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安銀行和其他銀行相比有什麼好優勢
平安銀行是一家總部設在深圳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深圳證券交易所:000001)。其前身深圳發展銀行,是中國內地首家公開上市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中國平安保險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合計持有本行58%的股份,為本行控股股東。
平安信用卡有不同的卡種,卡片種類不同,附贈權益不同,客戶可根據個人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卡種。如需了解各個信用卡的具體功能與服務,可登陸平安信用卡官網;了解
目前申請較多的卡種如下(僅供參考):
1.騰訊VIP金卡:
1)年費:主卡300元/年;附卡:150元/年;免首年年費,當年刷卡6次免次年年費。
2)享全年騰訊視頻VIP會員
成功申請騰訊視頻VIP聯名卡信用卡,首刷後即可免費獲贈三個月騰訊視頻VIP會員。每月消費滿3筆188元可於次月獲贈一個騰訊視頻VIP會員月卡
3)網路消費盜刷險
首刷贈網路消費盜刷險,白金卡保障金額2萬元,金卡保障金額1萬元。
2.愛奇藝卡:
1)年費:主卡300元/年;附卡:150元/年;免首年年費,當年刷卡6次免次年年費。
2)網路消費累積萬里通積分,金卡上限5000積分/月
3)2小時航班延誤定額賠付800元/次
4)1000萬綜合交通意外保障
3.淘寶卡
1)年費:100元/年,首年免,刷卡6次免次年年費
2)以支付寶「快捷支付」方式進行的淘寶交易累計信用卡積分
4.不帶卡
1)免年費
2)發卡「快」:最快1分鍾出卡
3)用卡「易」:快速綁定雲閃付、支付寶、微信
路徑:通過口袋銀行APP-信用卡-服務-不帶卡
5.由你卡
1)免年費
2)卡面由你:五大系列,酷炫卡面隨心選。原創設計系列、十萬個冷笑話系列、完美世界-誅仙系列、全民突擊系列,你的卡面,由你定義。
3)權益由你:
積分黨:全年指定網路、娛樂餐飲消費暢享10倍積分獎賞(不含原1倍正常累積積分。每月獎勵積分上限2萬積分)
觀影團:全年優酷會籍及12期格瓦拉10元電影兌換券
美味派:全年12期優選美食電子兌換券
運動狂:全國32個城市,超130家星級酒店,星級酒店變身私家健身館:
溫馨提示:
權益定製年費288元/年/個,將於由你卡激活後從信用卡賬戶中一次性扣取
2. 中國平安和匯豐銀行是什麼關系啊
2002年的時候,匯豐成功入股了平安,拿下了平安10%的股份,一躍成為平安最大的股東。而如今平安成功逆襲.
2018年底,中國平安斥資約3.5億元增持匯豐控股後,一躍成為匯豐控股第一大股東。現在匯豐的實際控制人第二大股東美國的貝萊德集團。匯豐的總部雖然是英國,但是它們是在香港上市,主要的營收也都是來自香港。
(2)11月16日中國平安股票分析擴展閱讀:
據媒體2018年11月報道,香港證券交易所披露的資料顯示,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資管超越貝萊德成匯豐控股第一大股東,持約14.18億股股份,持股比例逾7%。
中國平安表示,「該等投資純屬保險資金的財務性投資,中國平安看好匯豐的發展前景,且匯豐的分紅率較高,符合保險資金的風險偏好和投資收益要求。」
3. 分業經營長達8年的中國平安保險股份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公司」,「集團」)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至今已經發展成為金融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業務為一體的整合、緊密、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發展歷程:
公司經中國人民銀行於1988年3月21日以《關於同意成立平安保險公司的批復》(銀復[1988]113號)批准成立,並於1988年4月22日取得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發的營業執照(深新企字05716號),注冊名稱為深圳平安保險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4,200萬元,公司性質為全民所有制企業。
1992年6月4日,經中國人民銀行以《關於你公司更改名稱的批復》(銀復[1992]189號)批准,公司更名為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公司從一家地區性保險公司發展成全國性保險公司。
1992年11月14日,國務院以《關於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和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業務范圍的復函》(國辦函[1992]93號)批准公司辦理全國性的保險業務和國際再保險業務,中國平安成為全國三大綜合性保險公司之一。
1992年11月14日,經中國人民銀行以《關於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擴股增加資本金的批復》(銀復[1992]505號)批准,公司在5個法人股東基礎上開始增資工作。期間,中國人民銀行在1993年12月17日以《關於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吸收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參股方案的批復》(銀復[1993]366號)批准公司吸收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參股。
由於增資期間清退不合格股東等原因導致股東調整,至1995年12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以《關於核准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擴股增資的批復》(銀復[1995]437號)正式批准了這次擴股結果,公司注冊資本增加到人民幣15億元。中國人民銀行於1996年5月24日出具的《關於核準的批復》(銀復[1996]157號)核准,公司規范為股份有限公司。
經規范登記,國家工商總局於1997年1月16日向公司核發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10001231-6),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5億元。為進一步落實《保險法》關於分業經營的規定,根據中國保監會於2001年12月5日下發的《關於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業經營改革的通知》(保監發[2001]197號)、2002年4月2日下發的《關於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業經營實施方案的批復》(保監發[2002]32號),公司開始進行分業經營的工作。
2002年10月28日,中國保監會以《關於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變更事項的批復》(保監變審[2002]98號)、《關於成立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保監機審[2002]350號)、《關於成立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保監機審[2002]351號)批准了公司控股設立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月24日,公司在國家工商總局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名稱變更為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增加到人民幣2,466,666,667元。
2004年6月,根據中國保監會出具的《關於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H股並上市的批復》(保監復[2003]228號)及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於同意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批復》(證監國合字[2004]18號),公司獲准公開發行H股1,387,892,000股,發行價格為10.33港元/股,其中增量發行1,261,720,000股、國有股存量發行126,172,000股,同時公司H股發行前的1,170,751,698股外資股獲准轉換為H股。發行結束後,公司總股本變更為6,195,053,334股,其中H股為2,558,643,698股,佔比41.30%,內資股為3,636,409,636股,佔比58.70%。同年6月24日,公司H股股票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證券代碼為「2318」。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4. 中國太平和中國平安哪個好
財險太平洋的好, 人壽的太平好。
平安和太平都是大公司,討論哪家實力更強,其實意義不大。
畢竟對於消費者來說,購買保險是契約行為,理賠時是看條款,而和公司大小沒有關系,所以哪家產品性價比高,條款更加人性化,才是我們選擇的目標。
況且,目前反而是一些中小型保險公司,因為其扁平化的運營模式,產品有突破和改變,利益更加傾向於消費者。
拓展: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太平」),1929年11月20日始創於上海,1956年移師海外,2001年重新進軍中國內地市場。
中國太平是四大國有金融保險集團之一,2012年列入中央管理,總部設在香港。
中國太平,險種齊全,服務廣泛:業務范圍涵蓋壽險、產險養老保險、再保險、再保險經紀及保險代理、電子商務、證券經紀、資產管理和不動產投資、養老產業投資等領域,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保險服務。
「中國太平」是我國第一家跨國金融保險集團公司,其品牌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至1929年創立的太平水火保險公司、1931年創立的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1949年成立的香港民安保險有限公司。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5. 歷史上中國股票數次大跌的數據圖
我也想找歷史上中國股票數次大跌數據圖!最好是有大盤和個股的!
可惜,這個工作量大,又沒有什麼實質用途,相信沒有人做的!
6. 中國的每輪牛市,請老股民回答!!
A股的發展史:
1.第一輪牛熊更替:100點——1429點——400點(跌幅超過50%;):
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00多點。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2.第二輪牛熊更替:400點——1536點——333點(跌幅超過50%):
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3.第三輪牛熊更替:333點——1053點——512點(跌幅超過50%):
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4.第四輪牛熊更替:512點——2245點——998點(跌幅超過50%):
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持續5年之久的此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在第四輪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現出來的「一波三折」行情,極好地化解了股市階段性暴漲過程中所聚集的泡沫,這極有利於牛市行情的延長:512點(2006年1月)——1510點(1997年5月)——1047點(1999年5月)——1756點(1999年6月)——1361點(2000年1月)——2245點(2001年6月)。
請注意:由於處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調」,其跌幅均未超過前期上漲的最高點的1/2,因此,筆者才將它視為一種「回調」,而不是一輪獨立的「熊市」行情。
第四輪牛熊更替與前三輪牛熊更替的主要區別在於:第四輪行情是一輪「慢牛」行情,它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上漲,同時也對稱地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點——1500點——1200點——1000點。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漲,才有後來「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也正是這樣,這一輪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後持續9年的時間。
5.第五輪牛熊更替:998點——4081點——?(跌幅超過50%):
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幅超過50%,故標志著此輪熊市目標位的正式確立。
正常的技術性反轉,再加上「股改」的東風,2005年5月,管理層啟動股改試點,上證指數從2005年6月6日的1000點附近再次啟動,2006年5月9日,上證指數終於再次站上1500點。
2006年11月20日,上證指數站上2000點。2006年12月14日,上證指數首次創出歷史最高記錄,收於2249.11點。8個交易日後,2006年12月27日,上證指數首次沖上2500點關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盤首次站上3000點大關。
2007年5月9日,大盤首次站上4000點大關。
2007年5月14日,大盤再次創下記錄4081點。
2007年10月16日,大盤創造歷史最高點6124.04點。
其後,由於股改承諾的大小非解禁,估值偏高,平安再融資,CPI值不斷升高,人民幣匯率升高,美國次貸危機等問題。大盤一度回落到2008年4月22日的3147.79點。當天最低點已破3000點。
中國股市正式從牛轉熊。
接下來的日子國家出台相關政策(規范大小非解禁,降低印花稅等)使股市有短暫的回暖。正當各大機構以及股民期望紅5月的到來時,我國又發生了8級地震。對我國實體經濟也好,對股票期貨等融資市場也好,無疑是雪上加霜。
6月越南又爆發金融危機,越南股指大幅縮水。越南做了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會不會引起新一輪的亞洲金融危機甚至是世界金融危機哪?中國股市和中國實體經濟正在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如果一旦爆發危機,甚至比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形勢更加嚴峻。
7.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認知
2009年1月1日,中國平安啟用全新標識、LOGO。中國三大綜合金融服務集團之一中國平安(Ping An)此次換標非常的低調。放棄使用了十年的地球圖形標識,而強化了平安的中文品牌名稱,直截了當地使用「中國平安」作為標識主體,並與英文名稱PING AN 形成了固定的組合關系。主題色調整了之前的「深綠色+橙紅」組合,使用了橙紅色作為主色,深綠色用作點睛之筆為輔。
放棄地球標識並不意味著放棄全球戰略,恰恰相反,平安為實現全球的品牌識別溝通奠定基礎,由於平安已不是單純的保險公司,而是涉足證券、信託、銀行等綜合金融領域,在品牌標識上體現這種綜合性和發展進程,最好的辦法就是逐漸淡化保險業的固有形象,而轉而建立更專業的金融品牌。
新字標設計採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外圓內方」的哲學思想,結合明快、簡潔的國際品牌設計潮流,既有傳統特色,更顯現代時尚風范。A字的等邊三角造形,令人聯想起中西方的各式小屋,寓意呵護、關愛及家的形象。綠色方塊中的綠色象徵著生命、生機、活力,方塊形象契合家庭,也暗合中國傳統「孔方」錢幣造型,有財富、瑰寶的象徵。將生命、財富、瑰寶藏於家中,是一種安心的感覺,一種可以安坐家中,幸福平安的感覺。
通過品牌名稱、字標的設計,以及在文字和視覺上的體現,「中國平安」希望表達對股東、客戶、員工及社會負責之企業使命,凸現中國平安努力成為現代中國人首選的綜合金融集團,融保險、銀行、投資服務於一身之品牌形象。 中國平安自成立以來,始終將「誠信」作為企業文化的根基,同時,以「專業」為紐帶,可持續地為股東、客戶、員工和社會創造最大化價值,切實履行企業公民責任。從企業人格化的角度,結合平安的企業文化內涵、行業特徵以及多年的實踐,中國平安的「企業文化體系」正日趨完善。
(1)平安企業文化體系的軸心:「專業創造價值」
「專業創造價值」是全體平安人共同創造、滌盪出的平安文化成果的最核心。這一理念准確傳遞了中國平安通過專業化經營實現「綜合金融、國際領先」目標的能力、信心和願景;同時,在當前和未來強調客戶消費體驗的競爭環境下,促進廣大平安人不斷提升自身「專家、專才」形象,為客戶持續提供最好的綜合金融服務體驗,創造最大價值。
(2)對股東負責:取信於資本
股東投入資本,是對公司員工及管理者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的信任。珍惜善用每一分資本,構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以專業為本,以價值最大化為導向,使企業價值不斷增長,使股東獲得滿意的回報,最終贏得股東和投資者的長期信賴和支持。
(3)對客戶負責:誠信為基 體驗為本
誠信待客,是服務之本;客戶滿意,是企業價值之源。以真誠回應客戶的信任,以審慎對待客戶的託付;努力洞察客戶需求,超出客戶期望,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個性化、專業化的、領先的產品及服務,是中國平安不懈的追求。
(4)對員工負責:共同成就價值
公司是員工安身立命的依託,是職業發展的基礎,是事業成功和自我實現的舞台。培養員工成為具有一流專業素養的專家、專才,是平安實現百年老店宏偉目標、保持基業長青的現實基礎。公司對員工負責,員工奉獻於公司、發展於公司。公司與員工專業共進,價值共長。
(5)對社會負責:知恩回報
社會是實現公司價值的土壤。公司通過專業的綜合金融服務,為社會財富增長及風險管理提供有力支撐,同時懷抱感恩之心反哺社會,為社會所關注的救助幫扶對象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是平安「專業·價值」理念重要的外在體現。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作為社會公民,為相關利益主體承擔廣泛的責任,使企業在謀求商業目的的同時,能夠通過自己負責任的行為,倡導並履行主流的社會價值觀念和道德理想,在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承擔起企業社會責任。
對股東負責
股東投入資本,是對公司員工及管理者的信任。珍惜善用每一分資本,構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以價值最大化為導向的企業經營文化,使企業價值不斷增長,使股東獲得滿意的回報,才能贏得股東和投資者的長期信賴和支持。
中國平安對客戶的承諾是:服務至上,誠信保障。企業與客戶關系主要是指企業對客戶的服務關系,包括企業了解客戶需求,並提供各種合理方法確保客戶滿意以及提供各種增值服務等內容。客戶是服務之本;客戶滿意,是企業價值之源。努力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個性化、專業化的產品及服務,是平安不懈的追求。
對員工負責
員工是公司價值成長的基石,是企業的血脈。公司對員工負責,員工奉獻於公司,發展於公司,才 能實現員工價值與公司價值共成長。人才是公司的重要資產。中國平安提出了「確保每一位為平安效力的人才都有發揮的平台、有成就感、有合適的收入、工作雖然有壓力但很開心」的用人機制,以競爭甑選人才,以激勵鼓動人才,以淘汰優化人才。以「中國保險業的黃埔軍校」著稱的中國平安通過平安金融培訓學院,設置管理、領導力發展核心課程體系,為平安戰略轉型培養了大量的綜合金融服務人才。通過搭建並完善有效的員工關系溝通平台,加強員工關懷,設計更合理的員工福利,實現公司、客戶、員工利益的共同增長,實現員工的安家樂業。
作為一家有著遠大抱負的企業,中國平安成立以來一直懷抱感恩之心反哺社會,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在教育公益、紅十字公益、災難救助等方面恪盡企業職責,這也是平安企業公民社會價值重要的外在體現。 中國平安項目 內容 證券代碼: 601318 證券簡稱: 中國平安 公司名稱: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 1988-05-27 上市日期: 2007-03-01 上市市場: 上海證券交易所 注冊地址: 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福田中心區福華三路星河發展中心辦公15至18層 證券簡介
公司經中國人民銀行於1988年3月21日以《關於同意成立平安保險公司的批復》(銀復[1988]113號)批准成立,並於1988年4月22日取得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發的營業執照(深新企字05716號),注冊名稱為深圳平安保險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4,200萬元,公司性質為全民所有制企業。
1992年6月4日,經中國人民銀行以《關於你公司更改名稱的批復》(銀復[1992]189號)批准,公司更名為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公司從一家地區性保險公司發展成全國性保險公司。
1992年11月14日,國務院以《關於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和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業務范圍的復函》(國辦函[1992]93號)批准公司辦理全國性的保險業務和國際再保險業務,中國平安成為全國三大綜合性保險公司之一。
1992年11月14日,經中國人民銀行以《關於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擴股增加資本金的批復》(銀復[1992]505號)批准,公司在5個法人股東基礎上開始增資工作。期間,中國人民銀行在1993年12月17日以《關於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吸收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參股方案的批復》(銀復[1993]366號)批准公司吸收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參股。
由於增資期間清退不合格股東等原因導致股東調整,至1995年12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以《關於核准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擴股增資的批復》(銀復[1995]437號)正式批准了這次擴股結果,公司注冊資本增加到人民幣15億元。中國人民銀行於1996年5月24日出具的《關於核準的批復》(銀復[1996]157號)核准,公司規范為股份有限公司。
經規范登記,國家工商總局於1997年1月16日向公司核發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10001231-6),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5億元。 為進一步落實《保險法》關於分業經營的規定,根據中國保監會於2001年12月5日下發的《關於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業經營改革的通知》(保監發[2001]197號)、2002年4月2日下發的《關於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業經營實施方案的批復》(保監發[2002]32號),公司開始進行分業經營的工作。
2002年10月28日,中國保監會以《關於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變更事項的批復》(保監變審[2002]98號)、《關於成立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保監機審[2002]350號)、《關於成立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保監機審[2002]351號)批准了公司控股設立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月24日,公司在國家工商總局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名稱變更為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增加到人民幣2,466,666,667元。
2004年6月,根據中國保監會出具的《關於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H股並上市的批復》(保監復[2003]228號)及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於同意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批復》(證監國合字[2004]18號),公司獲准公開發行H股1,387,892,000股,發行價格為10.33港元/股,其中增量發行1,261,720,000股、國有股存量發行126,172,000股,同時公司H股發行前的1,170,751,698股外資股獲准轉換為H股。發行結束後,公司總股本變更為6,195,053,334股,其中H股為2,558,643,698股,佔比41.30%,內資股為3,636,409,636股,佔比58.70%。同年6月24日,公司H股股票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證券代碼為「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