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日報:美國減稅實際上就是在挑起稅務戰.是否構成
美國聯邦政府2017年4月26日推出的稅改方案,號稱力度史無前例。如果這一方案能夠在國會全部獲通過,對美國的全球競爭力將產生重要影響。
稅改的好處不言而喻。一則吸引美企紮根美國。僅企業所得稅率從35%左右降至15%上下,就將使美企稅負大大低於經合組織國家約25%的平均水平,而降低的部分可轉換為企業的利潤。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與城市研究所聯辦的稅收政策中心測算,今年美國企業盈利預期將增加1080億美元,明年將增2150億美元。此外,15%的稅率已接近部分避稅天堂,加上美國經濟體量龐大帶來的規模效應,有望使實體經濟步入良性循環。美國稅收基金會測算,在最佳狀態,稅改將整體使美國內生產總值增加6.9至8.2個百分點,新增就業崗位200萬個。
二則牽動企業流入或迴流美國。雖然美國政府表示會對在海外留置利潤不歸的美企征稅,但已有透露表示,方案中的稅率將是帶有優惠性質的低稅率。據估計,美國企業離岸利潤留存約2.6萬億美元。如此一來,蘋果等海外存利、持現企業,面臨著諸如歐盟等地的額外征稅重壓和美國的優惠低稅率該何去何從,可想而知。
三則籠絡民眾。美個稅約占國稅總額的70%,若各項稅改方案均能落實,自然使稅基縮小、稅款降低。美民眾對聯邦政府支持率也會隨之上升,有利特朗普續推新政。
美國稅改,納稅人賺了,誰虧了呢?顯然是美國聯邦政府,以及可能被波及的其他國家。
從他國視角看,美國減稅實際上就是在挑起稅務戰。作為反應,一些有實力的國家會加入這場競爭,或競相減稅,或以鄰為壑,或設立避稅天堂。目前,這一跡象在英、法等發達國家已露端倪。這樣做不僅會使國際稅收秩序陷入混亂,更會使業已形成的G20等國際經濟政策協調框架下的《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行動計劃》等反國際稅收惡性競爭成果縮水。此外,美國稅改將使部分無力搞稅收競爭的出口導向型國家直接受損。
就美國聯邦政府而言,財政巨額減收將不可避免。據多家機構估計,如此稅改將使美政府未來10年財政減收2萬億至6萬億美元。這對於一個債台高築、過段時間就得裱糊一下債務上限這個「頂棚」的美國政府而言,風險不小。同時,參與美國聯邦政府牽頭的投資項目風險也隨之變高。未來美國經濟建設不但要減稅,還需大興土木搞基建。一面少收錢,一面多花錢,且還要吸引私人投資者往基建上投錢。試問,錢從哪裡來,誰又敢跟投?
此外,對企業而言,減稅省下來的錢干什麼,這既是問題,也是風險。若美實體經濟投資率仍弱,利潤率不高,而炒股等金融交易仍很掙錢,企業則會回購股票裝點股價,其他投資者亦將尾隨。減稅省下的錢便會像量寬時期那樣,推高金融泡沫。這樣,稅改不但失效,還可能成為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導火索。
總體看,美國稅改方案即便在國會通過、順利鋪開,未來也需要在國內做好引導,善用這筆錢,同時與其他國家搞好國際稅政協調,防止相互傷害,危及全球經濟。
2. 美國大幅減稅中國該如何應對
特朗普放大招!美國大幅減稅,中國該如何應對?
思考
我們當然不能小覷美國的稅改政策,但是,情況遠沒有想像中那麼糟。
設想一下,如果美國大幅減稅,進一步拉大與發展中國家的稅務負擔差距,其他國家有沒有可能在資本外逃等一系列壓力下,也被迫做出減稅等其他財稅政策的調整呢?事實上,英國、法國以及其他主要發達國家已推動減稅立法。而如果這一設想真的實現的話,這一輪全球減稅戰無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減美國減稅的政策效應。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此前我們所作的分析都是基於一般經濟學常理的判斷,而現實中的經濟活動,遠比理論要復雜難以掌握地多。
從美國國內來看,美國減稅真的將百分百推動跨國企業迴流嗎?不盡然。稅率僅僅是影響企業投資的因素之一,其他包括宏觀政策、商業環境、人才條件等,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而在梅新育看來,單一的財稅政策,也很難提振美國經濟,還需要跟接下來的福利等一系列社會改革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最好的作用。這一點,自然也是跨國資本需要審慎考慮的。
梅新育指出,很重要的一點是,「從特朗普訪華稱中國的政體適合中國人民,到近期一系列的動作來看,他偏向於減少對外部世界的干預,專注於本國經濟改革,激勵生產勞動……這個構想對中國乃至外部世界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中美不是敵人,美國專注於國內經濟發展,提振其經濟,對我國也不是壞事。
在梅新育看來,當下的中國最應該做的,還是專注自己的一系列改革,不要被外界的動作亂了陣腳。美國的稅改或許對我國有一定的沖擊壓力,但這同樣可以轉化為改革的契機。
當下中國的財稅依然存在一些潛伏性問題,比如稅率較高,轉移支付和減免太多等。如果能以此為契機,對減免項目、轉移支付優惠進行一定程度的壓縮,減少不必要的財政支出,同時降低稅率,那麼中國的財政改革也將迎來廣闊的空間。
在這一過程中,專注自己腳下,拓寬稅基,贏得更加公平、安全和可持續的財稅政策,重振國家和社會的經濟活動,才是當下的中國,最該堅持的思路。
3. 美國減稅,對中國工業到底沖擊有多大
老美現在是債股兩市歷史危險高位,再好的非農數據也忽悠不了投資者對老美經濟衰退的擔心,面對這種情況特朗普還對企業減稅,很多人就覺得特朗普大大的良心,卻沒注意到特朗普修訂了佛蘭克法案,老美的現在的債務危機本來就是當年次貸危機金融監管缺失造成的,現在特朗普放鬆了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實際就是在給華爾街派錢,美國老百姓又得地俄日此面對華爾街的金融洗劫了,在開放金融監管配合減稅的政策下,老美必定會開啟下一輪的QE,這樣的連環組合必定會營造出美國經濟復甦的數據,只是減稅後的財政空洞由老百姓支付罷了。
還有現在很多輿論在宣揚美國減稅對中國的沖擊,又有人因為減稅又在宣揚美國製造業成本比中國還低,這些正是美國想通過減稅忽悠接盤資本到美國開廠來托盤的套路,其實光想一下老美光人工成本就是中國的幾倍,這還是固定成本,而交稅只是變動成本中的一個%號而已,還不算在美國開廠的其他成本,網路上的那幾篇文章都只是在玩數字游戲來吸引讀者的眼球,實際上狗屁不通,然而像樂視這種被忽悠去美國開廠然後完蛋的人卻賠了個精光。
4. 美國減稅對中國有何影響:可能會促進稅收改
美國的減稅到底給中國帶來哪些影響呢?
首先會改變我國貨幣推進經濟發展的模式。我國運用貨幣來推動經濟發展已經運行多年,但貨幣有個不斷創造的過程,使我國的資產泡沫被越吹越大,比如在房地產領域,房價被推得畸高,當然這個泡沫也含有房地產的漲價預期,但預期正是建立在貨幣貶值的基礎上。另外,銀行為貨幣的創造推波助瀾是引起泡沫的主因,比如同業存單,2014年發行量僅不到萬億,但到2016年已經達13萬億,同業存單當初為解決銀行資金錯配可能會導致流動性不足而設計。無需繳存存款准備金和套息的優勢,使同業存單新衍生出的理財又創造天量級的貨幣,變成銀行錢生錢的工具,一個又一個的金融創新使房地產市場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注入,由此持續不斷地推動資產價格迅速上漲。
4月25日,政治局集體學習了維護國家金融安全,並就一些國家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調整形成的風險外溢效應,可能對我國金融安全造成外部沖擊進行了討論。包括近期金融形式的監管發生的巨大變化,無不預示經濟改革的風向可能會發生轉變。
其次也會影響我國的稅收結構。我國的稅收來源目前以間接稅為主,間接稅的特點是簡便易行,無論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的成本高低,有無盈利,只要商品和勞務一經售出,稅金即可實現。間接稅的另一個特點是稅負容易轉嫁。收入愈少者,生活必需的消費性開支占其收入愈大,稅負相對就愈重,導致事實上的稅負不公。所以這種稅收缺乏彈性,一旦提高稅率就容易使物價上漲。在世界各國的稅法理論與實踐中,一般直接稅所佔比重較大,比如各種所得稅、房產稅和財產贈與稅等稅種為直接稅,直接稅難以把稅負轉嫁到別人頭上,對社會的財富再分配和社會保障的滿足具有一定的調節功能。我國的直接稅比重太低,反而使工薪階層成了納稅主體,工薪階層所繳納的稅收收入盡然佔到整個個人所得稅的40%,而高收入者反倒享受多稅源扣除優勢,偷稅漏稅現象嚴重,這樣也使我國稅收調節違背設定的調節初衷,用稅收來平衡社會財富減小貧富差距。所以美國減稅政策會改變我國稅收徵收結構,可能會促進我國進行稅收改革,美國減稅內容中並沒有減少房產稅這個稅種,所有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要提高我國直接稅徵收比例,這樣也讓企業休養生息為以後擴大稅基來源做好儲備。
稅收有個著名論斷就是拉弗曲線。美國供給學派經濟學家拉弗在給里根總統推行減稅政策時提出一個命題,即政府的稅收與稅率之間的關系,當稅率超過一定限度,再調高稅率反而導致政府稅收收入減少,因為較高的稅率將抑制經濟的增長,使稅基減少,稅收收入下降,反之,減稅可以刺激經濟增長,擴大稅基,稅收收入增加。當然這次美國減稅也會對其他非市場經濟體或者競爭力弱的企業形成一些屏障,這種情況也正好實現了特朗普的反對自由貿易的主張。我國雖然面臨與美國進行稅率的競爭,但彼此之間也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效率競爭,所以我國當前最主要在於要完善市場經濟制度,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美國能減稅,我們更能減稅,因為美國有比我們大的多的軍事開支和民生福利的開支,所以我們的減稅反而有更多的空間。
總之,美國的稅改政策雖然對中國經濟帶來一定沖擊,任何一個政策對另一個國家來說裡面都可能有危也有機,就看怎樣去把握,運用的好就能起到促進作用,能推動國民經濟結構趨勢向好。所以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對待美國稅改,去積極贏得本國經濟發展機會。
5. 移民美國在國內的房產資產股票需要向美國報稅嗎
你好,一:申請人獲批後,在登陸美國時申報個人名下財產,在中國擁有的現金和股票,需不需要報稅?
根據美國的稅務制度,有三種人是需要報稅的:第一種是公民,第二種是綠卡持有者,第三種是稅務居民。何謂稅務居民?例如今年投資者在美國本土居住時間超過31天,或者投資者在過去的3年的居住時間總和超過183天,就是稅務居民。由於計算方式復雜,上述天數並非自然的一天,如果簡化來說,就是建議投資者每次到美國,一年居住時間不超過120天,就可避免成為稅務居民。如果投資者沒有成為稅務居民,基本上不需報稅。如果投資者已經成為了綠卡持有者,但在美國本土沒有收入,那麼投資者在全球所得是不需要申報的。
二:移民後,中國國內的房產如何向美國政府申報?在何種情況下要交稅?
根據目前美國法規規定,移民申請者在美國以外個人名下擁有的房產,不在要求申報的項目內。成為美國綠卡持有人後,其房產増值部分,在日後出售獲利並繳納中國物業増值利得稅後,若中國繳納的稅款仍低於美國資本利得稅15%,才可能有美國稅務的義務。如果投資者有房產且房產沒有出租,那基本上是不需要申報。此外,房產增值,增值部分是不需要申報。因為美國稅法認為投資者還沒有變成所得,等投資者把這部分賣掉的時候,就要納稅。建議投資者在申請移民之前,把所有名下的財產和房產做評估,方便以後報稅時可以證明房產來源。
三:誠實合理報稅,對享受退休養老、醫療等福利待遇有何影響?
誠實報稅是每個納稅人應盡的義務,這方面非常重要。以美國醫療為例,美國的醫療設備是全世界一流,美國的醫療保險較為昂貴,美國福利social security針對美國老人,每年給居民發放退休金並發放紅藍白卡,該卡方便居民就醫。如果居民沒有收入,該卡會將醫葯費全付。如果有收入,居民只付一部分。如果投資者沒有誠實報稅,是不能申請的。申請該卡要積滿40個積分。每一年一個人最多可以積4分,申報1300美金可以抵1分,所以每年申報7000美金,就可完成一年4個積分。連續報10年,就有資格申請該卡。
四:美國公民及綠卡持有者的海外資產都要申報,對於移民客戶而言,要不要全部申報?
目前,美國財政部有很多申報上的要求,為的是警醒海外美國納稅人不要以身試法不申報所應報的收入,美國國稅局需要對全球性所得徵收稅金。考慮移民的家庭,現在就要做規劃,因為規劃與否,稅後的所余會有天壤之別。如果投資者不能如實申報,其罰款相當嚴重。在美國,偷稅逃稅是一項刑事罪。
五:高收入人群在申報收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有什麼好建議?
通常美國的報稅季節是從1月到4月15日。依據中美稅務協議中的規定,中高等收入人群是不需重復繳納。但是如何申報、如何利用美國多方面政策合法地節稅、省稅、避稅、延稅及免稅,建議用熟悉中美實際稅務的美國認證會計師及稅務律師做全盤規劃。對於中高等收入人群來說,建議其收入分為兩部分報稅。如報稅的是薪水部分,省稅方式比較有限,額度也有限。投資者可以利用自住房子的貸款減稅,或者去做慈善,這些都是可以抵稅的。如果是公司收入部分,可以利用很多商業費用避稅。
望採納謝謝! 本司加拿大技術移民30萬人民幣,不成功不收費!!
6. 美元減稅法案對美國股市有什麼影響
減稅法案可以提振消費,減輕企業負擔,是還富於民的措施,用於刺激當前高失業低消費的美國經濟。這對於股票市場來講肯定是個不錯的利好消息,但這個舉措對於整個美國的財政狀況卻是個不小的利空,這意味著美國政府的債務問題將更加惡化。
7. 美國減稅會重創中國經濟和股市嗎
美國減稅確實會對中國的經濟和股市有一定負面的影響,但是說到重創,倒還不至於。
從稅務的角度講,企業有了比較大的動力把錢拿回美國進行投資,貨幣收縮周期,企業稅改革無疑會加大美國財政赤字,推升國債收益率,配合美聯儲加息加快了資本迴流美國的步伐,這是一個從全球抽血的事實。給他國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也給全球暴跌及較大周期的調整埋下了伏筆。最近不少國家貨幣的匯率崩盤,就是源於國內資本的大舉流出。本輪股市的下挫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美國的稅改法案很可能就是一個導火索。
但是中國,有自己的應對舉措,美國減稅,中國也減稅,而且更大程度的開放國內的市場,有人希望把錢從中國口袋裡拿走,那中國就想辦法把資本留下,這是一個資本搶奪的博弈。怎奈何中國體量大,政策也夠吸引人,想重創中國經濟,很難。
對於股市,因為目前的都是存量資金的博弈,沒有新入市的資金,當一個熱點和主線出現之後,勢必要從其他題材抽血,所以才能出現這么差的賺錢效應。
祝投資愉快。
8. 美國再一次降息對中國股市和經濟有何影響
美國降息對中國股市和經濟的影響:美國降息對中國股市和經濟是一大利好。
美國降息將減少RMB和美元的息差,由於RMB的持續升值,更多的熱錢將會不斷的進入中國市場以搏取更多利潤,對中國股市的推動作用也會不斷增強,
雖然目前的不可流動性決定了熱錢進出中國市場的成本是比較高的,但在掙錢效應的影響下還是會持續的,所以隨著美國降息,中國利用加息來調控股市的做法明顯是有程度限制的,更多的應是通過增加股票供應,不斷增強投資者價值投資的理念以保證中國股市的長久健康發展。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不斷融合,中國股市與其它國家和地區的股市的關聯也會更加緊密,美國股市若持續大漲,中國股市也是會跟進的,反之也是,相差的只是時間和程度而以。
9. 美國減稅了,為什麼中國不減稅
美國減稅是為了拉動經濟,從而提升GDP
中國又不一樣,GDP不是靠中小型、甚至微型企業創造的,所以減稅不對症
10. 美國減稅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
可能的影響主要在於:進出口和外匯投資。
第一,長期以來正是中國出口補貼政策使得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如果美國企業稅收直接降低到15%,中國政府如果不對出口補貼調整的話,對美國進出口順差有可能出現逆反;
第二,如果美國企業減稅,而中國企業不減稅,那麼美國的製造成本小於中國,可能造成中國企業在出口競爭力下降。
第三,在華的外資企業可能迴流美國,中國可能出現外資慌,造成外匯穩定問題。
第四,美國減稅可能導致美國的廣大中小企業興旺,美國經濟再度崛起,科技創新重新掀起高潮,也將吸引中國企業到美國投資,中國經濟增長的基礎可能受到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