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結合證券投資學的基本理論和我國股市現階段面臨的發展環境,論述現階段進行股票投資應採取怎樣的策略
你說的現階段是指的今年還是近些年?
如果是考試題目的話,那要肯定是要比較正規和規范的。我試著回答一下吧
我回答的是今年的。
從07年的牛市到08年的熊市,在從09年初的觸底反彈至今。中國股市短短時間可謂歷經了世間滄桑。也從一個不懂事的「小孩」逐漸成長。經歷了大起大落,證監會也發現了股市暴漲暴跌給國家經濟造成的影響,所以頻頻頒布控制風險與炒作的相關文件,意在股市能健康發展避免泡沫的產生。現階段也面臨著新股發行,創業板,國際板,大小非解禁等一系列問題。
這些問題對股票投資者影響非常大,所以要想規避風險,股票投資應採取中長線操作策略。現階段股票股價處於低價位時期,而此時中國經濟的各項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已經觸底回暖,股價處於的價位應屬低位,所以進行中長線投資,少進行短線操作和投機行為是穩健獲利的關鍵。在次價位進行中長線投資想獲得50%以上的盈利也並非難事,能夠滿足投資者的預期收益。
寫的不好,不知滿不滿意!
⑵ 有哪幾種股票投資策略
炒股票是短線參與,賺差價,低買高賣,選擇熱門股,題材股,這類股票波動比較大;投資股票是長期持有,賺上市公司成長的錢,選擇白馬藍籌股,這種股票業績穩定增長。基本上都是這兩種,做好了都能夠賺錢。其實能不能賺錢關鍵不在於哪種投資策略,而是我們能不能很好的執行策略,有不有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希望採納。
⑶ 在中國股市什麼樣的投資策略最有效
宏觀經濟面目前大家公認有見底跡象,只是是否持續復甦還存在分歧,但不管怎麼說,中國經濟已經見底,這就是大利好。而就政策面來說,4萬億投資僅僅是刺激經濟的四大政策措施之一,以後幾乎每周都會有新的政策出台。而創業板推出和新股開閘,其實目前管理層已經密集在發行新基金,准備承接新股發行,還有其實場外還有很多資金在望眼欲穿地等待新股發行。在熊末牛初,發行新股其實應該看成是一種利好。而對於場內主力而言,前期漲幅較大的中小板和低價題材股面臨的調整壓力較大,而很多目前尚處於底部區域的藍籌指標股,其實調整壓力並不大,比如中石油成為目前最堅定的做多力量。該股正在構築長期底部,後市上漲將成為主基調。
⑷ 股市投資策略有哪幾種
股市投資策略有哪幾種股市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影響它的因素很多,但在其變化的不同階段,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包括程度大小,時間長短,都是有所區別的。這樣的廣告語。太陽底下無新事,其實這種
⑸ 基於中國股市現狀結合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談談如何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尋找值得長期持有的好公司,按技術分析進行中線波段操作(即周線圖),一年操作一到二次。
⑹ 股票投資策略有哪些
還挺多的,比如海龜交易策略、alpha對沖策略、日內回轉交易策略等
⑺ 常用的股票投資策略有哪些
1、 股票多頭策略:純股票多頭策略是指基金經理基於對某些股票看好從而在低價買進股票,再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
2、股票多空策略:在投資組合中加入融券、股指期貨、期權等對沖工具,具體有阿爾法策略、套期保值策略、趨勢策略等。阿爾法策略就是通過持有股票組合多頭,同時做空股指期貨完全對沖掉股票組合的Beta暴露,而達到完全的市場中性。此類基金的凈值漲跌幅基本不受市場波動影響,收益主要源於股票組合跑贏大盤的超額收益。套期保值策略操作手法類似於阿爾法策略,但該策略並不像阿爾法策略是從消除Beta的維度出發,而是在大盤出現明顯下跌時做空股指期貨以達到套期保值、減少基金凈值回撤的目的。趨勢策略涉及到個股的多空投資以及股指期貨的雙向操作,目的是在個股或整個市場出現明顯趨勢的時候增大收益區間。個股的多空策略即持有被低估的股票,賣出被高估的股票,這樣無論在牛熊市中都可獲取收益。另外,還有通過雙向投資股指期貨來擴大收益的機構。
⑻ 中國股市投資環境如何
那是,中國股民絕大多數是小戶,沒什麼錢,想賺點錢的,公司業績和他們有什麼關系?他們股份佔得到幾億分之一嗎?
⑼ 請根據目前宏觀經濟狀況,試分析當下股票投資的操作策略
5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創月度新高專家謹慎樂觀看待長期走勢。海關總署10日發布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為3435.8億美元,同比增長14.1%,當月進出口規模刷新去年11月創下的歷史紀錄。專家表示,5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出現反彈,表明外貿走出前期低谷,但仍需密切關注其長期發展態勢。
海關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進、出口規模雙雙創月度歷史新高,出口達1811.4億美元,同比增長15.3%;進口達1624.4億美元,增長12.7%。
「5月份的外貿數據好於預期,這基本表明外貿走出了前期低谷,但長期走勢仍需謹慎觀察。」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說。
他預計,6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將維持目前的增長水平,既不會出現大的波動,也不可能有大幅回升。此外,從國際市場和消費規律來看,一年當中,一般上半年五、六月份為歷史進出口高峰,下半年九、十月份為高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趙晉平說,5月份進、出口還應注意近期「五一」假期和歐元貶值帶來的影響。今年的假期安排給五月增加了兩個工作日,帶動了更多的貿易量。
「僅僅從5月份的最新數據來看,還不能判斷出口整體趨勢是否已經改變,今年以來,外貿出口一直處於波動之中。」趙晉平說。
據海關統計,1至5月,中國進出口總值15108.9億美元,增長7.7%。其中,出口7744億美元,增長8.7%;進口7364.9億美元,增長6.7%;累計貿易順差為379.1億美元。
霍建國說,目前從外部環境看,外需已開始穩定,並處於恢復過程中。盡管歐洲債務危機產生的波動較大,但是美、日經濟正在恢復,新經濟體的經濟仍處於可控范圍,沒有出現大的震盪,並保持增長能力。因此,世界經濟雖然總體上處於波動之中,但可以看到比較明顯的恢復和向好趨勢。
霍建國強調,近期國際市場匯率的變動有利於中國出口。半年來美元保持強勢,美元堅挺過程中升值幅度較大,而日元在攀比中升高。同時,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下,人民幣匯率沒有明顯升值壓力,出現略微回調,對企業出口有利。但他也指出,歐元疲軟對於歐洲擴大進口產生了不小的阻力。
在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雙邊貿易中,1至5月,中歐雙邊貿易總值2208.2億美元,增長1.3%;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1900億美元,增長12%。而對比1至4月,中歐雙邊貿易總值增長僅0.3%,中美雙邊貿易總值增長9.3%。
此外,1至5月,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值為1537.4億美元,增長9.2%。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1347.1億美元,增長0.4%。中國與俄羅斯和巴西雙邊貿易增長較快,分別為363億和332.3億美元,增長24.4%和10.9%。
國家發展改革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說,外貿數據有一定的滯後性,反映的是3至6個月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前情況,同時受季節性因素、基期因素影響大。因此,反彈是否可以持續仍需要分析。
「我們不應該過分關注某一個月或者短期的數據好壞,而應該更加關注長期的趨勢。」張燕生說,從內部看,國內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是長期不可逆的趨勢,而歐美經濟總體上會長期處於缺需求、缺信心、缺辦法的狀態。
「現在關鍵看歐洲,只要不出現大的分裂,能穩住希臘危機,就不會出現『斷崖式』大跌。」霍建國說,全年來看,只要歐洲不出大問題,外貿大幅回調的可能性不大,全年外貿增長實現10%的目標是有把握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