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中國移動股票k線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者的分類 2025-07-01 23:44:54
晨鑫科技股票會st 2025-07-01 22:59:30

中國移動股票k線

發布時間: 2021-08-17 23:42:46

1. 股市中的移動平均線是哪根線怎麼看他的數值

移動平均線有很多,根據個人炒盤愛好可設多個均線,一般市場為5 ,10,,,20,,,30,,60,,120,,250,,等等!在個軟體k線圖上都可看到的!

2. 證券K線圖中移動平均線消失怎樣恢復

若您是中信證券的客戶,咨詢中信證券軟體使用問題,為了給您提供更細致的服務,歡迎您致電中信證券客服電話95548按*轉人工咨詢(人工服務時間:交易日9:00-22:00)或咨詢當地中信證券營業部。
若您使用的是其他券商交易軟體,建議咨詢對應券商。

3. 這個股票市場中的移動平均線怎麼用啊

移動平均線比較基本的就是格蘭維爾法則

格蘭維爾法則
1、移動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且略向上方抬頭,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下方向上方突破,為買進信號。
2、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未跌破移動平均線後又再度上升時為買進時機。
3、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跌破移動平均線,但短期移動平均線繼續呈上升趨勢,此時為買進時機。
移動平均線
4、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以下運行,突然暴跌,距離移動平均線太遠,極有可能向移動平均線靠近(物極必反,下跌反彈),此時為買進時機。
5、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連續數日大漲,離移動平均線愈來愈遠,說明近期內購買股票者獲利豐厚,隨時都會產生獲利回吐的賣壓,應暫時賣出持股。
6、移動平均線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上方向下跌破移動平均線時說明賣壓漸重,應賣出所持股票。
7、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下方運行,反彈時未突破移動平均線,且移動平均線跌勢減緩,趨於水平後又出現下跌趨勢,此時為賣出時機。
8、股價反彈後在移動平均線上方徘徊,而移動平均線卻繼續下跌,宜賣出所持股票。

4. 中國移動手機證券是什麼

·業務說明 手機證券是中國移動基於自身優勢推出的全新業務,通過無線網路平台為中國移動用戶提供全新模式的證券應用服務,內容包括:實時行情、在線交易以及專業的股市資訊,方便用戶隨時隨地把握證券市場脈搏。 ·使用說明 1. 手機證券是針對新款手機開發的Java軟體,該軟體直接安裝在手機上,用來為炒股的用戶提供實時行情信息、在線交易以及專業的股評分析,使用戶獲取股市信息、進行股票交易等操作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2. 使用本軟體需要用戶開通GPRS服務,在手機中配置GPRS連接。開通GPRS服務具體過程請聯系用戶所在移動服務提供商。 3. 在軟體的使用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獲得技術支持:客服服務專線:10086

5. 股票中移動平均線具體怎麼看

移動平均線指標簡稱均線。在K線圖中白線、黃線、紫線、綠線依次分別表示5日、10、30、60日平均移動線,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置的不同而不同,MA5,白色的曲線代表5日均線,表示的即是該股票近5天的平均收盤價格;以此類推。
移動平均線運用法則: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動平均線從下向上突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黃金交叉。預示股價將上漲:5日均線上穿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上穿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黃金交叉。
2、當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下跌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預示股價將下跌。5日均線下穿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下穿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進入穩定期,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從上而下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動,稱為多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上漲。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自下而上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動,稱為空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走多頭排列的均線可視為多方的防線;當股價回檔至移動平均線附近,各條移動平均線依次產生支撐力量,買盤入場推動股價再度上升,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漲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價在移動平均線的下方,呈空頭排列的移動平均線可以視為空方的防線,當股價反彈到移動平均線附近時,便會遇到阻力,賣盤湧出,促使股價進一步下跌,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跌作用。
7、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轉為下降出現最高點,和由下降轉為上升出現最低點時,是移動平均線的轉折點。預示股價走勢將發生反轉。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投資者前期可參閱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一下,同時結合個模擬盤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目前已增加到八條均線,可以更好輔助分析,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6. 股票中的K線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移動平均線兩者有什麼聯系

這些都是一些技術派用的東西,你了解就行了,至於有多大用處,也就在比個人的觀點了。

BIAS : 乖離率,簡稱Y值,是移動平均原理派生的一項技術指標,其功能主要是通過測算股價在波動過程中與移動平均線出現偏離的程度,從而得出股價在劇烈波動時因偏離移動平均趨勢而造成可能的回檔或反彈,以及股價在正常波動范圍內移動而形成繼續原有勢的可信度。
乖離度的測市原理是建立在:如果股價偏離移動平均線太遠,不管股份在移動平均線之上或之下,都有可能趨向平均線的這一條原理上。而乖離率則表示股價偏離趨向指標斬百分比值。
1.計算公式
Y值=(當日收市價-N日內移動平均收市價)/N日內移動平均收市價×100%
其中,N日為設立參數,可按自己選用移動平均線日數設立,一般分定為6日,12日,24日和72日,亦可按10日,30日,75日設定。
2.運用原則
乖離率分正乖離和負乖離。當股價在移動平均線之上時,其乖離率為正,反之則為負,當股價與移動平均線一致時,乖離率為0。隨著股價走勢的強弱和升跌,乖離率周而復始地穿梭於0點的上方和下方,其值的高低對未來走勢有一定的測市功能。一般而言,正乘離率漲至某一百分比時,表示短期間多頭獲利回吐可能性也越大,呈賣出訊號;負乘離率降到某一百分比時,表示空頭回補的可能性也越大,呈買入訊號。對於乘離率達到何種程度方為正確之買入點或賣出點,目前並沒有統一原則,使用者可賃觀圖經驗力對行情強弱的判斷得出綜合結論。一般來說,在大勢上升市場,如遇負乘離率,可以行為順跌價買進,因為進場風險小;在大勢下跌的走勢中如遇正乖離,可以待回升高價時,出脫持股。
由於股價相對於不同日數的移動平均線有不同的乖離率,除去暴漲或暴跌會使乖離率瞬間達到高百分比外,短、中、長線的乖離率一般均有規律可循。下面是國外不同日數移動平均線達到買賣訊事號要求的參考數據:
6日平均值乖離:-3%是買進時機,+3.5是賣出時機;
12日平均值乖離:-4.5%是買進時機,+5%是賣出時機;
24日平均值乖離:-7%是買進時機,+8%是賣出時機;
72日平均值乖離:-11%是買進時機,+11%是賣出時機.
==========================================
CCI:(Commodity Channel lndex )中文名稱:順勢指標
本指標是由DonaldLambert所創,專門測量股價是否已超出常態分布范圍。屬於超買超賣類指標中較特殊的一種,波動於正無限大和負無限小之間。但是,又不須要以0為中軸線,這一點也和波動於正無限大和負無限小的指標不同。然而每一種的超買超賣指標都有「天線」和「地線」。除了以50為中軸的指標,天線和地線分別為80和20以外,其他超買超賣指標的天線和地線位置,都必須視不同的市場、不同的個股特性而有所不同。獨獨CCI指標的天線和地線方別為+100和-100。這一點不僅是原作者相當獨到的見解,在意義上也和其他超買超賣指標的天線地線有很大的區別。讀者們必須相當了解他的原理,才能把CCI和下面幾章要介紹的BOLLINGERBANDS、ROC指標,做一個全面完整的運用。
什麼是超買超賣指標?顧名思義,「超買」就是已經超出買方的能力,買近股票的人數超過了一定比例。那麼,根據「反群眾心理」,這時候應該反向賣出股票。「超賣」則代表賣方賣股票賣過了頭,賣股票的人數超過一定比例時,反而應該買進股票。這是在一般常態行情下,經常最被重視的反市場、反群眾理論。但是,如果行情是超乎尋常的強勢,則超買越賣指標會突然間失去方向,行情不停的持續前進,群眾似乎失去了控制,對於股價的這種脫序行為,CCI指標提供了不同角度的看法。
按照波浪理論的原理,股價以5波的方式前進。而發展到最後第5波階段時,無論處於上漲波或下跌波,都是行情波動最凶、最猛的時候,群眾毫無理性的瘋狂,股價在很短的時間內,加速度完成最大幅度的波動。
有些股民想在最安全的范圍內買賣股票。但是對於部分冒險性、賭性較高的股民而言,他們寧可選擇在高風險的環境下,介入速度快、利潤大的市場。這種市場經常是一翻兩瞪眼,下賭注要快,逃得也要快!可以讓人賭得痛快淋漓,給賭性堅強的股民一種快刀斬亂麻的暢快感。
如果說以0~100為范圍的超買超賣指標,專門是為常態行情設計的。那麼,CCI指標就是專門對付極端行情的。也就是說,在一般常態行情下,CCI指標不會發生作用。當CCI掃描到異常股價波動時,戰斗機立刻升空做戰,而且立求速戰速決,勝負瞬間立即分曉,賭輸了也必須立刻加速逃逸!
注意!CCI的「天線」是+100,「地線」是-100,這個范圍也有可能因為個股股性改變而稍有變動,這可要靠各位讀者明察秋毫加以增減。但是,大體上不會差異太大。
=========================================
KDJ:中文名稱是隨機指數,最早起源於期貨市場。

KDJ指標的應用法則KDJ指標是三條曲線,在應用時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考慮:KD的取值的絕對數字;KD曲線的形態;KD指標的交叉;KD指標的背離;J指標的取值大小。

第一,從KD的取值方面考慮。KD的取值范圍都是0~100,將其劃分為幾個區域:80以上為超買區,20以下為超賣區,其餘為徘徊區。

根據這種劃分,KD超過80就應該考慮賣出了,低於20就應該考慮買入了。應該說明的是,上述劃分只是一個應用KD指標的初步過程,僅僅是信號,完全按這種方法進行操作很容易招致損失。

第二,從KD指標曲線的形態方面考慮。當KD指標在較高或較低的位置形成了頭肩形和多重頂(底)時,是採取行動的信號。注意,這些形態一定要在較高位置或較低位置出現,位置越高或越低,結論越可靠。

第三,從KD指標的交叉方面考慮。K與D的關系就如同股價與MA的關系一樣,也有死亡交叉和黃金交叉的問題,不過這里交叉的應用是很復雜的,還附帶很多其他條件。

以K從下向上與D交叉為例:K上穿D是金叉,為買入信號。但是出現了金叉是否應該買入,還要看別的條件。第一個條件是金叉的位置應該比較低,是在超賣區的位置,越低越好。

第二個條件是與D相交的次數。有時在低位,K、D要來回交叉好幾次。交叉的次數以2次為最少,越多越好。

第三個條件是交叉點相對於KD線低點的位置,這就是常說的「右側相交」原則。K是在D已經抬頭向上時才同D相交,比D還在下降時與之相交要可靠得多。

第四,從KD指標的背離方面考慮。在KD處在高位或低位,如果出現與股價走向的背離,則是採取行動的信號。

第五,J指標取值超過100和低於0,都屬於價格的非正常區域,大於100為超買,小0為超賣。

==========================================
W&R : 威廉指數,是利用擺動點來量度股市的超買賣現象,可以預測循環期內的高點或低點,從而提出有效率的投資訊號,%R=100-(C-Ln)/(Hn-Ln)×100
其中:C為當日收市價,Ln為N日內最低價,Hn為N日內最高價,公式中N日為選設參數,一般設為14日或20日。

威廉指數計算公式與強弱指數,隨機指數一樣,計算出的指數值在0至100之間波動,不同的是,威廉指數的值越小,市場的買氣越重,反之,其值越大,市場賣氣越濃。應用威廉指數時,一般採用以下幾點基本法則:
(1)當%R線達到80時,市場處於超賣狀況,股價走勢隨時可能見底。因此,80的橫線一般稱為買進線,投資者在此可以伺機買入;相反,當%R線達到20時,市場處於超買狀況,走勢可能即將見頂,20的橫線被稱為賣出線。
(2)當%R從超賣區向上爬升時,表示行情趨勢可能轉向,一般情況下,當%R突破50中軸線時,市場由弱市轉為強市,是買進的訊號;相反,當%R從超買區向下跌落,跌破50中軸線後,可確認強市轉弱,是賣出的訊號。
(3)由於股市氣勢的變化,超買後還可再超買,超賣後亦可再超賣,因此,當%R進入超買或超賣區,行情並非一定立刻轉勢。只有確認%R線明顯轉向,跌破賣出線或突破買進線,方為正確的買賣訊號。
(4)在使用威廉指數對行情進行研製時,最好能夠同時使用強弱指數配合驗證。同時,當%R線突破或跌穿50中軸線時,亦可用以確認強弱指數的訊號是否正確。因此,使用者如能正確應用威廉指數,發揮其與強弱指數在研製強弱市及超買超賣現象的互補功能,可得出對大勢走向較明確的判斷。
======================================
MACD:是根據移動平均線較易掌握趨勢變動的方向之優點所發展出來的,它是利用二條不同速度(一條變動的速率快——短期的移動平均線,另一條較慢——長期的移動平均線)的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來計算二者之間的差離狀況(DIF)作為研判行情的基礎,然後再求取其DIF之9日平滑移動平均線,即MACD線。MACD實際就是運用快速與慢速移動平均線聚合與分離的徵兆,來研判買進與賣進的時機和訊號。
1.MACD的基本運用方法
MACD在應用上,是以12日為快速移動平均線(12日EMA),而以26日為慢速移動平均線(26日EMA),首先計算出此兩條移動平均線數值,再計算出兩者數值間的差離值,即差離值(DIF)=12日EMA-26日EMA。然後根據此差離值,計算9日EMA值(即為MACD值);將DIF與MACD值分別繪出線條,然後依「交錯分析法」分析,當DIF線向上突破MACD平滑線即為漲勢確認之點,也就是買入訊號。反之,當DIF線向下跌破MACD平滑線時,即為跌勢確認之點,也就是賣出訊號。
MACD理論除了用以確認中期漲勢或跌勢之外,同時也可用來判別短期反轉點。在圖形中,可觀察DIF與MACD兩條線之間長間垂直距離的直線柱狀體(其直線棒的演算法很簡單,只要將DIF線減去MACD線即得)。當直線棒由大開始變小,即為賣出訊號,當直線棒由最小(負數的最大)開始變大,即為買進訊號。因此我們可依據直線棒研判短期的反轉點。
一般而言,在持續的漲勢中,12日EMA在26日EMA之上,其間的正差離值(+DIF)會愈來愈大。反之,在跌勢中,差離值可能變負(-DIF),負差離值也愈來愈大,所以當行情開始反轉時,正或負差離值將會縮小。MACD理論,即利用正負差離值將會縮小。MACD理論,即利用正負差離值與其9日平滑均線的相交點,作為判斷買賣訊號的依據。
2.計算方法
(1)計算平滑系數
MACD一個最大的長處,即在於其指標的平滑移動,特別是對一某些劇烈波動的市場,這種平滑移動的特性能夠對價格波動作較和緩的描繪,從而大為提高資料的實用性。不過,在計算EMA前,首先必須求得平滑系數。所謂的系數,則是移動平均周期之單位數,如幾天,幾周等等。其公式如下:
2
平滑系數=—————————
周期單位數+1
22
如12日EMA的平滑系數為———=——=0.1538;
12+113
2
26日EMA平滑系數為——=0.0741
27
(2)計算指數平均值(EMA)
一旦求得平滑系數後,即可用於EMA之運算,公式如下:
今天的指數平均值=平滑系數×(今天收盤指數-昨天的指數平均值)+昨天的指數平均值。
依公式可計算出12日EMA
2
12日EMA=—×今天收盤指數一昨天的指數平均值)+昨天的指數平均值。
13
211
=—×今天收盤指數+—×昨天的指數平均值。
1313
同理,26日EMA亦可計算出:
225
26日EMA=—×今天收盤指數+昨天收盤指數+—×昨天的指數平均值。
2727
由於每日行情震盪波動之大小不同,並不適合以每日之收盤價來計算移動平均值,於是有需求指數(DemandIndex)之產生,乃輕需求指數代表每日的收盤指數。計算時,都分別加重最近一日的份量權數(兩倍),即對較近的資料賦予較大的權值,其計算方法如下:
C×2+H+L
DI=————————
4
其中,C為收盤價,H為最高價,L為最低價。
所以,上列公式中之今天收盤指數,可以需求指數來替代。
(3)計算指數平均的初值
當開始要對指數平均值,作持續性的記錄時,可以將第一天的收盤價或需求指數當作指數平均的初值。若要更精確一些,則可把最近幾天的收盤價或需求指數平均,以其平均價位作為初值。此外。亦可依其所選定的周期單位數,來做為計算平均值的基期數據。
=============================================
DEA\DIEF:

DIFF與DEA均為正值,即都在零軸線以上時,大勢屬多頭市場,DIFF向上突破DEA,可作買。
DIFF與DEA均為負值,即都在零軸線以下時,大勢屬空頭市場,DIFF向下跌破DEA,可作賣。
當DEA線與K線趨勢發生背離時為反轉信號。
DEA在盤局時,失誤率較高,但如果配合RSI及KD,可以適當彌補缺憾。
分析MACD柱形圖,由正變負時往往指示該賣,反之往往為買入信號。
===========================================
主力進出: 股票市場中的主力是指資金量巨大的投資者。從構成上講,他們包括了大多數的機構投資者,當然也有少數的個人投資者,俗稱「大戶」。在市場容量較小的時期,主力的進退通常可以影響大勢的起伏,而在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的今天,大資金頂多對個股或少數板塊的漲跌會產生影響。 由於主力的投資行為通常和股價的大起大落有一定程度的聯系,因此,研究主力動向,對於中小投資者在選擇投資對象時,會有不少參考價值。

若干年以前,有一種叫做「龍虎榜」的成交回報系統十分流行。投資者可以動態地發現一些主力機構的動向以及他們在一些個股上的持倉情況。通過一個階段對持倉量的增加或減少的觀察,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主力的意圖。後來由於股票成交回報技術的改進,這種「龍虎榜」所能監測到的機構帳號也越來越少。1996年以後又出現了投資理念的變革,那種以主力動向作為買賣股票主要參考依據的投資方式也漸漸被人們所淡忘了。 如今,機構投資者的動向變得越來越隱蔽,而此時此刻,從公開的信息中去把握機構投資者動向的難度也在加大。歸納起來看,如今反映主力動向的渠道大致還剩下4種———

一、上市公告書、年報、中報當中的「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此類信息基本上每半年公布一次,時間間隔較長。另外,年報、中報的具體發布時間較每年的12月31日、6月30日都有一段距離,因此,其參考價值也要打些折扣。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由於大資金的進出大都不可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因此,結合半年或一年以來股價的波動軌跡,以及「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中機構投資者與「大戶」們的持倉變化,還是可以分析出部分股票中主力階段性增倉或減磅的動向的。 』99中報以來,這部分信息在上市公司年報、中報摘要中公布時,有關信息得到了完善與強化,大多數的機構持股都可以被分辨出是否可流通,同時,10大股東間是否有關聯關系也被要求披露。 虹橋機場』98年報中,第2—5席大股東分別為南鵬實業、北京南證、廣州南景、南京公司,輿論曾因為其一沒有披露機構的全稱,二沒有指明其是否存在關聯關系而提出疑問。到了虹橋機場』99中報,10大股東中的4席分別是名稱相似的江淮投資、新淮科技、淮海投資及南京新淮,而此時已經註明「無關聯關系」。

二、證券投資基金按季發布的投資組合。證券投資基金在選擇投資對象時,會有不同的投資理念,有的以成長股為主,有的又是以指標股為主,與此同時,證券投資基金在參與一個個股時,資金方面會有上限,另外還必須定期公布投資組合。這樣一來,機構投資者當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證券投資基金的動向就可以被把握得八九不離十了。 證券投資基金按季發布的投資組合同樣與實際的時間有差距,但如果將部分公司年報、中報中「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中證券投資基金的持股情況與證券投資基金按季發布的投資組合結合起來看,那麼時間的間隔就可以由每半年縮短到每三個月,由此來判斷那些基金重倉股的未來股價趨勢也是十分有效的。 如果公布的投資組合中,買入某種股票的資金已經接近了規定的上限,那麼至少說明這家證券投資基金日後再度大幅增持這只股份的空間不大了。一旦這只股票日後出現加速上揚,同時又缺乏有效成交量的配合,那就應當引起警覺,至少這只基金會隨時兌現手中的持股,它等的也就是這一天。今年一季度不少基金手中持有的網路股較去年底均有不同程度的減磅,這就和年初網路股大漲有關———其實在3月初以後的網路股行情中,多數指標性的網路股的上漲已明顯缺乏成交量的有效配合,這表明主力資金不能及時跟進,股價離短期見高點回調也就不遠了。

三、交易所發布的漲跌幅度超過7%的證券的交易公開信息。該信息主要反映主力通過哪個交易席位買賣一種股票,投資者可以通過各席位之間的關聯性來判斷主力手中籌碼的集中程度。當然,該信息也有欠缺的地方,那就是它只披露成交金額,而沒有具體的手數,投資者只能根據當日該股成交的均價進行大致的推算;另外,這個成交金額也沒有顯示買賣的方向,到底是在吸籌還是在沽售,要結合其盤口特徵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得出結論。 今年6月8日鄭州煤電成交30759萬元,從公開信息看,信達信託的3個席位分別成交13476萬元、6863萬元、2848萬元,這一信息至少告訴人們主力在哪裡活動,他們的資金與籌碼的情況也可見一斑。

在對這類信息的運用中,五大交易席位中成交金額的分布是否均衡,成交金額的總和占該股當日成交的比重,都值得進一步分析,從中有時也能發現一些有用的信息。 今年6月2日河南思達股價漲停,公開信息顯示前3個席位海通南京城北成交2482萬元、台州信託黃岩成交1736萬元、海通遵義成交1025萬元,而該股當日總成交僅4254萬元,看來該股籌碼的集中度較高。

四、交易所的其他統計數據。這里主要指深交所網站上發布的統計分析信息,其中的股東持股分布與股票成交分布數據中均會透露出一些十分有用的信息。在「股東持股分布」一欄中,持股10萬股以上的股東數以及持股率都是反映主力持倉狀況的重要信息,而「股票成交分布」則可揭示在交易過程中,是否有主力頻繁進出。這一組信息雖然不能告訴人們「主力」是誰,但卻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主力階段性活動的軌跡。 由於大資金的進出缺少靈活性,因此其投資策略也會和資金量相對較少的投資人的投資方式不同。尤其是1996年以後,投資理念的「覺醒」引發機構投資者一改以往只憑借資金優勢影響股價的做法,而開始注重對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究,投資策略上也開始注重中長線的操作,因此,上述信息渠道雖然時效性與准確的程度都無法和當年的「龍虎榜」相提並論,但同樣可以為中小投資者把握主力動向提供十分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說,他們雖然沒有能力像機構投資者那樣去做上市公司調研,卻可以通過有些公開信息把握機構投資者的動向。以近年大牛股之一的「阿城鋼鐵」(現更名為「科利華」)為例,該股』97中報的「前十名股東」中出現了「國泰公司」和「國泰證券」;』97年報中「國泰證券」持股數增加,同時出現「振泰實業」(第三大股東);』98中報出現基金金泰,另外,在上市公告書中露過面的「張雲帆」、「許振清」、「王欣豐」、「王重華」等A字頭帳號又在同一時刻「重出江湖」,無論是機構也好、「大戶」也好,歸納起來就是「主力」活動頻繁,且全無退意,再結合公司基本面上一系列資產重組的動作,一副活脫脫的「黑馬」相其實已經再清晰不過了。

主力動向的研究,與基本分析、技術分析同屬於證券投資分析的范疇,在實際運用中,和其他分析方法一樣,首先需要了解它有哪些不足之處,有哪些問題是它不能解決的。其次是在實戰中不斷總結,將一些規律性的東西與股市的實際運行特徵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有效地用來指導人們的投資活動。
====================================
F股是我國股份公司在海外發行上市流通的普通股票。凈值指帳面價值,即股票所含的實際價值。帳面價值代表每股股票所擁有的實際資產,因此一般被視為上市股票的最低價格。市值指股票上市後在市場上的價格,有發行價和交易價格之分。
====================================
F股溢價率:是我國股份公司在海外發行上市流通的普通股票的發行價高出每股凈資產值的比率。
=========================================
散戶線:是散戶評測數的增減變動曲線,通過散戶線的上升與下降的趨勢,來反映主力資金進出活動。散戶線上升,資金離場籌碼分散;散戶線下降,資金進場,籌碼集中。
================================
全流通價格比較、 市凈率比較、 市盈率比較:從目前情況看,進行股權分置改革,實現全流通後,股票價格會出現下降,與之相對應的市凈率、 市盈率均能得到有效降低。
======================================
轉後平均市凈:這個名詞很模糊,不知道是轉增股本,還是非流通股轉為流通股?
=========================================
大單:是主力拉抬股票的最顯著特徵之一,在盤中很容易發現這種短線異動,我們 經常會看到某些股票在盤中會突然成交一筆非常大的買賣單,然後股價就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盤中成交也頓時活躍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激烈爭奪,最後股價選擇突破方向。

7. 中移動股票

移動平均線比較基本的就是格蘭維爾法則\r\n\r\n格蘭維爾法則\r\n1、移動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且略向上方抬頭,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下方向上方突破,為買進信號。\r\n2、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未跌破移動平均線後又再度上升時為買進時機。\r\n3、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跌破移動平均線,但短期移動平均線繼續呈上升趨勢,此時為買進時機。\r\n 移動平均線\r\n4、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以下運行,突然暴跌,距離移動平均線太遠,極有可能向移動平均線靠近(物極必反,下跌反彈),此時為買進時機。\r\n5、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連續數日大漲,離移動平均線愈來愈遠,說明近期內購買股票者獲利豐厚,隨時都會產生獲利回吐的賣壓,應暫時賣出持股。\r\n6、移動平均線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上方向下跌破移動平均線時說明賣壓漸重,應賣出所持股票。\r\n7、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下方運行,反彈時未突破移動平均線,且移動平均線跌勢減緩,趨於水平後又出現下跌趨勢,此時為賣出時機。\r\n8、股價反彈後在移動平均線上方徘徊,而移動平均線卻繼續下跌,宜賣出所持股票。

8. 股票圖中移動平均線有哪些特點

你好,移動平均線的特點:
1.趨勢性強。均線的趨勢性較強,是趨勢判斷的重要依據。均線通過不同周期的市場持股成本的變化方向,直接指明市場不同周期的未來趨勢,並可以用來判斷股價短期、中期和長期的漲跌目標位置。
2.壓製作用。股價上漲過程中,如果股價達到某一重要的均線附近,就會引發前期套牢盤和短期獲利盤的拋壓,從而壓制股價上漲。根據均線的這一特性,它經常被投資者用來制定止盈目標
3.簡潔直觀。均線系統能很好地將不同周期的趨勢展現在一張圖表上,直觀地顯示出不同周期的市場狀態和關系。
4.支撐作用。移動平均線反映某一時間周期的價格成本。股價下跌過程中,在某一重要的成本線附近會引起做多力量的加入,從而對股價產生支撐。一旦該價位無法支撐下跌趨勢,則說明市場空方力量加強,市場風險加大,也會打擊做多力量,均線止損的原因就在此。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9. 股票中的移動平均線是哪條線

均線可以看出中長期趨勢。也可以對價格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或壓製作用。

短期均線有5,10,20,30線,中期均線有60線,長期均線有120線和250線。

比如說,股價在10日均線上方運行,當回落到10日均線附近時,10日均線會給予支撐,這種支撐有時會使股價停止下跌,進行整理或繼續上漲,因而稱為支撐點。反之若股價在10日均線下方運行,當回漲到10均線附近時,10日均線會給予壓迫,時股價停止上漲,進行整理或繼續下跌,因而稱之為壓力點。這也就是經常聽到的股價受到某某均線的支撐,或受到某某均線的壓制等等。

再比如,5日均線上穿10日均線,並且10日均線此時正向上運行,稱為黃金交叉,是買進信號,反之稱為死亡交叉,為賣出信號。

均線的時間單位越長越准確,比如30日均線的支撐作用要比5日和10日均線的支撐作用更強,10日均線上穿30日均線要比5日均線上穿10日均線的准確性更高。

10. 股票中的移動平均線是指什麼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簡稱MA,原本的意思是移動平均,由於將其製作成線形,所以一般稱之為移動平均線,簡稱均線。它是將某一段時間的收盤價之和除以該周期。 比如日線MA5指5天內的收盤價除以5 。

移動平行線按周期分類:
1、短期移動平均線。短期移動平均線主要是5日和10日的。5日的是將5天數字之和除以5,求出一個平均數,標於圖表上,然後類推計算後面的,再將平均數逐日連起,得到的便是5日平均線。由於上證所通常每周5個交易日,因而5日線亦稱周線。由於5日平均線起伏較大,震盪行情時該線形象極不規則,無軌跡可尋,因而誕生了10日平均線,此線取10日為樣本,簡單易算,為投資大眾參考與使用最廣泛的移動平均線。它能較為正確地反映短期內股價平均成本的變動情形與趨勢,可作為短線進出的依據。
2、第二類是中期移動平均線。首先是月線,采樣為24、25或26日,該線能讓使用者了解股價一個月的平均變動成本,對於中期投資而言,有效性較高,尤其在股市尚未十分明朗前,能預先顯示股價未來變動方向。其次是30日移動平均線,取意仍是以月為基礎,不過由於以30日為樣,計算較前者簡便,最後是季線,采樣為72、73日或75日。由於其波動幅度較短期線移動平均線平滑且有軌跡可尋,較長期移動平均線又敏感度高,因而優點明顯。
3、第三類是長期移動平均線,首先為半年線,采樣146或150日,由於滬市上市公司一年分兩次公布其財務報表,公司董、監事與某些消息靈通人士常可先取得這方面的第一手資料,進行炒作,投資者可藉此獲坐轎之利,不過由於滬市投機性濃厚,投資者注重短線差價利潤,因而效果也打了點折扣。200日移動平均線,是葛南維(Granvile)專心研究與試驗移動平均線系統後,著重推出的,但在國內運用不甚普遍。年線,取樣255日左右,是超級大戶、炒手們操作股票時參考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