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盛有哪些著名的分析師
是學金融的,對Goldman Sachs比較有研究。你提問太籠統,我就說一個吉姆.奧尼爾,高盛首席經濟分析師,「金磚四國」(BRICs)這一重要名詞的發明人。
Ⅱ 華爾街是什麼,為什麼很多股票大師都在那裡
華爾街(wall street)是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一條大街的名字,長不超過一英里,寬僅11米,是英文「牆街」的音譯。荷蘭統治時,在這里築過一道防衛牆。英國人趕走荷蘭人後,拆牆建街,因而得名。 這里是美國大壟斷組織和金融機構的所在地,集中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投資銀行、政府和市辦的證券交易商、信託公司、聯邦儲備銀行、各公用事業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美國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財團開設的銀行、保險、鐵路、航運、采礦、製造業等大公司的總管理處。壟斷資本從這里支配著美國的政治、經濟。華爾街成了美國壟斷資本,金融和投資高度集中的象徵。
我去過兩次華爾街,第一次是以遊客的身份。那是傍晚時分,天上下著瓢潑大雨,雨水不停地倒灌進華爾街地鐵站,連鐵道上都滿是積水。所幸大雨不久就停了,我就小心翼翼地繞過積水,慢慢走上百老匯與華爾街的交界處,抬頭就看到了著名的三位一體教堂(Trinity Church);早在華爾街還是一堵破爛不堪的城牆的時候,它就已經是這附近的標志性建築了。
現在,三位一體教堂的正前方是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背後是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左右兩側都是高聳的寫字樓,只有周圍的一小塊地方還保存著17世紀的花園和墓地。從教堂門前穿越百老匯,就算正式進入了華爾街——這條街又短又窄,街口設下了重重路障,街心正在進行翻修,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積水。幾個荷槍實彈的警察如臨大敵地站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他們的頭頂是一幅巨大的美國國旗。除此之外,這條街上的人似乎都是遊客,從他們的著裝和神態就看的出來。路邊的櫥窗並沒有寫著高盛、摩根士丹利或美林等如雷貫耳的名字,反而貼著咖啡館和健身俱樂部的廣告。除了德意志銀行,我在這里沒有發現任何一家投資銀行的名字,更不用說共同基金或對沖基金了。
總而言之,現在的華爾街只是一個旅遊勝地,經常有成群結隊的外國人帶著敬畏的表情到此一游,希望看看「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什麼樣子;然而他們看到的只是一個荒廢的商業區,幾棟陳舊的摩天大樓,以及許多露天茶座或咖啡館。紐約證券交易所現在已經不允許遊客進入了,所以華爾街的旅遊價值也殘存無幾了。
後來我又去了一次華爾街,這次不是去觀光,而是到三位一體教堂聽牧師講道。這個教堂的建築非常獨特,一磚一石都值得仔細觀賞,外面的花園里還有著名的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的墓。幾步之外就是喧鬧的街道,各種車輛日夜不息的經過,反而更加襯托出教堂本身的神聖與靜謐。據說,在華爾街還沒有淪落為旅遊勝地的時候,銀行家和基金經理們經常利用中午休息時間來這里做禱告,然後再回到證券市場的血腥絞殺中去。
早在二十年前,許多金融機構就已經離開地理意義上的華爾街,搬遷到交通方便、視野開闊的曼哈頓中城區去了。華爾街附近擠滿了古舊建築和歷史文化街區,道路也像蜘蛛網一樣難以辨認,實在不太符合金融機構擴張業務的需求。「911」事件更是從根本上改變了華爾街周圍的格局,有些機構乾脆離開了紐約這座危險的城市,搬到了清靜安全的新澤西。現在,除了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之外,沒有任何一家銀行或基金把總部設在華爾街。在著名的「華爾街巨人」中,只有高盛和美林還堅守在離華爾街不遠的地方,其他巨人都已經搬遷到洛克菲勒中心、時代廣場或大中央火車站周圍的繁華商業區;即使是高盛和美林,也已經在曼哈頓中城區購置了新的豪華辦公室,不久就要徹底離開舊「華爾街」了。
但是,人們寧願把這一切稱為「華爾街」。在洛克菲勒中心的辦公室里,人們閱讀的仍然是「華爾街日報」;在國會聽證會上,美聯儲主席仍然關心著「華爾街的態度」;在大洋的另一側,企業家們的最高夢想仍然是「在華爾街融資」。無論地理位置相隔多遠,人們在精神上仍然屬於同一條街道——在這條街道上,所羅門兄弟曾經提著籃子向證券經紀人推銷債券,摩根曾經召開拯救美國金融危機的秘密會議,年輕的文伯格曾經戰戰兢兢地敲響高盛公司的大門(日後他成為高盛歷史上的傳奇總裁),米爾肯曾經向整個世界散發他的垃圾債券;在這些神話人物死去幾十年之後,他們的靈魂仍然君臨紐約上空,附身在任何一個年輕的銀行家、分析師、交易員、經紀人或基金經理的身上,隨時製造出最新的金融神話。這就是華爾街。
昨天晚上,我和一位共同基金主管共進晚餐。他已經在華爾街工作近三十年,兩鬢卻沒有一根白頭發,話語里還透著年輕人一樣的熱情與自信。他一邊喝著白葡萄酒,一邊興致勃勃地回憶自己在中國的經歷——「當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時候,浦東還沒有一座高樓,現在它已經變成這個樣子了!」接著,他提到自己曾在台北出差的時候與紐約的證券分析師召開電話會議,當時台灣時間還是凌晨4點,窗外台風大作,整個酒店似乎都要倒塌下來,「那滋味可真令人永遠難忘!」他大笑著總結道。
在談到許多工作話題和政治話題之後,我問他:「你是一個華爾街癮君子(The Street Addicted)嗎?」我這樣問是有所指,CNBC有一個著名的證券分析節目,主持人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他寫了一本非常自大的書,名字就叫「華爾街癮君子」,也就是對華爾街上癮的人。每次我看到他的電視節目,就覺得他像個野人,拿著一隻香蕉跳上跳下地怒吼著,用尖銳甚至粗俗的語言喊出他對證券市場的看法,那種表情簡直可以讓好萊塢的所有喜劇明星黯然失色。許多人告訴我,這傢伙是個徹底的瘋子——不過大家還是喜歡看他的節目,分析師尤其愛看,他們覺得這個華爾街癮君子真是個了不起的超級智者。在這里,癮君子究竟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我不知道。
出人意料的是,我面前的這位基金主管非常愉快地說:「是的,我就是一個華爾街癮君子。華爾街真夠勁。你知道,在這里,這么多富有才華的人在處理這樣巨大的財富,他們創造著效率,也賺取著金錢;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感到這一切都很有樂趣。」他喝完杯中酒,用激動的語氣繼續說道:「每天早晨,是什麼在支撐人們起床投入工作,去管理那些無窮無盡的資產,去為那些企業融資呢?如果你不熱愛華爾街,你根本不可能堅持下來!所以唯一能夠做出偉大事業的是對華爾街上癮的人,華爾街從事的一切工作,對這種人來講都如此有趣,以至於無論多麼繁重的工作,都不覺得累了。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反正我願意做華爾街癮君子。我以此為榮。」
這是我聽過的對華爾街最崇高的贊頌。從前,我曾經聽許多人講過他們對華爾街的態度:贊許的態度,憧憬的態度,不屑的態度,乃至仇恨的態度。我曾經聽一個長輩這樣描述他心目中的華爾街:「在華爾街,即使資歷最淺的金融專業人員,都可以拿到6萬美元以上的年薪,這就是它令人仰慕之所在。」噢,或許是這樣的,在許多人看來,薪水是唯一令人仰慕的因素。我還記得在回答某家投資銀行的招聘試題的時候,一個朋友毫不猶豫地寫下:「我願意加入貴銀行,主要原因是我想賺一大筆錢。」她當然不是在開玩笑!那時,誰聽說過「華爾街癮君子」這個褒義詞呢?誰能想像有人竟然會如此發自內心地熱愛華爾街?
在華爾街,我看到年過六旬的投資經理仍然懷著飽滿的精神研究新的行業、新的市場;我看到資深分析師一邊吃著簡單的午餐,一邊讀著像磚頭一樣厚的報告,甚至忘記了吞咽;我看到年輕的交易員在下班之後的Party上仍然在熱烈地討論交易策略,他們的臉上的笑容如此自然。國內的金融界並不是這樣的。整個亞洲的金融界都不是這樣的。我最好的朋友曾告訴我說,他最大的願望是在金融界苦熬幾年,賺到足夠的錢,然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難道金融不是你喜歡的事情嗎?」我困惑不解地問他。「當然不是!」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和所有人一樣,我學習金融,並且希望從事金融,只是為了賺許多許多的錢。難道你不是這樣嗎?」
難怪華爾街能夠一直統治著世界的金融界。難怪華爾街的銀行家、分析師、交易員和基金經理們一直代表著金融創新的最高水平。因為在這里,銀行家每天工作14個小時不僅是因為完成任務的壓力,也是因為熱情;分析師每天閱讀幾百頁研究報告不僅是為了拿到自己的薪水,也是因為興趣;交易員每天打幾十個電話、輸入上百個交易指令不僅是為了應付老闆,也是因為他們喜歡交易。總之,這里的人們對華爾街上了癮。我還記得自己的老師,一位曾經擔任某家著名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的紐約人的話:「當我剛開始做債券交易員的時候,每天12個小時盯著屏幕,追隨著債券利率變動的軌跡。我知道對於一個不喜歡債券的人來說,這份工作有多麼枯燥;但是我喜歡。所以我根本不覺得這是一種折磨!」毫無疑問,他也是一個華爾街的癮君子。
從早晨7點到晚上12點,在華爾街(當然,這是一個廣義稱謂)的每一個金融機構辦公樓里,燈光都不會熄滅,電腦都不會關閉。在所有人都已安然入睡的時候,外匯交易員在聚精會神地做著某個遙遠市場的大宗交易;在所有人還沒有起床的時候,分析師已經喝著濃濃的咖啡,開始舉行例行晨會;在所有人都在與家人歡度周末的時候,投資銀行家正在三萬英尺高空的機艙里奔赴某一個新興國家,准備星期一和他們洽談IPO問題——對他們來說,這不僅是工作,也是生活和愛好。華爾街的王牌對沖基金經理會對著CNBC的鏡頭大叫:「我對這一切都上了癮!」
附帶說一句,當我喝完最後一杯酒,准備回家睡覺的時候,那位基金主管告訴了我一個他最喜歡的告別的方式(同時也可以用在見面的時候):兩個人的右手各自握成拳頭,堅定不移地互相撞擊,如此反復幾次,再揮手離去。「早先,這個動作代表『成交』;現在,它的含義是『我同意你的看法,我們堅定不移』!」在臨別之前,他微笑著說。
我同意他對華爾街的看法,也希望在若干年之後,我們的看法一樣堅定不移。無數對華爾街上癮的人組成了金融界——無數的財富在這里融合溝通,無數的資產在這里配置交易,無數人在這里辛勤勞動,從事他們為之上癮的世界。無論如何,願華爾街能夠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而不是恰恰相反。
Ⅲ 高盛集團有多可怕
可以通過經濟控制一個國家。
香港前金管局總裁,在2009年2月2日暗指匯豐銀行遭到操控。高盛自己寫了一個研究報告,報告說匯豐銀行的壞賬准備已經高達301億美元,虧損高達15億美元。報告出來,匯豐銀行一周內就跌了四分之一的市值,股價一周內下跌25%。
之後,高盛又寫了另外一份研究報告,希望做空中國石油,雖然包括申銀萬國、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大力推薦中石油,但是以高盛為首的國際金融炒家發布相反的報道。因此香港的中石油H股一周跌了12.82%。
那麼高盛等銀行在2004年,在國有銀行要改制的時候,詆毀中國的國有銀行,宣傳中國國有銀行的股價不值錢。最後在這種宣傳下,其他投資者都沒有購買,而高盛卻以低價收購了很多股票。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佔有的美國銀行以一塊多錢的價格收購了建行上市的股權。
結果在2007年下半年,美國商業銀行對外宣布,由於次債危機,他們遭到重大損失,可是建行的上市呢,他們賺到了1300億。100塊乘以13億人口就等於1300億,就被這些大行席捲一空,相當於每個中國人出了100元。
在2007年的時候越南出現危機,但是高盛卻大量收購越南的股票,大量投資越南的企業。高盛對越南的評價有八個字,叫做:越南概念,亞股新寵。甚至高盛把越南納入了新鑽石11國。在高盛的力捧下,越南的股市和房地產飆升。
但是到了2008年4月,高盛開始做空越南,他們將所有資金全部撤出,股價大跌,樓價大跌,只有一個不跌,就是通貨膨脹高達25%。這就是一個隨意控制其他國家的跨國公司。
高盛的可怕,不在於它的強勢,而是它能夠短暫的容忍與寬容,但它的宗旨是長遠的貪婪。永遠要記住,高盛不是慈善家,更不是雷鋒。
(3)高盛股票分析師擴展閱讀
作為具有149年歷史的全球頂級投行,美國高盛集團一向高坐在金融神壇,在金融危機後依舊保持光鮮靚麗的金融麗人姿態,再加上巴菲特的垂青,一直被稱為「華爾街屹立不倒的燈塔」。
在中國市場,高盛一直不太受A股券商分析師界的待見,畢竟壞名聲在外,以至於不少人戲稱「高盛出來唱多了,是該拋的時候了!」。
高盛憑借它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高度敏感性,早早盯上了中國。為了便於觀察研究中國經濟發展動態,制訂進軍中國資本市場的策略,1984年高盛在香港就成立了亞太地區總部。
此後,它便迫不及待地大搖大擺進入中國,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服務,包括股票、銀行、投資與借貸。它在中國各大經濟中心都有其公司與辦事處,可謂是過得風生水起。
Ⅳ FRM人,怎樣在高盛中謀得一席之地
去不了華爾街,可以進中國的投行,例如申請高盛大中華區的職位。對於眾多FRM考生而言,進入國內投行,也是他們的職業目標。怎樣才能在高盛大中華區謀得一席之地?
想要在高盛中國大陸或香港的辦公室工作嗎?毫無疑問,你得非常非常優秀。2013年,高盛招收大約2000名分析師,結果收到了4.3萬份簡歷,也即每21.5人中招收一個。
事實上,高盛大中華區(北京、上海、香港)的工作申請競爭之激烈,不亞於其它任何地方。我們在領英網(LinkedIn)上梳理了26位高盛大中華區初級員工的簡歷,發現他們都有一些很優秀的共同點。
念這些大學,進投行的機會比較大
如果你大學畢業後想進高盛做分析師(也就是入門級職位),沒說的,一定要念頂級大學。學校具體在哪兒不重要,但必須是頂級的。而如果你是想進入高盛在大中華區的辦公室,那麼有歐美名校的留學經歷就很有幫助。高盛基本只招一流名校的畢業生,比如牛津、劍橋、LST、哈佛、普林斯頓、哥倫比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
對大多數在高盛北京或上海辦公室工作的年輕人來說,他們的大學時光則在中國的頂級大學中度過,比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北清上財復交是他們的目標學校)。不過,就算你讀的不是投行青睞的那些大學,也不意味著投行的大門就此關閉。特南伯姆本人就是這樣,他沒有去上投行喜歡的大學,但他說,他必須很努力地去建立各種人脈網路,以便打入投行的圈子。換句話說,確實會比較艱難,但不是不可能。
你上的是哪所大學對能否進入投行很重要。曾在摩根大通(JP Morgan)香港工作過的邁克爾?特南伯姆(Michael Tanenbaum)在接受Mergers & Inquisitions雜志的采訪時就說:「大部分的前台員工背景都差不多:來自中國大陸或香港,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名校念過書。」
讀這些專業,進高盛的機會比較大
那麼,要讀哪些專業,進高盛大中華區的機會比較大呢?
答案是金融、數學或工程。但我們也在樣本中發現了其它一些專業的畢業生,比如管理信息系統、國際商務,甚至還有材料科學。
事實上,高盛似乎對應屆生的專業不是那麼在意。高盛香港投行部門一位名叫James的招聘經理曾於2013年在高盛的網站上發表過一篇問答,回答了一些畢業生比較關心的問題。在說到專業時,他說:「我們很開放,我們招收所有專業的畢業生,不僅僅是金融……」
而且,與人們想像的相反,MBA學位並不是必須的。在我們的樣本中,只有三位拿到了MBA學位。他們都是經理級別,這也是MBA畢業生進入投行時通常的起始級別。
實習經歷必不可少
如果你想加入高盛中國團隊,那麼大學期間的實習經歷幾乎必不可少。一位在某家美國大行工作的分析師就認為,若想畢業後進入投行,簡歷上就必須要有暑假實習的經歷,否則,銀行的招聘經理不會將其列入面試名單。
我們樣本中幾乎所有人都在加入高盛前完成了一到兩個實習。香港辦公室有一位名叫Sabrina Chan的分析師最讓人驚嘆,她在開始為高盛工作前完成了七個實習!Sabrina 2011至2014年在劍橋大學讀本科,專業是經濟學。
對應屆生來說,若想進入投行工作,實習是簡歷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這一點上,高盛同樣不例外。
一般來說,若想畢業後進入某家投行,*4能在這家投行先做個暑假實習,但我們采訪的分析師們表示,其實任何相關經驗都會被考慮,比如在銀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機構的實習都是作數的。說到底,投行就想看到你對金融業有興趣、有熱情、並願意付出。
Ⅳ 金融分析師的工作有些什麼
什麼?你竟然在搜索金融分析師月薪多少?太low了吧,怎麼地不也得年薪起步?哈哈,開個玩笑,其實大多數金融分析師選擇工作的時候都回去看年薪,月薪並不打動人心,所以高頓CFA老師給大家分享一下金融分析師年薪大概有多少:
調查表明,僱主更願意提供高額獎金給擁有CFA特許資格認證的投資專業人士,美國、加拿大、英國、香港等的金融機構,甚至已經把CFA資格作為對其雇員入職的基本要求,因此他們大多成為金融機構力爭的對象,這讓CFA持證人收益良多。
可以參考數據表明,CFA年收入:美國19萬美元;英國20萬美元;新加坡11.3萬美元;香港13.6萬美元;加拿大10.8萬美元,中國現有數字是14.9萬美元,全球平均17.8萬美元。其中中國地區是CFA考生多的地區,夠資格申請到CFA證書的人,目前不會超過5千人。
給大家整理了一套電子版CFA備考資料,裡面有很多CFA考試資料可供大家選擇。而且對於上班族來說簡直是福利,在地鐵上拿出來手機即可閱讀>>CFA電子版備考資料
除了以上較為熱門的,以下職位也是金融分析師可選擇的工作:
基金經理18%
業內稱「操盤手」,負責基金的籌措、管理和運營,上市監控等。CFA持證人的主要去向之一。市場需求較大,前景廣闊。
要成為基金經理,需要敏銳的市場直覺和投資判斷,實戰打拚的經驗也很重要。
研究員(分析師)15%
國內一般指的是券商的行業研究員,負責研究相關行業的動態,對外出券商的研究報告,供投資決策參考。
投資銀行分析員9%
投行職業鏈條,一般從分析員開始做起,往上做得好可以升到初級經理、副總裁、高級經理等。每個階段有相應升職需要的時間。
華爾街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投資銀行家的年薪比總統還要高。
行業高管7%
高端人才市場,CFA同樣很受歡迎。行業的高管,也需要必要高含金量的證書來匹配自身身份。
風控經理6%
負責金融風險識別及管理,涉及風險預測、風險決策、風險評估、風險控制。一般優秀的風控經理,是CFA+FRM雙證持證人的比較多。
企業金融分析師5%
負責為企業提供金融增值服務,如行業調查、上市、並購等。同時,對企業財務稅務優化、資產配置等方面提供建議。
咨詢顧問5%
為客戶提供專業咨詢服務的人員。咨詢和投行是公認的兩大高收入行業。咨詢行業可以為年輕人打開眼界,通過接觸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業背景,從而短期內快速成長。
客戶經理5%
一般指銀行的客戶經理。他們給客戶推薦或介紹產品的時候,需要對金融市場和產品體系有系統性的了解。
財務顧問5%
性質一般為金融中介機構。主要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和要求,為客戶提供投融資、資產債務重組、資本運作、戰略發展等服務。
MOM投資經理4%
不直接管理資金投資,而是將基金資產委託交給其他一些基金經理,負責挑選並跟蹤這些基金經理的投資表現。成熟的國際金融市場,少不了MOM投資經理的存在。
交易員4%
快速、准確地執行交易指令,對交易品種進行跟蹤分析,每天做好盤後的分析統計工作。
策略分析師3%
負責股票市場的策略分析,跟進市場宏觀進展,形成策略分析報告,需要熟練掌握多種策略分析方法。
會計/審計師3%
金融市場同樣離不開財務分析,企業並購重組等都會涉及到很多財務問題,因此也需要許多專業的財務人員。
給大家推薦一個已經考過CFA的學姐,關於CFA任何不懂的事情都可以咨詢她。不僅能解決CFA考試問題,還有電子版CFA試題和CFA備考資料:微信ID:cfa706
▎本文由高頓CFA老師 Sherly 整理發布,更多CFA資訊【請關注高頓CFA官網】若需引用或轉載請保留此處信息,未加入此版權信息,盜版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Ⅵ 金融分析師, 操盤手的工資,提成,分紅大概有多少一個月的 好不好賺錢
什麼?你竟然在搜索金融分析師月薪多少?太low了吧,怎麼地不也得年薪起步?哈哈,開個玩笑,其實大多數金融分析師選擇工作的時候都回去看年薪,月薪並不打動人心,所以高頓CFA老師給大家分享一下金融分析師年薪大概有多少:
調查表明,僱主更願意提供高額獎金給擁有CFA特許資格認證的投資專業人士,美國、加拿大、英國、香港等的金融機構,甚至已經把CFA資格作為對其雇員入職的基本要求,因此他們大多成為金融機構力爭的對象,這讓CFA持證人收益良多。
可以參考數據表明,CFA年收入:美國19萬美元;英國20萬美元;新加坡11.3萬美元;香港13.6萬美元;加拿大10.8萬美元,中國現有數字是14.9萬美元,全球平均17.8萬美元。其中中國地區是CFA考生多的地區,夠資格申請到CFA證書的人,目前不會超過5千人。
給大家整理了一套電子版CFA備考資料,裡面有很多CFA考試資料可供大家選擇。而且對於上班族來說簡直是福利,在地鐵上拿出來手機即可閱讀>>CFA電子版備考資料
除了以上較為熱門的,以下職位也是金融分析師可選擇的工作:
基金經理18%
業內稱「操盤手」,負責基金的籌措、管理和運營,上市監控等。CFA持證人的主要去向之一。市場需求較大,前景廣闊。
要成為基金經理,需要敏銳的市場直覺和投資判斷,實戰打拚的經驗也很重要。
研究員(分析師)15%
國內一般指的是券商的行業研究員,負責研究相關行業的動態,對外出券商的研究報告,供投資決策參考。
投資銀行分析員9%
投行職業鏈條,一般從分析員開始做起,往上做得好可以升到初級經理、副總裁、高級經理等。每個階段有相應升職需要的時間。
華爾街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投資銀行家的年薪比總統還要高。
行業高管7%
高端人才市場,CFA同樣很受歡迎。行業的高管,也需要必要高含金量的證書來匹配自身身份。
風控經理6%
負責金融風險識別及管理,涉及風險預測、風險決策、風險評估、風險控制。一般優秀的風控經理,是CFA+FRM雙證持證人的比較多。
企業金融分析師5%
負責為企業提供金融增值服務,如行業調查、上市、並購等。同時,對企業財務稅務優化、資產配置等方面提供建議。
咨詢顧問5%
為客戶提供專業咨詢服務的人員。咨詢和投行是公認的兩大高收入行業。咨詢行業可以為年輕人打開眼界,通過接觸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業背景,從而短期內快速成長。
客戶經理5%
一般指銀行的客戶經理。他們給客戶推薦或介紹產品的時候,需要對金融市場和產品體系有系統性的了解。
財務顧問5%
性質一般為金融中介機構。主要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和要求,為客戶提供投融資、資產債務重組、資本運作、戰略發展等服務。
MOM投資經理4%
不直接管理資金投資,而是將基金資產委託交給其他一些基金經理,負責挑選並跟蹤這些基金經理的投資表現。成熟的國際金融市場,少不了MOM投資經理的存在。
交易員4%
快速、准確地執行交易指令,對交易品種進行跟蹤分析,每天做好盤後的分析統計工作。
策略分析師3%
負責股票市場的策略分析,跟進市場宏觀進展,形成策略分析報告,需要熟練掌握多種策略分析方法。
會計/審計師3%
金融市場同樣離不開財務分析,企業並購重組等都會涉及到很多財務問題,因此也需要許多專業的財務人員。
給大家推薦一個已經考過CFA的學姐,關於CFA任何不懂的事情都可以咨詢她。不僅能解決CFA考試問題,還有電子版CFA試題和CFA備考資料:微信ID:cfa706
▎本文由高頓CFA老師 Sherly 整理發布,更多CFA資訊【請關注高頓CFA官網】若需引用或轉載請保留此處信息,未加入此版權信息,盜版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Ⅶ 想要成為一名外資投行分析員,需要什麼條件
職業背景要求
廣泛地收集信息
以 跨國投資銀行的證券銷售人員為例,他必須每天瀏覽包括《華爾街日報》、《財富》、《商業周刊》、《福布斯》等在內的大量專業財經報刊;同時還要關注來自彭博資訊、路透社、 CNBC 和 CNN 的最新金融報道。在仔細研讀、消化和吸收後,他需要分析出這些新聞將如何影響客戶投資組合中的資產,將自己對信息的領悟與見解傳遞給客戶。
高強度的生活節奏
如果一個負責美國市場的證券銷售人身處亞洲,他必須在美國市場開市交易到閉市的時段一直工作(相當於北京時間從晚上9:30到凌晨4:00),因為必須關注市場每時每刻的動態和股市快訊中各家上市公司的資訊,而且還務必在第二天亞洲時區的正常工作時間准時起床上班,經過短暫的幾個小時睡眠後還要與當地客戶洽 談。這種每周平均工作50到 90小時、不分晝夜、黑白顛倒的生活幾乎打亂了一個人所有的社交生活和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一旦進入這一行,你就必須對自己的生活方式高度自律。所以,職業銀行家應該做好長期奮斗的心理准備,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盡最大努力獲得學習經驗,保持堅持不懈的專業精神。
職業發展之路
在歐美發達國家與地區,許多大學畢業生在剛進入投資銀行時都是從分析員做起。要想成功地做好這個工作,必須具有特別的技能,如處理電子表格技能和思路清晰地分析問題,接下來才有可能會成為高級經理。這需要同樣的技能,只是要求更高一些。在事業的中期,你的成功取決於你能否和客戶交流並順利做成交易的能力。同時,還要了解市場情況,政治和宏觀經濟情況以及運作機制。
專業要求
投資銀行的一些工作要求很強的數學功底。如果你數學很好,不妨考慮在理工類學科中再拿一個更高的學位(如隨機演算和微分方程學),然後繼續在財務分析和股票評估等學科中選修幾門更深的課程。在大多數分析員的工作中,正確地分析財務數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證券分析師,你必須努力獲得 CFA (注冊金融分析師)職稱。如果有一天,你有志成從事融資業務 , 並成為公司財務分析家,你最好再考慮一下考取 CMA(注冊管理會計師)。有科技和法律背景的員工對投資銀行來說價值很高:科學家可以從事任何類型的工作,從計算金融衍生產品到生物工程學;律師則可以協助設計新型證券,進行租賃經營並用他們傑出的分析能力與客戶交流。
人脈關系是關鍵
「學會推銷自 己」是成為投資銀行家的基本功。進入投資銀行業的關鍵是關系網 —— 也許你早已被這種關系網所吸引,但如果你還不具備,就應迅速建立自己的人際網路。多參加一些行業會議,並在同學通訊錄里找一些從事商業的朋友。當然,關系網不一定馬上就能起到作用。進入投資銀行業後,通常情況下,你應負責把你接受的每一個項目及時做好,無論是寫報告、繪制電子表格、談生意、做研發還是制定 工作計劃。然後,一旦有機會接觸客戶並參與創造利潤,如果你能為公司談成生意,回報將相當豐厚。如果你已經成為高管(通常為董事,董事總經理及更高層管理人員),你必須要承擔更多的風險。在這種職位上不能很好地勝任工作的人,就要被迫離職。
Ⅷ 感覺精算師和金融分析師沒有多大區別啊,求教
什麼?你竟然在搜索金融分析師月薪多少?太low了吧,怎麼地不也得年薪起步?哈哈,開個玩笑,其實大多數金融分析師選擇工作的時候都回去看年薪,月薪並不打動人心,所以高頓CFA老師給大家分享一下金融分析師年薪大概有多少:
調查表明,僱主更願意提供高額獎金給擁有CFA特許資格認證的投資專業人士,美國、加拿大、英國、香港等的金融機構,甚至已經把CFA資格作為對其雇員入職的基本要求,因此他們大多成為金融機構力爭的對象,這讓CFA持證人收益良多。
可以參考數據表明,CFA年收入:美國19萬美元;英國20萬美元;新加坡11.3萬美元;香港13.6萬美元;加拿大10.8萬美元,中國現有數字是14.9萬美元,全球平均17.8萬美元。其中中國地區是CFA考生多的地區,夠資格申請到CFA證書的人,目前不會超過5千人。
給大家整理了一套電子版CFA備考資料,裡面有很多CFA考試資料可供大家選擇。而且對於上班族來說簡直是福利,在地鐵上拿出來手機即可閱讀>>CFA電子版備考資料
除了以上較為熱門的,以下職位也是金融分析師可選擇的工作:
基金經理18%
業內稱「操盤手」,負責基金的籌措、管理和運營,上市監控等。CFA持證人的主要去向之一。市場需求較大,前景廣闊。
要成為基金經理,需要敏銳的市場直覺和投資判斷,實戰打拚的經驗也很重要。
研究員(分析師)15%
國內一般指的是券商的行業研究員,負責研究相關行業的動態,對外出券商的研究報告,供投資決策參考。
投資銀行分析員9%
投行職業鏈條,一般從分析員開始做起,往上做得好可以升到初級經理、副總裁、高級經理等。每個階段有相應升職需要的時間。
華爾街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投資銀行家的年薪比總統還要高。
行業高管7%
高端人才市場,CFA同樣很受歡迎。行業的高管,也需要必要高含金量的證書來匹配自身身份。
風控經理6%
負責金融風險識別及管理,涉及風險預測、風險決策、風險評估、風險控制。一般優秀的風控經理,是CFA+FRM雙證持證人的比較多。
企業金融分析師5%
負責為企業提供金融增值服務,如行業調查、上市、並購等。同時,對企業財務稅務優化、資產配置等方面提供建議。
咨詢顧問5%
為客戶提供專業咨詢服務的人員。咨詢和投行是公認的兩大高收入行業。咨詢行業可以為年輕人打開眼界,通過接觸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業背景,從而短期內快速成長。
客戶經理5%
一般指銀行的客戶經理。他們給客戶推薦或介紹產品的時候,需要對金融市場和產品體系有系統性的了解。
財務顧問5%
性質一般為金融中介機構。主要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和要求,為客戶提供投融資、資產債務重組、資本運作、戰略發展等服務。
MOM投資經理4%
不直接管理資金投資,而是將基金資產委託交給其他一些基金經理,負責挑選並跟蹤這些基金經理的投資表現。成熟的國際金融市場,少不了MOM投資經理的存在。
交易員4%
快速、准確地執行交易指令,對交易品種進行跟蹤分析,每天做好盤後的分析統計工作。
策略分析師3%
負責股票市場的策略分析,跟進市場宏觀進展,形成策略分析報告,需要熟練掌握多種策略分析方法。
會計/審計師3%
金融市場同樣離不開財務分析,企業並購重組等都會涉及到很多財務問題,因此也需要許多專業的財務人員。
給大家推薦一個已經考過CFA的學姐,關於CFA任何不懂的事情都可以咨詢她。不僅能解決CFA考試問題,還有電子版CFA試題和CFA備考資料:微信ID:cfa706
▎本文由高頓CFA老師 Sherly 整理發布,更多CFA資訊【請關注高頓CFA官網】若需引用或轉載請保留此處信息,未加入此版權信息,盜版者將追究法律責任!