技術就應該是從這個字上引申出來的一種常見的炒股技術手段。我們平時所講的,前期高點,一隻股票的阻力位,支撐位,頸線,M頭,W底,都沒有跑出講的一隻股票的「空間」范圍。 因為時間有限,關於研究股票的話題我就不多啰嗦了,只要你喜歡研究股票,你不防按照我這個思路去下功夫,抓住老梁說的這幾個字,逮住這些核心的東西去研究,你會少走很多彎路的,不是我老梁在此瞎忽悠,我隨便聽到某個人再談論某項炒股技術,我能迅速聽出來,他的炒股技術是從「量、價、時、空」這四個字中那個字上分支出來的炒股技術學說,非常非常容易聽懂對方講的炒股技術,這給我學炒股帶來了諸多方便。有個朋友數波浪數的很好,並以此在股市裡賺了很多錢,他一講,我就明白了,人家炒股用的是「空」。看一隻股票的上漲空間技術運用的特別好。有的朋友喜歡劃線技術,再配合上成交量炒股,炒的也很成功,我一看就知道人家對「空」和「量」這兩個字結合使用的非常好。

7. 以中國股市為課題可以進行哪些范圍的研究/

中國股市成長性和投資機會研究<br />中國股票市場「行業規模效應」研究<br />中國股票市場某月效應的實證研究<br />中國股市收益波動的區制特徵研究<br />中國股市泡沫測度與控制研究<br />中國股市的結構與變遷

8. 請問研究股票我該研究那些東西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股票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這種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一般可以通過買賣方式有償轉讓,股東能通過股票轉讓收回其投資,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關系不是債權債務關系。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有限只任,承擔風險,分享收益。

股票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作為人類文明的成果,股份制和股票也適用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企業可以通過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籌集資金用於生產經營。國家可通過控制多數股權的方式,用同樣的資金控制更多的資源。目前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絕大部分是國家控股公司。

股票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l)不可償還性。股票是一種無償還期限的有價證券,投資者認購了股票後,就不能再要求退股,只能到二級市場賣給第三者。股票的轉讓只意味著公司股東的改變,並不減少公司資本。從期限上看,只要公司存在,它所發行的股票就存在,股票的期限等於公司存續的期限。

(2)參與性。股東有權出席股東大會,選舉公司董事會,參與公司重大決策。股票持有者的投資意志和享有的經濟利益,通常是通過行使股東參與權來實現的。

股東參與公司決策的權利大小,取決於其所持有的股份的多少.從實踐中看,只要股東持有的股票數量達到左右決策結果所需的實際多數時,就能掌握公司的決策控制權。

(3)收益性。股東憑其持有的股票,有權從公司領取股息或紅利,獲取投資的收益。股息或紅利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

股票的收益性,還表現在股票投資者可以獲得價差收人或實現資產保值增值。通過低價買人和高價賣出股票,投資者可以賺取價差利潤。以美國可口可樂公司股票為例。如果在1983年底投資1000美元買人該公司股票,到 1994年7月便能以 11 554美元的市場價格賣出,賺取10倍多的利潤。在通貨膨脹時,股票價格會隨著公司原有資產重置價格上升而上漲,從而避免了資產貶值。股票通常被視為在高通貨膨脹期間可優先選擇的投資對象。

(4)流通性。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的可交易性。流通性通常以可流通的股票數量、股票成交量以及股價對交易量的敏感程度來衡量。可流通股數越多,成交量越大,價格對成交量越不敏感(價格不會隨著成交量一同變化),股票的流通性就越好,反之就越差。股票的流通,使投資者可以在市場上賣出所持有的股票,取得現金。通過股票的流通和股價的變動,可以看出人們對於相關行業和上市公司的發展前景和盈利潛力的判斷。

那些在流通市場上吸引大量投資者、股價不斷上漲的行業和公司,可以通過增發股票,不斷吸收大量資本進人生產經營活動,收到了優化資源配置的效果。

(5)價格波動性和風險性。股票在交易市場上作為交易對象,同商品一樣,有自己的市場行情和市場價格。由於股票價格要受到諸如公司經營狀況、供求關系、銀行利率、大眾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波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正是這種不確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資者遭受損失。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越大,投資風險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金融產品。例如,稱雄於世界計算機產業的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當其業績不凡時,每股價格曾高達170美元,但在其地位遭到挑戰,出現經營失策而招致虧損時,股價又下跌到40美元。如果不合時機地在高價位買進該股,就會導致嚴重損失。
怎麼決定開盤價格?

揭密莊家做盤的秘密 操縱股價的10種常用的手段


1、挖空心思,炮製題材(揭開風險最小化、利潤最大化的神秘面紗…)

對操縱市場者來說,所謂的題材就是他們事先設計的一場誘導中小投資者跟風上當的騙局和事先掘好的一口陷阱,是一朵絢麗多彩的罌栗花。而事實上,不明就裡的中小投資者經常落入操
縱市場者的彀中,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在1999年的「5.19」行情中,受美國NASDAQ網路股大幅上揚的刺激,國內的某些莊家在一些網路股中大舉建倉。2000年,我國股市出現回暖跡象,那些在「5.19」行情中被網路股套牢的莊家以及其他套牢莊家便開始緊急啟動網路經濟和新經濟這一法寶,將自己炒作的個股紛紛披上網路這一美麗動人的外衣,一些個股標榜自己進軍網路,介入新經濟,同時大幅拉升股價,有些也借納米概念、光谷概念哄抬股價。但是,時至今日,這些所謂的概念、題材最終兌現的能有幾家?真正能為上市公司帶來效益、為股東創造回報的又有幾家呢?(獨家證券參考,全新角度看股市……)

2、上市公司,傾力配合

欲話說:蒼蠅不盯沒縫的雞蛋。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相關的上市公司緊密配合,沒有上市公司一些高管人員的別有用心,操縱市場者在二級市場上將寸步難行,一事無成。為了一己私利,部分上市公司與操縱市場者配合得天衣無縫,要利潤包裝利潤,要洗盤時製造利空,要出局時炮製題材,就是公司未來的經營能力不容樂觀也不遺餘力地高比例的送股和利用資本公積金轉贈股本,更有甚者部分上市公司還拿出發行新股、配股或從銀行借貸的資金交給莊家們委託理財,而莊家們炒做的股票正是該家上市公司,於是上市公司與操縱市場者便結成了榮辱與共、休戚相關的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這就是部分上市公司為莊家鞍前馬後,樂此不疲的根本原因。

3、內幕交易,黑箱操作

所謂的內幕交易就是內幕知情人士利用內幕消息在二級市場上賺取非法利潤的行為。而操縱市場者操縱股價之所以大行其道,很重要的手段就是通過內幕交易和黑箱操作來實現的。我們撇開部分券商炒做自身承銷的新股和配股不說,僅僅以發生控制權,第一大股東移位的重組類公司為例來揭開操縱市場者利用內幕交易,黑箱操作操縱股價,操縱市場的冰山一角。

一般來說,重組類公司的內幕人士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被收購方的高層人士;二是收購方的高層人士;三是財務顧問;四是所謂的二級市場炒做方,即所謂的莊家。

一般來說,收購方和二級市場的炒作者是合二為一的。如果二級市場無利可圖,收購方收購所謂殼資源公司的積極性將大打折扣。收購方和二級市場的炒作者合二為一便構成了完完全全的內幕交易。我們以億安科技(000為例。

億安科技的前身為深錦興,從K線圖可以看出,莊家開始進駐億安科技的時間為1998年10月下旬,完成建倉的時間為1999年1月。在1998年11月29日至1999年1月14日的55個交易日里,億安科技的累計成交量高達8191萬股,換手率高達232.12%。按此計算,主力莊家底位倉的成本為10元。1999年5月,第一大股東易主為廣東億安科技發展控股有限公司。這說明內幕人士和莊家至少在1998年10月後就得知了億安科技的重組內幕。

4、聯手操縱,翻雲覆雨

2001年2月5日的《粵港信息日報》轉載了肖進安的一篇文章,作者利用2000年深滬證券交易所公布的信息資料,通過實證分析揭露了莊家們(該文主要針對券商)是怎樣通過聯手操縱,在二級市場上翻雲覆雨的。該文將聯手操縱分為單一券商營業部之間的關聯關系、同城(地)券商之間的關聯關系和關聯關系中的異類三種。他發現某某證券公司在12隻股票中存在關聯關系、某某證券公司在26隻股票中存在關聯關系、其他一些證券公司也有不少類似的情況。

該文還披露了一批券商聯手操縱行為。

5、控盤操作,虛擬價格

所謂的莊家,依照筆者的理解,是指高度控制上市公司二級市場流通籌碼的機構或大戶,這里的高度控制是指控制的流通籌碼至少佔流通股本的60%以上。截止1999年12月31日,億安科技(000的籌碼集中度達82.91%,中科創業(004的籌碼集中度達81.13%。

由於莊家們控制了某隻股票的流通籌碼,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了該只股票的供求關系,其價格制定就不再取決於該股的經營業績和內在的投資價值,而是完全決定於莊家的操作計劃和資金實力,因此,扭曲了該只股票的價格定位,出現了虛幻的價格,從而放大了股市的泡沫。2000年超過1000倍市盈率的個股,多達30隻。

6、多開帳戶,逃避監管

為了隱蔽操作,逃避監管,莊家們通過在多家營業部利用多個個人帳戶分散籌碼,這已成為公開的秘密。例如被中國證監會查處的信達信託公司自1998年4月8日起,集中5億元資金,利用101個個人股東帳戶及2個法人股帳戶,通過其下屬的北京、成都、長沙、鄭州、南京、太原等營業部,大量買入「陝國投A」股票。持倉量從4月8日的81萬股,占總本的0.5%,到最高時的8月24日的4,389萬股,占總股本的25%。但是,信達信託對上述事實未向陝西省國際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作出書面報告並公告。

7、空穴來風,虛假造市

要達到誘騙中小投資者跟風炒做的目的,操縱市場者除為炒做的股票編織無數美麗的題材外,還必須向外擴散這些題材。在資訊時代十分發達的今天,操縱市場者要達到這一目的確實不費吹灰之力,於是我們便看到大量的網上傳聞。此外,操縱市場者還利用所謂股評家和咨詢機構的市場影響力,拚命推薦即將出貨的股票,於是我們便看到了大量的投資價值分析報告。試想一想,這些投資價值分析報告為什麼在股票的底部沒有出籠而在股票的頂部卻連篇累牘地奉獻給投資者了呢?我們再看看中科創業的操縱者是怎樣利用輿論蒙騙投資者的。

在2000年12月25日之前,關於中科創業的好評如潮,有記者認為中科創業正在進行二次創業,前景輝煌;有股評家認為,中科創業是大市下跌的避風港。1999年8月31日《中國××報》發表了一篇有關康達爾的投資價值分析報告,報告稱新入主的股東將通過大規模的資產重組,將康達爾打造成介入金融+農業、生物醫葯、網路信息設備、網路電信服務、高技術產業投資等多個新興產業領域,通過項目投資和股權投資等多種投資方式以及其它資本運作手段,康達爾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將有望發展成為「中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

然而事實上,中科創業的現實情況卻給了這些抬轎者一記有力的耳光。

8、大膽逼空,小心誘多

操縱市場者為了達到充分吸籌,拉高出貨的目的,近年來紛紛採取了大膽逼空,小心誘多的操作手法,我們以海虹控股(0503)為例。

從海虹控股2000年的日K線圖,我們可以看出,主力莊家在1月4日至1月18日吸籌完畢後,採取了期貨式的逼空手法,1月18日至2月22日,連續拉出了17個漲停,2月24日至3月1日又連續拉出了5個漲停。莊家一邊拉漲停,一邊又在悄悄出貨,而等一些頭腦簡單的投資者在最後的漲停板被打開「勇敢」地殺進的時候,那便是世紀之套。

9、漲也對倒,跌也對倒

關於莊家的對倒行為,2000年第十期發表的《基金黑幕》一文多有披露,本文不再贅述。根據筆者的觀察和莊家一般的操作手法,不論是拉抬,還是洗盤,不論是做開盤價,還是做收市價均存在嚴重的對倒行為。試想一想,莊家的資金實力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將所有的籌碼全裝進口袋,而且莊家最終出貨才能將帳面利潤實現實際利潤。要用有限的資金推動股價,必須通過對倒才能完成。

10、打老鼠倉,送大禮包

所謂的「老鼠倉」,排除內幕人士在莊家的成本區建倉的籌碼外,還有很重要的一條途徑就是莊家為了達到某一目的,在開盤、盤中或收盤時打出的比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便宜的多(有的甚至就是跌停板)的籌碼,而當老鼠倉打出後,該股在未來的幾個交易日後便開始瘋漲。因此,一般來說,老鼠倉就是將巨額利潤送給某些重要人物的重要手段。
炒股票就是用資金在股票市場上對某些股進行買賣,從買賣差價上獲得利潤。用一個比較通俗的方法來解釋的話,就好像今天你去超市,用10元買了1公斤的大白菜,明天你再到同一個市場用11元將那1公斤的大白菜賣出。你的盈利是1元。不過,在這裡面有一個規則,就是首先要有人願意以10元的價格把1公斤的大白菜買給你,然後,又有人願意用11元買你那1公斤的大白菜。不然的話,你就買不到大白菜或是你賣不出大白菜。

那為什麼股票會漲跌呢?
這個問題有很多因素影響。
1。可以因為公司的業績很好,讓人們覺得這公司的股可能會漲值。或是公司有問題了,讓人們沒信心而拋售它的股票。
2。可以因為有人故意炒高,讓其它人感覺這股有上升的可能性,然後,跟著把它炒的更高。事先炒高者乘機拋售,從中獲利。讓最後持有人在沒有賣主的情況下,壓低價格售出,當然,低價買出就是虧損。
3。當然,還有外資等個個方面的影響。

9. 中國股票研究網

你好,比較好的股票研究網站有東方財富、鳳凰財經、網易財經、華爾街見聞、集思錄、雪球、新浪財經、三大報、第一財經等。

10. 如何學會研究股票

一、學習

1、了解股市知識:看《炒股必讀》《股市理論》。
2、掌握炒股理論:如:《道氏理論》《波浪理論》《電腦炒股入門》《精典技術圖例》《分析家籌碼實戰技法》《陳浩先生籌碼分布講義》。
3、看看分析邏輯:如:《投資智慧》《投資顧問》《證券分析邏輯》。
4、看看股市小說,培養心態:《大贏家》《股民日記》《風雲人生》。
5、閱讀大師書籍:如:黃家堅的《股市倍增術》;唐能通的《短線是銀》之一、之二、之三、之四;陳浩、楊新宇先生的《股市博奕論》《無招勝有招》。6、看實戰案例:推薦陳浩的《炒股一招先》百集VCD、唐能通的《破譯股價密碼》12集。
二、研究
1、最少熟悉一種分析軟體。推薦使用《分析家》或《飛狐》。
2、用時空隧道(分析家、飛狐都有)運用技術指標分析歷史,進行實戰演習判段。
三、模擬
找一個模擬炒股網站,深臨其境體味股市風險。新手可以在模擬炒股大賽中參加練習,訓練盤感,系統的行情與交易所實時同步,成交撮合、閉市清算流程與交易所完全一致。通過模擬炒股練習,學會如何炒股,掌握炒股入門知識,訓練炒股技術、積累炒股經驗。
四、實戰
1、少量資金介入
2、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炒股方略。
如果想要炒股,自己先要選擇一家信譽好的炒股軟體,那樣有保障,可以根據具指示進行下載,比如紅三兵股票決策軟體,你只需去網路一下網址就可以直接免費下載軟體後就可以炒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